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东坑民俗风(4)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12-13 16:43

    时光在两个姻亲家庭的忙碌中流逝,一切也在忙碌中准备就绪,选定的婚礼日子如期降临。婚宴是请厨师到家里来做菜的,门前是临时垒起的大灶,巷子里的邻居都自觉地清洗好不常用的桌椅、碗碟,协助办喜事的人家完成这一场婚宴,一家人嫁娶,变成了一条巷子里共同的喜事;新郎新娘的奶奶是无须也无暇去顾及婚宴的,她得坐镇家中和主事的“二难”商量着处理婚礼中一切人情往来礼仪。今天是“净厨”,“二难”和几个负责挑礼篮的男家宗亲妇女细致地往两对编织着双喜字的大藤篮中一一地放入礼饼、糖等物品,还有装有剩余礼金的银盒及代表着感谢母亲养育之恩、上写着“奶乳”等字的几个红包,最少不得的是两只大肥鹅;女家的媒婆早就拿着红雨伞来了,红雨伞是花轿的象征,在新娘“出阁”时为她挡去出嫁路上的孤魂缠绕,保夫妻幸福百年。红雨伞连续三开三合后,交还媒婆带回女家,而“净厨”的人也挑着礼篮在媒人的引领下向女家出发。此时的新娘家,喜宴正是吃得热闹,新娘的奶奶如一只花蝴蝶般在喜宴中穿梭着,她不是怕对亲友招待不周而忙碌,而是为孙女寻找出阁时抬“仔窦”、撑雨伞及挑送嫁篮的人,抬“仔窦”和撑伞的都得是父母健在、夫妻双全、有儿有女的好命婆,挑礼篮的人也不能马虎,承担这些重任的通常是宗亲中辈份高的妇女。这边厢人刚选好,那边厢男家“净厨”的人也到了,顾不得狼藉的喜宴现场是否有人收拾,当奶奶的赶紧回去给男家回篮,新郎婚礼当天穿的新衣与上头用的公鸡是断断不能少的回篮之礼。

    夜幕降临了,可是关乎人生大事的婚礼大幕才刚刚拉开,办一场婚礼,不管是新郎还是新娘家都注定要有一个不眠之夜。男家,“二难”烧着“衣裤鞋帽”,恭请新郎的祖先明天回来喝喜酒。新娘家,新娘的母亲按着古俗和主事“二难”为新娘准备着“仔窦”,准备着送与夫家长辈的裤缎和鞋子,上好头,换上新衣(此时不再要求穿黑衣出嫁)的新娘倒成最清闲的人,只需静等迎新队伍的到来。新郎也在新房中按着“二难”的指引上头,旁边则是支架着古老中式大床的宗亲长者,在东坑的婚俗中,承担着婚事礼仪重担的都是被认为好命的妇女,只有这支架大床的人,却必须是夫妻健在,子孙齐全的男人。

    子时过后,是时候出发迎亲了,自行车把手上挂上小鞭炮,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着新娘家出发了。没有抢亲,也没有激战,简单的一些礼仪后,新娘便可出阁了,脚刚迈出门槛,好命婆连忙为她撑开的幸福红雨伞,也落在新郎的自行车后坐了,新娘笑靥如花,在兄弟团的簇拥下,在阵阵喜庆鞭炮的陪随中,于黑夜中走向人生的另一个价段,自行车阵的后面,跟随着的,是肩挑手抬着嫁妆的送嫁婆们。听到鞭炮声由远而近,原本在新房中准备着接待送嫁婆事宜的新郎家人纷纷离开,回避着与进门的新娘正式碰面,免得犯了习俗的忌讳,影响了他日与她的和睦共处。挂在大门外的长鞭炮在新娘进门的那一刻被点燃,新娘也在鞭炮声中被送进门楣上挂着滤斗的新房中,房中的新床早被铺好,上面撒着象征着早生贵子的花生、红枣、桂圆等物,只是此时新床还不能睡,得要等天亮后举行过婚礼后,新娘子才可以上这婚床。新娘坐在新房中闭目养神,为即将到来的漫长婚礼流程积聚着精神,客厅中,新郎的家人也回来了,为辛苦的送嫁婆及兄弟团奉上早就泡好的热茶及用腊肠、腊肉、香菇、虾米等做成的“心抱(媳妇)饭”,大家喝着吃着,等待着繁琐婚礼的正式开始。

    无论是地方面貌还是风俗习惯,总会在历史的变迁中被注入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元素,东坑的婚俗也不例外。解放前,三书六礼,“求阁”、“哭嫁”等等有着浓重的男尊女卑,女人无从主宰自己人生的历史无奈感。建国后的前三十年,女人当家作主,有了自由追求知识与人生伴侣的权利,可是过于简朴的结婚方式亦未免令人有矫枉过正之感,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开始了让国家日渐走向富强的改革开放之路,东坑人也重拾了根深蒂固于思想深处的旧式婚礼,只是聪明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简易与隆重巧妙结合,使得代表着东坑一方文化的习俗得到了传承,当然,悬挂“锦帐”与人评论,“碗脚菜”分赠四邻这些也是有着那个时代的特色烙印,它反映着当时的生活状况的同时,其实也蕴含了四邻一家的浓厚人情味;九十年代后期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东坑的婚礼习俗再一次被演变,注入了不少的西方元素,新娘出嫁穿上了代表纯洁的白色婚纱,而且婚礼上不再是一套衣服穿到底,迎亲时是婚纱,祭拜祖先及“捧酒”时是中国特色的旗袍,婚宴上则是尽显新娘娇美的晚礼服;镜屏,“锦帐”,装“碗脚菜”的小瓷盘等都被一一地淘汰,“担旦”时一个红包便代替了昔日的所有东西,礼饼也再没有了嫁娶之分,只有找好命婆撑伞与抬“仔窦”,半夜里迎亲等仍一如既往地被继续传承着;有趣的是,在新郎迎亲时索要开门“利是”(红包),考验新郎对新娘爱有多深等游戏所衍生出迎亲兄弟团破门抢新娘这一点,倒是有点解放前抢亲的韵味在其中。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