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东坑民俗风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12-13 16:43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不禁有点踌蹰,中国地大物博,民俗众多,即使是东坑这一方弹丸之地,这民俗风情也是各村里大同中存小异,再者,许多民俗在时代车轮的辗压中也在渐渐地有所改变,烙上许多的时代元素,我只是因为身体条件的原因与老一辈人相处的时间多了一些,听说的多了一些,观察的细致了一些罢了,能够写好东坑这些民俗的旧俗与演变吗?可转念一想,每一个地方的民俗,同也好,异也罢,总有其值得书写与传承的价值的,我虽不才,还能舞弄几个文字,也一直有写尽东坑民俗、名胜与人、事、物的心愿,那就且作尝试吧,权当作一块引玉之砖,纵有不尽不对的地方,亦自有尊老长者撰文斧正的。——题记

    一、 东坑的婚嫁民俗

    求阁

    即使是今时今日,东坑人仍将嫁女称之为“出脚”,女方父母邀请亲朋赴嫁女喜筵时总会说“某某什么日子出脚了,请赏脸来吃箸菜吧”,“出脚”,正确来说是“出阁”。 《辞海》“出阁”条:阁,闺阁。古时称公主出嫁。元稹《七女封公主制》:“虽稂华可尚,出阁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后为女子出嫁的通称。在古代阁即闺房,未出嫁的女子都是住在阁楼上的,古代三从四德,女子要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并要求不准与外界的男子见面,所以把出嫁的女子称为“出阁”。由以上解释中我们不难看出,闺阁一直以来都是皇家女子或官宦、富人之家的未嫁女儿居住的地方,东坑自古就是农耕之地,农民的女儿哪来的福份在闺阁中长大?许多人家别说闺阁,就是连独立的房间也不能提供给女儿,这些农家女孩长到六七岁的时候就不能再在家里睡觉了,只能和其他女孩一起寄宿在那些孤寡的又或是儿女都已经结婚、分家了,有空余房间的妇女家里,俗称叫“住妹间”。然而,既然出嫁叫出阁,这闺阁怎么也得弄一个才行,总不能就如此随便地把自家女儿打发了,让那些有钱人笑话穷人没文化吧?去哪弄一个闺阁呢?昔日的人家,无论再怎么穷,家里都有一个木板钉制的、用于供奉祖先的神阁,位于厅堂的正墙上方,和厅堂宽度一般长,但通常却只有七八十公分到一米宽,平日里用木梯子上落敬香,而这个神阁,在解放前的农民家庭中,除了供奉祖先外,还有另外的一个功能,就是待嫁女儿居住的地方,这一行为东坑人称之为“求(求是住的意思)阁”。

    求阁是女子已经许配了人家,下过文定、定好出阁日子后进行的。一般在出阁前一个月,由父母选一个好日子送上阁,女子上阁后,木梯子便会被撤掉,不得再下阁了,此后一个月的吃喝拉撒睡全部在这窄窄的神阁上进行;每天到了吃饭的时间,阁上的人用绳子放下一个竹篮子,家里人便将饭菜放进篮子里,阁上人拉上去,吃完后的碗筷及每天拉的脏物,以同样的方式用绳子放下,由家里人处理,也算是让辛苦一辈子的昔日农家女人,可以在出嫁之前享受一下饭来张口的闺阁大小姐待遇。求阁期间,除了去教导哭嫁歌的“间主”(也就是待嫁女子住的妹间主人)外,一般是没有人上阁的,不过,不必担心求阁的人会因为清闲而感觉太寂寞,虽然在求阁的日子里,待嫁的女子不必再忙农活、做家务,却是一点都不清闲,她得要为自己做嫁衣。

    东坑婚礼习俗,嫁女的一方都得向男方要求彩礼,如今也一样。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前,这彩礼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礼金多少,得用红纸列一张彩礼清单,清单里面除了礼金外,还包括女方要求的礼饼数、布料数、首饰数、招待送嫁婆的酒席数等等。礼饼和布料一般在过文定的时候就送过来了,以备女方及早派礼饼通知亲朋以及做嫁衣用;嫁衣做多少,没有什么约这俗成的说法,视从男方家要到了多少布料及待嫁女子自己的心意而定,可是有两套嫁衣是必须要做的,那便是出阁当天穿的银衣和黑衣;所谓的银衣,其实是一套白布衣裳,昔日的东坑新娘出阁,并不像现在的新娘这样,穿婚纱、着旗袍,甚至不像电视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穿着一袭红衣,而是里面穿着白衣,外面穿着黑衣,身上唯一有着中国红特色的装扮,只有头上盖的红头帕了;别看这两套嫁衣素净的完全不像是结婚所用的喜服,它们可是承担着这新娘此后人生中两个重要的使命。银衣,说白了是一套孝服,是新娘他日爹娘及翁姑死时,她送丧时所穿的,而那一身黑衣,则是寿衣,所谓寿衣,则是新娘本人自己百年归老时所穿着入殓的那一身衣服。因了这样的一重使命,这两套嫁衣在洞房之夜除下后便不能再穿了,新娘子会细心的将衣服洗净晒干,然后珍藏于栊底,直到有需要的时候才把它拿出来。

    在自己大喜的日子里穿着死丧的衣裳出嫁,据说是自古便传下来的风俗,直到解放后才慢慢的被改变的;据那些曾经亲历过、如今都作古多年的老人说,之所以这样做,这完全是因为在解放前,农民生活艰难及女子在家庭中没有任何地位可言所惹的祸,看天过日子的农民,生活总是比较艰难的,特别是自己没有田地,只能给别人打长工的农民,别说是做衣服,连一日三餐有时也难以为继,万一家中老人去世,是连做孝服的布料也可能买不起,而作为没有家庭地位可言的女人,更怕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也无法攒到一身体面的寿衣入殓,未雨绸缪,她们只好在出嫁的之前便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之故吧?

    在一个月求阁的日子里,待嫁的女子就这样一边练习哼唱着哭嫁歌,一边飞针走线做嫁衣的同时,一边还猜想着出嫁后自己会受到婆婆、小姑怎样的对待,憧憬着从来没有见过面、却即将要嫁与的那个丈夫会对自己多一点温柔和爱惜,直想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待嫁姑娘多心事,笔者心想,自小常听到的这句俗语,大概是最能形容昔日东坑这些求阁女子,在那一个月中的心理状态吧?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