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卖身节 >
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起源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09-11-17 10:46

    清朝康熙八年(公元1670年),卢龙广出生在东坑村石狗前村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由于家贫田地又少,父亲经常闲时“走圩”(赶圩集),12岁时的卢龙广,父亲也带着他“走圩”了。经常前往茶山、石龙、石碣那边做些荔枝干、番薯干、耙齿阴菜(东坑特产)、萝卜菜皮等的小生意,本小利微,解决一些日常的生活开支。每次走圩,白皙、机灵的小龙广帮父亲挑些货物,蹦蹦跳跳地往前走。转眼龙广到了15岁,父亲让龙广独立一人“走圩”了。龙广为人老实,讲义气,买卖公平,从不短斤缺两。开始时卖番薯干、荔枝干、阴菜干、菜皮(萝卜切片晒成的干)。好卖不见钱,有些顾客欺他年纪小,既食又拿,卖了很多东西,还赚不了多少钱就回家了,回到家里免不了受到父亲的教训。由于路程熟,顾客熟,他都喜欢经常到茶山、石龙等地做些小生意。龙广16岁那年,龙广做生意回来,路经茶山上元时,有许多人围看池塘边,还有人大声呼喊“有人跳水啦,快救人呀!”龙广一听到,马上放下担子,二话没说,跳下水把妇人救起。妇人因家庭夫妻矛盾跳水自杀,被龙广救起,他的行为受到当场群众赞扬。适逢茶山举人邓廷喆(邓於清朝康熙十六年贡见举人)很赏识眼前这个后生仔的为人,约龙广到附近的茶居一叙,邓举人的诚意邀请,和龙广到了茶居,宾主坐下倾谈,谈吐中得知这个“后生仔”为人老实,有点生意头脑。於是结成好朋友,并带龙广回家见过举人父母,邓举人的父母见龙广人为老实,面带灵气,很喜欢,叫龙广有时间常来玩。此时举人的父母患病在身,以后走圩回家,有时间都到老夫人那里走走,并送些阴菜、荔枝干给夫人,邓母很高兴。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邓举人父母相继殁。在邓母殁时,龙广听到消息,立即赶往邓家,邓举人悲痛欲绝。龙广帮料理邓母后事,陪伴邓举人,安慰邓举人,莫过於悲伤,伤了身体……。龙广20岁那年知邓回,到邓家中坐,闲谈中,邓举人把两湖地区(湖南、湖北)近日发生一种“畏寒症”(发冷病)讲给龙广听,说需要大量的生姜,叫龙广买生姜前往出售,定能赚钱。龙广说:“我哪有这么大的本钱,做这些生意呢。”邓说:“本钱我先借给你,赚了还我就是了,亏本也无妨,要对自已有信心。”龙广拿着邓给的银两,回家收购生姜,在“卖糖地”装了十多船,请了一些人一起,北上两湖地区,果然赚了白花花的银元。立即找邓还清了借款,邓嘱咐可以继续做,接着又运了二十多船生姜上两湖地区赚了大量的钱回来,为了扩大生意又在石龙等地做蚕丝的生意,也一帆风顺,财源广进,成为富甲东坑的富翁。

民工劳作归来

卢氏宗祠.元代

    在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1年)成为富翁的卢龙广决定建筑“水围”别墅,和建造卢氏小宗祠。把“水围”建成既可以防盗又是风凉水冷的休闲地方,工程浩大。康熙时代的东坑水围及附近地方,只不过是花溪河中的一小段堤,现在耀西街的地方当时也是一段小堤,大水时桥东桥西的水面有450多米宽完全淹没小堤。那时只有一条正兴街通往花溪边的“卖糖地”码头,龙广带着建筑师傅观察地形后决定建“水围”,筑两口水塘把“水围”围起来,靠西那口塘的挖起来加大加厚西边一条堤,后来人们建房安名“耀西街”。靠东那口塘挖起泥填塘唇围面前大塘堤,加高加大,直通桥头过桥通往桥西井美等地方。建“水围”工程大,劳力多,怎么办?龙广贴出街招(招工广告),说在农历二月初二那天,雇请长工,一雇就是一年,中途不得退出,否则没有人工,通过精挑细选共招100多人,龙广买好挑坭的箕,钊、铲。担杆由民工自行带来。於是派人到石排燕窝采购大量红石,买东江杉回。所买建筑材料沿峡内寒溪支流,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坑“卖糖地”码头缷货。当时“水围”的建筑面积约有800平方米,旁边还有两口鱼塘,大门口设在正兴街。后面有小门,并有水闸,要经过水闸才能进入后门。5月龙舟水到来时,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七月继续动工,热火朝天大干起来,龙广吩咐煮番薯和芋仔作晏昼(午饭),给民工填肚,民工为了填饱肚子,尽挑番薯吃,每天剩下的都是芋仔。龙广公知道后,心生一计,把“银毫”插进芋仔里,第二天民工照常劳动食晏昼,各人拿的都是番薯,剩下的还是芋仔。刚好有几个民工上厕所,回来时番薯已经吃完,只好吃芋仔,瓣开发现里有“银毫”,顺手拿到多个芋仔挖去“银毫”在旁边的池塘里洗,其他人见了,都拿芋仔,拿走“银毫”,又在那口池塘里洗,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慢慢习惯吃芋仔了,於是洗银毫的那口塘就叫做“银塘”。一直到今天还是叫“银塘”。七月暑天,骄阳似火,天气比较闷热,民工干活汗流浃背,有个别的民工中暑晕倒。龙广知道后立即叫人煲些解暑的凉茶给民工饮,并每个民工发“闷中”(水巾)一条,这“闷巾”的作用有两个:第一在河里洗澡时用来“遮羞”和擦身。第二个作用,可以用来擦汗、洗湿緾在头上消暑。“卖身”一年期满,民工解除合约。第二年龙广也贴街招,也是在农历二月初二那天招工,地点在东坑卢氏宗祠前面,等待招工的民工,在塘唇村前的围篱上坐着,围篱下站着,有的蹲在红石上,有的头戴“鱼需甲”(半笠),腰緾“闷巾”相互闲谈,有些没有穿衣服肩上只搭着一件短衫坦胸露背的青壮年。这天,天气晴朗,火红的木棉花迎着骄阳怒放,龙广亲自选人,很想招去年与他做过的那些民工,因为他们干活卖力,比较熟手。一个巡回,发现有緾“闷巾”的基本上要。有些“卖身”仔知道后也赶紧买一条“闷巾”蹲在围篱下,等待招工,希望“好运”。招工完毕,被招的民工高高兴兴地和龙广修“水围”去了。工程浩大,历时两年,建成园林式的“别墅”――“水围”,环境别致,风景美丽。当时确是东坑的一道亮丽风景点。第三年招工同样在农历二月初二那天,龙广也利用这些民工,帮龙广一年就建成了卢氏小宗祠,竣工时,邓廷喆也派人送来了一付屏风对联(可惜忘记内容),二月初二“卖身节”一直往后延续。

迨至乾隆年间,东坑是农耕时代,田地多,人口少。

    迨至乾隆年间,东坑是农耕时代,田地多,人口少,当时有四大耕种户,拥有大量的土地。卢同锦是耕种大户之一,生于乾隆己亥年(公元1779年)。同锦也觉得二月初二“卖身节”这天雇请“卖身”仔,招些长工,短工,对春耕很有利,春耕即将开始,用部分钱财雇用这些人,解决本身劳力不足,也是所谓“劳务市场”。沿用着龙广时的习俗,雇请头戴竹笠,腰緾“水布”的“卖身仔”。在塘唇围面前,大塘边的围篱下,等候雇请。同锦同意雇请那些人后,亲自带“福记”(被请雇工)到茶楼饮茶,讲定劳动时间工钱,相互同意,完成了劳务的招工程序。连续多年都在招人,附近的有钱大户,也到东坑雇请“福记”,成为名副其实的劳务市场。带旺了市场小商品的交流,繁荣市场,成了盛大的民间集市。同锦在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二月初二日申时,(下午4时)逝世,亨年85岁。从卢同锦的雇请“福记”到逝世都是农历二月初二“卖身节”。可以说同锦对二月初二“卖身节”有着一段天赋的很深的情怀。“卖身节”为东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作者:卢惠田  编辑:李晓琴)

来源:东坑广电站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