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漫话岭南年文化中的“卖懒”习俗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3-01-18 11:14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嬗变,衍生了很多过年的方式,营造出浓厚的年文化氛围,并以它独特的魅力流传至今。时代在发展,民俗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过年”所包含的“团圆”“辞旧迎新”等意义是中国人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个主题并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形式。

    “年”其本意是五谷成熟,古代的字书放“禾”部,以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左传》注解为“大有年”,就是大丰收的年头的意思。喜庆丰收、阖家团聚、享受农闲、辞旧迎新,是过年的核心主题。我们所常说的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通常指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民间认为送灶王爷上天,吃糖粘住他的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除夕前,家家大扫除,擦洗用具,把铜盆铜壶铜火锅铜蜡台铜帐钩铜门环擦得金光锃亮。置办年货,买鞭炮,蒸年糕、做年饼,以便过年时随时能够吃到。“除夕”这天晚上家家户户吃团圆饭,叙旧话新,互相祝福,初一这天早晨则开门大吉,先放爆竹,爆竹声中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瑞气云集,喜气洋洋。

    除夕“卖懒”是岭南一带的习俗,意义在于让尚未成年的孩子通过既定的仪式来“卖”走身上的陋习——懒惰,期望来年去掉懒惰,勤勤快快,振奋精神。在岭南民俗中,我认为“卖懒”是一种很有价值的“非遗”,应该深入挖掘,使之发扬光大。可惜这一民俗现在已经很难看到了,“卖懒”的歌谣偶尔在史书和部分作家的笔下还可以看到零星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记得小时候读著名作家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常废寝忘餐,文中对岭南的节日民俗作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尤其是对春节情景的描述,更是使人经久难忘。对此,民俗学家最为津津乐道,往往从民俗的角度出发,把小说中的节日文化现象作为引证材料。其中,《三家巷》一书中对“卖懒”有一段经典描写,我至今仍记忆犹新:“他们一边走一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家家户户都敞开大门,划拳喝酒。门外贴着崭新的对联,堂屋摆着拜神桌子,桌上供着鸡鸭鱼肉,香烛酒水。” 这是作家欧阳山笔下20世纪20年代广州街头的过年盛事。

    据广州作家杨羽仪介绍,广州城里的卖懒不及城郊水乡的孩子卖懒好看。广州近郊水乡,河涌如网,纵横交错。河上的古桥,像一个个百岁老人,弓起了脊梁,眯着眼睛看岁月静静地消逝。两岸的荔枝林、龙眼树、番石榴渗出的香气,让小河淌着蜜。果林中,三五间屋子,一半临河,几条“腿”却伸到水里,屋门就开在河边,门前一处水榭,系着几只小船。除夕到了,水乡人家都贴着红红的对联,那是对春的期望和歌颂。孩子们自然更关心能不能穿上新衣服,爹妈会给什么好吃的,还有一年一度的“压岁钱”……黄昏渐渐到来,做爹妈的摘些柚子叶,放在锅里煮,泡得香喷喷的,然后叫孩子们洗个柚子叶热水澡,把一年中积下的污秽和邪气洗尽,好干干净净地过新年。天黑了,小河融入夜色中。这时,岸上星星点点的灯相继亮了,孩子们穿着新衣,提着灯笼,从各家的水榭里出来,落到小船上。这时,大大小小的河面上,大多是一船一灯,船上坐着三两个孩子,把船划到河中央。“卖懒!卖懒!”小船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一只紧接一只,首尾相衔,鱼贯而去。小河里,此起彼伏地响起《卖懒歌》:
    卖懒,卖懒,
    卖到年三十晚,
    人懒我不懒。

    卖懒去,等勤来。
    眉豆句,菊花开。
    今晚齐齐来卖懒唷,
    明朝清早拜新年。

    男人读书勤书卷,
    女人卖懒绣花鞋啦。
    明日做年添一岁,
    从此勤劳,不似旧时。
    ……

    前几年,我在东莞莞城工作,对莞城昔日“卖懒”民俗作过深入调查,写过一篇东莞年俗文化专题。莞城的习俗是,大年三十家中有在外地工作的人都会赶回家团聚,吃团年饭。一年中众多好菜款都会安排在团年饭上出现,同时还要煮咸丸寓意为团圆。团年饭前要祭祖先并诸神,拜神前则要贴妥对联。旧时饭前还要先让小孩“卖懒”。“卖懒”,是给小孩每人一个带壳的鸭蛋或鸡蛋和一支点燃的线香。把燃着的线香插在蛋上,让小孩在门口附近且行且歌,这称为“卖懒”。莞城流传的《卖懒歌》唱本为:
    卖懒仔,
    卖懒儿,
    卖俾广西王大姨。
    早早起身中进士,
    一举成名天下知。

    男人卖懒勤书卷,
    女人卖懒绣花枝,
    明日做年添一岁,
    从此勤劳,不似旧时。
    ……

    据莞城老人介绍,他们唱完便立即拔去线香剥去蛋壳,走进屋堂把蛋吃掉。此举,小孩甚乐意做,因有蛋的诱惑。其意是让小孩将一年的懒惰都卖掉,迎来明年更加勤奋读书。
我的故乡阳江的《卖懒歌》通常唱法为:
    卖懒仔,
    卖懒儿,
    卖到村口榕树下,
    统统卖俾大懒池。

    卖懒仔,卖懒虫。
    懒仔卖到贼田凼,
    懒虫卖到云洞窿。
    ……

    有趣的是《卖懒歌》各地有各地的版本,可谓千差万别,无所谓统一版本,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激励大家去掉懒惰,寄望来年勤勤快快。可喜的是,作为岭南古镇的东坑,也有自己的“唱本”:
    卖懒堆,等齐来,
    眉豆盖,菊花开。
    今晚齐全来卖懒,
    明朝清早拜新年。

    拜了新年赏大桔,
    赏了大桔赏银钱。
    油煮碌堆摆正面,
    寸早糖环摆两边。

    正是有盘金桔仔,
    摆响抬头熠熠鲜。
    打火拦门烧炮仗,
    新年胜过旧年长。
    ……

    有趣的是,同是东坑镇,东坑村和塔岗村相隔不远,也有细微的差别,“摆响抬头熠熠鲜”一句塔岗村唱法为“龙眼荔枝蔗果甜”,也有一些村这句为“油炸荔枝蔗果甜”,此外也还有另外几种不同的版本,不一而足。有的同一条村都有好几种唱法,甚至长短也有差别。

    回想《卖懒歌》盛行的岁月,令人浮想联翩。凝望寒溪河,笔者一次又一次地想象,当年在这迷蒙的小河上,一盏盏红灯笼映照下,《卖懒歌》穿过榕荫,越过弓背弯腰的石拱桥,飞落水乡深处,歌声飘过小河,飘过村庄,整个小镇笼罩在去旧迎新的暮霭中,这是何等的迷人和壮观!

    “卖懒”属于岭南文化中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从文学体裁的角度来审视,《卖懒歌》可划入民间文学范畴。民间文学和一般作家创作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专业作家的书面创作,大都是个人的产物,民间文学作品,大体是群众集体口头创作,代代口耳相传,由于经过无数唱述者的加工、琢磨,因此会产生“变异性”。也就是在同一“母题”下,民间文学常有不同的“异文”。从创作过程来考察民间文学,任何作品都是由雏形发展到相对成熟,是在不断的变异中完成的。

    事实上,不光《卖懒歌》,其它民间文学作品也一样有各种不同的版本,例如《刘三姐传说》便有许多异文,其中以流传于广西宜山、贵港、扶绥、桂林和广东阳春五个地方各不相同的五个版本最有代表性。此外,壮族的英雄传说《莫一大王》不但有散文体,还有韵文体,内容情节乃至主人公的名字也不尽相同,桂中一带叫“莫一”,桂西一带叫“岑逊王”,桂南一带叫“冯禧”“官多爷”。变异性特征的形式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是由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和集体性特征所决定的。外因有许多方面,如时代不同、环境改变、宗教的影响等,都会促使口头文学发生变异。
昔日轰轰烈烈的“卖懒”情景不知不觉地渐行渐远,有关“卖懒”习俗、仪式、歌谣的记忆大概只封存于父母长辈脑海间,“卖懒”民俗濒临失传的危险。如果没及时抢救,也许,当现代的小孩长大成人后,他们所能向后代叙说的大概也只有听自祖父祖母们口中关于“卖懒”的回忆了。(梓航 / 文)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