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留住那份浓浓的乡情——东莞(东坑)文学创作与研究基地作品集赏读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2-11-30 11:02
    从我的故乡——东莞市东坑镇的文艺工作者曾海津那里,我第一次知道故乡还有一个优美高雅的名字——“鹤州”。原来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上古时代天女精卫为拯人间百姓酷热之苦,与制造出十个太阳的凶神乌金斗法,赠神箭给大羿,教他射下了九个太阳。那乌金怀恨在心,趁精卫骑神鸟青鹤下凡游玩之际,暗害精卫。青鹤为救主,也被凶神打伤,坠落在东莞母亲河东江的支流——寒溪河一处当时叫“大滩尾”的滩涂上。当地村民救下了青鹤,并为其疗伤。就在青鹤伤情已痊愈了七八成时,凶神乌金化身大雕寻来,欲毁灭这一带村庄。青鹤为保护村民,现身原形与大雕搏斗,终于在众天神的帮助下战胜了凶神。当地人民为纪念青鹤,将大滩尾改名,茶山人叫它青鹤湾,而东坑人则称之为鹤州。自此,青鹤湾上鹤鸣鸢飞,波清霞蔚,恍若人间仙境。
神话传说固然不必当真,但它反映了我的故乡人民自古以来爱土爱乡、勤劳仗义、不畏强御的崇高精神。这份对自己脚下热土的浓郁乡情,不仅是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乡民生活、斗争的动力,也成为许多来这里工作,或是到这里观光考察的外乡人士对其产生热爱、依恋之情的原因。当今社会处处讲竞争、拼业绩,人们一般过于注重所谓“智商”,以学历高低、职衔大小来评定优劣。但殊不知,决定一个人人生际遇、事业成败的,“情商” 往往更为重要。对祖国、对故乡、对人民、对家人亲友和职场团队的忠诚与热爱,往往是支撑一个人战胜各种艰难困境,在坚韧不拔的奋斗中创出自己一片天地的潜在动能。中国古代儒家讲“仁政”,所谓“仁”的核心就是“爱人”。没有爱,人就没有灵魂和温度,他的才华、知识和技能就没有深厚的滋养和底蕴,就不能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在风云变幻的人生遭际中表现出强大的应变力与亲和力。有鉴于此,为了彰显和涵养东坑人民世代承传的爱土爱乡情怀,夯实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思想基础与文化积淀,东莞(东坑)文学创作与研究基地编了这本《鹤州烟霞》,收录了本土和外乡作家、学者描写与讴歌东坑乡土生活和人文风情,以及东坑人走出本土,以东坑人的眼光和情怀拥抱中国与世界的散文、游记、报告文学、小说、评论、诗歌共66篇(首)。这是一部回归乡土、亲近自然、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集,分“行旅”“勾沉”“讲述”“塑造”“管窥”“锐评”“吟唱”七辑。它为广大读者敞开了一个奇妙的乡土世界,唤醒人们心中那个渐行渐远的乡村。

    文集作者由四部分人士组成:一是来东坑采风创作或品评东坑作品的外地作家、学者,如作品被收入本书的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原东莞市作协主席詹谷丰,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师范伟、杨星丽、俞春玲等即是;二是原籍本镇的作家、学者和外出干部,我本人和卢裕昆等则应归入此列;三是本土作者,如谢彭钦、谢杨康等;四是曾在东坑打工生活的作者,如著名诗人郑小琼等。本书作者这四部分组成的阵容,充分显示了我们东坑虽然地名叫“坑”,但并不是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的死水泥潭,而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活水清泉。

    由于外来人士的加入,外来视角的介入,古老东坑的山川风物、民俗百态,就焕发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异彩,开掘出了更新颖的角度和更深层的意蕴。比如文学博士杨星丽在散文《汤里的南北》中写道:“南人的汤千言万语,不可胜数。比如鸡蛋汤,你别总以为玲珑精致是他们的全部特征。蛋汤的西红柿块儿,愣头青似的,像天然的赌石,鸡蛋也便如疙瘩状。工序极简,稍煮即可,不会要专炖出一篇好的故事来。初尝以为是生的,久了,便知道一切都是讲自然的缘故。比如阴菜牛展汤,在东莞东坑,这是上等的待客汤,做起来简简单单,鲜牛腿肉半斤,三两根阴菜,一小撮黄豆,几片烤姜,慢火炖熬三小时,只需加些食盐调味,同时也便是滋阴养颜、润肺止咳的良方。以至于侨胞都赞叹:‘阴菜此物,珍贵无比,参茸不易也。’”作者学识渊博,天南地北谈论中国的汤文化,然后话锋一转提及东坑的“阴菜牛展汤”。经过一番对比之后,作者感叹道:“说起来,南人的汤最具道家意味,率性无为,不拘一格,自然天成,意趣翩跹,是人是蝶,超然不计;北方的汤更像儒者,毕恭毕敬,谨言慎行,秩序井然,充满了理想与抱负,子子孙孙,志意绵长。”俗话说“景以人传,方为名胜”,同理,其他事物也是一样,所以,一道小小的汤,经文人墨客一写,自然就代表了一种历史与地理的称量,带上了浓郁的文化意味,并使之名扬四海。再如杨星丽博士笔下的东坑小吃“糖不甩”:

    你把一个土气的名字,
    刻在了东坑初春的史记里
    也刻出了这方水土新的中国味道

    你这散落于岭南民间的一枚瑰宝
    行走在时光深处历久弥珍
    有关你的木鱼歌啊,蜜蜜又甜甜

    哦,惊讶于你的神力,
    不在于粉之精,丸之滑,糖浆之甜美
    一脉仙话记录了你度人度己的修行
    一个象征,让你成为良缘的结撰—不分离
    以盛唐诗的气质,教我们向善,祈祷我们如意

    本诗节录自她《东坑组诗》六首中的一首,轻松的语气、活泼的文风、奇特的想象给人深刻的印象,巧妙地赋予了“糖不甩”“盛唐诗的气质”,并提升到了“度人度己的修行”的高度,可以说给东坑的美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地世世代代喝着“阴菜牛展汤”和吃着“糖不甩”长大的东坑人们,读了这些诗文,您口中的美食是不是有了另一番滋味呢?

    著名历史文化散文作家詹谷丰先生是在东莞生活工作过多年的外地籍作家,本文集收录他写东坑的两篇作品,《土地的梦想》这篇散文借民国时期东莞与水利、农业有关的两位名人刘纪文和邓植仪,对比现代东坑农业发展的成就,既缅怀了先人,又记录了当今,同时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艺术性,其文风颇有当年广东散文大师秦牧的风格之妙。他的另一篇历史文化散文《嘉靖年间的砖头》,借明嘉靖十七年南海知县李恺拒绝泰国商人献金的故事,联系到东坑彭屋2014年建筑的亭岗岭廉政长城,切入当前反腐倡廉的时代主题,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融合。写彭屋村亭岗岭廉政文化主题公园中的“廉政长城”这一题材的,还有李盛昌的《莞邑长城记》、刘枫的《亭岗岭的高度》和苏广明的《沉思亭岗岭》等,反映了我们这本文集作者们的思想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

    同样来自外乡,而在东坑工作生活多年的广东青年评论家、作家曾海津的历史文化散文《塔岗何处寻古塔》,也是充分体现学者型散文特点的精彩之作。他以学者兼作家的身份,熔历史考据与抒情描绘于一炉,写出了我家祖辈生存的故乡——塔岗村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神韵。没有文化积淀,没有外乡人眼光的新鲜视角,虽是长期在本村生活的当地人,估计也未必能写到这样的水平。

    如果说,外来视角的切入,为古老东坑的风土人情,带来了新的发现、新的意蕴,那么,本地土生土长作者们的作品,则对自己故乡的世事民情,做了更有深度和厚度,更具原汁原味的精细开掘。比如东莞木鱼书优秀传承人李仲球先生的《趁墟》,通过自己童年随母亲去外镇赶集(广东叫趁墟)的故事,生动真实地描写了上世纪中期广东乡村的生活情境。其观察之细致,描写之生动,尤其是对当时趁墟带给孩子们的心理快乐的描写,读来亲切感人,颇有鲁迅小说《社戏》的韵味。再如谢杨康的《滩美湖边话今昔》、谢彭钦的《那凤凰花盛开的地方》,回顾了上世纪60-70年代东坑成立人民公社、兴修水利等激情燃烧的往事,非事件亲历中人,绝作不出如此生动的记叙,实在是为后人留下的一段宝贵的形象历史。

    历史是千千万万人民创造的,怀旧、忆旧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记述。在这方面,本土作者也有外乡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只有相濡以沫的长期交往,朝夕相处的亲密接触,才能获取人物最生动的故事,体味人物最真挚的情怀。由东坑村人、原东坑小学校长卢惠田先生撰写的《著名军旅话剧艺术家傅冰》,讲述本村出身的著名军旅艺术家傅冰的故事,以粗线条概述,再现了一位革命文艺工作者精彩的一生。而由东莞市作协东坑分会理事谢衍华先生撰写的《我和李逸江》一文,则从小视角切入,以家兄李逸江担任公社文化站站长时的点滴小事,展示了一位在困难时期坚守农村文化阵地的基层文化工作者的风采。他那朴实无华的叙述,填补了我记忆中对哥哥印象的空白,介绍了许多连哥哥家人都未必了解的动人事迹。这里,我要代表哥哥李逸江的家人,向谢衍华先生说一声“谢谢!”

    这本文集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在东莞东坑打工的一批打工文学家的作品。当年东莞作为引领风气之先的改革开放桥头堡,曾经把“打工仔”“外来妹”这样一些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词汇带入现代汉语语库。家兄李逸江曾在1987年写过一篇题为《Nan妹在东莞》的报告文学(发表在该年第8期《黄金时代》杂志上),据说“Nan妹”一词也就是由于这篇文章而传播到全国。我自己在改革开放后经济条件逐渐宽裕,自1990年代始经常回东莞探亲,所见所闻,对打工仔们的生活,算是有一些浮光掠影的印象,但始终没有深入这个群体。文集中郑小琼、万传芳、危莉芸、王卫平等人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打工者生活这一以前十分陌生的世界。对于我这个长期生活在大城市,并且身居上层建筑领域的知识阶层人士来说,实难想象这些年龄和我们自己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相仿,但却告别家乡亲人,来到异地打工的青年男女,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承受了怎样的艰辛,靠怎样顽强的意志生存、奋斗和拼搏,最终成为生活的强者。不用看他们的作品,单从他们每一位的个人简介看,就是一篇很好的青春励志书!从郑小琼的《从黄麻岭到桥沥》,到危莉芸的《忆东坑》,再到万传芳的《我的东坑》,三位打工妹的经历,竟是那样地雷同:“现实没有我想象那样的美好,2001年,我在生病、失业、被骗、找工中度过”(郑小琼《从黄麻岭到桥沥》);“那几年中,被偷,被抢,被骗,甚至差点在被抢包的过程中致脑残,而且这样的故事重复又重复”(危莉芸《忆东坑》);“鞋子是半个月前,我离开老家来广东的时候,花五块钱在村口的鞋店买回来的二手皮鞋。我穿着它一路从老家到东坑;又穿着它在东坑的工业区里行走,寻找适合我的工作;穿着它从鸽子笼一样的出租屋里面走出来,走进工厂的免费宿舍;待我熟悉了手头的工作,它就脱胶了”(万传芳《我的东坑》)……但就是在这样的贫穷、遭遇和磨难中,她们没有沉沦,没有颓唐,没有放弃追求光明的努力。她们在繁重的劳作之余,读书、写作,硬是用自己不懈的努力,走进了文学这一象牙塔,走进了作家诗人的行列。读着她们朴实无华的叙述,我不止一次地热泪盈眶,深深遗憾怎么没能把她们录取做我的学生?但又一想,这样优秀的学生也是我们正规大学培养不出来的。她们是社会大学的毕业生,她们的文学成就,也绝不是一纸大学中文系毕业证书所能承载和涵盖的!我只希望我们正规大学的学生们,能时常想到这些比自己的生活条件不知差多少倍的同龄人,想想她们的经历,想想她们的拼搏,从而提升在人生道路上顽强跋涉的勇气!

    打工一族作家们在东莞东坑遭遇过挫折,经历过磨难,但他们却深深地爱上了自己脚下这片原来陌生的土地,把它看成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对它表现出浓厚的眷恋和依依不舍之情。个中缘由,恐怕要用我在上文提到的“爱心”来解释。打工一族青年作家们,他们怀抱爱心,向往光明,用乐观、开朗、向上的情怀来拥抱东莞东坑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他们在这里更多地发现了人间的善良,世事的光明面与正能量。于是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这里的开发和建设,在平凡的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这片热土;也靠这片热土的滋养,磨砺了自己的意志,端正了自己人生的航向。本书所收万传芳的《觅井记》、王卫平的《菜市场的阿婆们》,就记述了打工族作家在东莞东坑对人情美、世相美的发现,表达了他们对东莞东坑宛如故乡般的深情。正如万传芳在她的《觅井记》中所说:“我不愿离去,然而不得不离去。我知道有一天我还会回来,只因为在井美村中,有一口等待我、守望我的老井。”中国人习惯称故乡为“乡井”,“井”在中国人的生命中有着太多的意义。这篇文章以小见大,表现了作者对东坑这块本是外乡的土地的热爱。

    《鹤州烟霞》是一首讴歌故乡的赞美诗,是一部传承故乡美好民俗风情的教科书,也是向外界宣传东莞东坑的推介信。它的编辑出版,是东坑近来年文化建设的又一盛举。作为一个徒有东坑籍人虚名,实际没有为故乡做过什么贡献的“外出干部”,我愿意以自己这支拙笔,向读者郑重推荐这部寄寓着本书全体作者浓浓乡情的优美诗文集。(文/李逸津)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