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农具家谱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2-11-23 12:27
    一、犁耙车耖的哲学

    犁耙车耖,这些不能开口说话的农具,让我们在收获作物的同时,也收获生活的真谛。

    我们那里的人,相互交谈,介绍自己时,有句口头禅:“我是个盘泥巴头的”,意即种田种地的人。这话说出来轻轻巧巧,其实,盘泥巴头,没有犁耙车耖,玩不转。

    我的记忆里,犁有两种。一种是木犁,一种是铁犁。木犁,也是铁木结合。用天然有弯度的硬木做犁弯,前端是犁鼻,挂牛链;另一端,楔入犁底。犁弯弓部有一道横梁,与犁尾相连。犁尾是一根直木,顶端是天然的一个弯把,便于犁的掌扶。直木下端,分别是生铁铸的犁头和犁耳。铁犁与木犁的构造差不多,只是全部由生铁铸成。犁地时,前方动力牵引,犁头吃进土层,犁头带起泥土顺着犁耳的弧度翻过身来,将带杂草或是作物根兜的土层翻过身来,沤沃成肥。在表层土与下层土互相转换中,庄稼就获得了一茬又一茬的生长机会,得到需要的养分。

    犁翻过来的泥土,呈条状排列,一圈一圈,有图案美,泥浪翻滚,又有动态美。若是水田,泥起水来,水见缝就钻,水花有时会溅到扶犁的人身上。犁田时,原本藏在泥土里的泥鳅,家被抄了,被翻到土上面来,有些就被人捉了,成为下酒菜。

    种庄稼,要把犁起的土块弄碎。这时,耙,上场了。

    两块厚达1寸多的木板,接上两根横木,组成一个长方形,是为耙厅。两块木板上凿出洞眼,装上生铁铸的耙齿。耙齿安装在耙厅上,有一定的倾斜度。斜度小了,耙齿近乎直立,牛难拉动。斜度大了,耙齿太飘,吃土不深,不能把土块破碎。

    耙土时,站耙特别有讲究。前面犁起的泥块高低起伏,耙过来时,就会上下颠簸。牛在前面拉,人两脚分开,站立在前后两块横板上,一手抖着牵牛绳,一手抓住后横板上系着的一根绳子,确保在耙的颠簸中,人站得稳,不摔倒。在耙到比较高比较大的土块时,人的前脚用暗力下压,耙齿就往下深扎,容易把土块破碎。

    田地在一轮庄稼的种植中,墒畦轮换,难免会出现高低不平。犁过耙碎的泥土,不平整,种庄稼不好管理,也不利于水的涵养和保持。这时,就需要用耖来耖平,同时将泥土弄碎。

    一段质地结实的树木做成“耖厅”,两边配上辕头,以便铁链牵挂;耖厅正中竖一根木桩,为把手,便于打耖的人掌握耖。耖厅下面则是一排耖齿,以前是用硬木做,后来也用铁质的,耖田地时,全凭耖齿搬运田地里的泥土。

    打耖,是衡量一个种田把式的技术活。下耖之前,要对整个田块全面观察,哪里高,哪里低,高处的土要运到低处来,这样才能使田地平整。

    把式好的行家,牵牛走到下耖的位置,耖把低放,耖齿兜住泥土,驱牛拉到低洼处,耖把手扶起直立前倾,耖齿兜来的泥土倾倒下来,填平低洼。几个循环,田地一水儿平。技术不到家的人,往往找不好下耖的位置,反复兜空圈,人家看了,就会笑话:“怎么,你在带着牛唱戏啊?”

    种双季稻的水田,早稻的禾兜,犁起的泥土不能完全压实,在田里横戳戳的,插晚稻秧时不方便,也不利于后期的管理。有些稻田,本就有水,土质松软,也不须用犁耙,可以直接弄软了插秧。我们那里,是用一种叫着“钉滚”的来打田。

    钉滚,一段结实的横木作滚心,楔入结木的齿片。横木两端装上耙厅一样的“钉滚厅”,厅上居中位置,用树木装上带靠背的座椅。滚心也有用铁制的,上面焊上铁齿。用钉滚打田,牛在前面拉,人坐在靠椅上,吆喝着牛,很神气,比较扶犁站耙抖耖,那舒服不知多少。

    以前庄稼人往田地里送肥运物,除了手提肩挑背扛,最省力气,见效最快的,便是用车拉。江南乡下,牛车可是运输的大力士,猪牛栏里沤的粪肥送到田地里,堆得像小山的稻草从田坂拉回到场院。牛车是木轮,牛拉着,在田间土路上,吱吱呀呀,很远就能听到车轮毂摩擦的响声。后来有板车拖拉机兴起,老迈的牛车就隐藏了踪迹。

    庄稼离不开水。枯水季节,池塘库堰水量少,要将水引到高处的田地,就要用上水车了。

    水车,用杉木做成凹形的车身,下层薄木板为边墙,为车槽。上层木条有规律排列,为车窗。上下层之间置长条形木板。车头车尾都装转轮,转轮上楔入轮齿,用耐腐烂的木板做车片,一节一节龙骨,互相咬合。转轮滚动,轮齿带动龙骨,车片依次下水,将水带进车槽,由低往上,流进田地里。

    水车的转动靠人力。一种是脚踏。在车头两竖一横的树木扎好架子,车水时,人的身子趴在横木上,双脚踏着水车的轮片,一上一下,轮子带着车片滚动,提水上来。还有一种是手拉的,车滚轮的长轴上装上小横木,用车拐套住,一来一往,底下的水就随着水车片上来了。

    收获的稻谷,晒干之后,要入囤进仓。这之前,要用风车把谷扇干净。

    风车,四根直木做成脚,一头是圆圆的车鼓,鼓里装转轮,配扇片,外置铁把手。一头是车身,上置车斗,前是出风口,风口内侧有一小出口,靠人站的一边下置一大的出口。扇谷时,摇动转轮,叶片呼呼生风,碎稻草和瘪谷从前出风口吹掉,不够饱满的谷粒从内侧出口下来,只有饱满的谷粒,才能堂堂正正从大出口出来,进到稻箩之类容器里。然后,过秤,进仓。

    对于收获的籽粒类庄稼,风车,就是一个裁判。当然,风车在执裁时,起作用的还是人。人用力大,转速快,风力就大,留存下来的饱满果实就少了许多。而转动风车轮时,用力均匀,风力适当,裁判就公平。

    二、锄头钉耙的性格

    农事活动中,人与泥土打交道,除了犁耙车耖这些大型的工具,锄头钉耙这些小型的工具,也各有用场。

    “张三有名,李四有姓,锄头钉耙有个柄。”这句俗语,强调了锄头钉耙也不能小瞧的个性。

    农事用的锄头,分好多种类。

    挖土有挖锄。一块铁锄板,焠上好钢口,锄脑配上一根杂木柄。挖锄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有力道。翻挖土地时,弯腰弓背,双手握把高高举起,重重落下,锄头深深吃进土里,手上的木柄稍向前一提,土便翻过来。一锄一锄,果敢、利落。

    遇到特别板结的土质,或是带有石子的地块,挖锄徒叹奈何。别慌,花夹锄来帮忙了。花夹锄,用纯钢打制,两根长长的锄齿,仿佛两颗钢牙,与锄脑连成一体。一锄甩下去,无坚不催。使用时,当然也不能完全用蛮劲,否则,手上的虎口弄不好就震裂了。

    有一种挖锄,厚实的锄脑,锋利的锄口,名为“桩锄”,比普通的挖锄更刚劲。我们那一带在植树造林挖山,一般都是用桩锄。

    平常的田间管理,用的是别的锄头。

    首先是条锄。犁耙弄平的土地,又用铁犁犁出墒畦的沟线。要使这些沟线平直,墒畦成型,便须用条锄掏取沟土,顺手敲碎土块。条锄身形瘦长,木柄稍长。用起来,轻便灵活。劳作时,人的身子稍向前倾,不须弯得那么深,与人的友好度更高。

    还有板锄。与条锄相比,板锄锄身短一些,也宽一些,用途也多些,可掏沟,也可松土,还可锄草,遇到土质不算板结的地,也能翻挖,是锄类的多面手。

    我们那里有一种鹤颈锄。弯弓型锄脑,类似白鹤的颈。锄口弧形,锋利,两端的角稍向上翘。锄草时,手握细木柄,往前一送,再往后一拉,锄头下,小的杂草根出茎断。遇到缠绕在植物根部的杂草,便可以用锄头尖勾出来。

    还有手锄,算得上缩微型的农具。长不过四五寸,配上尺把长的木柄,主要用于栽种作物的秧苗,或者小范围播撒种子。人蹲在地上,一手持锄,或平畦,或松土,或掏洞,或起沟,或盖土。信手用来,锄变成人手的一部分,灵巧便利。

    大面积松土盖土时,就得用耙锄。耙锄,四根铁打的耙齿,装上一米多长的木柄。耙锄在旱地里,主要用于疏碎土壤,掏墒理沟,小范围平整墒畦。在水田,则常用于拉土培田埂,或者为耖田不到位的进行补位。因为是铁齿,抓劲大,又不沾染,出猪圈牛栏的粪草肥这类脏活,往往是耙锄来承担。锄头家族里,耙锄啥事都拿得起、放得下。

    有一种铁制的挖耙。耙面是一块铁板,上面是耙筒,配上竹木的长柄,用于水稻田里锄草松土。与在旱地里锄草是前后拉动不同,水田里锄草松土是横向,从左到右,又由右往左,锄口轻轻丢下,锄把轻轻回拉,幅度不大,足以把挖起的泥土带翻就行。也不用挖得深,只要把水稻行间的杂草锄倒除掉即可。

    与挖耙作用相当的,是一种耘田耙。几根铁钉装在木耙脑上。耘田时,手握长长的耙柄,顺着水稻的行隙,一推一拉,小的杂草被翻出来,漂在水面上。大的杂草被拉起来,人们顺手甩上田坝,或者用脚踩入深泥里。

    还有一种是木质的耙,也是个多面手。水稻育秧时,人们用这木耙,把墒畦上的土,细细地推,细细地调,把墒畦弄得平整如镜,然后才把稻种播撒上去。这时的木耙,细致,轻便。而到了稻谷上场,翻晒之时,木耙便一遍一遍地打坝平滩,聚拢谷物。这时,它又颇有大开大合的气势。

    与泥土打交道,还有铁锹,我们那里叫“大板锹”。一块铁板,经铁匠锤打成微微的横向弧形,锹身长形,加上上好的钢,焠出弧形的锹口,配上或短或长的木把。

    遇到稍硬些的土质,可以用短把的铁锹。锹板的上部与木把下端结合的位置,套上一个脚踏板,扎土时,脚踩上去向下用力,可以把铁锹扎得更深些。若是不怎么结实的土层,可用长把的铁锹。用锹的人,相隔七八寸或尺把宽的距离,左开一道直口,右开一道直口,再在两道直口的后面横向一锹,一只手往上握紧了锹把,一只手握住下部,身子用力往下一蹲,铁锹借着人身子向下的劲,扎进土里,这样一铁锹下去,挖出来的土,长超过一尺,一块就有几十斤重,前后超出土箕。

    在湖滩上挖草皮,用上铁板锹,可算是所向披靡。横切直铲,三下五除二,一块块连土带草的草皮,挑到水稻田边,用于垫补出水的田缺口,或者用于垒补坍陷的田坝地坎,特别耐水流冲刷。

    还有小铁铲,跟手锄类似,也是微型农具。主要用于田间管理栽补秧苗,或者点播种子。不计工拙,小而实用,别有一番趣味。

    推行科学种棉的时候,人们发明了棉苗的营养钵移栽法。就是用地里的土,拌以草木灰等肥沤熟,再用打钵器,打制成一个一个圆柱形的营养钵,播下棉种。待到移栽时,又用打洞器或是条锄挖好洞穴,把带有棉苗的营养钵移栽到洞穴里。这个打钵器,用圆的钢管,下部打磨得坚锐锋利,上部配装上两条铁条,铁条上横装一根木柄,圆钢里面有一圆铁板,用以压实钵面和一个小孔。制钵时,双手握住横柄,持器扎向刨松的土层,用脚踩下压实,整体拿出,脚一踩,营养钵成型。打洞器,与打钵器类似,不同点在于,圆钢管的直径比打钵器要大,上面只有一块前斜的铁皮,打洞时,用力直直压下去,土从圆管冒上来顺着斜的铁皮倒在墒畦上。可以说,打钵器与打洞器,真的是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锄头钉耙这些农具,在与泥土的较量中,都有一种铁血硬性,在它面前,泥土一次次选择适应和顺从,改变存在的状态。但,在历史的长河里,笑到最后的,不是锄头钉耙这些铁家伙,而是泥土。

    三、蓑衣斗笠的情怀

    “蓑衣再大,也在斗笠底下。”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里一擅抖,惊讶于人们对蓑衣和斗笠的关系做出这样的评价。

    那是30多年前,我正在家乡的小学当民办教师。我们的工资,是由大队定标准发放。因为工资偏低,且与村里其他干部相比,低了很多。同事们便集体向大队反映问题。大队长来到学校开会。会上,有人当面提到干部工资比老师工资高很多,大队长脸色一甩:“你们怎么把眼睛盯着干部?干部多辛苦。再说,蓑衣再大,也在斗笠底下。”一句话,呛得大家哑口无声。涨工资的事当然是不了了之。

    这之后,我反复思量从大队长口里说出的这句话,越发感到语气里透出的威力。由是,也开始重新认识家里的蓑衣和斗笠。

    也不知老祖宗们从哪朝哪代开始穿蓑戴笠。反正蓑衣斗笠与农事结合得这样的紧密,把它们归为农具一类,应当是合适的。

    活动于田间地头的农民身上,蓑衣和斗笠是一个天然的组合,它们互相配合,互相帮衬,让风吹自己,让雨淋自己。在抵挡风雨的时候,斗笠在上,蓑衣在下,只是它们各自守护的位置不同,不是它们的地位不同,更不是有尊卑的区别。尽管蓑衣体量比斗笠大许多,千百年来,没听过蓑衣有抱怨,也没听过斗笠有自夸。

    也正因如此,从不骄矜的乡人,才愿意与蓑衣和斗笠为友,在风雨中把自己的身体托付给它们。

    那时,谁家要是没有这蓑衣斗笠,那是无法想象的。人们为了雨季不误农时,自然要制作蓑衣,编织或购置斗笠。

    小时候,见过父亲亲手缝织蓑衣。

    我家的后园篱芭边,种有几棵棕树。一年里,会割下几茬棕。以前总是请针匠来家制作蓑衣。后来那针匠与父亲交上朋友,教会父亲缝制蓑衣。父亲在针匠指导下,买了一套工具。

    下雨天,不能去田地里干活,也不能闲着。父亲便拿出他的缝制蓑衣的工具箱,拿出里面家伙事,长针、短针、扁针、两面针、领口针、图索针、里子针,摆了一排。又翻出家里积存的棕皮,编织蓑衣。

    在这之前的一天,父亲就从棕皮中一根一根地抽出粗壮、匀称的棕丝,纺成棕线,团成线球放在条几上。

    编织蓑衣时,父亲蹲下身子,整理棕皮,按质量好坏分出等次,以便将棕皮合理分布在蓑衣的不同部位。又将棕线穿在针眼里。排列出十五六片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用一只圆碗,把领口塑成圆形,再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穿起来更舒服。蓑衣定位后,再把棕皮一张一张地铺起来,一针一针绗起来。最后,用棕锁肩部、胸部,与裙部拼接起来。蓑衣的表面和里面,都要缝线。里面缝线粗疏,间距大约一寸左右,蓑表面缝线密密麻麻。一针一线,特别细心。

    父亲一边动手,还一边跟我介绍,说这蓑衣,分为上裙和下裙。缝制好的蓑衣上裙,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下裙更像横轴,两边连着两块片裙,作为胸襟,从胸前垂下,把下腿肚围起来。这样的蓑衣披在身上,就可以遮风挡雨了。

    只是那时候,雨衣已经流行,蓑衣相对塑料的雨衣,穿戴不方便,且笨重,所以,雨天穿戴蓑衣的人并不多。我是抱着好新鲜的劲,穿戴过几次。走在村里,引得大家评头论足。

    蓑衣只能遮挡身上,头部遮雨,就必须戴斗笠了。

    江南乡村,那时节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到田地里做农活,戴上斗笠,晴天可遮阳,雨天可遮雨。一物有两用,难怪受喜欢。

    斗笠,用竹青细篾加上藤片,扎成一个圆锥形的尖顶,上下两层竹篾,编成菱形的网眼,中间夹以竹叶编织而成。尖尖的帽顶,宽宽的边沿,让人雨淋不着,日晒不了。多带劲儿!

    那时候几乎所有的乡村供销社都有斗笠售卖。即使是蓑衣不怎么穿,斗笠还是可以大行其道的。毕竟下小雨时,随手拿顶斗笠,往头上一戴,方便快捷,又遮了雨,多好的事。所以,哪家都会有几顶斗笠的。

    后来,时行塑料的雨衣,穿着轻便,还有各种颜色。蓑衣和斗笠慢慢就从人们的生活中隐退了。再后来,我们家里已经没有蓑衣和斗笠了,但对蓑衣和斗笠,我心里一直有挥之不去的情愫。那句“蓑衣再大,也在斗笠底下”也时不时在我的脑际回响。

    每当在博物馆,或是民俗馆,见到蓑衣,我的心里都会油然生出一种激动。乡亲们穿蓑戴笠在田间劳作的情形,也不时浮现在眼前。那种亲近感,就如同“他乡遇故知”。

    而斗笠,更时常在一些旅游景点,见到它作为一种实用又美观的工艺品,明码标价出售。好多次,我心里也有种冲动,想买一顶带回家,在墙上挂着,作为装饰。但最后总是没有付诸行动,因为,我怕那样做,会辜负了斗笠。斗笠原本是为农事而生,我怎么能让清闲伴它呢?

    更多时候,我喜欢到古诗词中去寻觅蓑衣和斗笠中的那一份诗意。

    那是“圆笠覆我首,长蓑披我襟”的过往与怀想。

    那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闲淡与旷逸。

    那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潇洒与豁达。

    哦,“自庇一身青蒻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文 / 刘枫)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