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东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开发的思考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1-08-11 10:28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是一个地方发展变化的见证,是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记忆”。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不仅是保留了历史痕迹,更是为打造城市名片提供了长足的动力,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东莞东坑,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和人文底蕴的魅力小镇,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这些都是东坑这个小镇发展的“见证和记忆”,也为小镇增添了文化的魅力。为更好地掌握东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实际情况,我们对镇内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建筑进行全面的摸查和梳理,对下来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一些思考。 (老高 / 文)

    一、东坑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物的现状

    (一)历史文化街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界定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有一定规模的区域。

东坑村耀西街

寮边头村吉园街

井美村桥头街

    东坑历史悠久,待挖掘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三条,分别是东坑村耀西街、寮边头村吉园街、井美村桥头街。其中,耀西街为革命前辈、东坑文化名人袁达文故居所在地,有保护价值。袁达文,东坑镇人,生于1924年2月,广东国民大学文学系毕业,解放军广东军政大学、中南军政大学毕业。1946年夏,他掩护东莞游击队政治委员袁伟民在家里治肺病,事泄后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出狱后,他积极地追随共产党。1949年大学毕业,同年11月到部队工作。1950年冬,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参加过清川战斗、伤心岭反击战、秋季东线进攻、上甘岭防御战,立三等功。1954年春,在朝鲜火线入党。从朝鲜回国后,一直担任部队的宣传工作,历任团宣传股长,军区炮兵宣传处副处长,太原大众兵工厂、晋西兵工厂宣传部长等职,1976年调到地方工作,曾任广东体委刊物编辑室总编,创办《武林》《体育春秋》《水与春秋》《象棋月刊》四种公开发行的刊物,还著有长篇小说《爱的流年》《鸳鸯风流剑》等。三条历史文化街区均地处寒溪河边,其最初形成与海路船运码头密切相关,是当年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集散地。1950年土地改革前,这三条历史文化街区繁荣一时,有东坑“小澳门”之称。1950年后,开始末落。1959年,因洪水灾害,绝大部分古建筑物被冲毁。现存的建筑物多为1960年“重建家园”时所建,骑楼式建筑。(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二)历史建筑

    2007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东坑开展了一次全面、系统的历史建筑普查工作,普查圈定历史建筑包括:祠堂、碉楼、古井、墓等有55处。最后经市专家评估认为具有保护价值的有27处。随后,这27处历史建筑被陆续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级不可移动文物和镇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彭氏大宗祠

梁柱有白蚁侵蚀

墙面潮湿

丁屋丁氏祠堂

丁屋古围墙

    (三)建筑现状

    随着时代变迁,东坑历史文化街区繁荣不再,建筑物多为空置或租给外来人居住,已不是主要的商业街区。临街建筑物虽然还保留骑楼式建筑,但大多已被改建,大多数底层廊道被封闭隔断,临时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条件简陋。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更新,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正在消亡之中。目前,东坑镇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挖掘保护尚未形成健全的规划和制度。

    东坑的历史建筑现状良好,目前不存在结构安全问题。由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到位,环境卫生情况良好,消防设施设备管理得当,没有存在消防安全隐患。但普遍存在墙体潮湿、梁柱有虫患现象,还需要多加强日常维护、管理。

    同时,东坑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开发利用率不高,未能贯彻“以用促保、保用结合”理念,使历史建筑未能很好地融入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中去。

    二、保护工作中的不足

    (一)缺乏足够的重视

    一直以来,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重要意义,没有形成对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规划和机制,投入到保护工作中的资源、资金严重不足,难以实现历史建筑为城市建设增色添彩的效果。

    (二)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

    没有专业的历史文博人才,未能对历史建筑进行深入的考究、分析。在日常的工作中,也缺乏专业的文物保护知识、技术和手段。

    (三)缺乏系统的开发建设

    在城市开发建设中,难于妥善处理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

    (四)缺乏充足的保护经费

    修缮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必须履行严格的报批手续,而且专业程度要求很高,保护和维修的资金较一般建筑物维修费用高出很多。文物保护单位属地单位(村、社区)根本无法达到上级文物维修技术和程序要求。同时,无法承担这么庞大的维修费用。而政府财政一般情况下也没有设定足够的预算资金。

    三、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一)建全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

    全面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扩大普查地域空间范围,延展普查年代区间,完成对现存资源的普查工作。会同自然资源、住建、规划等有关职能部门对普查发现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进行测绘,并形成历史建筑测绘成果,建立历史建筑专门档案。

    (二)形成一系列的保护管理制度

    制定日常管理制度,加大保护力度,做好日常的保护巡查、环境卫生整治、建筑结构安全排查,消防安全排查等工作,坚决杜绝各类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行为。制定维修管理制度,开展历史建筑安全评估。聘请专业公司开展历史建筑安全排查,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历史建筑建立数据库,纳入修缮项目清单逐年维修。制定开发利用制度。引导和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历史建筑活化保护,在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中,以历史建筑物为载体,设计建设一批本土特色人文景观,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

    (三)强化保护资金保障

    按照目前历史文物的数量(27处)、破损等实际情况,每年投入必需的常规维护和修缮的经费;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且急需实施抢救性保护的历史建筑,要落实专项维修经费,尽快落实修缮。

    (四)强化人才技术支撑

    实施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两手抓,建立一支文博人才队伍。以招聘专业人才、邀请技术顾问、项目合作等方式引进专业技术力量,并把培训作为提升人才素质的基本手段,通过组织各类不同的培训活动,提升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