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登黄鹤楼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0-04-12 11:33

    我们的车停在蛇山山麓的那一片红瓦房旁。一下车,就感受到了笼罩在亚热带湿润季节气候中的火炉武汉的炎热。

    虽然登山的路上绿树阴蔽,大家还是汗涔涔的。半山有一条仿明清时期建筑的街道,我们就在街道中歇了一下,顺便补充些水分。

    出了街口,左边临山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子,我看了一下匾额:“搁笔亭”,传说这就是李白游黄鹤楼时,面对大好景色,诗虫涌动的时候,突然看到崔颢题在墙上的《黄鹤楼》诗,叹了口气,搁笔而去的地方。

    听导游说,李白当时吟了两句:

    一拳打碎黄鹤楼,

    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后一句有读过,前一句是第一次听说。看来,我们的李诗仙脾气还蛮大的。不过,李白到底是李白,豪爽豁达,有自知之明,看到自己没有新的意思,就搁笔不写了,不像在某些场合有些人还硬要强调几句补充几点地重复一下。

    搁笔亭前,有一块白色的玲珑剔透的奇石,有一人多高,据说这就是宋朝石痴米芾的石兄。当时这位书法家看到这块石头陶醉了,想搬回家去,又搬不动;放在这里,又怕别人搬走。于是“扑通”一声跪在石头前面,边拜边喊“哥哥”。人家已认了兄弟,你总不好把人家兄弟搬了吧,所以到现在还摆在那里。现在跪在石头前的那个铜像就是米芾。

    登上山顶,江风习习,我们精神一爽。眼前矗立着一座五层飞檐,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的高大建筑。这就是包含了许多文化内涵的千古传名的黄鹤楼吗?少年时就在多少诗文中读过你,经常魂牵梦萦的名楼啊,这次终于见到了。

    公元223年,孙权在此筑夏口城,同时在黄鹄矶上修了一座了望塔——黄鹤楼。一千七百年前,一位道士在这里的一家酒店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十年后道士重游,用笛声召下黄鹤,飞升而去。这些故事给多少观赏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像翅膀。

    黄鹤楼一千七百多年来,屡建屡毁,最后一次被大火烧毁的是在清光绪十年。离现在也有一百一十来年了。摆放在楼后的那座烧不烂幸存下来的铜顶,正静静地向游人们诉说它的历史沧桑。走近黄鹤楼,给人都是金黄色的印象。层层飞檐形如黄鹤,展翅欲飞,非常壮观。顶层檐下,嵌着“黄鹤楼”三字匾额,非仰头不能望见,是整栋楼的眉目,给黄鹤楼平添了灵性与神韵。底层檐下有块匾,上书“气吞云梦”四字,不知出自那位书法家之手,遒劲有力。

    一楼大厅,镶一幅“白云黄鹤图”。图中一位仙人骑着黄鹤,吹着铁笛,似离似归;下面人们举头仰望,似送似接,神奇浪漫。两边柱上,刻着清末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名联: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

    大江东去浪涛洗尽古今愁

    二楼大厅,画的是孙权筑夏口城和建黄鹤楼的场面,还有周瑜在楼上设宴向刘备索回荆州的故事。三楼大厅画的是唐宋时期,登黄鹤楼留下过和黄鹤楼有关诗词的著名诗人,以反映黄鹤楼是个人文荟萃之地。

    这时正是游玩的高峰时间,登临的游人越来越多,大厅里人来人往,拥拥挤挤,那些现代化的工具不时发出白光,于是我转到外面。

    独自凭栏,大好江山!首先一幅熟悉的、流通了很长时间的第三套二角人民币里“万里长江第一桥”的图案出现眼前,现在真实地置身图中。只见桥上层汽车来往如鲫,桥下层火车驶过如龙。整座桥身据说是毛主席选定的表示水天一色的灰蓝色。桥对面是三镇中的汉阳,武汉的工业区。最初听说它时,是很多书中提到的“汉阳造”。龟山上,最瞩目的就是高耸的电视塔,像一支彩笔直刺青天。吴楚大地上的山河巨变,就是由它大书特书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山下的晴川阁,是毛主席当年“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埠头,看着它脑海中不觉出现一幅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家犹在长江中“胜似闲庭信步”的动人画面,给人带来鼓舞。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上到四楼,从晴川阁上溯不远,是汉水注入长江的出口。一条汉水,把江南分为汉阳汉口。眺望汉口那边,高楼林立。这个“九省通衢”的旺地,自古繁华,是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现在酒店商场随处,吃唱玩乐齐全,是武汉的商业区。

    在五楼看黄鹤楼这边就是武昌了。三国初孙权把都城从南京迁来,说“以武治国而昌”,取名武昌。往北看,是朱德说过的“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的东湖。因为毛主席经常在东湖长住,东湖便有了“小中南海”之称。

    如今,登高黄鹤楼,所见的已经不止是“晴川历历汉阳树”了,这座“东方芝加哥”的城市,正迈入现代化。如果崔颢再来,一定惊呼“换了人间”。(本文作者为东坑诗词协会会员、第二小学教导主任 苏广明)

来源:《东坑》周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