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风雨横东堤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5-12 15:43

    新堤焕彩 万象更新

    友人告诉我,横东大堤又铺上了沥青,旧堤换上了新堤,横东大道一派生机。友人的宣传起了作用,在一天早晨,我沐浴着和煦的晨光,跨过了宝树桥头,走下横东路。一辆环卫洒水车慢慢开来,洒出的水珠跳上人行道,洒了我一裤腿。我望着慢慢开去的环卫洒水车,水洒在大道上,反弹上来的水如珠如雾。车过后,平坦宽广的横东大道立马崭新崭新、油亮油亮起来,被水洒过后的柏油路面,显得那么珍贵,油亮的小石粒在隐隐约约的细缝中,给人感觉像是路面上铺满了整整一路的黑彩玛。路,是这样的大气而体面。大道上规则的交通指引线、黑白分明。人行道两旁,锦砖玉砌,伟岸的电网高架,挺拔俊秀的路灯杆,从这一头通到了那一头,从宝树桥头到神山桥头足有六里路,这就是横东大堤东坑路段,全长约9公里。紧挨着横东大堤的是一河两岸。岸边玉树新栽,河边雕栏新建,河两岸商企繁荣、琼楼矗立。大道上一辆辆小车飞驰而过。令人惊叹的是横东大围内,蓝天下居然还会有这5000亩的农业生态园。它,为东坑的持续发展展示了光彩。

    走在横东大堤上,想起了我年少时曾饿着肚子,挑着沉重的泥担子往堤上吃力地迈步的情景,我努力地寻找当年的旧影,然而,一切都变了,崭新的大堤,周边环境,今日的新风,却使人难寻旧迹。但是,当年一代人为了战洪水、担大堤,求个有饱饭吃的想法和日夜奋战横东大堤的艰苦情景,蓦地一幕一幕地浮上脑海,特别是共产党干部与广大人民群众同艰苦共患难的缩影,在横东大堤的光辉形象,一幕幕,如在银屏。

    洪水无情 党群有情

    一九五九年六月,连天大雨,老天爷把东江福苑州堤搞裂了,东江水有如猛兽,在福苑的破堤汹涌而入。一夜之间,寒溪峡内一片汪洋,水浸淹了快要收割的水稻,水浸满了村子的街巷。东坑亦在其中,变成了一块泽国。笔者记得当年的情景:群众在大队干部小队干部的组织指挥下,扶老携幼地往山地小岗上转移。那时候,户户家庭都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拿,千紧万紧,最要紧的是卷走一床大棉被和几件衣衫。因为当时是公社化,群众都集中在人民公社的饭堂吃饭,吃饭是供给制的,不允许私人有存粮,不允许私人有猪、鸡、狗、猫。因为这,水灾来了,撤离村子时倒也轻松。当人们离开村子、站在高处回望家园时,呼天抢地的哭声满了山岭。房屋的倒塌声如有一阵阵的鞭炮,呖呖啦啦的。在一阵一阵的鞭炮声中,一间间的房屋倒在水泊里,家园成了瓦砾堆,残垣断木,惨不忍睹。男人的哭声更是令人如裂五腑。祖祖辈辈传下来房子,呖啦一声,说没有就没有了。今后,何处栖身,一家有老有小的。更堪者,是屋塌又兼逢肚饿。洪水横流、田庄被淹之日,正是公社大饭堂缺粮缺吃之时。这是历史上说是“三年大自然灾害”的头一年。人们不难忘记,一九五八年十月一日成立人民公社,为了表现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实行军事化劳动、大饭堂集体吃饭,每日三顿大锅饭,全民吃饭不用钱,实行吃饭供给制。谁不知吃了三个月,就把人民公社大饭堂的米吃光了。五九年春节,吃过新年饭后,粮食告急,没有稻米可调,开始吃薯茨,吃木茨,接着木茨也不够。大饭堂只好规定,每人每顿饭平均二两半米、按人定等,人们开始吃着“二两半”和没油没肉的老菜。“二两半”不够放肚子的一角落,繁重的体力劳动一下子就把二两米消耗光、老百姓的肚子天天闹革命、饥肠辗辗。就在时,洪水来了,水淹田庄,又逢肚饥饿。古语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一九五九年六月在东坑都碰上了。饥饿残酷地摧残人的身体,60年,角社因饥饿引起水肿死亡者有28人;60年,百分之百的女人闭经,全公社没有孩子出生记录。

    这一年水灾,《东坑镇志》记载:一九五九年六月,大雨连续,江水横溢、泛滥成灾。东坑、寮边头、塔岗、坑美、新门楼、彭屋、丁屋、黄屋、凤大、角社均受水浸。彭屋大宗祠可以划船而入,倒塌房屋不计其数,单就角社有450间房屋倒塌,农作物损失惨重。

    在灾难之前,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心是联在一起的。洪水期间,政府的飞机从天上投放一袋袋的饼干、衣物。在县委的领导下,把干部群众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展开抗灾、安置灾民、安定人心。水退了,东莞县委、公社党委马上组织重建家园、组织恢复生产,解决人民吃饭的大问题,在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的同时,锣鼓喧天,万民出动,掀起兴修水利,誓死战胜洪魔的高潮。横东大堤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中产生的。  

    万人空巷 大战横东

    横东大堤是在五九年冬季收割后上堤的。大战横东大堤的战鼓打响了,堤上红旗招展,呐喊连天,村中除了重建家园的师傅、小工和在饭堂种菜的菜农外,所有劳力倾巢而出,真是万人空巷战横东。那时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词句还没有出世。“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不做下游”的口号响遍横东。在劳动大军中,公社干部,大队干部,人人以身作则,参加担大堤行列。大堤上,经常见到一个特别高大的身影,他常常担着四簊泥,赤着脚,大声喊着,“鼓足干劲,担担骑痕(满满的)”,别人挑二簊,他就是挑四簊。他就是横沥人民公社党委第一书记张满堂。他,1.80的身高,眉很浓,鼻子高高的,浓眉下一双红红的眼睛。因为他说话时总是用红红的眼睛瞪着人,使人感到有点怕,站在他对面,总想回避他的眼光。

    在横东大堤上马的誓师大会上,这位党委第一书记把整顿干部工作作风和水利誓师大会一齐在工地上召开。千多人集中在炭埗桥的大榕树下和田野上,在工地上,他当场宣布罢免了二位多占多用、挪用公款的公社干部,赶回农村,当誓师大会结束时,他立马宣布:“今晚全堤出动,夜战马超。”

    寒冷的大堤上,他赤着脚,和农民一样,堤上堤下奔忙。一次,他在堤上看到公社一位副书记却穿着布鞋在干活。张满堂走过去,不客气地说:“老谢,你看一看群众,有那一个穿鞋?一点本色都没有。”被骂的谢副书记不敢正面看他的眼睛,红着脸,脱了双鞋,把鞋扔到一旁,挑着泥担往堤上去了,他躲开了他的顶头上司。

    “我是中共横沥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第一书记张满堂。”他常常这样自报家门,他无私无畏,爱憎写在面上,工作有贻误的、散慢的怕他骂,老是躲开他那严厉的会骂人的眼睛,张书记到了那里,那里的大堤就沸腾起来,彩旗飘飘、民工呐喊、干劲十足。是群众怕他,还是他的号召力、影响力、给力,谁也搞不清楚。他的作风,社会上还把他神化了:“话说小孩儿夜睡啼哭,妈妈轻声地对孩子说:‘张满堂书记来了’。啼哭的小孩一听,哭声立刻停止。”以至后来有人说:“横东大堤按时间早完成,是张满堂的强硬,没有张满堂的命令作风,横东大堤不能这么快担高。”缺吃缺穿的农民,在干部带领下,忍着饥寒,用铁肩把一担一担的泥堆成了横东大堤,大堤占地面积400亩,全长九公里。笔者不知道有多少个土方,只知道大战了整整的一个冬天,一个春天。

    60年的春天,横东大堤和横东排灌站相继建成,使横东大围5500亩水田从单造变为双造。同年,大圳埔基围的水利工程也相继续完成,使角社3000多亩稻田得到了保证。横东大堤、基围排灌水利工程的成功,确保水稻丰产,使东坑从原来的缺粮区变为余粮区。从原来的“二两半”到后来的“五十斤”。只是几年时间,基本上解决了农民吃饭的问题,那年月,那环境,如果没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党心和民心的联结,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是很难重建家园,很难恢复生产,很难解决吃饭问题。角社村一位老人家说:“五九年这次水灾我村倒塌瓦房450间、家成瓦砾,更无粮食,如果水灾是发生在旧社会,角社村恐怕要散了。是共产党好,领导正确,带领我们战胜困难,带领我们走向富裕。

    科学治水 政策惠民

    一转眼就是五十年,乘开放改革的长风,东坑镇已从古老的农业小镇成为初具规模的城镇。这几十年,镇府部门从来没有停止对东坑水利的整治,想方设法治理水环境,特别是“落雨大、水浸街”的大事。但是,下雨天水浸街的事时有发生,对低洼处商企、民生造成胁威。

    当历史进入到2009年前,“落雨大、水浸街”的问题解决了。耳鸣为虚,眼见为实。2009年六月,五十年一遇的龙舟水来得突然,迅猛,一阵紧接一阵。我站在东坑中心小学的楼头,看横东大堤,一河两岸,漫天滂沱大雨。小小的青鹤湾流水,浊黄浊黄,一下子满了河床。从上流奔腾而下,水浪汹涌着、咆哮着、拍打着两边堤岸,洪水争着往堤上人行道上涌,新门楼村街道上的低洼处已经有水涌上去了。但是,水又很快从街上退了下来,随着混黄色的水浪,急喘着,通过宝树桥头向神山下流奔去。水,伴着风声、雨声、咆哮着、汹涌着,始终上下了岸。这样的雨天,雨来得这样的突然,这样的水势,如果前几年,肯定逃避不了水浸街。这次,水上不了街。在我旁边的一位东坑报记者告诉我,“是横东大堤、神山新排站六台轴流泵发挥了巨大的排泄作用,是镇府科学治水策略正确,是镇府治水未雨绸缪的工作作风。”困扰东坑镇一河两岸,“落雨大、水浸街”的问题,时至今日,得到根治了。从记者口中,我还得悉,镇府近年来,在水利建设上相继投入人民币二个多亿,下大决心,整治水利,造福惠民。比如,建设神山新排站;建设截污主干管网工程;对内河上流硬底化铺砌,对内河下流清污深控。确保排涝畅通;还进行了容水区的建设,把横东水域、东坑内河水域、三甲片区水域连接起来,进行统一调度,增强了排涝与防洪的能力,全面实行科学治水。

    成功地遏制了“落雨大、水浸街”的问题,确实不容易,试想,农耕年代,东坑27平方公里之地,在暴雨中有万亩农田、山地、水塘来容水,其容量可接受二至三天的暴雨,如今是没有农田、没有水塘,有的是工企路网,一目了然,一个小时的暴雨,全镇27平方公里的水一下子就满了河床。如果没有镇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巨资投入,没有过硬的科学治水技术,很难想象可以根治水浸街的问题。镇党委、镇府想人民之想,急人民之急,在横东大堤、神山水闸建设了一座具有强大排泄功能的排涝站,安装上了六台排泄轴流泵,其功能是一秒钟排泄14立方米水流量。排泄量实在惊人。如今,只有一按电制,六台轴流泵一齐动作,对付最大的暴雨,也不过是手一挥间。神山排涝的功德,解决了东坑历史上水浸街的问题,社会赞声啧啧,无不赞扬,共产党的伟大;它代表了社会先进生产力;代表了先进文化;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站在横东大堤的宝树桥头,宝树桥建筑竖固、美观、横跨鹤水,大榕树下,桥边几间小筑,依着鹤水,绿瓦红墙,是供闲人休息的小轩。桥头,一树木棉粗大而又挺拔,火红的枝叶直上云天。人们说,木棉树是英雄树,任何都都压不住它。从英雄想到英明伟大,想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任何事情,任何困难都挡不住共产党的前进,共产党是战无不胜的。

    我望着桥下和横东大堤下一河污黑的流水,忽然又想到“中国共产党是战无不胜的”这句子。我想,污黑的流水不过是暂时的,不久的将来,在先进的科学治水技术面前,黑水会逝去,绿水会归来。  (作者:谢彭钦)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