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糖不甩”,东坑人总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因为它不仅是他们饭桌上常见的甜点,更是点燃他们内心甜蜜回忆“信物”。或许你会疑惑,“糖不甩”只不过是用糯米粉搓成的粉丸子而已,为何又会成为东坑人甜蜜回忆的“信物”,这就得从“糖不甩”的传说讲起了。
相传,地处东坑、茶山、横沥等镇的“埔田片”一带,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睇”,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上的是“糖不甩”,知道这门亲事“甩”不了了,于是大功告成。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男方看到台上摆的是碗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知道这门亲事“散”了,那就知趣一点,以后别再纠缠了。
所以对于东坑人来说“糖不甩”远远不只是饭后甜品那么简单,虽然现时的男婚女嫁已不再由“糖不甩”来做决定,但“糖不甩”甜蜜的内涵却仍旧留在了东坑人的记忆中。

做“糖不甩”的原料:糯粉、粘粉、红糖、花生、鸡蛋

首先第一步是和粉

将和好的面团揉成条状,之后再捏出一小块,搓成圆状

之后把红糖块放到锅里煮溶

再把事先煮过的汤圆放到红糖水中一起煮

最后在煮好的糖不甩上洒一些花生碎和煎蛋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