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今日看点 > 今日要闻 >
精品城市的借鉴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04-23 11:55

    精品城市的魅力,在于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能够以独特的气质、内涵集聚人气、振奋精神,抢占发展制高点;精品城市的特点,在于能够因地制宜、突出个性,把握空间和层次进行规划建设,在产业集聚、市政功能和人居环境的布控中,体现生态保护、传统文化和精神锻造等元素。我们要按照“精品东坑、活力小镇”的建设思路,进一步增强城建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紧迫感。
                                     ——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黄为国

    实施精品战略,建设精品之城,是东坑城市规划建设的工作目标。近些年来,东坑不断探索规划与产业、宜居、生态的结合,但是,对促进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和品质提升的需求依然迫切。3月30日,镇委委员苏庆中带领镇城市规划考察小组,会合京津苏招商考察小分队,一同前往素有“江南精品城市”之称的常熟市,走访该市规划部门,实地参观著名的“亮山”和“环湖”示范工程,学习和借鉴城市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

 常熟城区市民广场一角

    出发前,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黄为国要求小分队,要带着问题去观摩学习,虚心求教。一是如何突破土地资源瓶颈,高效集约发展;二是如何加快城市建设,助推产业创新发展;三是如何丰富城市内涵,突显传统文化优势。三大疑问,认识常熟、了解“精品”,从而拓展视野、指导东坑。此次城市规划考察小组是着眼于东坑作为镇区级城市发展能力的实际,研究和借鉴发展潜力大、形式好的内陆二三线城市。

    据了解,常熟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人口约100万。近1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25项先进荣誉,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在全国百强县市评比中,位居第五……常熟的城市魅力何在?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如此蓬勃和潜力巨大,与城市规划建设的刚性准则,关系真的很大么?笔者也跟随着考察小分队,深入探寻常熟市丰硕殊荣的由来。

    科学、有序是常熟城市建设的最大特点

    在常熟市规划局相关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小分队行车穿过大街小巷,只见城建布局、园区发展有条不紊,有快速发展的新楼盘新片区,又有蕴藏历史机理的旧片区,有新兴的科技产业园,又有成片平整的备用土地。常熟的城市空间得到有效控制,功能优化、适度建设的经验,给考察小分队带来巨大的触动。

常熟城市规划十分注重绿化和空间预留

    据介绍,常熟的城市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商贸之城、港口工业城市、山水城一体风景旅游城市”。 在这样的定位下,常熟呈现出以旧城(虞山镇)为主城区和以港区(沿江开发区、常熟港、新港镇)为副中心的哑铃双城结构;城镇分工清晰,港区以临江工业和物流业为主,分担经济功能;主城区以商贸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分担生活居住、工作休闲的城市功能。在这样的功能布局下,常熟实施了“退二进三”的工厂战略搬迁,整合优化了各类市场、公共设施,改善了城市用地结构,实现了资源配置一体化。2011年9月,常熟获得“2011福布斯中国大陆县级城市”第二名。同年12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奖”,全国仅3个城市获此殊荣。

常熟市区主街道一景

    “科学、有序的建设理念,为常熟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城市定位准确,空间有效控制;二是城市功能清晰,体现以人为本;三是适度建设,持续调节市场需求。抓住这三点,就是紧紧抓住了城市之间竞争发展、宜居亲和力是否具备的问题。看来这就是‘精品城市’的重要特质与元素。”参观过程中,黄为国书记不断引导大家思考。笔者认为,常熟毗邻上海、苏州、昆山等经济快速发展的大、中城市,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不容置疑,但在产业发展政策上,仍倾向新技术产业和生态农业,没有明显的“一窝蜂”、“一起上”发展迹象,坚持理性地集约用地和善用资源,遵循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规律,可舒可张、宁缺勿滥,这些刚性的控规经验和做法,让常熟的城市建设进程科学、有序,是取得“精品城市”美誉的法宝。 

    产业定位融入田园风光 为可持续发展积累优势

    常熟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跃升为江苏省经济发展、城市提升最快的县域,其成功在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城乡一体化道路。据常熟市规划局相关人员介绍,常熟不断寻求“空间集聚、内涵发展”的“精品”城市化道路,在重视城乡一体规划的同时,城乡产业布局、交通体系、生态体系等多方面遵循了统一发展、统一建设、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的“四统”原则。通过调配土地资源,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协调总人口规模和城市化水平,实现村民集中居住、产业用地统筹连片开发,推动城市空间的拓展,实现人与土地的同步转型,建立了可持续的发展机制。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探索,充分体现了常熟“精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走访产业园区时,笔者发现,即便是空置的土地,道路、绿化、排水等基础设施也铺设得相当完善。正是规划先行,常熟才吸引了一批高领域专业化企业入驻,而优势产业和相应带动起来的资金、技术、信息、人口等,促进了技术的快速升级换代。反过来,又从需求层面和资金供给方面,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常熟以“提质带动扩容、以兴业带动兴城”,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和生态环境饱和,引导人口分布及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思路,以及有效的管理制度,保障了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构建了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的和谐发展,这对东坑下来的城建规划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田园风光和产业发展共融,带来“双赢”。常熟大手笔的城市绿化、环湖亮山,带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广泛开发。据介绍,常熟以围城植树、沿河布绿、拆墙透绿、依路建绿、美化庭院,打造“田园、环湖、亮山”的城市名片,重点围绕尚湖、琴湖、昆承湖三大湿地公园建设城市原生态,坚定不移地走“园区式、用地省、低污染、好效益”的新经济、新产业道路,从高把关项目准入、从严淘汰落后产能、从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沙家浜镇的芦苇荡风景区,每年迎来将近300万游客,周边发展的是水产养殖业和21万平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仅此两大项目,今年首季度就为沙家浜镇带来1亿元创税。

    城市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居环境与产业创新的自然、和谐发展。在与常熟市规划局有关领导的交流讨论中,黄为国书记抓住“东坑城市生态修复、发展绿色产业经济”等问题,进一步强化考察小分队的思想认识。我们东坑在探索绿色低碳经济思路方面,与常熟拓展“田园风光”新能源、新产业模式很是相似。东坑镇不但要通过农业园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提升生态循环经济效益,而且注重全镇生态环境修复,建设舒适休闲的人居环境。未来东坑绿化面积还在不断扩大,以亭岗文化公园为首的十大公园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坚定不移地发展通讯电子技术产业,促进衍生产业链的集聚效应,发展生态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促进人居环境与产业创新的自然、和谐发展。

    事实上,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东坑近两年的发展变化,从“十横十纵”中心区道路网到医院住院楼、新中学、社医大厦、群艺中心等城市硬件建设;从产业集聚、园区整合、企业转型到产业服务区规模发展;从“卖身节”农耕民俗文化推广到亭岗历史地理文化挖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生态文明、富民安民、宜居宜业、城市个性等等都悄然耸立,而这都凝聚着东坑建设者对新型城市探索的智慧。

    建筑立面汇总多种元素 让城市个性彰显

    七溪穿城过,成全了常熟“小桥流水人家”,十里青山半入城,造就了常熟“城依翠屏湖映山”。 黑瓦、白墙、牛角檐,砖石木构、河沿水榭、青石街廊,散发出江南精致朴实、细腻唯美的气息。著名的“亮山工程”和尚湖、琴湖、昆承湖“三湖美景”,穿插在城市中央,映衬着常熟独具

常熟尚湖风景区

    风格的建筑立面,无处不体现江南小城的务实、幽雅,彰显这座城市传统、本位而不骄作的个性。

    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学习论坛上,广东省政府参事、原省委党校副校长、经济学教授陈鸿宇先生将“新型城市化”阐释为:产业结构“夹工夹农夹三产”,城市空间结构“夹城夹镇夹村落”,生态结构“夹山夹水夹绿带”。据了解,常熟在“东扩、南移、北上”的城市建设发展中,不断突出“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依山傍水、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思路,将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纳入设计范围。善用独特的水乡风貌,通过成片规划、局部修整、有机更新、粉饰建筑立面,将隽秀、婉约的江南小镇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执着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贴切,合理确定建筑形态和规模,通过建筑形式、色彩、风格、空间尺度的变化,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城市建筑群落。

常熟市内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建筑

    不仅仅是笔者感叹于这座城市的错落有致,考察小分队在参观过程中不停进行相片素材收集。从他们的议论中,对常熟城市建筑设计感触,笔者概括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江南风格美景动人,城市形态高低错落和谐有序。常熟在探索城市立面的多样性、建筑风格的有序协调,综合来说是非常成功的,它强化着城市的吸引力,促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增值。东坑需要借鉴这种有旧有新、有高有矮、有宏大有隽秀的建筑发展模式,重点在于怎样促使其和谐统一,如何更好地融合文化、经济,包装和优化现有建筑立面,与新补充的具有特色充满时代精神的建筑构成连续的景观界面。另一方面是农都氛围突显城市魅力。常熟和东坑都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不同的是,在常熟能够协调镇村推进村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整齐划一营盘布局在腾留大片农田,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接受文明辐射、享受公共服务覆盖和节约集约土地等方面的优势已经显露,这是考察小分队最为深刻的。而且常熟注重深挖农业品牌魅力,依托民俗、农耕、红色文化等,沙家浜芦苇荡生态旅游、品茶乐园、乡间田园体验等文化项目形成了较大影响力。而东坑的农耕形态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但是东坑这两年也在不断围绕地域风貌,不断巩固“卖身节”民俗文化品牌、推进亭岗文化公园、东坑农业园建设,逐渐充实了文化内涵和显现城市特性。

常熟中利腾辉光伏生产基地,座落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不论是各类关于国计民生的设施建设还是产业规划布局方面,规划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东坑成功创建“广东省通讯电子技术专业镇”平台,为集聚更高层次的新技术、新能源科技产业积累了基础优势。在一大批项目落户后,城市影响力、竞争力显著增强,这对东坑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东坑城市建设者做到“起点高一点,眼光远一点,特色浓一点”,要用地方的文化特质铸造东坑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产业质量,走创新型经济道路。那务必要以科学的规划、铁的手腕抓在前头。

    未来东坑的城市建设,要有外在之形,更应有内蕴之秀。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