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家教小故事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4-07-31 10:41
    (一)我们家的豆芽是苦的

    最近,我们家里买了个自动发豆芽机,一家人都感到新鲜极了。于是,我们一家人七手八脚,按要求完成了所有的操作步骤,开始发豆芽。三天时间很快过去,我们的豆芽终于可以上碟了。当我将豆芽夹进嘴里试的时候,儿子嚷着问:“爸,这豆芽不好吃!苦的,我们家的豆芽是苦的!”我一试,豆芽果然是苦的。豆芽变苦是因为发芽时见了光。但我在发豆芽的时候已用黑布蒙上了豆芽机,按道理豆芽不可能是苦的呀。于是,我问:“谁在白天偷偷看过豆芽?”儿子不好意思地说:“我……我看了6次。”妻说:“我看了3次。”母亲说:“我看了2次。”嘿!怪不得了!对豆芽成长的过分关注,反而让它们变苦了。

    这事让我想到了一个家庭教育问题,过分地关注孩子的成长,甚至是包办孩子的成长,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历史上就有个著名的例证:明万历帝,一代昏君。其实万历帝自幼就是个聪明之人,其母为李太后,“教帝颇严”。每次万历小皇帝不读书,李太后就命令皇帝跪在地上。要上朝的一天,五更时分太后就到皇帝睡觉的地方,叫他起来,命太监们把小皇帝扶起来,为他洗脸,催他起驾。其师是一代名臣张居正,上到国家的治理,下到万历的学习和生活可谓如父亲一样关怀备至。对万历的教导更是苦口婆心,甚至到了啰嗦的地步。然而,全国最好的老师,加上最有权势、管教最严,最能配合老师的母亲,却管教出了历史上以荒唐和庸懒著称的皇帝,确实是家教的悲剧。

    家教问题确实需要我们家长去摸索,去学习,去研究,再不行的时候要请教专家,不能凭以往经验,不能以罚代管,更不能耍脾气、闹情绪。当然我上面所说的对孩子的成长不要过度关注,但不是说不关注,更不能说不闻不问。我的意思是对孩子的关注要科学,要适度。一是要给孩子一个洁净的成长环境,很多家长为了孩子选学校,选住房,在家中从不做如讲粗口、打麻将等无益的事情。这样做是对的,但我要补充一条,留心(不是监视)孩子的交友情况比留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二是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气。就如发豆芽一样,很多人怕豆芽见光,用黑布把豆芽捂得严严实实,结果因豆芽不能正常呼吸而烂掉。教育孩子也一样,我们不能常以家长自居,想孩子怎样就怎样。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最起码要给予孩子朋友般的尊重和适度的选择自由。

    (二)拉不动的老牛

    放牛是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经常要做的事。我家的老牛有两个不好的地方:一是牛脾气,二是欺负弱小。当年,我这个8、9岁小孩牵着一头“硬颈”的老牛,真是受尽了欺负。一次,我牵着老牛到田边吃草,田里的白菜长得嫩嫩的、绿绿的,真惹人喜爱。突然,我牵着的老牛把我往田里拽,大概是它想吃田里的白菜吧。吃了人家的白菜可不是闹着玩的。于是,我死命地把牛往后拉。而牛知我的力气小,使劲地把我往前拉。旁边施肥的老农笑着说:“傻孩子,不要老在牛的后面拉,力要往旁边使,这样可拉着牛原地打圈。再不行的话,拉绳子时用力一紧一松,牛觉得鼻子不舒服,自然就会乖乖听话了。”我依着老农的指点,果然把牛拉了回来。

    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其实就像一头硬颈的“老牛”,他们渴望独立,渴望尊重,渴望自由。但因为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未意识到自己的稚嫩,不懂得尊重他人,一心向往无条件的自由。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脾气最倔,最不听话,最不服管。如果作为家长实施“凡是孩子拥护的,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凡是孩子反对的,我们一定要坚决拥护”的敌对政策。这样一来,就如小孩子拉老牛,怎么拉也拉不动,双方的敌对情绪将会越来越大。到一方忍无可忍撕破脸皮的时候(父母一方率先发难,危害更甚!),孩子将视父母为“死敌”,家庭教育当即宣告破产,有效的沟通和教育将到此结束,家长过去所作的一切将会付诸东流。当孩子离家出走,网络成瘾,吸毒犯法,一去不复返的时候,作为父母真是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啊!

    其实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真的要围追堵截,草木皆兵吗?答案是否定的。历史上也有很多家教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曹操言传身教,文化育子,最终成就了文坛的建安“三父子”;司马懿体验式教育,带着孩子行军打仗,培养出了如狼似虎的“司马兄弟”;康熙废拙太子“秦失其鹿,天下共逐”,造就了勤政著称的雍正皇帝。相反,刘备为儿子安排了一切,诸葛老师苦口婆心“亲贤臣,远小人”,最终教出了个扶不起的“阿斗”。

    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首先要从不知所措中镇定下来,做好心理准备,告诉自己,孩子已开始长大了,不会像以前一样听话,甚至会对自己说“不”。接着要转变敌对观念,建立孩子成长的统一战线。作为家长要摒弃过往将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孩子身上的教育经验,时时要告戒自己“我是孩子的领路人,更是帮助者”“我们要平等沟通,要合作交流”。再者要冷静思考,善于学习。当与孩子有冲突的时候要有思考能力,懂得用力的方向,巧妙运用言传身教和体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要只顾否定孩子的要求,将自己推到退无可退的地步。真的没有好办法的时候,要有查阅资料的学习意识,防止闹情绪、发脾气,最终使情况闹僵,让双方都下不了台。最后要学会平等谈判。要建立与孩子平等谈判,最终达成互利协议的意识。谈判中要尊重孩子,进退适度。最重要一点是应注重自己在谈判中的主导地位,巧妙地向孩子声明自己的底线,不能让孩子牵着鼻子走。

    (三)不愿上岸的鹅群

    小时候,我家是养鹅专业户,每当假期(特别是暑假),放鹅成了我必做的“家庭作业”。有一次,可能是天气太热了吧,鹅群在池塘边戏水,就是不愿上岸。快到卡通片时间了,我还要回家看呢,要不然就错过了。于是,我拿着竹杆想把鹅群赶上岸。鹅儿看到我气势汹汹的样子,吓得从池塘的这边,游到了池塘的那边去了。我急了,连忙拿着竹杆跑到池塘那边去赶。谁知鹅群又被我吓得游到别处去了。就这样,我在岸边上窜下跳,鹅群在池塘里不知所措。最后没有办法,我只好跳下水里,将鹅群赶上岸。鹅群上岸后,我生气极了,拿竹杆追着鹅打。鹅群便飞也似地跑回了鹅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鹅群还是天天不愿上岸,我天天都要落水赶鹅。而鹅群一上岸,未等我穿好衣服,便径直飞跑回鹅圈。这事说来也怪,这可恶的鹅群专门欺负我,每次我妈放鹅的时候,它们总能自己上岸,从来没有给我妈制造过麻烦。

    这件事回想起来确实有趣,鹅群不但不听我的指挥,甚至与我作对,其原因是什么呢?按照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应该是我的不当驱赶行为,强化了鹅群“上岸就有危险”的条件反射。首先鹅群因天气热不愿上岸,我气势汹汹地去驱赶,鹅群感到了危险,自然就离开岸边;其次我在岸边拿着竹杆上窜下跳,甚至用石头驱赶,鹅群感到岸上有更大的险情,只好在水里不知所措地游荡;最后鹅群上岸后,我马上拿竹杆追赶,强化了鹅群上岸危险的条件反射。就这样反复几次的行为强化,使鹅群一看到我时就觉得上岸就有危险,当我下水驱赶它们时,正是逃跑的好时机,结果就发生了以上有趣的事情。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也会经常出现错误行为的强化现象,以下有两个说明案例:

    案例一:有很多家长经常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呢?”我反问:“孩子做完作业后,你是不是让他去玩呢?”你猜这些家长怎样回答呢?他们不是说要孩子复习,就是说要孩子练琴、书法、作画什么的。我说:“孩子做完作业一心想着去玩,并以此来奖励一下自己,结果家长却将额外的任务强加到孩子的身上,给孩子造成了‘完成作业还有任务’的条件反射。这是典型的惩罚性反射,孩子怎么可能作业不拖拉呢?”所以,我当时给这些家长两个建议:对已养成作业拖拉习惯的孩子,我建议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让他们尽情地去玩,不能再安排额外的学习任务,等到情况有好转时再作打算。而对于有作业拖拉苗头的孩子,我建议家长尽快与孩子达成平等协议,协议的内容是孩子完成作业任务后可以得到多个小时的玩耍奖励,等孩子玩完后再安排其他学习任务。当然,我还要家长注意额外学习任务的时间不能多于孩子的玩耍时间。

    案例二:有个家长向我抱怨:“我的孩子总是不愿吃饭。到医院检查又没有查出什么原因。”我问:“你们平时是不是没有什么时间陪孩子,每次都是趁着吃饭的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她惊奇地问:“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推理一下就知道了,如果孩子不愿吃饭不是生理的问题,就是心理的问题了。在饭桌上教育孩子是我们中国人的通病。这样,非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给孩子造成吃饭就是听唠叨的条件反射。开始时,孩子只会厌恶,接下来就是借故不吃饭,严重时心理问题转化为生理问题,孩子一到吃饭时间,其唾液和胃液分泌就会减少,没有胃口吃饭就养成了习惯。”最后,我建议这个家长马上停止用餐时间教育孩子的不当行为,平时多找机会如生日、节日、获奖等时机制造愉快的用餐气氛,时间一长,孩子不愿吃饭的情况将会好转。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所以,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多一个心眼,要懂得判断自己的教育活动是否会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决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成了“不愿上岸的鹅群”。(文/谢广志)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