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画院不是艺术家的封闭俱乐部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4-05-29 11:37
    今年三月,与一国内知名画家谈及当下画院、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发展建构时,提及在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与艺术多元发展背景下,国有画院的存在意义与价值、发展态势与前景等问题。我不置可否,但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对于国内地方画院的运作情况和发展生态曾作过相关检索和调研,就此可以谈一点自家之看法。

    在前不久结束的“两会”上,“改革”成为一个热词。事业单位现行体制下人浮于事的瓶颈突破亟待破题,国内很多地方画院估计会面临改制的窘境和被迫取消的危险。其主要症结是,很多艺术事业单位包括画院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在该地区所处的地位、创作研究的方向和文化责任与担当。目前国内的一些地方画院,如东莞市的岭南画院,大多是以创作研究为中心,集展览交流、收藏陈列、教学培训、宣传推广等多种功能为一体,专业齐全、设置完备的新型画院,这些画院结合自身优势,推出了大量独特而具有审美意象和学术价值的展览活动,并借由展览提升了画院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指出,“和而不同”应该是地方画院强调的策略与方向,摈弃“大而全”,百花齐放,发挥优势,突出特点,否则难落滥竽充数的窠臼。在策略运作上,一手伸向传统,多借鉴和吸收本土文化资源,抓住地域文脉;一手深入生活,加强写生,使作品接地气。同时眼光向上,向全国的优秀画院学习,做到审美不落后,思维不停滞,越凸显地域性才越有竞争力。岭南画院借助东莞可园作为岭南画派重要发祥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积淀,推动艺术传承应该是其首要职能。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把岭南书画传统很好地传承下去,承担传承中国画、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责任,其次才是对传统文化的本体研究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

    画院是推出优秀作品的相对专业艺术单位,从全国多数画院来看,画院画家的专业性和高水平认可度较高。然而近年来部分地方画院的发展现状却着实叫人难以恭维,其专业水平因拿不出令人信服的成绩而一直遭致质疑和诟病。笔者近年来致力于岭南书画艺术方面的研究,披沙沥金,集腋成裘,并以东莞为例撰写了近十万字的《岭南书画艺术论稿》,重点分析研究如张敬修、邓尔雅、容庚、邓白、卢子枢等岭南近现代艺术名家的艺术,同时延至研究当下书画现象与艺术流派,先后就“东莞可园与岭南画派”“广东国画研究会与东莞书画名家述要”等专题开展学术探讨,牢牢地将东莞书画的生命线系在岭南中国画继承和发展这根主线上,对东莞乃至岭南书画艺术史的梳理和研究无疑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笔者有次偶然中同有关方面的领导饶有兴趣地聊起此话题,对方却是一脸的陌生与茫然,当时我的感觉是一脸的遗憾与无奈,无语中“那心是拔凉拔凉的”。

    创新是艺术的核心精神。东莞市岭南画院可与可园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东美术馆等机构策划一个关于居廉、居巢的交流项目,对岭南画派及其代表性画家赋予意义,不能仅研究“二居”本身,而是要研究其传承体系,要有崭新的研究课题。同时也可以策划把岭南画派画家与广东国画研究会的画家放在一起同时做一个专题展览,这样既重新牵起了岭南画院创作研究的逻辑思考的起点源头,也奠定了岭南画院自己的目标定位的内涵风貌。其实,这也是岭南画院创作与研究难以绕开的基本母题。

    此外,公办画院的性质决定画院必须践行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责任。如组织举办公益性艺术展览和艺术讲座,宣传推介本地区当代书画艺术家精品,组织画家下基层、社区、企业、学校等提供艺术惠民服务等。实施“开门办院”政策,把工作范围从服务于画院编制内的画家转变为服务于院内外所有优秀画家,以期让艺术服务于全社会,彰显画院对社会的责任以及美术的社会贡献力。画院不应是精英艺术家封闭式的小俱乐部,而应该是一个艺术家和广大民众共同的艺术家园。   (文 / 胡磊)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