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长于集句”的吴而达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06-11 09:58

    吴而达,字康侯,东坑角社人。生当明清易代之际,具体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吟芷居诗话》说:“《宝安诗正》将张穆、吴而达编入国朝,在尹源进、张朝绅诸人后,然两人节慕柴桑,遗世独立,故援陶潜书晋之例,仍列诸明。”(见《东莞诗录》卷二十四《明•吴而达》)据此,吴而达起码活到康熙年间。《东莞诗录》将他收入“明”,是因为要表彰他“节慕柴桑,遗世独立”的精神,凸显其遗民身份。

    是的,吴而达确是一个很有骨气的遗民。《吟芷居诗话》说:“吴康侯少负瓌材,使习举业,定必飞黄腾达。”《东莞诗录》卷二十四《明•吴而达》引李奇曰:“康侯少负隽才。”可见,吴而达富于才情,是大家公认的。如果他的出众之才肯为新朝所用,即使不一定能“飞黄腾达”,也绝不至“后贫困益甚,家徒四壁,食只半炊”。(见上引“李奇”语)他具有这种贫贱不能移的气节,明亡后弃去举子业,抱遗世独立之志,以布衣终其身,就是必然的了。他生平以诗文赀自给,旅食四方,生性狷介,坚僻自守,取与不苟。性情相投的,他就乐于与交;一不当意,即拂袖起,虽贵人不能邀其一盼。无论生活如何穷困,都“终日怡然,殊无悴容”。(同上)

    明末遗民有很多是遁隐禅林的,但吴而达并不,他甚至劝阻别人这样做。【民国】《东莞县志》卷六十四《人物略十一•明十•吴而达传》就记载了他这样一件事:“故交黄氏子,少孤,鞠于祖母,既长,欲削发为僧,而达题诗寺壁云:‘问君现在修何事,眼见当前绝五伦。’黄感悟,遂止。”如果说吴而达弃举业是因为他的“忠”,那么这件事就正可见他的“孝”。如此种种,均可见出一个讲求忠孝、标尚气节的知识分子的可贵品质。

    《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记述了吴而达性情的另一个侧面:性疏脱不羁,有女将嫁,先一日,遇游罗浮者,即欣然随往,浃月而归。入门良久,曰:“何不见吾女也!”

    【民国】《东莞县志》吴而达传所载略同。其不拘小节也如此,怕算得上世间少见了!

    吴而达的交往已经很难考察清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张家珍的友情,《吟芷居诗话》及李奇都说他们两人互相唱和。现存吴而达诗已找不到这方面的痕迹,好在张家珍诗给我们提供了可贵的证据。张家珍《秋日尹如度、王德孚、梁馀仲、周伟石、吴康侯、叔柄弟集江居》一诗告诉了我们有关吴而达交游的一些概况。(杨宝霖《张家珍诗校笺》,油印本)张家珍另有一首《月夜怀吴康侯》,则很深刻地吟咏出他们二人的深情厚谊。诗曰:

    江村绿酒对斜阳,潦倒絺衣坐石凉。
    古木藤萝悬海月,高原松柏动秋霜。
    故人不见知何处,邻杵忽闻思渺茫。
    自掩南窗眠未稳,依稀一梦到池塘。

    诗见《东莞诗录》卷二十三《明•张家珍》,杨宝霖先生辑入《张家珍诗拾遗》,见《张家珍诗校笺》。

    吴而达的敦尚节义,不屈于权贵,不移于贫贱,确是赢得了后世史家的一片赞誉声。但他留给我们的,更为重要的,恐怕是他独树一帜的诗歌创作。《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民国】《东莞县志》卷六十四吴而达传都说而达著有《康侯集古诗》、《破梦草》。【民国】《东莞县志》卷八十七《艺文略五•集部上》据“《粤东词钞》”著录《破梦草》,据“戴《府志》”著录《康侯集古诗》,俱不题卷数。《吟芷居诗话》亦说吴而达“遗集已不得见”。可见《康侯集古诗》、《破梦草》早佚。幸《东莞诗录》卷二十四据《宝安诗正》收录了吴而达诗八十首,这位明末遗民的愤时悼俗、磊磊落落、特立独行的灵魂,才得以熠熠生辉地跳动在那发黄的故纸堆中。

    吴而达诗,陈伯陶说“长于集句”,(《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李奇说“诗、古文词俱工,而集古尤工”,(《东莞诗录》引)《吟芷居诗话》则说“集古如己出,伤心人别有怀抱也”。特别是“集古如己出”一句,实在是对吴而达集古诗的极高评价。吴而达的集句诗不专集某一朝的诗,各朝各地的诗人佳作,都是他猎取的对象,甚至有集自莞人诗的,如《悼尹仁甫内子张孺人》第二十首就注有用“邓云霄”的诗句。集句诗很不容易写,作得不好的,不只表达不了自己的感情,简直就如乞儿之百衲衣,腐臭得很;作得好的,便如天机云锦,异彩纷呈。作者首先须熟诵无数佳章妙句,才能如探囊取物地信手拈来,汇集了他人的诗句,成为自己的一首新作。句句都是别人的,但全首却是自己的,全首的感情是自己的,这才称得上“集古如己出”。

    读吴而达诗,除了惊叹他集句之妙,更会被他悲愤的情思所感染。如《感秋杂咏》第九首云:

    前代愁时后代歌,汉家陵寝雨声多。
    山川旧忆刘王叔,人物今无晋永和。
    千古斜阳千古恨,一重流水一重波。
    明知往事如蕉鹿,争那闲思往事何。   (《东莞诗录》卷二四)

    目睹山川遭劫,人物凋零,作者想自我开解,但“争那闲思往事何”?故国之思使他无处逃遁,无从逃脱!借古讽今,委曲婉转,感情跌宕起伏,一喟三叹,悲愤之痛现乎词。

    《吟芷居诗话》还举出“野老久无新旧历,不知今夕是何年”、“一自辽阳烽火息,负恩多少抱琵琶”诸联,评曰“感慨遥深”。而最广为人知的,应该是下面纪事中引及的这一联:

    (吴而达)尝题降绅某像,有“堪嗟禄食全无面,何事奸雄尚有头”语,邑人至今传诵之。

    (《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民国】《东莞县志》卷六十四吴而达传)

    这一联出于吴而达《有感》第一首,全诗云:

    不死存身作远谋,屡朝冯道学归周。
    纵偷禄食宜无面,何事奸雄尚有头。
    千载秽名还秽口,百年藏骨不藏羞。
    秋宵露滴铜驼眼,即使无声泪暗流。   (《东莞诗录》卷二十四)

    两处所见略有异文,当系传唱过程中产生的。全诗对投靠新朝者作了不留情面的痛斥,正气凛然,大义昭昭,难怪“吾邑五尺童子亦能诵之”、“脍炙人口”。(《吟芷居诗话》)

    可惜的是,今存吴而达遗诗并非每首都注明集自何人的作品。这不是《东莞诗录》的错,而是其所据的《宝安诗正》原就如此。《吟芷居诗话》云:“《宝安诗正》所录(吴而达诗)多集古之作,而有注有不注,姑仍其旧。”今天如有人肯一一为之查出出处,对东莞诗词界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

    《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民国】《东莞县志》卷六十四吴而达传称而达亦工词,笔者于他书得其词一首,今抄于下,供大家欣赏:

    点绛唇

    几处疏砧,碧梧叶落秋江瘦。冷风斜逗。吹断寒更漏。  醉倚阑干,强病多因酒。君知否。美人去骤。空绾长亭柳。   (清•丁绍仪《清词综补》卷二,中华书局标点本,一九八六年版)   (作者:谢创志)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