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小记东坑第一家印刷厂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05-21 10:05

    东坑的发展是越来越快了,过一段时间不到一个地方,很可能就会变得认不出来了。来到东坑粮所旁边,无意中见到一间印刷厂,乍得一看在白色厂墙门上粉刷着“东坑印刷厂”几个大字,走进里面,这里的负责人非常热情,当问起为何名为东坑印刷厂的时候,这里的人介绍,因为这里曾经是东坑第一间镇办印刷厂,所以就一直保留着这个名字。

    东坑第一间印刷厂成立于 1978年,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三十多年的经济浪潮后的今天,印刷厂内仍然是机声隆隆、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东坑印刷厂开始是属于政府工交办管理,2001年由个人承包。印刷厂负责人1981年就在此做工了,对东坑印刷行业非常熟悉。他了解印刷行业的发展壮大,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更感恩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实惠与便利,从外面看,印刷厂的面积似乎并不大,进门的左面便是印刷厂的办公室。走一个小水泥坡,看到的却是别有洞天,只见里面曲径通幽的很深很大,但见各式的切割、印刷(四开机、六开机)设备有序地排列着,一些等待切割的大型纸张一叠叠地堆放着。另外隔出来的一间房子里摆放着宽大的装订台,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无暇抬头看一看进来的是什么人,而另一边一位男工人正把一摞大型纸张放进切纸机里,不过是眨眼的工夫,便变成了整齐划一的A4纸。

    在堆满纸张和机器的缝隙里面穿行着,笔者看清楚了这些切纸机、印刷机都长约一米,宽约半米,一人高、军绿色的,有些比较新;而有些有一些锈迹,颜色暗沉,应该是有一定的年岁了,其中一台的上空构造中有两根麻线连接着机身,有些古朴传统,听闻这是最老的一台印刷机了,名字叫“照镜机”,有人叫“元盘”,也有人叫“平台机”。以前的印刷,先按印刷的要求在一个模板上排放好字码,然后放进这台最老的机器里用油墨压印,一版印好后就再重新排第二版,如此重复的排版压印,哪怕是印刷一份四版的报纸,都得排好几次的版才能完成呢。在印刷厂内看到了原始的活字印刷用的字码,随手拿起一个字码,是一个“”号,再仔细一看,在这堆字码里,有着大小不同的字型和符号,那时候这印刷厂啊,印刷速度慢,人工成本大,一页就得码一次字码;有的用刻刀雕刻出字,印刷厂的老师傅更喜欢用圆珠笔在薄薄的油印纸上刻出字印,这样纸张不容易刻破。刻好的文字,用油墨油印。印出来的纸张,人手一沾,就黑呼呼的一片。

    看着一张张空白的纸张在经过印刷机后就变成想要的版式和字体,像魔术表演一般就出来了,这种神奇的感觉不言而喻。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民族先祖们的智慧。北宋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让印刷业走进了一大步;电脑的兴起,1992年的东坑印刷厂用电脑排版,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现在都是电脑化模式,一次性排版就可以完成了。谁都没想到今天的印刷科技会这么高,既省时也省力,一台机器相当于十几个工人做出的活。“你看,现在这厂的规模大了,机器多了,却反而都不用请以前那么多工人了。”印刷厂的管理人员也感慨的说。

    走到一台现代胶印机的前面,笔者有幸参观了印刷的全过程,只见到工人将两张在电脑上打印好的公司报表表格贴在绿色面的厚锡纸上,放进碘镓灯烤晒机里面,有专门的气压将其压实,碘镓灯烤晒机的强光将其曝光,取出后,用化学涂料涂洗,原本电脑打印出来有字的部分凸显出绿色字来,然后再用水冲一次,便放进印刷机里面,调试好机器,一张张的公司报表表格便印刷出来了。听这个熟练工人介绍,这台机器已买回来三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一个小时,可以印刷出6000多张,现在由于内部零件的损耗,一个小时可以印刷出4000多张。以前工人们工序复杂,5个人一天做的都比不上这一台机器。这样的速度让我们惊叹不已。东坑印刷厂正因为购买了先进机器,提高了效率,以前需要20多人的印刷厂,现在仅需要10人,而且大家分工不同,有的送货,有的负责电脑操作,有的负责机器操作,有的负责做一些纸张的手工操作……所以现在我们去见到的往往是两三个人。

    关于彩印,这里的负责人也给笔者介绍了一番。据说《东莞日报》比《南方日报》的彩印技术先进,《南方日报》的印刷厂为老厂,使用机器守旧。而《东莞日报》则反之,从最初的四色到后来的六色,不断地发展,购买了一批百余万的新彩印机器,彩印一次性就可以印出成相。落后的机器就做不到这么快捷,通常四色都要将纸张放进去四次才可印成完整色彩的图像。

    结束对东坑第一家印刷厂的参观,走出门来,已经是日落彩霞飞,彤云将东坑这片土地装扮的更美了!回首再看着这间印刷厂在彩霞下的身影,脑海中印刷厂管理人员的那一翻感慨又再一次回响。

    三十年前,世界的印刷技术基本成熟,可是发明了印刷术的中国人却仍然在用着活字印刷。幸好,东坑的这间印刷厂开设之时,国家已经打开了国门,国人也知道了自己与世界的差距,积极学习奋起直追,就连这间见证着东坑印刷业发展史的印刷厂,再也不必如此繁杂的一次次的排版,像《红岩》中江姐手拿刻刀,用油墨机来出《挺进报》一样了。

    坐在电脑前要写这篇文章,笔者再次查阅关于东坑三十年前的一些资料,发现三十年前的东坑,刚刚开始发展,工厂少之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间三来一补的工厂,文化产业也几乎找不到,但却开设这么一间印刷厂,足见当时他们的远见,他们是否早已经料到了今天东坑会有如此繁荣的精神文化生活?虽然现在东坑的印刷事业蒸蒸日上地发展,已经有30多间印刷厂,在这些印刷厂里,东坑印刷厂不是它们当中最繁荣的。但是作为东坑的第一间印刷企业,笔者是衷心希望它能够一直走下去,更希望那一台活字印刷的机器得到有效的保管,因为,它是一位东坑印刷发展史的“证人”,也是一位教育后人的最好“教员”,也许,它也算是一件文物吧?一件与东坑文化发展有关的文物!  (作者:刘丽莎 杨梅)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