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品读余华小说《活着》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05-10 11:18

    近来重读了余华的《活着》,对于故事主人翁面对命运捉弄时的善良、坚忍和逆来顺受,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对《活着》作一个较为系统的品读,体会一下“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是一个偏爱暴力的先锋派作家,人性恶是余华对世人的基本定性。但《活着》是余华转型时期的一部作品,其中对于人性善的表现变得充分、突出。一口气读完余华的小说《活着》,如此酣畅,如此激动。我觉得我有必要从理性上去品读一下这部作品。

    一、作品的思想内容

    (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悯情怀。

    作者把小人物的代表——福贵放在我国从民国初年到全国解放,再由全国解放到包产到户的那段时间的各种大事件中。就在这些大事件中,中国政局不稳,苦了以除福贵为代表的下层老百姓的安稳生活。

    徐福贵,曾经是个阔少爷。他的祖父白手起家,从养鸡开始,使鸡变成了鹅,鹅变成了羊,羊变成了牛,于是家境变富裕了,拥有两百亩地。但到了他爹这一代便开始衰败,他爹挥霍奢侈掉了一半土地,到了孙子,也就是徐福贵成了彻底的败家子。吃,喝,嫖,赌,无一不做。终于把其余的土地也赌输给别人了。福贵的家庭经济和地位一落千仗,全家都贫穷了起来,他爹也就被气死了。从此,他和母亲,妻子,女儿三人相依为命,过着与往日大相径庭的自力更生的农家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国民党抓壮丁进了部队,稀里糊涂地参入了战争。在那两年的战争时间里,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了身边战友离去时令人伤心的友情。后来他被解放军俘虏,解放军仁义,放了他回家。回到家后,他的母亲已经死了。他开始与妻子儿女一起过相对安稳的日子。但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大跃进”又来了,福贵一家和全村百姓苦于“大炼钢铁”。在“大锅饭”吃完之后,发生了“三年灾荒”大家又过着忍饥挨饿、朝不保夕的生活。所谓祸不单行,福贵的儿子有庆由于血型和产后大出血的县长(春生)夫人一样,医生为救县长夫人,将小小的有庆抽血至死。接着文化大革命来了,他的战友春生被划为走资派,由于不堪折磨,上吊自尽。福贵在好不容易把又聋又哑的女儿嫁到了一个好心的人家后,没过多少幸福日子,女儿也因难产死了,仅仅把徐家的根——苦根留下了。他老伴不久也伤心地走了,最不能让人接受的是他的女婿和他的孙子,也意外地死了。最后到包产到户了,福贵的日子相对好些,但他仍不能摆脱苦难的命运,用好容易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晚景是如此凄凉。命运是如此地捉弄福贵!同样,也是如此地捉弄着中国每一个老百姓。在一个个“伟大”的时代中,人是如何地努力也难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徒劳,人的无奈,人的卑微的欲求——活着,是如何的被践踏。因而,作品中流露了作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悲悯情怀。

    (二)“人间自有真情在”的阳光情怀。

    作品里,人间的情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作品中福贵的父子情、母子情、夫妻情、儿女情、战友情都表现得十分真实。其中作者在作品中深刻地表达出中国人独有的那份“爱家情结”。当福贵输完了家产,想到的是家,当他被解放军俘虏遣散时,他第一个念头是:只要不死,就回家。人在最困苦的时候、最无助的时候第一个闪过的真实的想法就是“家”,“家”始终存在福贵的心里,且离“家”愈远,思念愈切。虽然作品中对情感的抒发没有大喜大悲的跌宕,也没有含情脉脉的细腻描写,但是作品文字间流露出的感情像小溪般,流淌在读者的心田,让人读来是如此之刻骨铭心。

    (三)思考人类的终极哲学问题——“活着”与“死亡”。

    作者在其自序中指出,“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作为一部作品,它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作者对人与命运的理解是如此深刻,他形象地道出了人与命运的辩证关系。与此同时,作者告诉我们“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作者通过书中主人翁福贵不止一次地说:人只要高兴,就不怕穷。作品中的福贵无疑是命运多舛的,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也不诅咒命运的不公,就连他相继埋葬了所有的亲人后,他都没有为此而不想活下去,甚至他后来有钱了,终于从屠夫手上买回了一头待杀的牛,并且一直活得连别人都认为早该死了,但还在活着。作者告诉我们,人总有一天会不活着,活着就必须真实,以平常心而平常地活着。

    死亡也是作品的主题。死亡是人生苦难的终端,作者以死亡结束人物灰色的人生。作品中描写了很多非正常的死亡状态,常常带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如福贵父亲死在粪缸旁,儿子有庆被抽干血而死,女婿本来歪着的脖子在死前伸直了,孙子苦根吃豆子撑死了等等,没有对死亡恐惧的烘托,也很难引起人们对死亡应有的那种敬畏之情,但恰恰是这种轻描淡写,甚至是幽默的写法,让人觉得死亡是生命中正常的一部分,可见作者对死亡的认识理性科学而又处之泰然。

    二、作品的艺术手法

    (一)恰如其分的背景衬托与细节描写。

    1、灰色的背景衬托:以蒙太奇效应描写老牛、村庄、田野、炊烟、黄昏……给人以诗一般的淡淡的哀愁;“老人的脊背和牛背一样黝黑”,“二喜带了二十多个人,全都穿着中山装”,让人感到灰色的环境,灰色的时代,灰色的人,灰色的人生。

    2、精彩独到的细节描写:例如“有一长段时间没有枪炮声,我们就听着躺在坑道外面几千没死的伤号呜呜的声音,像是在哭,又像在笑,那是疼得受不了的声音……到了后半夜,坑道外面伤号的呜咽渐渐小了下去……只有不多的几个人还在呜呜地响,那声音一段一段的,飘来飘去,听上去像是在说话,你问一句,他答一声,声音凄凉得都不像是活人发出来的。那么过了一阵后,只剩下一个声音在呜咽了,声音低得像蚊虫在叫,轻轻地在我脸上飞来飞去,听着听着已不像是在呻吟,倒像是在唱什么小调……”作者通过精彩绝伦的细节的描写,用伤者的呜咽来侧面烘托战争的惨烈及当时的恐怖气氛。

    (二)运用漫画式的黑色幽默。

    小说中既写出福贵的饱受辛酸,又运用了大量的幽默写法,实现“以笑的方式哭”的创作理念,使人读来欲哭无泪,唏嘘不已。例如俘虏们在抢馒头吃时的场面描写,福贵父亲及其外孙之死,中队长三炮解放台湾论等,都大量地运用了反讽和幽默。

    (三)平实舒缓的叙述结构。

    作者让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冷静而又节制含蓄地叙事,但是却已经饱含了巨大的温情。整部小说平实舒缓,有潜在的节奏和韵律,包含了一种相当世俗的价值理念——生命的存在(即是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不是为了生命的价值)。同是先锋小说重镇的小说家马原这样评价《活着》:“那种不紧不慢的节奏把读者带入常态生活里,福贵由小而大,而老,几十年如水如梦。刺激无多,自然激动也少,光彩也少,似乎太过平淡。几次心底波澜皆因身边的人或伤或痛或死或残,打击再骤但凡打在福贵身上也显得不够有力,因为它不够敏感,反应便也不如别人那么有形有声。他一生似乎不认识几个人,那几个人都比他有亮有彩。不同的是,他们都没有活过他,他们闪过之后便消失了。福贵只有微暗地存在着,从未闪烁。但他活着,一直活着,活在最初也在最后。”另外,作品中以老人徐福贵的“回忆”叙述来展开情节,将一个小人物放在各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类似于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的漫画式叙事结构。这种叙事结构虽然简单,但正是由于这种简单,使作品朴实无华,更显作品的思想深度。

    (四)突破“历尽磨难之后灵魂必遭扭曲”的传统写作模式。

    福贵历尽了人生的一切生离死别,与鲁迅笔下祥林嫂的命运有很多相似之处,按照传统的写法,福贵的应是一个神情木纳,灵魂麻木甚至是灵魂已死去的人,最少他会对自己的过去不堪回首。但作者一反这样的写法,让这样一位老人对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而且显得是如此客观及冷静,仿佛自己是一名旁观者一般。作者的这种写法更突出“活着”的高贵与不朽,也突出了“活着”就是忍耐的本质。而且作品中,故事的主人公突破了传统,没有血与泪的控诉,也没有撕心裂肺的尖叫,更没有绝望的嚎啕,只有福贵在一个个亲人离去的承受,那一种无边无际的宽容和忍耐,坚韧与高迈,让人读来感受深刻,更能把握作品的主题。

    (五)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

    作品《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具备轰动性,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是经常发生的事,但不平常的是这些不幸的事却集中发生在福贵一个人身上,福贵仿佛是个“天煞孤星”,身边的人总是一个一个地死去。然而作者对于这个“天煞孤星”一生的叙述并不具有多大的煽情性,而事实上,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来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冰冷的叙说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之中。

    有人认为,《活着》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扁平无力,欠缺丰满。从文学的角度讲确实如此,但从作品主题的角度而言,福贵的形象应如作品所表现的那样,越纯粹越好。面对“生”与“死”这个人类的终极问题,语言用得越奇巧就会让人越糊涂,倒不如像作者那样化繁为简,达到“大巧若拙”的境界。 (作者:谢广志)

    参考文献:余华《活着》前言,北草菜刀《〈活着〉——〈在细雨中呼喊〉后的余华和在〈英雄〉前的张艺谋》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