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联话东坑历史古村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12-01 16:06

    东坑镇始置居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7),现分14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新型社区。以东莞第一节——“卖身节”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鱼歌”著称于世,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名镇”建设,特以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联话”形式概括和介绍各村历史文化情况,以增加文化厚度,同时为市民和外商提供一个完整了解东坑人文历史的窗口,特刊登于此,以飨读者。 

    一、东坑村

    [联语]
    东聚祥光,卢将军尚武前清,留名史册;
    坑生灵气,医博士立勋当世,载誉心碑。

    [说明]

    东坑村,地处东坑镇中心腹地,东北面毗邻寮边头,东南面连接长安塘,南面与黄麻岭、大朗竹山相接,西面和西北面分别与井美、新门楼一河相隔。宋末立村,卢氏始祖卢创基,于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沙井头井坑村徙居东坑塘唇、东涌石狗前、水围、东门立村,因村子建在一水坑之东,故名东坑。民国37年(1948年)属横沥乡第29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 l983年改设乡,1987年改为管理区,1989年称东坑村,历史名人有武功将军卢满江等。据《东莞县志》记载:卢满江,字晏溪,东坑塘唇村人。幼年父母双亡,死亡家贫,贵能自立,忍辱上进。咸丰五年,离乡从军。咸丰七年,随守备官黄维宝在安徽布政司麾下转战江南一带“剿匪平乱”,屡立战功,赏六品项戴。同治五年(1864年)他带领江南水师前营战船,消灭江浙一带贼乱,升兵都司、游府等职,赏花翎;后调回广东,跟邓安邦办理海防工作,屡建功勋。诰授备洲游府、后营游府、都督府署水提、武功将军等职。东坑村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村内有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谦吉堂、卢氏宗祠等。东坑镇久负盛名的传统二月初二“卖身节”就发源于东坑塘唇村,明末清初东坑的土地多是卢、谢两大姓人家的。“卢家地,谢家田”连接着寒溪江两岸。由于东坑村位于东莞中部,花溪的水流入寒溪河进入东江,得天独厚地成为当时贯通省城的运输大动脉。广州、佛山、东莞、石龙、惠州等地的客货、船常到东坑,东坑村麻石街卖糖墩成为农副产品、生活用品和客运的主要码头,这里每天有船到东莞,隔天有船往石龙和广州,日期分别为1、4、7和3、6、9,隔两三天还有船到惠州,常平、樟木头、黄江、大朗和寮步等镇客人均到东坑村卖糖墩码头乘船往返省城。发达的交通运输,造就了东坑村空前繁荣的局面。东坑的麻石街卖糖墩一带也就成了农副产品、生活用品的集散地。蚕桑种养、蔗糖加工、谷米加工、榨油加工相继兴起,气象万千。农忙之后,一河两岸,斗蟋蟀的蟋寮连绵一片。赌馆、烟馆也跟着滋长。省港粤剧红伶也频临东坑闹市,载歌载舞。灯红酒绿之间,人们把东坑称作“小澳门”。 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都到东坑来,为卖身,为遇仙,为生活、为幸福。小河岸边、木桥两侧,人山人海,商贾云集。远者从水路乘船以至,近者周边乡人步行而来说要遇仙,节罢返回,人们都买一件物品带回去以示遇到了仙人将交好运。这习俗自明清以来,一直流传至今。因此,“卖身节”又有“遇仙节”之称。东坑村不但民俗文化保存完好,而且人才辈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坑村有共产党地下党员13人,在抗日战争期间有13人参加东莞县模范壮丁队,有卢仲夫、卢耀康等7位杰出的地方革命领导人英勇牺牲。当代名人有获英女王颁授澳洲OAM勋章的国际著名营养学家、医学博士卢济生等。卢济生,20世纪30年代出生于东坑村,其父卢泽尧、其母周漱珠均为当时的名医,并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东江纵队高级将领曾生、王作尧的私人医生。卢济生出生在医学世家,因家学渊源,父母给其取名“济生”,以求成为杏林高手,普渡众生。1947年卢济生考入中山大学医学院,攻读临床营养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任助教。1980年,卢济生移居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其专长而称雄当地医界。由于在医学上成就卓著,先后荣获医学博士和理学博士,1994年还荣获太平绅士衔,现为澳洲医学保健中心主席、澳洲华人联合会第一副主席、澳洲广东同乡会主席、澳洲广东会馆副会长。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东坑”村名。整联从赞美东坑村地灵人杰切入,上联述古,下联道今,选择一武一文两位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表现东坑村这块热土哺育的杰出人物。

    二、寮边头村

    [联语]
    温氏草寮边,古迹宗祠奔眼底;
    超亭书室外,文风武德感心头。

    [说明]

    寮边头村位于东江支流青鹤湾水河畔,紧靠着穗港主干线交通走廊。东南与常平镇公路连接,南与大朗公路及莞樟公路相连,西面道路可通寮步,北面公路直通横沥。寮边头村有悠久历史,温姓于宋代仁宗年间立村;卢姓始祖于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寮边头村。清代属文顺乡,归京山司管辖。民国时属常平乡。建国后岭背坑属横沥乡13保。相传,有一姓尧人氏放鸭到此,在水边搭间草寮住下,不久一批温姓人氏在草寮北面建房住下,宋末,从东莞张村迁入卢姓人氏,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取名为寮边头。该村主要有温、卢、谢、傅、陈、韩、邝等姓。村委会下辖寮边头、吉元、岭贝坑、东门和寮边坑5个村民小组。其中,吉元村原是寮边头的一条街市,颇为繁荣,过去是给外来人租住、买卖交易的地方,有酒坊、榨油间、米铺、药材铺、豆腐坊、饮食店、寿坊等,当时在这里居住的大部分是富贵人家,因此地原有一个桔园,故名桔园街,后简写为吉元街。街口两头都安装一道闸,上面花岗石刻有“桔园街”三字。东门村民则是东坑塘唇村百顺堂的分支,建于明代,因村门向东而取名东门村,建国后归寮边头管辖。岭贝坑是由茶山南社谢姓迁徙来建立。因整个村子形似贝壳,又在寮边头的岭背底,故名岭贝坑。岭贝坑的围门上至今还刻有“玉贝生辉”四字。寮边坑村是寮边头卢姓为防止外人偷盗农作物,派出一批青年在该地长驻,久而久之形成 一个村庄,又称“寮边头围仔”。寮边头村是一个文明古老的村庄,村民一向崇德尚文,出过很多名人学士。村内原有不少文物古迹,如温氏宗祠、卢氏各宗族分支的厅堂、超亭书室、私塾、洪圣观大庙、天后庙。还有东门的武馆,据说馆内所藏关刀有180斤重。 由于年代久远,保护不力,特别是在1959年经历了一场特大洪水,大部分古迹都没有得以保存。只残留下一问破烂的武馆,己难觅当年之辉煌。当代名人,有著名话剧艺术家傅冰。傅冰原名傅苏法,曾用名胡枫,1925年6月13日出生于东坑镇寮边头吉园街,中国著名话剧演员、导演艺术家,为原广州军区政治部研究室正师职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广州戏剧协会顾问。傅冰同志从事文艺工作五十多年,对戏剧艺术有着很高的造诣,曾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事迹被收入《中国文艺家傅集》、《中国艺术家辞典》等书。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寮边头”村名,用古四声,下联处间步位置“德”字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概述寮边头村自温氏开拓立村以来的悠久历史,下联述及该村一脉传承的优良传统。

    三、长安塘村

    [联语]
    长安福地,秀岭平川,祠庙神明呵赤土;
    文苑名家,冰球健将,水塘灵气出贤才。

    [说明] 

    长安塘位于东坑镇东南面,明末(1600)卢姓由寮边头徙居长安塘。因村旁有座马鞍岭,面临水塘、平川,左右有小丘,整个村庄像坐在太师椅上,甚觉安然,村庄原北门楼已拆除,原雕刻有“长安世居”四字,故名。民国37年(1948),长安塘村属东安乡第29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l998年称长安塘村。村中有2座三层高的古碉楼,一座在村南已拆除,一座在村北,为当年巡丁放哨之用。长安塘村由长安塘、茶亭楼、新围3个自然村组成,其中茶亭楼是清代由东坑的通心巷、东门分居立村。其时因村子南面不远处有一座茶亭现已拆除,路人到大朗赶集经过此地,常到茶亭中喝茶饮水、歇脚乘凉,故得名。新围则是清代由东坑村的塘唇、东涌分居立村。当时,由于田地离东坑村较远,耕作很不方便,东坑村就派出年轻力壮的男丁在此安居立业,成家立室,负责该地的所有农事,看管农作物,以防被邻村盗贼偷走,久而久之,便形成一条新村,故此得名。长安塘村文物古迹有寺庙福德祠,福德祠历史悠久,原来只是简单的搭建,后人为了感谢神灵对这块赤土的庇护福惠,对其加以修缮并常年供奉。现在寺庙里一共安坐有十几尊佛像,据说,每逢初一、十五,特别是重大节日,很多村民都会来烧香叩拜,祈求德荫、幸福、长安。当代名人有革命前辈、书画家、《南方日报》创始人之一卢容根,中国“水球四杰”之一、“东方屏障”的卢周潜等。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长安塘”村名。上联“福地”为该村作颂,下联以“贤才”状写该村哺育出来的杰出人士,前因后果,条理分明。

    四、黄麻岭村

     [联语]
    先祖种黄麻,时逢盛世良机,拓展鸿图骏业;
    古贤趋隐逸,写出陶风孟骨,成名凤岭诗人。

    [说明]

    黄麻岭村位于东坑镇南面,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南社人迁来立村。传说双岗岭有凤凰一对, 因名为凤凰岭, 后大井头与苏坑交界的以种黄麻为生的村民迁来定居,而得名。民国37年(1948),黄麻岭村属于横沥乡第26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1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l998年称黄麻岭村。古代有光绪举人谢纪常等名人。据历史记载,谢纪常因不满清庭的腐败,洁身自爱,一直隐居不仕,潜心研习医典和诗歌,批注医典多部,由于隐逸生活使然,他的诗有陶渊明和孟浩然的风骨,可惜多已散失。近代有谢星南等,曾任孙中山卫兵,随后参加同盟会,兴中会会员。 著名诗人郑小琼曾在该村打工六年,其成名作《黄麻岭》风靡全国:“我认识的这个南方海洋边的村庄/我在它的身上行走,走过了许多年/荔枝林下,看见屋舍,楼房,厂房/灯光下外乡人与毛织厂的姑娘/规划土地上的荒凉,它的街道/五金厂,商店,或者一只不知名的鸟只/山冈上的榕树/我都把它们唤着黄麻岭/来来往往的打工者,本地人/开花落花的水仙,停停走走的车辆/我都把它们唤着黄麻岭,我看见自己/在它的身体上生长,根越来越深地嵌入/它水泥地的躯体里,我在它的身体上/写下诗句,青春,或者一场平庸的爱情/我有过尘世与悲哀,贫穷的生活中/她们的那根不肯弯下来的骨头/多少年了,我看见这么多她们/来了,去了,就荔枝间的叶子一样/老了,落下,整整六年,我都在这个/村庄里观望等待,看她们是怎样地从远方来/又回到远方了,多年以后,我还看见她们/就看像看见现在的情形,背着沉重的行李/与闪亮的希望来到黄麻岭,带着苍老与疲惫/回去,多少年了,我一直活在她们中/唯有在离别握手那一瞬间,相互温暖着/如今我已远离,远离它落日凄迷时/五金厂的平和与沉静,远离模糊的泪水间/凤凰大道上一排排沉默不语的灯盏。”郑小琼的诗歌既再现了生活真实,更准确地凸现了后工业时代中国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块丰碑。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黄麻岭”村名。用古声,处音步位置“出”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既概述黄麻岭村的历史,又展望美好未来,时空跨度大。下联以当地卓有声名的古贤和著名打工诗人郑小琼作为杰出人物代表,亦是褒扬该村的地灵人杰。

    五、塔岗村

    [联语]
    塔作文峰,兴起文风,父子登科,千秋佳话;
    岗生财气,贯通财路,工商立峙,万阙颂歌。

    [说明]

    塔岗村位于东坑镇的东北部,东与坑美村接壤,南与寮边头、西与新门楼相邻,北与横沥镇隔坑村、半仙山村隔河相望。全村总面积2.1平方公里,辖塔岗、塔子头2个自然村,分东门、西门、塔子头3个村民小组。塔岗李姓,始祖李韬之次子李而立于元末明初由番禺徙居塔岗,原先在上车冈居住,后迁塔岗,因当时村庄坐落在一个小山岗上,村前有l座花塔,已拆毁,故名。民国36年(1947)塔岗村属东安乡第24、25保。1960年曾与坑美合并为塔坑大队,1961年东坑从横沥分出成立东坑公社,塔岗与坑美分开,成为塔岗生产大队,1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塔岗村。塔岗村文风很盛,出有李文彦、李良翰两举人。据族谱记载,李文彦,字虚谷,为同治庚午年副贡生,曾兴办神山书院,培训人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以人为本非常关心民生疾苦,受人敬仰。据说,东莞当时曾定出过五年一次清查欠税户的政策,差役以此为名乘机进行勒索,百姓深受其苦,李文彦认为是苛政,极力请上司革除,终得废免。李文彦之子李良翰,也于光绪癸未年中举,李良翰秉承了父亲的磊落光明,爱民如子,古道热肠,也深得乡亲的拥戴。古代,父子举人,乃至父子进士,在江浙文化之乡来说不足为奇,但相对于东莞乃至广东“南蛮之地”来说,这种情况却是不多见的,由此足可见古代塔岗文风之盛。塔岗村当代出有知名作家李逸江、李逸津兄弟,李逸江为广东省作协会员、前《东莞日报》文艺部编辑主任,他借手中之笔,浇胸中块垒,其小说《哑女姻缘》等脍炙人口,传诵一时;李逸津,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教研室主任,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和中俄比较文学,为国内学术界的佼佼者。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塔岗”村名。整联用同位重字提振文气,显得琅琅上口。上联以赞颂花塔入手,以“父子登科”状写出该村的鼎盛文风;下联概述该村工商发展,财路广开的今日气象,真是值得大加歌颂。   

    六、井美村

    [联语]
    井酣泉冽,谢氏三贤俱亮节;
    景美人和,新风一代更文明。

    [说明] 

    井美村,元朝元贞元年(1295)立村,始祖谢拱宸七世裔孙谢康衢从东宫石崇巷迁来而立。明朝嘉靖元年 (1522),谢拱宸十二世裔孙谢樵南、谢飞胜等率众,把原居住在草塘、北门坊、谢屋巷一带的各房又迁上井美。井美村原名井尾,三面环山,形似卧虎,村前低洼,貌似藏龙,分东南北三门出入,以东门为主,有早禾坑、甲岭、草塘坊、北门4个自然村。井美,因村中有一口大井,村前有一口沙井,其水之甘美而得名,由谢康衢立村计起,至今有七百多年历史。井美村有文物沙井头和文昌阁,沙井头的水清澈无比,从泉口流出,先流入一个月牙形麻石砌成的圆洞里,再由圆洞溢出流入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大池,池内的水当蓄至20厘米深时,就从池的出口潺潺东去。据说以前有省城名伶来井美唱戏,喝了井水之后就觉得神清气爽,后来装水抬回广州喝,并盛赞井美的水有一种神奇的力量。直到现在,每当清早和傍晚,依然有很多人过去打水回家煮饭、泡茶。清朝有“道长人远须停步,井美泉甘且共尝”的诗句,可见井美水之美名不虚传,泉水清凉甘美,尾、美谐音,后更名为井美。村前池塘外有一座秀美的文昌阁,据考证,该塔始建于清朝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是东坑井美村举人谢荩臣倡议集资所建的,为井美人的风水宝塔。远远看去塔墙呈六边形建筑,每层之上有黄瓦绿檐、六角飞扬、六面滴水。塔顶之颠,一朵白莲托着一个紫红色的葫芦,葫芦之顶,状似笔尖。整个文阁巍峨壮观,给人以伟岸、挺拔、秀丽之感觉。民国37年隶属横沥乡第20、21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l951年隶属常平区,1952年隶属大朗区,1958年隶属常平公社,1959年隶属横沥公社,l961年7月1日才归东坑公社,命名为井美大队,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井美村。根据《东莞县志》记载,井美村先后有3人考取进士举人。其中,谢良翰,字周桢,号崧台,明隆庆四年(1570年)中乡试52名举人,官至直隶太平府繁昌县知县,其事迹康熙年间入载《广东通志》,有功于世,政绩裴然。清朝乾隆年间,乙卯年谢文琬中举人,丁巳年又中乙榜明通进士。同治以降,井美人谢荩臣于甲子科又高中举人,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热爱家乡大兴土木,集资建设了文昌阁、庙宇、神山书院、种善庵、龙王庙和罗浮山茶山观等一系列人文景观,《东莞县志》、《岭南谢氏谱略》均有载,谢荩臣一生著述颇丰,有《春生草塘吟草》流传后世,莞邑名人、同治辛未翰林、广雅书院院长邓蓉镜曾引他为楷模,并盛赞他:“……而臣独廉洁清高,精力用于作诗明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井美涌现了谢晓东、谢阳光、赵学等一批革命名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体育界,井美籍水球名将谢润深在亚运会上被誉为 “亚洲一堵墙”名震德黑兰。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井美”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节”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抓住井中甘甜的泉水着笔,衬映着谢氏三贤的“亮节”;下联概述当今的新风新貌,以“文明”一词点睛。

    七、新门楼村

    [联语]
    名家业绩千秋颂;
    谢氏门楼万载新。

    [说明] 

    新门楼村,南宋立村,取名为新门楼。新门楼村主要有谢、卢、周、刘四姓。谢姓于南宋年间立村;卢姓始祖卢运通于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徙居新门楼。周姓于抗日战争前寄居于新门楼,刘姓于抗日战争后迁来新门楼。新门楼民国37年(1948)属横沥乡第23、24保。 1961年东坑从横沥分出成立东坑公社,1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新门楼村。改革开放前,主要农产品有水稻、荔枝、橙、柑等。村地处镇中心地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镇区主干道东兴中路、沿河路、二环路、三环路均贯穿全村,交通较为便利。当代名人有中国临床放射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放射学的创建、奠基人谢志光,暨南大学教授谢耀文等。医学家谢志光在进行医疗、教学的同时,坚持从事科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在 X射线诊断学、放射治疗学、放射物理机械学、放射生物学、X射线检查技术等方面都有创见,他对恶性肿瘤有过深入研究,特别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发展规律及治疗方法有独特见解,科研工作态度严谨,课题密切联系实际,培养了几代放射学专业人才。谢志光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系统描述中国人肠结核、长骨结核的X射线征象,又首次报告原发性肺癌和肺与骨寄生虫病X射线表现的学者,其创髋关节的特殊投照位置,国际上称为谢氏位,至今仍为各国放射学者和医疗工作者奉为圭臬,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 “新门楼”村名;上联从大角度颂扬此村孕育的名流业绩赫赫;下联把笔墨集中到村中的谢氏,以名人点出此村的地灵人杰。

    八、初坑村

    [联语]
    初立于清,十八英灵凭热土;
    坑荣已久,万千财气涌春潮。

    [说明]

    初坑村是由初坑、龙坑、正坑、小塘、杨梅岭5个自然村组成,以丁姓为主。初坑又名丁屋新围,清末立村,因是当时附近建立的第一个村庄,故名。龙坑村民是明嘉靖年间从草塘丁屋迁居而来,因村子前后有龙潭陂和龙背脊,村前为坑田,故名;正坑于清初立村,因村子正面有深坑,故名;小塘是清乾隆年间,丁屋村民分居此地,因有一口泉水塘,故名;杨梅岭清初立村,始祖由马坑迁来,因村后山岭有杨梅而得名。民国37年(1948)属横沥乡第25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初坑村。文物古迹有十八烈士纪念碑,该纪念碑位于正坑自然村独岭岭顶上,建于1956年,主要为了纪念在1946年4月正坑突围战中牺牲的18烈士。据历史典籍记载,1946年4月,游击队东江纵队活虎队的30多名游击队员驻正坑村休整。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队和寮步伪联防队共200多人包围。游击队员迅即展开突围,与敌伪联防展开了激战。战斗持续至翌日上午11时,由于敌众我寡,有18名游击队员在突围战中壮烈牺牲,血洒正坑的土地上。18烈士的遗体由正坑村民收殓,集葬于独岭岭顶。解放后,由东坑镇人民政府出资于1956年在原址建碑。纪念碑座北向南,占地约600平方米,碑身高4米,宽0.45米,以混凝土注石米装饰而成,碑身正中白底红字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纪念碑后有18根圆柱半环绕着,象征着18烈士永远守护着这片热土,为后人站岗。年年清明前后,来祭拜的社会各界人山人海。2008年4月,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把十八烈士纪念碑特批为首批“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初坑”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八”今平古入,仄声。联前分句用宽对,上联以人文开篇,写出此村的历史和光荣传统;下联从经济发展入手,对美好现实进行展望。

    九、凤大村

    [联语]
    岗上凤来仪,大势均分仁寿里;
    村中人奋发,雄财汇集老侨乡。

    [说明] 

    凤大村分别由凤鸣岗、大田塍两个自然村组成,取两村头个字而成凤大村,始祖黄希圣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徙居于此。凤鸣岗始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一年(1785),从选址、规划、探水源,两年后围村雏型基本形成,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7)冬正式完成。相传,凤鸣岗立村时,村前面有一大片寒溪河支流冲积形成湿地浅滩,上面有大量鱼、虾、贝壳等生长着,引来各种色彩斑澜鸟类来捕食。有此形似凤凰黄昏时分,飞回村后面望牛岗丛林里吱吱喳喳叫个不停,故取名凤鸣岗。大田塍立村时,因侧边有一条雨水冲刷出形成一条很大天然的田塍,横贯村周边,既可当路出行,也可当堤坝来挡洪水,对村贡献非常大,因此,村民为了纪念它取名为大田塍。建国前二条村大部分村民以泥水、木匠、绒线小手工、小商贩等为生,极少数人务农,俗称“贩围”。建国后,在土改时期由政府统筹,将井美、小塘、新门楼等邻村一些田地划归凤鸣岗和大田塍两个村,开始学耕田种地,将两村名各取头一个字,称之为凤大村一直沿用到今。凤大村地处东坑镇中心,周边与黄屋、新门楼、井美相连,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民国37年(1948),风鸣岗属横新乡第16保,大田塍属东安乡第21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 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凤鸣岗村。整村布局分别由村中部的仁寿里为中轴线,向两侧延伸,最终定左则兴建黃氏宗祠、三帝古廟,该村华侨居多,是东坑镇有名的侨乡。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凤大”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发、集”今平古入,仄声。上联从村名由来入手,颂扬一方宝地热土及两个自然村的和谐相处;下联从经济繁荣的角度着墨,点出“老侨乡”的闪光点。

    十、丁屋村

    [联语]
    丁进士才高,金銮殿应对如流,当朝太傅;
    屋中人志远,琥珀坑得天独厚,后世宏兴。

    [说明] 

    《丁氏家谱》记载:“雪公以上源远甚远,而开创琥珀坑者是雪村公也。明洪武五年五月五日午时立围,至今衣冠藩衍。”丁屋村原名琥珀坑,丁屋的始祖北宋初年南雄县由丁家洞迁居东莞文顺乡,即今茶山、石排一带。15世祖丁麟再迁居周坑,即今丁屋村东门200米处。至23世祖丁松确在洪武五年(1372)农历五月初五日午时立丁屋村。始祖丁雪村,自居此地后连生五子,故改村名为丁屋。民国37年(1948)丁屋属横沥乡第 16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983年设乡,1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丁屋村。丁屋村面积1.2平方公里,土地肥沃,豆、荔枝、龙眼、橙、柑、芒果、黄皮等。此外,还有特产七姐果。明朝景泰(1449-1457)年间,丁屋村有一位才华横溢的举子,姓丁名邦祯,字善甫。23岁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当了琼州府教授,名气很大。后经祖父松确(字茂坚,号雨村,明景泰五年即1455年官拜博罗县主簿)的好朋友陈琏(当朝兵部尚书于谦下属,官衔四品左都尉御史)引荐,到宫廷给皇太子教读书。景泰帝召见丁善甫。善甫在金銮殿上对皇上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皇上听罢,龙颜大悦,当即封丁善甫为太傅。《东莞县志》收录的艺文中遍有丁氏后人的两部诗集,一本是丁恒的《菊庄集》,一本是丁诩的《马山诗集》。清光绪九年(1883),丁仁长中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当代也人才辈出,丁李开曾任佛山市委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丁卓光曾任东莞县委书记。村中丁氏祠堂建于明朝景泰年间,清末光绪九年重修,现存良好。占地八亩有余,其中主体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呈现长方形,是一组“左右通巷,深三进”的院落式建筑群。由长方形大理石铺砌而成的左右青云石巷,令庭院群(左乃库房古屋,右乃训贤义塾)相隔而座,互相廊道穿插。祠堂正中“存著堂”供奉祖先灵位。厅堂轩昂,雕梁画栋,庭院幽雅。檐梁之处,腾龙飞凤,造型维妙,更有瑞兽珍怪塑像,人物栩栩如生,其技艺之精湛,建筑规模之宏伟,充分体现我国古代南方建筑的传统风格。“丁氏祠堂”横匾,为明代理学大师“白沙先生”陈献章用茅草所书,大门石柱上,用上乘之木雕刻一对长联:“镇钟山而雄地势,临镜沼而湛渊泉,形胜萃乾坤之清气;骋天马而跨云峦,跃河龙而溯星汉,规模半岭海之伟观。”此外,丁屋古围墙也是丁屋村的重要文物,建于明朝正德(1506~1521)年间,据记载当时战乱连年,盗贼蜂起,丁屋村民为求自保,于是在村庄周围修筑起一道围墙。围墙长1200多米,高5米,宽4米,用青砖、红石砌成,围墙顶上铺着大青砖,十分平整,人骑在马上可以奔驰。围墙的东、西、北面筑起大围门,围门之间筑有十三个炮楼,楼内有方形洞口,供暸望和射击之用。围墙顶上每隔五十米就有一个方形墙台,各墙台可相互呼应,建筑十分坚固,雄伟壮观,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丁屋”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发”今平古入,仄声。上联述说村中历史名人丁进士的故事,以突出此村的人文逸响;下联将眼光转到现实,着眼在当代的人物风流。

    十一、彭屋村

    [联语]
    初立于清,十八英灵凭热土;
    坑荣已久,万千财气涌春潮。

    [说明]

    彭屋村,彭屋原名马坑,位于东坑镇西北部的琥珀山,又名马腰岭脚下。民国37年(1948)属横新乡第14、15二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彭屋村。彭屋村下设大围、亭岗、庄寮3个村民小组,2002年有土地约2820亩,其中农田保护区面积308亩,可耕面积800多亩。农耕时主产水稻、蔬菜为主,盛产花生、甘蔗、橙、柑、芒果等。宋朝度宗年间迁居于此, 因村向马坑山而名马坑村, 后彭姓多聚居于此, 以姓氏命名, 得今彭屋村名。彭应春,号云溪,南宋宁宗开禧年(1201年)中举,被授广东南雄教谕。嘉定十三年(1220年)彭应春致仕珠玑巷,嘉定十六年(1223年)从珠玑巷迁往宝安彭屋基,约在理宗绍定年(1228年),从宝安彭屋基迁到琥珀坑(又名马坑),即现在的彭屋村,彭应春就是彭屋彭氏的一世祖。因村向马腰岭而名马坑,后以姓氏命名,改称彭屋村。彭屋村的庙宇特别多,有觉缘庵、富贵宫、瑞石寺、塔头庙、北帝庙等,最有名的是村后那座高高耸立的亭岗古庙。莞邑文化名人、清探花陈伯陶编《东莞县志》卷九十八有记载:“亭岗:在城东南三十里,旧有瑞石庵,明邑人黄天胤建,今圮,另有七娘庙,香火颇盛,秋节诸乡往祀,士女如云”。陈探花寥寥数语,却真实地记录了亭岗岭昔日的辉煌。瑞石庵是亭岗岭另一著名寺院,为明代隐士黄天胤(石印)所建,现已经不复存在。对于瑞石庵,最早见于明朝崇祯年间编的《东莞县志•外志•寺》,可见其历史之悠久。《东莞县志》还记载:“李万荣围攻琥珀乡,乡人黄云灿,黄石印御却之。”据《黄氏族谱》载:“黄石印:道士,黄屋村人,他素来有大志,熟读兵书,精通策略,生于明代,因见袁崇祯遭崇祯冤杀,无心出仕,蛰伏乡间,以诗酒自娱,隐居亭岗岭。”此外,村中彭氏宗祠也远近有名,曾经为中央电视台报道,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彭屋村志》记载,在宋元明清以来近800年间,孕育了10多位官宦,其中科举时代有文举人3人、武举1人,秀才10余人,当代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甘蔗研究所所长、中国著名甘蔗育种专家彭绍光教授、高等教育专家彭民璋教授等,可谓“文武双辉,公侯一门”。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彭屋”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族、屋”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概写此村的丰厚人文历史,“公侯望族”点出了此村的地位;下联“财雄商贾名流”概述了此村当今新面貌。

    十一、彭屋村

    [联语]
    数百年卧虎藏龙,气贯彭家,誉盛公侯望族;
    几十里新风古韵,筹生帏屋,财雄商贾名流。

    [说明] 

    彭屋村,彭屋原名马坑,位于东坑镇西北部的琥珀山,又名马腰岭脚下。民国37年(1948)属横新乡第14、15二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彭屋村。彭屋村下设大围、亭岗、庄寮3个村民小组,2002年有土地约2820亩,其中农田保护区面积308亩,可耕面积800多亩。农耕时主产水稻、蔬菜为主,盛产花生、甘蔗、橙、柑、芒果等。宋朝度宗年间迁居于此,因村向马坑山而名马坑村,后彭姓多聚居于此,以姓氏命名,?得今彭屋村名。彭应春,号云溪,南宋宁宗开禧年(1201年)中举,被授广东南雄教谕。嘉定十三年(1220年)彭应春致仕珠玑巷,嘉定十六年(1223年)从珠玑巷迁往宝安彭屋基,约在理宗绍定年(1228年),从宝安彭屋基迁到琥珀坑(又名马坑),即现在的彭屋村,彭应春就是彭屋彭氏的一世祖。因村向马腰岭而名马坑,后以姓氏命名,改称彭屋村。彭屋村的庙宇特别多,有觉缘庵、富贵宫、瑞石寺、塔头庙、北帝庙等,最有名的是村后那座高高耸立的亭岗古庙。莞邑文化名人、清探花陈伯陶编《东莞县志》卷九十八有记载:“亭岗:在城东南三十里,旧有瑞石庵,明邑人黄天胤建,今圮,另有七娘庙,香火颇盛,秋节诸乡往祀,士女如云”。陈探花寥寥数语,却真实地记录了亭岗岭昔日的辉煌。瑞石庵是亭岗岭另一著名寺院,为明代隐士黄天胤(石印)所建,现已经不复存在。对于瑞石庵,最早见于明朝崇祯年间编的《东莞县志?外志?寺》,可见其历史之悠久。《东莞县志》还记载:“李万荣围攻琥珀乡,乡人黄云灿,黄石印御却之。”据《黄氏族谱》载:“黄石印:道士,黄屋村人,他素来有大志,熟读兵书,精通策略,生于明代,因见袁崇祯遭崇祯冤杀,无心出仕,蛰伏乡间,以诗酒自娱,隐居亭岗岭。”此外,村中彭氏宗祠也远近有名,曾经为中央电视台报道,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彭屋村志》记载,在宋元明清以来近800年间,孕育了10多位官宦,其中科举时代有文举人3人、武举1人,秀才10余人,当代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甘蔗研究所所长、中国著名甘蔗育种专家彭绍光教授、高等教育专家彭民璋教授等,可谓“文武双辉,公侯一门”。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彭屋”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族、屋”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概写此村的丰厚人文历史,“公侯望族”点出了此村的地位;下联“财雄商贾名流”概述了此村当今新面貌。

    十二、黄屋村

    [联语]
    气聚黄门,七星宝剑传千古;
    祥开古屋,百杰精神感万民。

    [说明] 

    黄屋村,因村向马坑山而得名马坑, 始有丁、彭、黄三姓同居于此,后三姓分居,黄姓居多,以姓氏命名为黄屋村。黄屋村又名马坑,马坑属丁屋、彭屋、黄屋三村之一,黄屋属马尾,于南宋度宗年间(1265)立村。当时,因村向马岭故名马坑,后以姓氏命名黄屋。该村坐北向南,地处东坑镇西面,东与凤呜岗接壤,西和丁屋一塘之隔。民国37年(1948)属横新乡第l2、13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全大队l050人。l983年设乡,1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黄屋村。黄屋是明代崇祯年间举人黄云灿的故乡,也是“东莞城市精神百杰人物”之一黄祥发的家乡。黄屋村委尚存两把宝剑,其中一把为“七星宝剑”,根据东莞《黄氏族谱》记载:“黄屋村十七世祖黄云灿,字光龙,明崇祯六年举人,兵部主事,明亡,清留用,顺治三年,御赐之‘七星宝剑’。”由于年代久远,“七星宝剑”剑身已经斑斑锈迹,尽管剑身多处已经腐蚀,但是刃部仍然很锋利,依然能让人感受到那种逼人的寒光。“七星宝剑”全长约为65厘米,乌黑光亮的剑柄由犀牛角所制,镶包剑柄的青铜已经失去光泽,虽然比较残旧,剑身上镶嵌着7颗闪闪发亮的铜星,在褪去光泽的剑身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光彩照人。黄屋还有两座很有文物价值的古墓葬,墓主黄希圣,字旦,号庆远,生于北宋政和五年(1115),卒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乃东莞黄族大始祖。其妻朱氏生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卒于南宋嘉定二年(1212)。黄氏两墓葬历经宋、元、明、清至今800多年,现存良好,该墓葬承载了莞邑黄姓望族发展的历程和信息,对研究黄氏家族史和东莞古代历史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具有比较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 

    [析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黄屋”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屋、杰”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抓信此村的传家宝“七星宝剑”着墨,点出些村的人文传统;下联则以当代人物点出此村辈出人杰,整体升华颂扬的基调。

    十三、角社村

    [联语]
    角立荒郊,不让恶蛇行富道;
    社生奇景,犹思名士渡龙溪。

    [说明] 

    角社村,于元朝泰定帝年间由番禺韦涌南边坊迁来角社建村,迄今六百七十余年。据传原为荒山野岭,四面环水,是蛇鼠栖身之地,初称恶蛇,后又因地处偏僻而改称角蛇村,至清代,因民间团体多称“社”,社与蛇近音,至元朝中期,改称角社。为避恶名,角社村又曾改名龙溪,明代丁屋诗人丁恒写过一首诗《龙溪晚渡》。角社村坐落于大圳埔南面,东邻横沥石涌,北靠茶山粟边、超朗,西接寮步石步、西溪,南挨彭屋、丁屋,原有上围、下围、丁字路围仔,遍地低洼荒埔。元泰定元年(1324),番禺钟村南边塘苏可仁带母鸭群来到角社牧养,见涌浦鱼虾多,便于饲养,经世居祁姓允许,逐搭寮角社黄古岭奉步定居,元泰定四年(1327)返原居地接父母来角社定居开族。已传25代。到清代中期,因民间团体称“社”,而“社”又与“蛇”谐音,故改为今名角社。民国37年(1948),角社属横沥乡第18、19保,l961年属东坑公社, 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角社村。角社村辖区总面积5.7平方公里,下设东门、村尾、下围、上联、新村5个村民小组,是东坑镇最大的一个行政村。角社素有东莞的“鱼米之乡”之美誉。改革开放之前,角社村一直以农业为主,兼经营渔业、手工业做瓦等,每天都有上千斤鱼虾供应到常平、横沥、大朗、寮步等周边市场,做瓦也有上百年的历史,出产瓦仔、瓦片、瓦垌等,远近闻名。角社村多为苏姓,角社苏族立村创始人名爱号可仁,是苏东坡第八代孙子。宗祠坐北向南,前后三进,两个天井,均有东西两侧走廊。中轴线主体建筑有头门,大门上横额刻有“苏氏宗祠”,大门楹联“金莲世泽,玉局家声”。这副楹联是北宋王朝给太始祖苏东坡的恩赐,角社村为弘杨“金莲世泽”,振兴“玉局家声”,苏氏子孙自愿捐资130多万。于2001年重修宗祠、笠同、围门水步。宗祠笠同依旧保持原貌,笠同三进,按原一样戴上三顶东坡巾长30米,宽5.35米,面积160.5平方米。宗祠三进,长30米,宽11.7米,面积351平方米,头进横额,楹联依旧,梁顶安坐郭子仪祝寿瓷公同原一样。中进大堂横匾“爱著堂”,是纪念立村创始人讳爱可仁公。“爱著堂”也按原样梁顶上的花鸟兽脊原是坭作现改为陶瓷。后进是神牌座位及拜堂,按原样东坡公两父子座在正中,左右陈列两个灯笼,写上“朝议大夫”四个字,是纪念东坡父子的官职。两个天井、三进十五步级及门口全用福建安溪红岩石砌上,宗祠、笠同十一副楹联的内容是苏氏溯源,苏族郡称,祖辈功业,学士恩宠。宗祠中进及笠同中厅摘录晚香堂“苏贴”及学书范本苏书和中国古代画家辞典苏轼画,用山西黑石刻上苏轼手迹书、画、词、章。其中,苏轼书有醉翁亭记、腾王阁诗序、养生论、花蕊夫人宫词等,苏轼赋有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赤壁怀古、过南华寺、妙高台、黄州寒食诗、寓居合江楼等十六篇,苏轼画七幅,是研究苏东坡的活教材。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角社”村名。上联“角立”,意为“卓然特立”,引出村名之由来;下联“名士渡龙溪”,引用诗人丁恒“龙溪晚渡”之典故,描绘了村中的迷人景观和故事,人文气息浓郁。

    十四、坑美村

    [联语]
    坑末常堆三月锦;
    美伦犹见五湖心。

    [说明] 

    坑美村位于东坑镇东部,与常平、横沥相邻。始祖李维统于明洪武初立村,己传至28代。另有长江贝自然村刘姓46户,周姓l8户,谢、袁两姓各1户。因位于陇西之尾,属末尾支流,住地又在东坑之末,故称坑尾, 后人因谐音称坑美。坑美山青水绿,丘陵遍布,拥有千多亩平坦埔田。全村总面积1.97平方公里, 包括三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民国36年(1947)属东安乡第27、28二保。第27保共l4甲。l961年属东坑公社,全大队人口185人。l983年设乡,l987年改为管理区,1998年称坑美村。改革开放前,坑美水果生产发展迅速,荔枝、香蕉、龙眼等形成了主要产品。当时,种植水果的经济价值,远比种水稻高。河面上,游艇、舢板如鲫,来往穿梭,沿途夹岸是葱郁的荔枝树,波光潋滟,令人陶醉,构成一幅别有情趣的南国水乡风情画。果树的广泛种植,给村带来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今天坑美村仍是东坑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坑美村当代名人有中山大学教授、书画家李五湖等。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 “坑美”村名,上联用“三月锦”概写出此村的自然环境之美;下联用“五湖心”点出此村乡风淳美,并暗寓中山大学教授李五湖先生没有忘记故乡。

    十五、草塘社区

    [联语]
    草感春心,桃园结义盟三姓;
    塘开生面,锦景增辉合一心。

    [说明] 

    草塘主要有谢、李、卢三姓,卢氏始祖进万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徙居草塘。谢姓始祖谢拱宸于南渡时由南雄珠玑巷迁东莞,三世谢章祥再由石崇巷迁居草塘。元末明初,李韬之四子李而温迁居草塘。卢氏始祖于南宋末年由南雄珠玑巷迁居草塘。东坑镇居民委员会位于旧东坑中心区草塘路63号,2005年7月正式更名为草塘社区居民委员会。毗邻镇中心小学,辖正兴街、耀西街、乐然街和草塘花园。社区生活设施完善,交通方便,经济繁荣。草塘为“草塘医学世家”发祥地,出有东莞名医谢景丸、谢其彦等。 

    [析联]

    联用鹤顶格嵌入“草塘”村名,古四声,音步位置“合”今平古入,仄声。上联将村中谢、李、卢丰姓以桃园结义故事作比,极尽赞美之情,首分句“草感春心”,看似写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色,实则是写人;下联“塘开生面”点出今日新貌。   (作者:蕴辉)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