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田园画家区启森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11-14 11:40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区启森画集》就要付梓了。这是他的第二部画集,较之前部集子的博杂、宏观和画种多样,此部显得精粹、细化和瞧点集中。进入了一定境界的画家都这样,海纳百川之后必当独辟蹊径,衍流成河,派生一脉,这个集子的显著特点是区启森把自己定位成了田园画家,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村落文明的视觉感知领略其国画艺术的修为,并能从中体验到一种返朴归真的闲适野趣,这似乎属于很久以前的记忆了,却能在此时此刻如润物无声般勾起你千丝万缕的无限感慨。展开画页,那种乡野风情是哪么诗意盎然,那种荷风掠掠是哪么姿态撩人,那种寨场水乡是那么古久恒远,即使随意瞥见一尾小游鱼,亦能让你产生一种静下来的意念,并且就果然静下来了。那是一种心境的回归,回归到本来的去处,只消歇一歇,便能与灵魂接轨,并且倏然抵达一种超尘脱俗的空间,那个地方属于观摩者的幽微会所,这会所可能还来不及命名,但你却能真切无误地知道那是属于纯粹的精神领域。

    是的,区启森的田园画很在乎精神的植入。他笔下没有印模铸制的所谓现实主义的摄影翻拍,也没有仅靠色块涂抹捉弄出花样翻新的标新立异,更没有故弄玄虚的整蛊作怪抽象出莫名其妙的什么概念演绎。但这丝毫不影响你认定那个丢荒鱼塘的秋日残荷生长在你小时候似曾相识的村前河汊,那时节中秋刚过,风便吹得紧,莲房未老枝犹嫩,折杆却怜水飘潇。叶就抖得响了,脆生生的嗖嗖呼唤,有韵律的音色,有少许的悲壮,但没有忧怨,更没有哀凉,你会不期然联想到植物世界在季节更替时的一种自然蜕变,它们欢呼着自己的生命流转——“莲籽己成荷叶老”。(李清照句)老,没有罪过,并不是所有的老死都必然感伤,她们高扬起裙裾的浪荡,不正是绿色血液的浪漫扩张吗?区启森把这两幅名作的主题表现为舞蹈,有着从“风华正茂”过渡到“夕阳无限”的异曲同工,前者的荣华葱翠是后者花落果成的必然归宿。《荷舞一》与《荷舞二》,其主旨在于不同的生命状态之下,有着共通的旋律精神。主演者是自然的使者,也是开启你思考命门的灵知,在这个画面的荷风骨立或叶色流离之中,你或者会不由自主地向内心发个感慨:春深秋老寻常事,人生何尝不经年?两幅《荷舞》的时间观其实也是世态的无常状,作品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是一种立面的多棱。

    一如《荷舞》幻变的季节更替一样,表现春秋田园景观的主题是这个集子的鲜明特色。我稍稍作了个小统计,表现春天气象的有《耸翠流香》、《荷趣》、《春光》等十余幅,表现秋天风光的《秋荷》、《秋歌》、《秋韵》、《秋日盛装》、《秋水无声》等,也有十多幅。这并不是画家刻意在季节的时空中寻求春秋笔法的命名,而是春华秋实的确是田园景观中的最大集成,不言村落文化则已,要说,怎能离开春秋色块的迷人镜像呢?且看《甦》的蓬勃是哪么满满荡荡:绿在荷田莲房谢,春水茵茵草叶青;枯梗未离去岁藕,扑却翩翩红蜻蜓。这个饱和得几近撑爆的画面倾注着画家对春天的满腔期盼,你几乎可以想象到他在泼墨行笔时恨不得把整个春天装载在这一方水面的仁慈心愿。但奇异的是,画面虽丰满,却一点也看不到累赘或沉繁,因为巧妙的色块分割与组合早已构成了预设画面的美妙与恒定,少一笔则失脱,多一笔则肿胀,区启森把艺术的弓弦拉到了极限,便造就出了这种奇险的另类美。显而易见,这幅作品借助了油画艺术的某些色彩学元素,这不是仅凭意念就可以大功告成的。一个画种与另一个画种的融通并不是串门过家家,更不是加加减减做算术题,设若反客为主或反主为客,便会亵渎画类的本体。区启森在艺术出新的引进上举重若轻而恰到好处,充分反映了其国画技巧的厚实根基,说句公道话,他的田园小筑在融通西方艺术的修行悟证方面已经臻于化境。这是有容乃大的一种视角襟怀,也是艺术传承的一种必由之路。岭南画派要发展,离不开这样的勇于创新,在这个节骨眼上,仍属年轻的区启森有心了。

    《秋实图》与《秋来满树诗》是艺术上同属简约笔法的另一种格调,她回异于《甦》的丰隆充实,只是仅仅捕捉到物事中最富于本质标识的地方勾勒出来便到此为止,一点多余的笔墨打点也舍不得。如前者的唐媚子,串珠喷红,垂线直挂,老树攀枝,参差横生,间有藤缠走势,欲连还断,把山野中的原生野果表现得唾涎欲滴,却连一片叶脉的依附也没有,都被画家剔除得一干二净了。如此的斗胆构图已属异数,而植根于乱石堆荒的景象更令人为之膛目。几曾见过抹掉背景而仅凭单一姿质便能绝胜于纸面的图谱呢?区启森就能通过线条艺术的色块与造型,望空植入画面而呈现出满目风情,图中的唐媚子水灵得使人不由得要把手伸张过去,摘了便啖,却又突然猛醒,此果只应天上挂,岂可人间裹饥腹?再如后者,那满园挂果的南方蒲瓜本是藤生植物,即使现时已有温室种植,也属藤蔓底下的圈养了。但在区启森的笔下,却似树生林挂似的硕果累累,枝叶、瓜杆连同那些荫森的蒲叶全都隐遁了,却有两只麻雀啁啾光顾,把主体形象衬托成了无尽的田园诗意。这是大感悟下的大写意,却比真实的存在具象得多,你珍藏了这页盈尺之纸,便拥有了整个秋天的丰硕田园。据此,区启森早已把握了乡间村落的本质意义。

    简单地用抽象派的图解套进区启森的画艺风格,可能是一种审美偷懒。如果依据画面的似与不似贴上现实或印象的标签,也显然低估了区启森的精神贡献,任何有意无意地把他在艺术上的穷追猛打劲头放在艺术殿坛的界外进行考察,都有贬于区启森在整个画艺长河中游弋、奋争、拼搏直至出水渡岸的漫长过程。区启森的田园国画不是西洋画意在南方画语境界的简单引进,也不是凭主观意愿在纸面上信马由缰地涂鸦出一些色块用以在市场上投机取巧,他的笔下田园是其身边生活日积月累的艺术展示,也是他在长达二十多年来追求艺术、投靠艺术、献身艺术的终极性皈依,田园是他的肉身血堂地,也是他的艺术回归处。

    人到中年的区启森小时候生活在新会睦州镇,其木舟人的字号缘出于此。那是珠三角的典型水乡,鱼肥虾壮,荷香十里;花红果绿,四季宜人。小阿启自小浸淫在家乡如诗似画的古远风情之中,对村落文化的田园生活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想当年,区启森就是在家乡码头登舟远渡,饱览着如画江山往来求学的,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深情,早已注入了这位年轻人的艺术血液,以至使他很早就学会了感悟荷花开瓣的细碎音响,了知田园水乡的游鱼呼吸,谛听万赖来时的纷纷嚷嚷,正因如此,区启森学成出道后,从没放弃过表现田园景观的物事生灵。这个集子所收入的田园作品,其实体现了画家几十年的乡村生活积累,画中形影几乎全都源自他耳熟能详的乡村生活。他是读熟了每片荷叶的肌理精神、每枝水草的摇弋姿势、每方池塘的营养构成之后,才纵情泼墨于方寸之间、深情倾诉于纸面之上的。荷池江岸的破碎或圆融、骨挺或散漫、庄重或谐趣,全都是他对田园生活的意气舒张,他建造起了一座心灵的田园,也同时竖起了一块乡野丰碑。现代生活不管裂变出了如何的纸醉金迷,也阻止不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精神守望,在这个意义上说,这个集子是一种精神符码,她标示着你走回原初,走向纯良,却又无一不警醒着现在的醉生梦死,她会使你在肉欲横流的当下世态不至于陷得太深而麻木不仁,也将使你的灵魂穿越在恰如时分获得更加辽阔的无疆界自由。

    区启森成名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继获得过省和国家级大奖,曾注力于漆画、油画和艺术雕塑,但始终没有停止过国画创作,这本画集可以说是他的一部国画专集,一部书写乡间情愫的灵性结集。她不一定有振聋发聩的音响,却有如歌如诗的咏唱,在艺术的恢宏日渐看淡的今天,微妙的日常或者更能接近真理,于是我想说,田园归来吧,竹篱把酒下,镇日尽芳华。(作者:蔡少尤)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