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留得青山映晚霞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9-22 11:23

    姨母在教师节前终于收到政府给她出的诗集样书了,这应该是她从教数十年来,收到的最好最有意义的教师节礼物。

    因为给的样书不多,而想要她诗集的人却很多,我还没有看到诗集印出来的样子,不过却已经看过收编在诗集里面的所有诗联。诗集是以年份为界编集的,从1995年开始入编,真的无巧不成书,刚好,我和姨母也是在那一年认识的,这不能不说是缘分所给予的奇妙。

    认识姨母之初,就知道她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退休老教师,虽然退休了,但生活却是过得很充实的,每天和一班志同道合的文友诗茶唱酬,然后去探访孤寡,为孤寡老人们颂诗读报的。尽管知道她很会写古体诗,可是我读到她的第一篇作品却并不是诗或联,而是她写的以木鱼歌形式述说自己身世的《心声小唱》;第一次读她的诗是在1998年后,当我有了一台打印机,她让我帮她把诗整理并打印出来的时候。还记得当年在键盘上输入她的诗作,当整理到她的那一首《扫亡夫墓》,读到“历尽沧桑思故旧,几经风雨忆犹新。我留人世身尝苦。汝在黄泉耳不闻。”这样的诗句时,因为之前在《心声小唱》中知道了她的经历,所以也不由得心里一阵唏嘘,即使是再坚强的女人,心里还是期待着来自丈夫的支持与关爱,而当这一切不能在现实之中得到的时候,像姨母这样有才的女人,也是只能够以诗言怨了。

    纵观姨母的诗集,所写的并不是只局限于风花雪月、小女人情怀,她的题材是很丰富的,从对小辈的规劝教诲,到对教育献策建言,小到一花一草带给她的惊喜,大到国家大事,国际上的政治风云变幻,在她的诗里都有出现;这也符合她的个性,虽然她是年已耄耋,可是仍是心系家国,心系东坑的教育事业,她每天都读书看报,看到例如国家总理开中外记着招待会这样的大事,总少不得写上那么的几首,抒发心中的情怀,而看到一些教育系统里关于教育孩子的一些问题,她也会以诗的形式写上一些给后辈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姨母的诗大都是以口语式的文字写成,并没有一般人写古体诗的那种故作深奥,有人说,那根本算不得古体诗,最多算是打油诗,也因为如此,当政府要为她收编出诗集时,她深为顾虑,担心自己的诗作难登大雅之堂,直到样书已经印成,这样的顾虑仍在,怕惹人闲话。曾经,我也奇怪,作为晚清秀才的张铭恩的外孙女,自小师承外祖父的教育薰陶,姨母是具备足够的古体诗词的创作功底的,缘何她用如此通俗的语言来写诗?后来,还是从她的诗里,我找到了答案:

    建院于今有八年,入居八老六登天。
    独身亚炳仍存在,八十惠宗床上眠。
    凤大归来感慨多,老人多病受煎磨。
    家人为口关怀少,自怨不该长命婆。

    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姨母一直关怀着孤寡老人,长年都会去看望,帮这些老人慰解寂寞,而通过自己创作的诗的形式,去告诉这些老人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事,让老人不会跟社会完全脱节,就是最好的慰解寂寞的方式,而这些老人通常接受的教育不高,甚至是没有接受过教育,若是用高深的语言去说这些事,又岂会明白?但这样的打油诗,就可以让老人们知道“连战访团登大陆”,知道“奥运圣火在点燃”,也可以同庆“神六回家举国欢,航天事业立奇功”。

    姨母就是这样一个质朴的人,质朴的想用最通俗的诗词去丰富孤寡老人的晚年生活,所以,对于这些质朴诗词有着不同意见的人,是否可以体谅一下这颗质朴的心,少一些流言匪语,多去读一读她的诗,体会一下她的诗中意?而姨母其实也不必太在意少数人的看法,继续自己的路好了,继续做一个“花开花落仍披绿,留得青山映晚霞”的最好丽的莞中之花!   (作者:卢巧玲)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