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一个不平凡的农业技术员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9-22 11:18

    ——记“中铁31”种子研发谢德光 

    人物简介

    谢德光,78岁,井美人士。从事农活有五十多年。主要贡献为:1984年“岭冈选” 被评市级技术推广四等奖。1988年“桂溪一号”被评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同年“中铁31”获得省级快中子诱变育成高产早熟新品种三等奖。1989年五月谢德光被评为中级农艺师。 

    听过“中铁31”吗?它是一种属于早熟的种子品种。相信在农田上打滚的人们对此都不会感到陌生。没错,它就是风靡一时,并曾在华南地区试种面积达数十万亩的优良水稻品种。

    “中铁31”的成功研发,可不是某天突发奇想想出来的产品,而是由广东测试研究员陈政拔与谢德光共同研发的,经过无数次试验的成败,总结的结论,再研发再创新得来。

    谢德光,大家都亲昵叫他德叔。德叔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业技术员,但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1964年,他去四川、云南读书,但由于家境贫寒,供不起学费,因而中途弃学,回到属地村。学农出身的他,原来是学种植热带作物的,如咖啡豆、油棕等,由于当时紧缺学农人才,碰巧德叔是学农出身,于是就担任了井美村农科站一职,在偶然的机会下,他参加了赴远学习,并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初见德叔,亲切的笑容,黝黑黝黑的脸庞,使人倍感亲切。德叔走在前头带领笔者进屋时,笔者发现,原来德叔一直都赤着脚丫在走,丝毫没有感觉不适之意。可能是经常要下田干活的缘故,现已习惯了,要我现在再穿回鞋子,还真不习惯呢。德叔笑着告诉笔者。

    一坐下,德叔就开门见山滔滔不绝跟笔者谈起他的农耕生活。“虽然那都是老到铺尘的陈年往事,但这些用时间是冲不淡的,尤其是对我们这一代生长在农田上的人来说甚是。”德叔今年已78岁了,犹记得刚成立的农科站,当时人手少、技术也落后,为了改变这种格局,1964年,东坑镇府派技术员到潮汕学习,德叔,东坑唯一的技术员,也加入了赴远学习。

    当时的汕头地区在种植水稻方面不仅产量高、质量好、在种子品种筛选、害虫预测及防害等方面都无疑胜我们一筹。这一去就是三年的时间。在与德叔交谈中得知,汕头地区的水稻年产量比我们这多800斤,这不仅关系到技术问题,还与地域及劳动力有关。学农出身的德叔,凭借自己专业知识,迅速地在第一年就学会分析优良种子。“塘壆矮”、“南特号”均为水稻种,但各有各优异处。德叔比手划脚说着:“水稻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分感光、感温;另一种分早熟、晚熟。塘孛矮是矮稈种,南特号是高稈种,像我们就比较偏爱矮稈种,因为它抗倒,不像高稈种没抗倒性”。所谓矮稈是指高度为90公分左右,高稈则是1.12米以上的。经过德叔的细心讲解,才慢慢明白,什么是行内看门道,行外看热闹。

    学会分析优良种子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根据禾苗的生产情况去控制叶色、控制施肥。我们经常要晒田,就是要把田里的水分晒干,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可别小看它的作用。晒田把田变成黄色易施肥,更好吸收。

    “‘井选’是我学习完毕第一次回井美大队的农科站第一选的种子。那一选产量高、色泽好。东坑镇还与石排、横沥大队的农科站组队到广东省农科院参观学习,当时还请到了农民育种专家丁炎棠给我们讲解,那一次的讲述可真是受益匪浅”。“苍丰”是当时丁炎棠力挺的优良种子品种,原因它的叶片比较窄、分裂比较强且是感光品种。经过学习、研究,1984年德叔获得他人生的第一份奖项,“岭冈选”被评技术推广四等奖,获奖的事一下子传开,“岭冈选”便在县城推广起来了。

    随着深入的研究,德叔觉得育种不可以单靠筛选品种,要进行杂交。记得有一次省农科院的院长黄耀祥传授经验时讲的话,德叔觉得这话讲得十分有道理便一直铭记在心。一:株型一定要直、叶片比较窄、分裂性强;二:看品种。晚造种“桂阳一号”是我们研究出来的优良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好等特点,与从潮汕引进的“溪南选”杂交,产生“桂溪一号”。新产品的推出不仅产量高、米质好、好吃外更重要能避寒露风。说到寒露风有句俗语:有雨唔怕寒露风,有仔唔怕老来穷。说得可真够贴切。提及寒露风,每个作农活的人都害怕,一有寒露风,也就意味着没有稻、大减产。而偏偏“桂溪一号”却能安然无恙地渡过那年的寒露风。从此,“桂溪一号”推广到整个东坑更吸引了横沥、大朗等周边地区的市民前来换种。如此优良的“桂溪一号”自然而然获得市科研成果二等奖。

    德叔告诉笔者,“桂溪一号”推广不久,广东省测试研究所想和我合作搞种子辐射育种,但我对辐射一无所知,最终还是谢绝,一头钻进专研水稻。凭着多年的筛选、杂交经验,1982年,选取“铁秋”的早造种,随后用了三年的时间再选了一种名为“中铁31”的品种。1988年这个品种获得省级快中子诱变育成高产早熟新品种三等奖。能得这个奖可见功绩不一般。至于当时为何把此命名为“中铁31”,原因很简单,就类似我们玩井字过三关,把一个空格平均分成九份,把1号种、2号种、3号种分别晒在这九格上,最后分别统计这九格谁的产量最多,就因此命名。德叔很细心,生怕我们听不懂,边说边在地板上比划着。

    “中铁31”的成功研制当时不仅轰动全镇,乃至全国,谈“中铁31”几乎是无人不晓。除了大面积种植“中铁31”之外,许多周边镇区都前来选购。自此之后,如横沥、石排等一些镇区的公社时不时就过来找我,指导他们的种植工作,相互交流。

    品种的筛选固然重要,但害虫、病虫的预测及防害更必不可少。害虫里面有种最毒的虫名为:三化螟虫。它咬断稻心变白稻,就是我们俗称的:扯白旗。遇见这种情况这一年的劳作可谓是白干了。解决的方法只能预测,晚上在田间地头里用脸盆盛满水,在脸盆上架一木板或者别的依托物,再在其上点一盏煤油灯。三化螟虫见到灯德就会飞扑过来而掉入脸盆水中淹死。一个晚上下来,脸盆上就会飘浮着白花花一片的三化螟虫。要预测就要每天计算数目、登记时间,如此下来才能确定打药时间,确定高峰期的时间段。

    现在尽管德叔不再种水稻,但这些种植的方法都是相通的。在德叔家门口就有两三分地,分别种着豆角、玉米、冬瓜、南瓜等蔬果及后山头的荔枝、龙眼。德叔常笑谈,现在市场买的东西很多不是掺假就是农药过度,还是自己亲手种的健康,吃起来都特别香。有空就打理打理蔬果,也算是让自己的生活有点寄托吧。

    德叔干了一辈子的农活,现在虽然退休,但还是对种植依依不舍,不然怎么会有门前的自家式菜园呢!   (作者:黄文思)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