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燕山的记忆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8-01 11:02

    1972年秋。晋北大地,红灿灿的高粱在地里簇拥着,粉嘟嘟的水蜜桃在微风中轻摆着,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这一年,京原(北京至原平)铁路全线通车了。我们帮当地的群众收割完了地里的庄稼,又像《铁道兵之歌》唱的那样,“打起了(那个)背包扛起(那个)枪”,从灵丘上火车,离开了工作三年多的“华北屋脊”太行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了。

    这次的目的地是河北省的承德市滦平县。因为中途经过北京,上车时就已把武器封存好。这样我们就轻装简束,过涞源,过周口店,过丰台,过北京,过密云……一头扎进莽莽的燕山腹地承德。

    在承德,我们卸下满车的施工器材,驻到了滦河边上的金沟屯,开始了我从军最后五个来月的征程。

    五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短,但给人的印象还是烙印一样。特别是对这塞外的沙尘尤其深刻,致使我后来,从报纸上看到报道影响北京的“沙尘暴”新闻时,感同身受。北方的气候干燥,雨水少,所以你看到百姓们的房子是用泥巴作房顶时,不必惊奇——没有那么大的雨能把屋顶冲刷掉。你在电视中看到马跑过车走过时路上尘土飞扬的现象可能不在意,但生活在这种地方时,你就知道为什么北方人要把裤脚扎住了。我们走在路上,脚下的泥土被踏成了水泥粉一样,踩下去泥尘直没到脚眼。走路时一踏一踏的,泥尘直从裤管内冲上大腿根部。不扎住裤脚,脱下裤子时你看吧——泥猴一样,像撒上了爽身粉,每根汗毛都沾满泥尘。

    这样的泥尘即使一阵小风也搅得周天寒彻,何况塞外常常狂风怒号。所以我们每天看的那个太阳,像个蛋黄。每天工作下来用手指甲往脸上一刮,可刮下厚厚一层泥粉。由于空气干燥,泥尘多,那段日子我动不动就会流鼻血,简直不敢碰鼻子一下。

    这还不算,还有更难堪的。因为这几个月都是在野外施工,还没挖出隧道,遇到沙尘天气,在工地吃饭时都要把衣领拉起,头缩在衣服内吃饭。不然,一会儿就有一层沙子铺在饭上面,吃起来咯崩咯崩的,难受极了。当吃完一碗饭伸出头来时,菜盆上也有一层沙子。

    记得在山西时经常吃的是小米,到河北后,因接近东北,吃的是高粱,饭粒虽然大一些,但口感接近大米,开始还很高兴,但吃久了,感觉粗糙,又不习惯了。只好到炊事班弄些豆油,自己在取暖的炉子上进行加工,那种香味引得同班的几个贵州兵、湖南兵都围了过来。

    很快进入冬季了,滦河结了厚厚的冰,村中的孩子都到河上滑冰。在北方几年,我也学会滑几步。大头鞋的防滑性虽然强,但跑几步一冲,凭惯性也能滑出很远。所以在河边训练休息时,我也到冰上遛一遛。

    挖隧道口了,机械还没有进场,全靠铁镐铁铲。人声鼎沸中,山上马尾松的积雪被震动了,掉下一团来,如果刚好落在颈上,那真够凉快。我们帽子外的头发梢,因出了汗水结满冰粒;眉毛上,呼出的白汽也在上面结了冰粒,互相一看,白头发白眉毛的像个寿星公。

    我不习惯北方的冬天。不是因为冷,而是几个一起说话时,大家吐出的气都看得见,眼睁睁地看着那白气你吐出来,他吸进去,我常常避之唯恐不及,所以很不舒服。

    冬天,燕山的天气是比太行山冷一些,穿着棉衣棉裤,那股冷气还能透进来。休息时我们点起火堆,围着烤火,面前烤得热烘烘的,而背后却一阵阵发冷,我不由想起不知在什么书中看过的一句诗:“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真是贴切得很啊。

    1973年过年后,我列入了退伍的名单。因为1971年的“9.13”林彪事件,这一年没有征兵和退伍,至此我已超期2年服役了。终于轮到这一天了。在2月20日晚,炊事班的老乡叶国良(横沥镇人)给我们几个老乡炒了一盘菜,我们喝了酒,凌晨就集中营部坐车,准备到承德。

    停车场上,朦胧的月色中,我在车上看到了久别的徐排长(见《难忘的太行山十月》)也来送他的战友。因为平型关的隧道打通后,勤杂排解散了,我和管子班的几个人调到了四连,他到了三连。虽然还在同一个营,但驻地已分散在路段的各个车站上了,彼此没再见面。现在他隔着几重欢送的人墙,和我说不上话,只是挥手,眼中露着惆怅。记得在一起时,因我有些文化,脑子灵,较能干,他很赏识我。一次找我坐在营房外的一块大石上谈话,考察我,想提拔我,但我说太想家了,不想留下。他平时下棋下不过我,这次谈话又说服不了我,只好向我发火。现在看到他,想起他对我的关心,我眼中湿润了,也向他挥挥手,就这样分别了。

    清晨到了承德,九点来钟在旁边有座盖着绿色琉璃瓦的建筑的承德车站上了车(那时我还不知这里有皇帝的避暑山庄,只是看到这些建筑和别处不一样)。这次坐是的客车,几节车厢都坐着清一色的没有帽徽领章的退伍军人(东莞的没这么多人,我们到北京车站再分别转车)。

    列车开动了,车轮和铁轨的接口相碰,可能是归心似箭吧,听着好像发出“广东、 广东”的声音。看着车外越退越快的覆盖着大雪的燕山景物,想着留在北方的这段青春岁月,想着一生中可能不会再重到流过汗水的这些地方了,我很激动,心中说:再见了,这片长城外的土地,我会永远记得你的。(作者:苏广明)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