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听老人讲那艰苦岁月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7-11 14:58

    ——访东纵老战士谢汝盆、卢旭佳 

    谢汝盆:年轻一辈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

    谢汝盆,新门楼人。1928年4月出生, 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至今担任草塘社区党小组长一职。1930年,他刚15岁。就是那一年,他经同村兄弟介绍,加入了“老模队伍”,跟随部队开展游击战斗。老人今年83岁了,村人叫他盆叔。盆叔年纪大,但对红色往事,还记得很清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他饱含深情地回忆起峥嵘岁月——抗日战争时期,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省东江地区创建和领导的一支人民抗日军队,是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坚持华南抗战的主力部队之一。这支华南敌后战场上的劲旅,为华南敌后抗日斗争胜利做出的贡献很大。北撤前,东江纵队的人数发展到了1万1千人。

    谢汝盆参加的是卢仲夫队。卢仲夫生于1919年,是东坑石狗前村长大的。1938年4月,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委员兼东坑区委书记。当时,县委要求各地支部尽快掌握和组织抗日武装。卢仲夫先动员妻子献出陪嫁的首饰,买了一支短枪,又在村里搞到了五六支枪,然后成立了一个游击小组。同年10月中旬,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接县委让各地武装小组到飞鹅集结的命令后,卢仲夫当即带领黄家山和东坑的游击小组共28人12条枪,星夜赶到飞鹅集中。部队从中挑选了一批精干的同志组成战斗小队,由卢仲夫任小队长。1939年初,部队在苦草洞整训,成立了“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卢仲夫当中队长。

    1938年10月12日,侵华日军在惠阳大亚湾登陆,东江下游各县及广州相聚沦陷。盆叔所在的卢仲夫队曾经藏在庄寮祠堂。他们凌晨四点钟分散到山上,隐蔽在亭岗岭半山腰。为防止敌人围剿,一直到晚上10点钟左右才回庄寮祠堂吃饭、休息。

    与日军作战,需要不停转移。白天隐蔽、夜晚摸黑行军,走到目的地,往往人身上满是汗水。没有条件洗澡,能睡一下觉就不错了,很艰苦。

     盆叔跟着部队到处打游击,会用长枪与短枪,有时候还帮负伤、生病的游击队员扛枪。急行军最远的时候还到过彭围(寮步)。早上六点到八点钟就可以到达。有时候一个地方住上十几天,有时候刚住下又要转移了。

    东坑当时有个税站。1942年随着部队发展和游击区的扩大,先后在厚街、北栅、东坑、寮步、温塘、沙基、神山、松木山等地设立十多个税站。每站有3到6名同志。东坑的税站在丁屋神山。负责人是卢运昌。税点大都设在游击区与敌占区的边缘地带,派兵守住主要的交通要道,收取往来客商的货物税收。税站一般都是离开部队独立活动。日军和国民党军队都千方百计来袭击我们的税站,我们的税站也经常转移。税站人员的处境也十分的艰难。1943年,东江纵队成立了,东坑丁屋的神山税站归东莞中站管理,站长是童时本、副站长是何年。神山税站一方面收来往车辆的客税,同时封锁莞太敌人的物资补给。神山税站为改善部队的经济给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盆叔对当时的东坑十八烈士也有所记忆。当年,正坑十八位共产党人当晚还在为群众讲故事,不幸被国民党军队凌晨四点团团围住。一个连的兵力潜入正坑,乘我们的人没有察觉,架机枪扫射,十八位烈士当时就被杀害了。

    1940年3月,香翰屏调集顽军对我部队进行包围,东南特委决定把部队东移海陆丰,国民党顽军“凌团”一直跟踪着我部队。我部队越过斜嶂山到黄沙坑时,“凌团”以“谈判”为名,将卢仲夫、何与成、罗尧、李燮邦、罗振辉、叶镜源六位同志拘捕并在五眼桥杀害。当时引起了远近群众的极大愤慨。

    当年的亭岗岭是革命志士活动的地方,有很多的革命志士到过这里。他们在古庙里面刻写革命诗词。盆叔现在还记得一点:‘咱们都是穷光蛋,斩断穿根永不穷”。有诗句:“亭岗古庙无踪迹,剩下枫香一秀岗;凭吊此间遗憾事,将来重建有余光。”

    盆叔说,东坑一带穷苦人多,共产党是带领着大家斩断穷根的希望。以前的革命遗迹,很多看不到了,因为旧亭岗古庙拆了。希望年轻一辈牢记革命传统,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把家乡建设得更富强。

    卢旭佳:我很小的时候就为共产党送信

    家住东坑村祠堂旁的老人卢旭佳,1924年5月出生,已经87岁了,他是东莞市原东江纵队边纵战士联谊会联络员。 

    卢旭佳老人回忆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为共产党送信,当时我将情报藏在了帽子里面,经常通过敌人的封锁区。小时候的经历,为我做警卫员工作积累了经验。共产党人当时都是单线练习,一般不知道姓名和联系方法,只有在集体召开会议的时候才见过面。当时驻在正坑的队伍,有一个战士被敌人抓去,在严刑拷打下,供出了其它同志。导致正坑十八烈士不幸遇害。”

    1938年“七七泸沟桥事变”,日本人从广东大亚湾登陆,先后占领了石龙、东莞、宝安。抗日战争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降到次要矛盾。为适应全国抗日运动新形势,做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在这种大背景下,当时14个大队成立一个乡政府(又称东马乡府),在敌后积极开展斗争。

    1943年21岁的卢旭佳,参加了东江纵队卢仲夫队。因为当时家境贫寒,他与很多本地农民一样,参加了共产党地下党组织的“老模队伍”(游击队)。组织者是卢亮权、卢沛全,“老模队”领导是卢步云。“老模队伍”有20人,经常秘密地在黄麻园的一个荔枝林中练习打仗。“没有枪、没有炮,敌人为我们造”,他们抱着这样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训练场的“老模们”没有武器,条件简陋,但是他们没有停止训练。为了让大家适应战场上的战斗情况,训练中大家就用没有盖子的铁皮桶,将鞭炮点燃放入铁皮箱,这样的声响相当于一挺轻机枪的声音。

    卢旭佳每天在荔枝林里练习冲锋、格斗,和大家一起学习军事知识,就这样一直持续训练了一个月。1943年末,卢旭佳参加了东坑乡的警卫连。当时正乡长是卢敬宜、副乡长是丁俊豪。卢旭佳是卢敬宜的警卫员。他负责保卫、通讯的工作。

    1943年日本军队开进东坑,驻扎在井美公平楼。日军在东坑烧杀,抢掠,犯下了种种罪行。革命志士谢阳光的家,被日军烧光。谢阳光不在家中,他的家人四处避难,来到塔岗村亲戚李棣辉家中,藏身于阁楼上,辉叔家人将阁楼楼梯抬走,藏好。日本鬼子将枪靠在门旁,厉声问屋中有没有人,在屋子里搜查了一番,将院子里的一堆禾杆草堆放在阁楼下面,要点火烧屋子。由于当时的屋内潮湿,日本鬼子点了几只火柴都没有划出火来,就此做罢。谢阳光家人躲过此劫。

    为了保存实力,与日本人长期斗争,卢旭佳所在的乡府驻扎在东坑村,没有和日军正面交锋。因为当时日军对当地群众实行报复行动,烧村围,让民众无处安身。卢旭佳所在的乡府按兵不动,与日军展开一场场游击战。有时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一晚上要走黄麻岭、正坑、角社等好几个地方,有时候去过黄麻岭之后,从角社重新回黄麻岭,让敌人摸不着头脑。

    北撤前夕,卢旭佳随部队到大朗新一区开展革命工作,因为身体不适,所以留在了东坑,未能够参加北撤战斗。
笔者问东江纵队队员现在的情况,卢老说,他是东莞市原东江纵队战士联谊会联络员,所以常和东坑的东江纵队的老同志来往、交流。东坑现在有东江纵队老革命七名,平均年龄83岁。家住寮边头的谢耀辉91岁、黄屋村的黄带保93岁,他们是东坑年纪最长的两名东江纵队老队员。卢老更寄语予我们下一代,要努力工作,勇于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

    卢老得知东莞市准备投资300万开拍《东江纵队》电影,他激动地说:“当时东宝行政督导处,何鼎华、赵督生任第一任县长,当时的办事中心就在我们东坑村的东冲。这个详实的资料,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要让这些资料发挥作用,让东江纵队的革命精神一代代地传播下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样一个特定的时期,有幸听到老革命的回忆,让人倍感今日的幸福。岁月流转,东江纵队的战斗锻造着一代人,他们的革命精神又影响着一代人。他们的岁月过去了,他们的事迹被传颂着,他们的精神还在延续。   (作者:刘丽莎)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