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热血丹心铸税魂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6-20 10:33

    ——记东坑国税分局原局长、优秀党员苏惠坤 

    人物档案

    苏惠坤,1942年出生于东坑角社村,东莞市国家税务局东坑分局原局长。苏惠坤在税务战线工作达26年,其中担任东坑分局领导职务18年,他时刻以一个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秉公执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清正廉洁,不谋私利,始终保持着一个老税务者的革命本色,得到了上级和当地党政部门的好评及广大纳税人的赞誉。任职期间,东坑国税分局曾获“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百优单位”荣誉称号,并连续多年多次被省、市、镇评为先进单位。他个人曾4次被评为市优秀共产党员,并先后获得广东省国税系统廉政建设纠风工作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9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被评为90名“东莞最具影响力优秀共产党员”之一。

    东坑,是镶嵌在东莞中部的一颗明珠,既有绵长的历史,又有秀丽的景色。蓝天下寒溪河畔,木棉盛开,它没有玫瑰花的娇艳,没有凤凰花浓郁的香味,却有英雄的神韵和品质。木棉又称为英雄树,它的美丽在于风骨,在景色宜人的东坑镇就有这么一位有木棉般品格的人,他就是刚过古稀之年,被评为东莞市“90名最具影响力优秀共产党员”之一的东坑国税分局原局长苏惠坤。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苏惠坤就是一位有口皆碑的人,提起他的名字,全市国税系统几乎无人不晓,凡熟知他的人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从事基层税务部门工作26年,担任国税东坑分局的领导18年,在这二十余年税官生涯中,先后多次获得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国税系统优秀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他所领导的单位,也先后获广东省百优单位和全省国税系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苏惠坤时刻心系群众成为纳税人的贴心人,他为国聚财不言悔,风雨兼程不怕累,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他所挚爱的税收事业,写下了一个税官的赤诚和追求,用自己平凡的人生演绎了一首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苏惠坤年过七旬,思维却不显迟钝,看上去非常憨实沉稳,辞令言语不拘小节,举止言谈随和自然,仿佛骨子里保持着东坑这文化古镇的淳厚韵致,豁达中显得谦逊有度。倘若不是约定采访他,初次谋面,谁也不会看出,他就是当年在全市乃至全省税务系统鼎鼎有名的老劳模。有趣的是苏惠坤很低调,据市国税局的同志介绍,最初推荐他参评“东莞90名最具影响力优秀共产党员”,开始并不愿意,他心中更多想的是别人,他认为应该把机会留给年轻人,作为已经淡出的老干部,他不想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做人起码要对得起国家、集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人生旅途,不管留下多少足迹,回首的时候,阡陌曲径,看到的只是一条属于很多人的路。不论那路边的风景绚丽还是凄凉,生活的每一步都被无情地融进了其中,回眸岁月如烟,看尘封的足迹,有几步值得自己和别人魂牵梦绕!

    上帝不许选择,1942年,苏惠坤出生在东坑角社村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苏惠坤的童年,恰逢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的动荡时期,那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贫苦中挣扎的人们盼望摆脱贫苦,终于在希望中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生。

    “我是农民的儿子。”苏惠坤说:“从小,父亲要求我,就像后来我要求子女一样,不奢望孩子有多大的本事,但要坚守基本的道德准则,做人起码要对得起国家、集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苏惠坤的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父母的教育使他传承了中国传统农民的美德。“正直、善良、道义,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基本素质。一个人只要具备了基本的道德素养,那么他作人、做事、就会有原则。”听苏惠坤和颜悦色地说着,我渐渐地开始进入了他的内心世界。

    翻开苏惠坤的履历,不难看出,他一路走来的脚步有多么沉重。苏惠坤少年时代是在经济和文化都处于贫瘠状态下度过的,在贫寒家境中,他深知求学的艰难,因而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他博学强记,从不懈怠。一放学就去放牛,读书也特别刻苦,常常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农闲时节从早到晚读书,劳累了,还不肯休息,晚上挑灯苦读到深夜,常常是废寝忘食。由于他勤奋过人,因此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十二岁的时候,他从东坑考上常平中学,当时全班48个同学,仅有3人考上。

    高中毕业后,品学兼优的苏惠坤被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与李近维等一起,被派去惠州淡水做“政治学徒”, 在那里度过了两个年头,艰苦岁月的磨砺,使他思想觉悟迅速提高,1965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众生芸芸,云山苍苍,细想来人如稼穑树木。同一片田畴,如果有几棵庄稼会在相同的阳光空气和土壤中生长得超过同类,那么它一定会比别的多吸收了许多营养!同一片山林,如果有几棵苗木能够长成栋梁,那么它的根须一定会扎得更深更实!由于党的培养,他积极进取,1966年“四清”运动结束,苏惠坤被选拔到东莞县委驻常平片办公室工作,负责日常材料的撰写。在做材料员的两年时间里,苏惠坤埋头工作,既虚心向领导求教,又不耻下问,除了思想上得到很大的提升之外,还练就了一笔好字,掌握了过硬的文字基本功,为日后的税官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感谢党的培养,短短两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分局任职期间,所有讲话稿、计划、总结都是我一手写的。”苏惠坤说。

    然而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做了两年的材料员工作后,苏惠坤与当时的很多人一样,被下放回农村务农。1976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组织落实政策,年过而立的苏惠坤随之结束了近8年的务农生活,开始了税官生涯。

“对上级不开口子,对同事不破例子对亲友不给面子!”

    时间定格在1983年,这是苏惠坤的人生转折点,这一年他被任命为东坑税务所所长。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神州大地,在新的形势下,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面对社会上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来自形形色色的人情攻势,苏惠坤对自己约法三章:“对上级不开口子,对同事不破例子,对亲友不给面子!”他以此自警自律,把好权利关、人情关、金钱关,严格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以及税务干部必须遵循的法规。

    1985年冬天,苏惠坤在一个偏僻的村子发现了一家砖瓦厂,一年没交税,按照当时的生产规模,这家砖瓦厂最少要交税5000元,苏惠坤当场就给窑主办了相关手续。这时,一位“知情人”对窑主说:“苏惠坤的母亲正住院,你给他送三五百元准能摆平。”晚上,窑主按照“知情人”的指引来到苏惠坤家,送上一个红包,但苏惠坤不为所动,婉言谢绝。还有一次,某私营企业负责人找到苏惠坤,给他送了一笔钱,请他帮忙在税所调整数据时对该公司税务登记做一点私下变更。苏惠坤不仅对礼金断然拒绝,还对来人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宣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对企业和社会的双重重要意义,使来人羞愧地放弃了税务登记变更的想法。

    还有一次,一位亲戚带一位在东坑开毛织厂的方老板拎着一袋高档烟酒到苏惠坤家中,请求帮忙办理增值税,纳税人谎称自己的工人年产值有1亿元。苏惠坤对他们说:“我收您一分钱,我就不值一分钱。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有事到办公室谈,我会按规定给予办理。”后来他亲自下企业调查核实,发现方某仅有100多台织机,根本不可能有1亿元的产值,其申请取得增值税发票的使用资格,目的是为了给人代开或虚开发票、从中骗取税款,这是违法行为。为此苏惠坤对方老板进行了严肃批评,同时还批评那位亲戚:“今后再不准带这样的人来找我!”

    时光荏苒,1994年,东坑税务所升级为东坑国税分局,苏惠坤随之任局长。随着东坑镇经济的发展壮大,各中小型企业更星罗棋布,税务逐渐增多,工作越来越繁重。苏惠坤勇立潮头,为税奔忙。作为单位领导,他经常深入企业检查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有时忙到吃饭的时候,企业的领导都会邀请他吃一顿便饭,但他总是婉言谢绝,从不因工作而接受企业吃请,也从不接受企业或个人因公务而到娱乐场所玩乐的邀请。为了解决干部职工下乡检查工作时中午吃饭的问题,他积极想办法办好职工食堂。他自己虽然离家很近,骑车只需要几分钟,但他中午带头在食堂里吃饭。每次下企业检查工作也都返回分局食堂用餐。由于领导带了好头,同事们都喜欢在食堂就餐,而从不接受企业和其他个体户的吃喝邀请,形成了廉洁奉公的团队精神。

    在政策面前,苏惠坤无论对亲戚还是掌握着自己仕途命运的上级领导也同样认真。1995年原东坑镇一位领导的妻子办了一间厂,厂开张后一直未办税务登记,也没有申报纳税。苏惠坤了解情况后,没有因为那是镇领导妻子办的厂就听之任之,而是敢于处理。他直接找到这位镇领导,向他汇报了有关情况,并要求他回去做好他妻子的工作,带头依法纳税。后来镇领导的妻子主动上门办理了税务登记,并做到了按时申报缴税。

    在公与私面前要真正做到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苏惠坤不但吃请不受,更从来不会向人要好处,即使企业主动给好处,也不接受。“为国聚财,即使有天大的困难,我也不怕。我最大心愿就是决不能让国家的税款从我的手中遗漏流失。”就是凭着这种执著为国聚财的信念,苏惠坤成为了一个为万千同行尊敬的模范人物。

“个人的得失荣辱算不得什么,我不愿玷污自己头顶的税徽”

    苏惠坤是土生土长的东坑镇人,这里有他的亲戚、乡里,有他的上级、朋友,处理任何一件事情,往往就与亲戚,乡里、上级、朋友交织在一起,增添事情处理的难度,面对这种局面,苏惠坤坚持一个思想,那就是不管是谁,都应该按规定,按原则办事,决不做徇私舞弊,不以私情作交易。

    苏惠坤重原则,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有一次一位做运输生意的亲戚风风火火找到苏惠坤,说别的地方做运输的同行通过关系,当地税务部门领导为其免掉了车主的营运营业税,只按自用车辆征了一点使用税,省掉了一大笔交税的钱,要求苏惠坤看在亲戚的面上,关照一下,给予变通处理。苏惠坤听了以后,先是耐心向他解释税收政策,接着指出擅自减免国家税收是违法行为,不能变通也不可能给他减免。最后,他对这位亲戚说:“如果你真的缺这点交税的钱,那我可以借钱给你交税,但违反政策的事我绝对不能干!”看着苏惠坤认真的样子,这位亲戚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并按规定交了税。

    1996年6月,代收车辆营运税和车船使用税的市运管部门进行年度车辆审验。苏惠坤的一个与他一起玩大的“老表”之前悄悄把一辆车挂靠在一个企业,自己却常年在外跑运输挣钱。这次审验换证时,他想有当“税官”的“老表”给他关照,既可以继续挂靠原单位,又能免税审验,没想到一开口就碰了“钉子”, 苏惠坤不但不同意,还硬叫他先缴清当年度的税款,否则就扣车。“老表”无奈请来了苏惠坤堂弟,哥俩见面后,没等堂弟把话说完,苏惠坤就示意他不要插手此事,还给他们讲了一通税收政策,气得堂弟当场发火说:“我不是来听你上课的。这年头,谁都胳膊肘子朝里拐,你这么认真怎么也没混上个像模像样的官职?老表的事你不办也得办!”苏惠坤想再劝也没用,干脆把话封死:“这事说什么也不能办,别说是你,就是把爹搬来也没用。”从那以后,“老表”虽然年年缴清税款,但却不再和他来往。

    对于一些“钉子”企业他也敢与斗争,维护说法的尊严,1994年东坑镇一帮有黑社会背景的“烂仔”开了一间制衣厂,并在社会上扬言谁也管不了他们。税务专管员多次到企业催缴税款都不见效,苏惠坤很重视这件事,深知税法尊严必须维护,税收执法要敢于碰硬。他通过各方面的调查,掌握了这些人的情况,并亲自上门与这帮人的头头谈话,指出他们通过劳动致富是走对了路子,但致富不能忘了国家,大家都有缴税的义务,不交或抗拒缴纳是不对的,也是违法的。同时,他还通过这帮人的家属和辖区领导做工作,最后使这些“邪道”上的人接受了教育,改邪归正,依法办理了纳税手续,履行了缴税的义务。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年来,苏惠坤不知得罪了多少亲戚朋友,理解他的原谅了,不理解的断了亲情和友情。有人当面说他“六亲不认”,也有人背后骂他是“傻子”,这些都没有把苏惠坤压倒。苏惠坤也没有因此而后悔过,因为他深知,在法与情的天平上,法重千钧!“打铁先得本身硬,只要自己行得端,走得正,心里踏实就行了。人的得失荣辱算不得什么,我不愿看到国家的税收在我手中流失,更不愿玷污自己头顶的税徽,让老百姓骂共产党的税官作风不正,因为我是共产党员。”苏惠坤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子弟,走上了基层领导岗位后,只有保持清正廉洁、‘手脚干净’才对得起党的培养和父老乡亲的期望。”

    苏惠坤不但不畏强暴,为国聚财,而且还为企业的发展出谋画策。比如,东坑镇有一间中外合资企业东莞奇利服装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名牌观奇洋服。1992年办厂初期,该厂是来料加工。苏惠坤通过了解,建议该厂利用名牌优势,与当地合资开拓国内市场,外商采纳了建议,并从1993年起以观奇洋服专卖店的形式在国内展开销售,取得了可观的效益。1995年销售9400万元,1996年销售了1.24亿元。在支持该厂发展内销中,苏惠坤根据国家税务政策,主动为企业办理了超税负返还,1995年返还增值税490万元,1996年返还了904万元,为企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贡献,使该厂一跃成为东坑税收源最大的企业。外商多次回来要请苏惠坤吃饭表示感谢,但苏惠坤都没有接受,后来企业又多次提出给他做一套西装,也被他婉言谢绝了。

    “返还增值税是我按政策办事,目的是鼓励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不能因为对他们有益,就拿他们的好处。”苏惠坤说,他任职期间,纳税送红包,要邀请他到国外、港澳或国内参观旅游的,多得记不清,都被他一一谢绝了,他认为作为一个税官,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哪怕一点小小的贪念都可能让国家蒙受损失。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作为”

    苏惠坤深刻认识到,要想使东坑国税收入工作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增长的良性发展之路,就必须大力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知识水平。于是,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一边花大力气抓好干部的税收专业知识培训,一边坚持以身作则,将能利用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充电”。 苏惠坤非常关心青年干部成长,以自己的行动言传身教,培养引导后备干部成长。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作为;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苏惠坤深有感触地说,党支部是单位工作的“火车头”,他十分重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当时党支部在职党员有3人,苏惠坤就给每个党员分配任务,每人带几个人,让他们明确自己的帮扶对象,苏惠坤自己也带2名青年同志,从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给予悉心关怀和帮助。对于刚入行的同志,苏惠坤都手把手地给予指导,教他如何调查掌握个体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如何通过成本费用倒算经营收入,如何确定“双定”定额等具体业务技能,使他们尽快适应税收工作的要求。

    除了重视党支部的带头和帮扶作用,他还很重视对干部的教育,针对单位青年人多,思想脆弱,容易接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的情况,他在分局里开展国情教育、艰苦奋斗作风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前途理想教育、优质服务教育等一系列专题教育活动,采取了上辅导课、看教育录像片、外出实地参观、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还买回一批书籍资料供大家业余学习。通过教育和学习,使干部职工端正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增强廉政勤政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优化税收服务,以自己的言行树立国税人员的形象。对求知上进的青年同志,苏惠坤也非常支持和鼓励,大力组织分局的年轻干部参加各种学历、职称的学习和培训,并为他们的学习创造各种好的条件,如在学习时间上给予倾斜,在车辆上优先安排上课接送等,使青年同志能够全身心地搞好业余学习,在分局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分局青年同志的文化业务素质逐渐不断提高。

    在苏惠坤的带动下,全局干部职工掀起了学习业务的热潮,曾连续三年在全市地税系统业务比武中获得3次团体第一名,在系统内部刮起了一股学习旋风,对东坑国税分局的各项工作起到了强力推动作用,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实现了廉政问题零举报、零投诉,在市里的行风评议中连续多年获得第一名。

    工作上苏惠坤是干部职工的表率,作风上他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整好自身的形象,80年代以来,社会上流行打麻将,其中很多还参杂着赌博的成份,苏惠坤虽然也懂得打麻将的规则,有时候也有些企业或朋友会邀请他打两圈,但是他从不接受邀请,他认为,作为一个国家干部,基层的领导,必须十分注意自己的行为形象,注意社会影响,否则将会给干部职工带坏头,从而助长这些不良风气。

    苏惠坤不但在这些生活小节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涉及个人利益方面也体现出高风亮节。据苏惠坤的老部下、东坑国税分局的老职工彭秩祥回忆,作为一局之长,苏惠坤平时上下班,下企业都是骑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确实廉洁得近乎“迂腐”,根据当时市与镇实行新的财政体制,税收超额完成得多,市给镇里的分成奖励也多,鉴于东坑国税分局工作成绩突出,对地方财政贡献大,镇里配了一台进口摩托车,并指定作为苏惠坤个人使用的工作车。对于镇的安排,干部职工都无什么意见,但是苏惠坤就是不肯接受,他说车子是镇里给我们单位的,应该给工作在一线的同志使用,硬是把车子放在征管股统一安排,作为征管工作公用车辆。为配合征管改革需要,市局加大对基层建设的投入,为分局配置了2台公务用车,由分局领导按需调配使用。但苏惠坤并没因自己是局领导就随意行使这一“特权”,而是公私分明,除工作需要外,绝不私用公务车辆,依然骑着那辆残旧的自行车上下班。二辆公务车交由办公室统一安排使用。平时一些亲戚朋友来访,免不了要招呼吃饭,但他从来不因为自己是分局领导,有权用公款接待而假公济私;也不会拿着单子到企业报销。他公私分得很清楚,该自己掏钱的事绝不会损公家的利益。有感于苏惠坤的高风亮节,1999年“七一”文艺晚会上,东莞市国税系统以苏惠坤为原型,演出了一个小品,赢得了广大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苏惠坤省劳模登记表上清楚地写着他的履历,记录了他光辉的业绩:1994年至1995年度被评为省国税系统廉政建设纠风工作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市国税系统先进个人;1997年度被评为省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市财贸优秀管理干部;1998年被评为市先进工作者;1998年至1999年度被评为全省国税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1999年度被评为全国税务系统优秀税务工作者、省国税系统优秀工作者、市优秀共产党员,并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有价值的人生就像一棵树,无论高低大小,总有着顶天立地的秉性和气魄,这种气魄并非生命气质固有的。倘若一个人与生俱来、就把自己当作一蓬草,那么,无论他多么繁茂,也只能给世界带来荒芜。做人、做事、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引领灵魂的旗幡招展,其实不是别的、而正是优秀的传统民族道德和共产党的先进文化!

尾 声

    转眼之间,苏惠坤已经退休10年,他清贫依旧,仍然住在那间建于八十年代的老屋里。但他心安理得。其实苏惠坤也有过很多“发财”的机会,但对于不义之财他总是拒之门外。苏惠坤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成绩斐然,荣誉累累。一个平凡的人,走着平凡的路,干着平凡的事,秉持着平凡的心态,在不平凡的社会环境中以非凡的业绩攀上了成功的高峰!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苏惠坤拥有对事业的信仰和忠诚,不会随着时间而流逝,不会随着世事而沉浮,他用自己的努力编织了税收事业上无悔的人生。

    辞别苏惠坤,走过他破旧的房屋前那棵木棉树,心底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感动,平凡的生活之树常青,开出的是一朵朵绚丽的花朵。苏惠坤在税务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把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用真情和汗水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国家税官、人民公仆的崭新形象,正如苏惠坤的老部下、现任东坑国税分局副局长邝志林说:“虽然生活清苦,但他从没有想过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26多年的税务生涯中,苏局长耐住了清贫,在金钱面前毫不动摇,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他从不接受纳税人的吃请、礼物或红包,做事和为人在同事中有口皆碑,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模范!”(作者:谢德明)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