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为破碎的乡土和心灵招魂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1-05-12 15:40

    ——读曾海津的后乡土诗歌 

    所谓“后乡土诗歌”,用柳冬妩的话说,凡是写留守儿童和其他打工题材的诗歌都可以称之为后乡土诗歌。要寻根究底,得先理解“乡土中国”一词。“乡土中国”是对中国旧有的农村社会特性所作的一种慨括,目前的乡土中国已经并且在经历一场在速度、深度、广度上都有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后乡土中国的特征已经凸现。数以上亿计的乡村青年背井离乡,走上艰辛的打工之路,留在家中的多是孤老弱小,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于是,弱小的“留守儿童”和孤寂的“空巢老人”就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后乡土诗歌”就适时而生,一些如郑小琼、柳冬妩、张绍民、曾海津这样的“打工诗人”写出了很多“后乡土诗歌”。他们置身现代都市,关注底层,胸怀乡土,呼唤良知,尤其是张绍民和曾海津,他们率先为了“救救孩子”、“关爱老人”而呐喊,他们是先觉先行的志士。本文只从曾海津的诗歌文本中赏读他的后乡土系列组诗,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留守儿童问题是曾海津诗歌的一个重要内容。农民、农村、农业,“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现实问题。据资料统计,我国目前有四千多万14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西部地区,他们的父母离乡背井去城里打工,将孩子托付给老人或亲戚照看,爸爸妈妈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像野草一样地生长。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乃至由此诱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当今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与题材内容,自然,作为对乡村生活密切关注的诗人曾海津,在他的作品中也对此有真实而深刻的反映。

    留下来  与孤独作伴/与残缺的月亮厮守/在单调的鸡鸣声中/掀起破旧的窗帘/一抹晨光蜷缩进/打开的课本/一如家中饥馑的那只小狗/与你黯然相守//相守着  相守着/直到有一天深夜/那只小狗一声有力的吠/喂圆一弯干瘪的月亮 ——《留守》

    幼小的心或无法理解“留守”的原因和意义,无限的孤独感觉袭来,看那天空中一弯残月,从极度困倦入睡到无限思念惊醒,残缺的月亮,单调的鸡鸣声,破旧的窗帘。一连串凄清冰冷的意象,连阳光也不光明正大——一缕晨光蜷缩进打开的课本。从这首诗歌中,我们看到的“后乡土世界”是多么的荒凉与落寞!曾海津的诗中,意象的布控能力令人叹服。冷象的月光、动象的小狗连贯全诗。从月缺等到月圆,孤独的“留守儿童”经历多少季侯轮回?假如有一天月圆之夜,父母深夜回来,幼小的童心会是怎样的感受呢?惊喜?迷惘?陌生?五味俱全!这首诗引发我们的思考,是什么造成骨肉分离?地域经济的差异,城乡的二元对立,造成大人的背井离乡,造成留守儿童的孤独和渴盼,对他们来说,月亮是干瘪的,就算有一天,“那只小狗一声有力的吠”把它“喂圆”了,这里面有隐藏了多少的苦痛。《留守》这首诗歌写出了留守的无奈与悲凉。

    曾海津怀着无限悲悯的情怀,描写这种留守的生存状态,在他的笔下展现的后乡土世界是那么真实动人,如在《小艾的生日》这首诗中,他写得很感人。没有蛋糕的生日,对于留守孩子来说,当然是习以为常的事。香喷喷的豆腐能让孩子忘记思念,事实上他们忘记得了吗?“梦想妈妈带她到月亮下讲故事”,这是孩子的心灵的渴望。而“月光还是那片月光/嫦娥还是那个嫦娥/玉兔还是那个玉兔/爷爷鼻烟袅袅/只片刻就鼾声四起/院子里飘落满地的桂叶。”读最后这一段诗,我们从空灵中看到的现象是梦想终归梦想,总是难以实现,在爷爷的鼾声响起之后,九岁的小艾也许更加无法入睡,床前的月光,嫦娥的故事,玉兔的精灵,把孩子的脑海填得满满,童心却无法寄托,陪伴的只有苍老的爷爷。

    一个渴望依靠的童年/本应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可如今,却与一个陈旧的门楣/构成一个倾斜的锐角/以倾斜的伤感依偎着/一个家庭贫寒的命运/倾斜的锐角以锋利的残忍/刺穿故乡圆圆的月亮/一滴一滴月光/像妈妈的泪水/洇在泥迹沾染的信封上//妈妈的心啊/每次都在撕开信封的时候裂开/露出苦涩的笑/妈妈的心,犹如你此时的姿势/依偎在信封的门框/却在你惊喜而慌乱的手掌中/跌落在地/碎成一地月光般的泪珠  ——《倾斜的锐角》

    童年,本来就是一个渴望依靠的年龄,本应是妈妈温暖的怀抱,可是由于家庭贫寒,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倾斜的锐角”构成了本诗的一个重要的意象,它由留守儿童于一个陈旧的门楣组合已成,意象变形后,居然能刺穿故乡圆圆的月亮,“一滴一滴月光/像妈妈的泪水/洇在泥迹沾染的信封上”,诗歌不长,却很感人,透过这些意象,我们的心在紧缩,月光碎了,妈妈哭了,妈妈的泪水,孩子倚门而望的姿态,散落的月光,构成迷离虚幻和凄清的意境,深深触动读者的心弦,使人感受留守到儿童的孤苦无助的真实!

    曾海津并没停留在对表象的描述上,而是透过现象对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在组诗《一个留守儿童的成长轨迹》中,诗人通过《番薯》、《沉重的书包》、《孤独的苦楝》、《好伙伴阿宝》、《小美女小丽》五首具有典型意义的诗,亦即五种有代表性的意象,反映了留守的种种问题。过往的乡村牧歌变成今日的乡村悲歌。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从此,锅中的番薯不再冒出热气/它们以冷漠的温度/喂育你孤独的童年/你剥开番薯的皮/露出它苍白的芯/一如你贫血的小脸蛋。”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放下打满补丁的书包/你赶紧往猪圈跑/家中的几头小猪比你还饿呢/它们正急切地叫唤你/为它们干燥的食槽添食/一群鸡鸭也向你蜂拥而来/你此时是这个家庭的国王/掌握了它们的生杀大权//你必须善待它们/因为它们就是/你下学期书包中的书和文具/爸妈已经没有寄钱回家/听说是金融危机之下黑心老板跑了/爸妈还在找工作呢/待到忙完家务/你的肚子里敲响了鼓/像上学的铃声一样催促你/你赶紧去提你的书包/感觉书包特别的沉/一如你沉重的命运”,事实上,留守儿童一方面要做家务活承受体力劳动的压力,一方面承受着学习的压力,还要为父母的经济压力分忧,他们过早被无形力压弯了腰。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好伙伴阿宝》没有正面地写阿宝因什么违法,这个留白却使人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你的心,在返家的路上/滴着血,那血伴随你独自回家/泪光中,那血在风中摇晃成花/花芯中浮现阿宝的笑脸/在夜色下,在梦中/浮起一轮十五的月亮/照耀着远方的一扇铁窗/碎碎的月色/在铮亮的铐镣上闪闪发光//碎碎的光亮,是萤火虫儿/飘浮在回家的路上/阿宝,今夜,萤火虫会不会把迷路的你,送回家?”这是诗人赋予孩子的迷茫的幻想,我们读着这些诗句,热泪盈眶。曾海津的诗歌,总是让人透过迷茫,感受创痛,感悟出更深层的意义。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暴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曾海津以诗人的敏锐眼光,把痛着成长的留守儿童的心里伤痛反映出来,《小美女小丽》中,小丽的遭遇发人深省,“一声惨裂的嘶叫/惊飞了夜色下的一群乌鸦/这乌鸦捎来的黑色消息飞进我们教室/在我们的天空罩上一层沉重的夜空”,性侵犯使小丽流下了无声的眼泪,“夜空中从此少了两颗美丽的星星”则隐喻出事后,小美女小丽被家人带走,“两颗美丽的星星/嵌在你童年的记忆深处/写在了你私密的日记本中/凝成了两个永不结痂的伤口。”《一个留守儿童的成长轨迹》真实地再现了留守儿童的普遍遭遇和心路历程,带有使人喘不过气来的真实。  

    空巢老人问题也是曾海津诗歌关注的一个焦点。所谓“空巢”,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父母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后,只剩下老年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家庭。就象小鸟长大展翅飞翔,远走高飞一样,巢穴中再也没有嗷嗷待哺的雏婴了。而一旦配偶去世,则家庭生命周期进入鳏寡期。空巢期与鳏寡期对老年人来说是生活中容易发生困难的两个重要阶段。空巢家庭有几种:一种是纯空巢家庭,包括单身空巢家庭和配偶空巢家庭;另一种是类空巢家庭,包括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其他亲属在身边的空巢家庭。还有一种分类:一是年老的空巢家庭,另一种则是年轻的空巢家庭——比如独生子女家庭由于不少孩子少小离家外出求学,结果空巢期提前到来,而且空巢期在延长。

    曾海津的“后乡土诗歌”与众不同的特色在《空巢》一诗中更能集中体现。《空巢》一诗以古樟树为体,贯穿着社会发展的脉络,现代化进程促发后乡土世界巢空,亲情缺失。远方城市灿烂多姿,流金溢彩,充满无以抵挡的诱惑,这种诱惑,使空巢成为社会问题,这难道是社会的悲哀吗?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哀吗?我们无法理解,也难以定论。当意识的感知已经疲倦,我们只知道“留守儿童”的恐惧无助,空巢老人的孤寂苦闷,是后乡土世界的普遍现象,并且已经成为缠绕在父母和儿女心头的魔障!《空巢》这首诗的艺术效果,能激发读者心灵的震颤,消除世人曾经的麻木,激活从今往后的清醒。“探询的目光在远离土地的高度/是生命虚空的晕眩/怜悯一腔微弱的心跳//这时候,才能听到生命的脚步/依然花环般萦绕炊烟的弧线/可以恣意放飞往昔岁月深谷/腾空上升的风筝//那是可以掠过山梁的欢乐时光/风筝,心扉上镀亮明媚的阳光/而空巢,却让树根的绳索捆绑/一个家族的血脉/成了无法割断的脐带/绑架一种沉重的命运//直到最后的归宿/成为悲哀的凋落/仍然离不开一个祖宗设置的圈套/一座悬空的坟墓/它身上的草,最终不知源自那片土地//只有土地,才能忆起最初滋育的那一棵/就是它,开始织造了一个宿命的巢/最终在风中无声地凋谢/落在古樟的根脉之上/落在古村的路口/落进千年微波不兴的古井”,读这些诗句会有一种深切痛感,足以失眠的思绪,将随之而来。是谁织造了一个寂寞沉闷的空巢?一个宿命的巢?古樟的根脉是否即社会的脉络?隐喻和象征手法运用,因此使诗歌具有了弹性和张力,值得我们去深思!

    《山村暮色》一诗反映了孤病老人的生存境遇,“这眼里,是一张晃晃荡荡的床/在门缝中挤进的寒风中颤动/床头那只长满寿斑的茶几上/一只脱光了瓷的茶缸/一如一只脱光了毛的小鸡/蜷缩在被光线遗忘的时光中”,“一片发黄的圆圆的药片/在茶缸混浊的液体中/渐渐融化/一如一滴混沌的泪水/在床上蜷缩的老人眼眶中/渐渐融化成一片空茫的暮色”,凄凉的老人无人照看,犹如一只脱光了毛的小鸡蜷缩在被光线遗忘的时光中,只有发黄的圆圆的药片治疗风烛残年。至于什么原因造成空巢的呢?无论是留守儿童问题还是农村老人的“空巢”,说到底是地域差异和城乡二元对立,在《车票的重量》一诗中,他写道:“昏暗的土屋光线比柴灰还暗/比老人无助的神情还暗/一阵风突然冲进门来/捎来隔壁阿婶的传话/你家那两口子不回来过年了哦/打工那间厂倒闭了/一年的积蓄太薄/承受不起春运车票的重量”,打工的辛酸确实难以知晓。这首诗歌表露打工者迷茫无奈的心态。梦想已经虚无飘渺,归期总是无期。去年离家时,曾答应回家过年时会给爹捎一双棉鞋、给蛋子买支塑料手枪、给娘买件毛衣,这些承诺却因失业和承受不了中国特色的春运车票的重量,一概成为泡影!读这首诗歌只能让人心酸!然而,曾海津的后乡土诗,所说的“空巢”,其意义并非到此为止,正如他在《后记》中说:“‘空巢’从字义上讲就是‘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现在被引申为子女离开后家庭空寂。我采用‘空巢’这个意象命名本集,并非仅仅指家庭空寂的生存境遇以及当下农村‘空心村’的社会现实状况,从更深的意义而言,尤其象征着灵魂的‘空巢’,在这个人文缺失和信仰危机的时代,很多人都处于‘空巢’状态。事实上,‘空巢’寓意带有对生命和肉体的审视,因为有了这些灵魂拷问的特质,我的文字也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就是在灵魂的‘空巢’中活着,存在着,有着交错的生命向度。‘空巢’容纳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地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这便是现代性的悖论,这种悖论充满着我们的生活空间。”曾海津的诗,具有铁一般的穿透力,带有多元的主题。这与他的个人阅历分不开的,他做过流水线员工,乡村教师,杂志编辑、记者,报社主编,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多种职业的磨砺,形成了他深沉、空灵的诗歌风格,这是根性写作的重要特征。曾海津学识渊博,早年写过一些宗教哲学的文章和专著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他不仅仅停留在对文学的研究上,他对儒、释、道、墨、医、阴阳等诸子百家均有涉猎,特别精通周易等五学玄术,然而他却不张扬,更不持才自傲,甚至从不轻言自己的学识,具有中国道家鼻祖老聃所说的“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般的谦逊、质朴、诚恳和厚道。曾海津祖籍临川,为中国著名的“文献之邦、才子之乡”,在他身上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几乎所有的元素,投影在他作品中,显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返回出租屋》一诗写出了下班后的苦恼和忧伤。思乡的苦闷,甚至迷失了灵魂,情绪已经麻木,“于无限的忧伤中返回出租屋/带着滴血的痛楚和忧伤/我颠簸于比天空还高远的苦闷之上/此刻我不需要问候不需要安慰/灵魂早已在鳞次栉比的钢筋水泥森林中迷失”,苦闷和思念,就象恶魔一样缠绕着我们打工一族,以致故乡的人找不到故乡。诗的第二段开始写的都像梦境或梦思。所谓“梦里不知身是客”了,“在梦里,远方的山脚有我的故乡/落叶萧萧,纷飞/向我走来,它们是否在说/事物正在死去,韶光不再/故乡的人只当什么也不听见/直到找不到故乡。”在异乡的城市,诗人是惆怅的,“回过身走在夏季的街道上/满怀惆怅也满怀希望/夏季冰激凌是大地的一滴眼泪/售货的辛勤的少女/在啰嗦的服装店里/对一天的收获很肯定/她不胆怯,却很娇羞/犹如金黄的菜花一样单调//可是就在此刻/夕阳留一串叹息又匆匆消遁/与故乡亲近的小船已经远去/寂寞的钞票在柜员机嘴里重复嚼碎/往事沿着隐秘的小径/走进我记忆的河流”,梦的追寻,美的怀想,痛的思念,是返回出租屋之后挥之不去的情绪。 

    别井离乡的农民工,其实在心之深处,总是对家乡对亲人有无限的思念。在另一首《城市的颜色》中,诗人写出了打工者挥之不去的思乡情绪。繁华的大城市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在卑微的打工者的眼中,“城市,只有在梦中才是柔软的/一如高楼上淡黄的灯光/飘浮在灰霾之中/如同一张模糊的底片/把昨天与今夜叠印/高高的大楼/是陡峭的高,无法攀登/与家乡缓缓上升的野山不同”,大城市空气污浊,烟尘滚滚,大城市人情冷漠,互不信任。“在人山人海的大街上/迎面而来是陌生的人群/和他们脸上僵硬的表情/这也与走在山路上的感觉不同/走在山上/每一朵山花都那么熟悉/脸上都露出友善的笑容/山风更是亲昵/伸手拂去我脸上的灰尘/而此刻我们走在城市的大街/身边都是警惕的眼睛”,城市的冷漠是后现代工业社会的通病,相比之下,故乡的青山绿水最是让人留恋。“我长茧的手掌/烙上农民工称谓的烙印/在这个光鲜的城市表壳/我是一只丑陋的螵虫/卷缩成一圈混沌的夜色/我在立交桥下难以入眠/怅望高楼那一扇扇敞亮的窗口/花儿一样开放,又花儿一样凋零/我在梦中回到了故乡的山林/我迷路了,却不必担心/总有一朵花,把我带出迷津/而在城市的闹市区/却没人为我指引//走在一个个路口/总是遇见红绿灯的红/这红,与我家乡山上的花红/也是完全不同的红。”有人说,大城市太小了,其实是“我在大城市的比对之下显得太小了”。繁华富足的大城市让我显得那么卑微。城里人僵硬的表情和警惕的眼睛,使记忆中的山花显得更加亲昵,尤其在午夜梦回的时候。这首诗歌比兴手法较突出,诗中有三个对比,一是城里的高楼大厦与故乡的高山相比,二是城里人冷漠的表情与故乡那熟悉的流露着友善笑容的山花相比,三是红绿灯的红与山花的红相比,更加体现城里人的冷漠、无情,深刻反映了城乡冲突中农村人进城的矛盾心态和生存状态。

    在异乡城市,诗人回望故土看到另一种时代的悲剧在上演,不由悲痛欲绝,以诗的语言作了形象的描述,并寄寓了他深刻的谴责:

    鸟雀栖在猎人的枪口上/牛群看着土地上被太阳烧焦的禾苗/鱼儿为一条蚯蚓的尸体哀伤/青蛙晒在空中,等待陪葬//中草药材的家园颓然倒塌/乔灌木英年早夭/暴雨下一群牛羊/听我在泥石流中磨刀//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我和板结的土地凝神相望/一串泪珠从古老的岩石滑落//山脚一群老人气喘如牛/古井长睡不醒/扁担调皮地跟着风儿飞/长长的车队扬起一路风尘//似乎在表现巡察的气派/请不要阻止这河流上游与下游的交换/速生桉树的根系/已经扎进大江南北/抽干大地/却吐不出个葱茏的希望//宝宝,你不要哭/在绿色沙漠的土地上/你是我流下的眼泪/谁让你们这些自由的鸟儿/像一只离群的孤雁往梦中的乡村飞 
                                                                                  ——《家园》
    
    速生桉是众所周知的“毒树”,速生桉种植方式,几乎都是“炼山”之后进行耕作种植,原有植被以及在树林中生活的动物全部被烧光、逃跑,对生态是一种毁灭性的破坏。尤其严重的是,这种树对土壤的水分需求极大,大面积引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时间长了,土地表面板结,还出现土地沙化现象,正如人们形象概括的那样,桉树是“抽水机”、“抽肥机”、“霸王树”,桉树对当地乡土的、原产、原生的物种有极大的抑制性,它生长了,其他物种就不能生长,会导致“绿色沙漠”,还会导致小气候变化等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将遭受颠覆性的破坏,且难以恢复。如今桉树种植的村庄,已经出现用水危机,曾海津用诗歌记录下了这一切:“山脚一群老人气喘如牛/古井长睡不醒/扁担调皮地跟着风儿飞/长长的车队扬起一路风尘”。可惜对于“天上不飞鸟,地下不长草”的在国际上遭到强烈反对的这样一种有害的作物,在我国却泛滥成灾,曾海津痛心地写道:“速生桉树的根系/已经扎进大江南北/抽干大地/却吐不出葱茏的希望”,诗人反思的不只是简单的发展经济问题,生态侵略是把软刀子,不知不觉中,蚕食民族灵魂。此外,曾海津的《故乡废墟》、《办厂》、《岩殇》和《回忆古堡》都是写乡土的破坏的,无不让我感受其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强烈道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曾海津的后乡土系列诗歌很多,在本文有限的篇幅中,不可能一一赏读。我们只有通读其诗作才能体味个中喜乐忧伤。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是很普遍的现象。“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教育的缺失,“空巢老人”精神的孤寂,心里的苦闷,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不能不令人忧虑。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儿童象一个个弃儿,我们的老人像一个个木偶。读曾海津的诗更让我们看到后乡土世界的悲哀,引发了我们的警醒和思考。曾海津的诗歌是对国人的呼唤,对社会的呐喊,因而他的诗歌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意在唤醒世人,关怀社会。曾海津的后乡土诗歌,立体地凸现了后乡土中国的社会特征,对后乡土世界作出了准确、真实的描述和演绎。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诗人良苦的用心以及内心深处刺骨的痛楚,使人产生惊心的震颤!

    曾海津不仅仅是诗人、作家,还是一位具有宏阔视野的评论家,我写他的诗歌评论,感到空前的困难,因此仅选取了他诗集中的第一辑“旧巢梦痕”来进行讨论。由于他站得很高,他涉及的题材广泛而深刻,他以哲人的眼光洞悉世出世间法,他以智者的心胸唤醒世人,关怀社会,为破碎的乡土和心灵招魂。尽管曾海津还不是名扬全国的大诗人,我认为他的这些创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同类题材的前沿,并具有普遍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刘建中教授在一篇评价曾海津的文学评论的文章中说过:“我要给文学朋友说的是,海津的评论正在蓄势,一旦竹笋遇雨,便一发不可收。我相信我的预言,就像我当年预言过并经过时间验证成了大家和名家的人一样。在文学评论这一块,我相信我所预言的对象会加倍地努力。”我觉得,这句话不单适合于评价他的文学评论,也同样适合用来评价他的诗歌,我的看法同他有不少共同之处,我坚信我的判断,而非谬赞。我们知道名诗人作品固然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同时成名除了才气之外,更多需要有一定的平台和机遇,也不可避免一些“潜规则”。相信随着人们渐渐熟悉他,将会有更多人读他的诗文,了解他对社会生活深刻的洞见,感受他空灵的诗风、平民的视觉和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作者:韦其东)

    (诗集《空巢》为东莞市文艺作品扶持项目、由九州出版社出版)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