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 家教锦囊 >
你的情绪很重要——家长的情绪状态对学龄儿童的影响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7-05-10 11:16
    情绪是什么?
    
    物质世界的构成,大家说有可见不可见的物质,但是也有我们肉眼,或者我们的感知觉系统能感受到的,也有我们的感觉系统感受不到的。比如空气的存在,比如肉眼看不到的物质,这些东西的存在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物质世界的构成部分,我再问一下大家,心灵世界的构成部分是什么?实际上答案也很清晰,心灵世界的构成部分就是人类的情绪,我在这里不给大家讲教科书上怎么介绍的情绪,当你动用你的感觉系统去感受心灵世界的情绪的时候,你要有一种感觉,或者你要能够捕捉到你内心里存在着的那个情绪,你内心里存在的那个情绪是什么呢?在你内心里面,你的心灵世界里,存在着的情绪,说白了就是人味,人的味道,而这个人的味道?每个人,大家就想从物质世界的角度,每个人的味道如他的体味,比如他可能用了某些化学物质,比如化妆品,或者他是职业,或者他的所处的自然环境给他带来了某种味道,我们能够用我们的嗅觉感觉,那么心灵世界?我们感觉到这个无形的又存在的这个人味,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那么情绪,实际上它有两大构成,一个是人对人之间的互相的彼此的一种感觉,那是人和人之间的味道,还有一种,就是自己感受自己,感受到的味道,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内心的情绪的状态,内心情绪的环境让他感受到这个情绪或者这个状态的时候,我对我自己情绪的一个感受,一种认识。说白了情绪就是这样一个“人”的味道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无色无形,如影相随,他是一个无色无形,如影相随存在在那,它散发在人的内心和身体的周围,所以你和人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给我的感觉是什么,那这个感觉,一方面包括包含了你和他在一起的时候,你能训和闻到它的人味,他给你带来的情绪感觉另一方面说你打开了你的那个嗅觉系统的时候,这个还不是鼻子。很可能是你的灵魂,你闻到了他的所释放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味道,这个时候你的这个工具本身是一个嗅觉系统,他和你的互动给你提供了一个嗅觉的结果,这个时候就会产生人味,那么这个人味就叫做情绪,就叫做情绪。 
    
    我们每时每刻我都在感觉的人味,有一句话说,灵魂有香气,那么反之灵魂也会有臭味吗?再换一个视角,灵魂的香气实际上是有好的情绪。灵魂也会散发臭味,这个臭味我们这个人群都有,就是有些人和你在一起,我就觉得挺舒服,你的情绪是舒适的,是愉悦的,而和另一些人在一起,他可能什么话都不说,你在感受他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不舒服,那么也许就是这个情绪这个人味所带来的,这就是情绪,你也不用看这么多所谓的专业书籍,你先从这个角度作为一个基本的切入点,理解一下。
   
    情绪有什么功能?
    
    情绪的功能原则上说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人类的情绪自身,它是可以通过人和人之间,用人的味道的那种下意识地感觉去传染。大家都听说过有一种现象叫集体癔症,就是在一个集体的环境里,有一个人表现出了某种情绪,比如说恐惧、紧张和害怕,其他的人会同样的感受到这个人所释放出来的恐惧、紧张和害怕的情绪。当一个人因为恐惧紧张,还很害怕去从事某种行为的时候,比如说在非典的时候,很多人去买盐,于是所有人,他买盐的那个过程是释放他的恐惧情绪的,但是其他的人会跟着这个行为,其他人跟这个行为的动力就来源于感受到了他的恐惧情绪,并且被传染到了这个恐惧兴趣,同时去买盐。集体癔症的发作真正的来源就是被情绪所传染,所以有的时候人会跟风,甚至于某些政治运动,一些集体的活动。总的来说就是指情绪的传染性,那么情绪的传染性是情绪在流动的过程当中,在人和人之间作为人的味道,传播传染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心理力量的传递过程,这是情绪的第一个功能。
    
    情绪的第二个功能是什么?情绪的第二个功能就是它的叠加与交互诱导。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知道,就是说当你有一个不好的情绪的时候,你遇到了一个更加烦躁的人,那么这个更加烦躁的人,他会把你本来某一个水平阶段的情绪诱发的更加的激越。例如当一个孩子在6岁,恰恰父母的情绪也有不良因素的话,这两个情绪会形成叠加与交互诱导的效应,就是孩子的情绪和父母的情绪之间会产生负负为更负的效应。但是从正面的角度也会这样,就是当妈妈、爸爸也就是妻子和孩子之间,亲子之间有好的情绪的话,他也有叠加和交互诱导效应。他的交互诱导效应就是一个好情绪和另一个好情绪互相支持的话会产生1+1大于2的效应,这是情绪的第二个功能,叫做叠加与交互诱导效应。
    
    情绪还有第三个功能,叫做支持性功能。它不是支持人的社会行为,而支持人的内心,世界的平静感,安全感和灵魂里的稳定,灵魂里的稳定,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一个人情绪稳定的时候,他的内心世界一定是平静的,他的灵魂不会受到骚扰,不会受到侵扰。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讲,当一个人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功能的时候,他会找到人类心理上最需要的两种感觉,叫做归属感,安全感。好的情绪是灵魂的稳定,我有家庭的归属,我很安全的存在在这个社会上,世界里。
    
    情绪有一个三无的特征,情绪有哪三无的特征呢?第一个,情绪是无孔不入的,就是情绪就像一个假设人的心灵是一个很大的房间的话,情绪就是这个房间里弥漫着的烟雾,这些烟雾就是情绪的存在形式,也是情绪的功能性状态,就是你这个房间有没有东西,我的情绪都以烟雾的形式存在,所以这叫无孔不入。情绪还有第二个无,叫无处不在的,心有多大,情绪就有多少。有人说过,比这个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是人的心灵。那么充斥在人的心灵里的东西是什么?就是人的情绪,所以它是无处不在。情绪还有第三个无,叫做无所不能,有激情犯罪,有冲动型人格的犯罪,它实际上不是这个人犯罪,是他内心的某种失控的情绪在犯罪。一个人选择了一个良好的有功能作用的信仰的话,它还能救人,还能自救,所以这个情绪都是无所不能的。好情绪能拯救灵魂,能拯救生命,能拯救家庭,拯救国家和民族。坏情绪能杀人,能做对地球对人类有危害的事情,所以这个情绪它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所以我们给情绪的定义,情绪它有传染性,他有叠加与交互诱导效应,他有支持性功能。
   
    小学三个成长阶段
    
    很多家长说:我不知道怎么更好的教育我的孩子,我很失败。你之所以没有陪伴好你的孩子,与其说你没有找到陪伴小学阶段孩子的方法,不如说你没有调整好面对小学阶段孩子的情绪状态。那么小学阶段的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情绪或者什么样的状态呢?
    
    小学阶段6年跨越了一个人的年龄的6到12岁,6岁之后他进入到学习,进入到一个集体生活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有几个重点的和转折性的情绪发展,在此给家长们总结,叫一三五,即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如果你能掌握这3个阶段情绪陪伴的最重要的转折的孩子的需要。对于家长来讲,你陪伴孩子的小学阶段的质量保证就有了一半,第一个阶段就是一年级一年级是什么阶段呢?一年级阶段是他从一个自由的,无拘无束的社会角色进入到被规范,被约束,对规则要遵从的这样一个阶段,所以他一年级有持续3个月到6个月的一种情绪叫做恐惧和害怕,那这个阶段对于家长来讲,是对孩子情绪陪伴,情绪教育和心灵成长的最关键。孩子对规则、对人际。有很多的陌生感,他很难让自己变成一个对规则的无条件的服从者。对于他来讲,自己很难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静的、可耐受的状态里去。那么他的反应的形式就是他感到学校环境,集体环境,班集体的那种规则,是令他感到害怕和紧张。而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对他有情绪的陪伴,对他有情绪的理解,有情绪的宣泄,对于他来讲,他的恐惧和害怕会减少。在一定意义上讲,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恐惧、紧张、害怕的情绪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把自己收缩。同时,他要在内心里找一个释放的途径和释放的渠道。如果他没有释放出来,他就出现内心里的就是说压抑,然后他对某种行为就有一种下意识的抵触。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理解了孩子在一年级时候的恐惧,家长就可以用干预情绪的一个技巧,叫做正负相抵。比如说,当他有一个不好的紧张的、恐惧的、情绪的时候,给他一个上升的、柔和的、温暖的情绪。那么这个时候,他对于规则给他带来的紧张感,压抑感,会有一种会消减,会有一种放松,那家长这个时候的陪伴就是有针对性的。所以情绪在学龄儿童的第一个减缓他的紧张感,转移他的注意力。减缓他的紧张感是指什么?让他在学龄,就当他在入学的第一个星期就开始学会在课后、在家里、在周末去放松自己的状态。比如说不要给他增加学校之外的作业,不要给他强调和强化追求规则的重要性,甚至于学习的重要性。对于他来讲,他只要能够在学校,只要能够基本完成作业,剩下回来是放松。可以在周末带着他去公园去自然的环境,也可以家庭的成员之间有互相的情绪叠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孩子的情绪的支持功能就会出现了。
    
    那么第二阶段,就是学龄前儿童第二个情绪的作用就是三年级。三年级的情绪主题就是自我怀疑,他老怀疑自己,这个怀疑自己是什么呢?是他心理发展进入到一个特殊的阶段,就是他的形象思维进入到了逻辑思维阶段。到了3年级之后,他内心里的习惯系统发生了变化,他就怀疑我是不是不行,我是不是不适合于学习,我是不是一个不被别人认可的人。所以小学阶段3年级之后,学习好的女生开始增多了,因为女生的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转换比男生要快,那这时候9岁到10岁的孩子都遇到了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自己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他们老是怀疑自己,其中男生居多,所以很多的男孩子,他的学习习惯,他的心理习惯出问题,就出在3年级。而我们的父母的陪伴没有很好的支持,就在3年级,所以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当他有强烈的自我怀疑的时候,异性家长跟他一起处理他的人生挑战,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再就是学习的思维方式,就是男孩有母亲可以多陪伴,女孩有父亲多去陪伴,而这个陪伴,让他那种自我怀疑,不稳定的情绪会变得相对的稳定,相对的安宁。这个阶段如果处理好的话,他的情绪会稳定到4年级末,5年级初,也就是从3年级开始你能处理好他的情绪的话,他会稳定一年半左右。
    
    第三个阶段就是5年级,5年级是什么阶段,是迷茫加困惑的阶段。所谓5年级的迷茫,加困惑的阶段,和他的心理发展儿童进入到5年级之后,他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他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关系当中的性别差异,关系当中的男女有别,关系当中的就是女性的儿童,就是女孩子,她的身心的发育往前走,男性的儿童,男孩身心的发育相对女孩的身心发育往后走,所以早熟的女孩,她就开始出现情感迷惑,情感困惑,然后她的情绪就变得极度不稳定,极端的躁动。男孩也开始对异性感兴趣,情绪出现了攻击性,情绪出现了自我内心里的那种暴,因为他有了性的懵懂性的冲动,女性儿童,也会出现了对异性感兴趣,然后甚至于这个阶段的女孩,很多主动的去追男孩,主动的和男孩有更多的交流,男孩反而表现得羞涩,在5年级开始到6年级的上学期一年半的时间。所以这个时候,对于家长来讲,他们情绪出现了火山爆发之前的一个症状性情绪就是不稳定,但是他没爆发,他不稳定。如果我们的家长知道了心理学的原理和技巧的话,这个时候正好对应的是什么,正好对应的就是女孩子,有女孩儿的家长就是妈妈过去和他的情绪做共鸣。男孩子由同性的家长,父亲过去和他做情绪的正性叠加,正性的交互诱导,然后去做情绪的共鸣。这个时候男孩子会因为他情绪上和父亲有共鸣感,得到父亲的心理上的支持,他情绪就会变得被抚慰之后的稳定。女孩子,这个时候,她出现了对异性的极度的感兴趣,出现内在的躁动不安,那么女性的家长跟上了,对她生理上有一个解读都在心里的烦躁,浮躁的情绪有一个支持性的安慰,那防止她出现关系上的问题,那就是自我情绪问题,这些都会用。
 
    所以总结出来讲,学龄儿童他有三大阶段,一年级的恐惧害怕,三年级的自我否定,也叫自我怀疑,五年级迷茫和困惑。一年级是父母同时跟进,三年级就是异性家长跟进。五年级是同性家长跟进。
   
    家长应该如何调整自身情绪?
    
    小学阶段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心灵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形成社会角色性性别的第一个阶段,家长的情绪对于孩子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以及他心理的健康状态,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和基础性的影响。如果说家长在整个陪伴中,情绪处在极度的不良的状态,他会把这个不良的状态用传染性的功能传染给孩子,孩子会在一个不良的情绪状态里去学习。这个时候他的适应能力,他的学习的那个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都是低下的,它必然带来学习效率和整个的六年生活的社会角色扮演的效率的低下,家长在这个阶段的情绪稳定性,给孩子输送的情绪的正情绪的数量,做情绪陪伴和调整的质量,直接就决定这个孩子一生,所以这对于家长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孩子违逆抗拒不服从时,很多家长的负面情绪就在于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我的,为什么和我对着干。我说的那么对,我那么对她好,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饮食习惯,交往习惯,他就是不听。这时候家长就变得愤怒,变的,妈妈变得唠叨,爸爸变的不耐心。有的家长会变得动手打孩子,还有的家长冷暴力,我不管你,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良的情绪就会弥散在这个家庭环境。而孩子不服从的时候,在一定意义上讲,对父母是一个信号,他从心里上释放了一个内在的信号,就是我心情不好,我需要你们给我一个情绪上的安慰,抗拒不服从,就是你说什么不听,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就是告诉家长我都这种情绪了,我都那么不高兴了,我都那么内心压抑了,你竟然不理解我。你竟然还是按死板的、硬性的条框来要求我,来看待我,所以增加了他的情绪上的对抗性。这个时候就变成了叠加效应,你越对抗我有坏情绪,父母越给你坏情绪,你越对抗。这个时候就奠定了青春期孩子和父母形成敌人和形成仇人。就变成了敌人或者仇人的一个心理基础,就是亲人先变敌人,敌人再变仇人。可是很多的时候,父母不去处理情绪,他有足够的理由释放自己的情绪,比如他有封建的、家长性的感觉,权威,还有一种自我、自私,就是我说的就是对的,那么对的东西是不用情绪来传送的,对的东西是理性,理性上觉得对的就不用从情绪、从感性上去传达。他没有想到陪护一个孩子到12岁的一个心理教育的原则就是正确的东西加上温暖的情感。因为这时候孩子他不是用道理才能让他心灵获得成长,他是在情绪上被抚慰、被支持、被认可了之后才获得心灵的成长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的家长忽略了这个最基本的要素,他把正确的东西用错误的方法输送过去,最后还是一个不好的结果。就是面对不同抗拒时。所以面对这样的家长,我们给他一个技巧很简单,当孩子不服从、抗拒、违逆时,你们可以演个角色扮演,他当爸爸,你当孩子。说儿子,你刚才对我这样是吧?咱爷俩换换角色,你刚才说的是我,我刚才说的是你,咱两个演演,咱做个小游戏,咱演个小话剧,咱演个小节目。爸爸可能对,也可能错,你也可能对,你也可能错,咱们演演,你演那个不服从抗拒违逆的儿子,他演那个理性的自以为是的家长,交流一下。
   
    第二,就是孩子犯错误和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小学阶段就是犯错的阶段,青春期阶段就是出问题的阶段,犯错误是小学阶段的主题、出问题的主题。所有的心灵成长的过程,在6岁到12岁和12岁到18岁,都伴随着犯错误加出各种问题。犯错误叫成长,出各种问题叫成熟,不犯错误没法成长,不出问题没法成熟。很多家长后来把我这句话记下了。但很多家长根本没理解透这句话的意思,你要陪着他犯错误,而不是他一有错误,你就有情绪,后来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你的情绪。先这样说,他犯错误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情绪来应对他的错误。那么你这个情绪成为他下一次犯错误的一个心理的动力,因为情绪有传染性,你这人怎么又做错这个题了?你怎么又考60分了?你怎么又去打人家同学了?他可能下次考50分,他可能下次又打同学,他可能又去做违纪的事,为什么,这里面有一个动力,就是你的负面情绪出来了之后就成为她下一次错误,他被传染,形成这个错误的一个情绪依据。情绪和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情绪和行为之间就是好的情绪,有好的行为,坏的情绪,就支持坏的行为。你就是个成年人,心态也好了,心智也成熟了,也老练了,你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有不好的行为呢?所以他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更要用理性对待,面对孩子的不服从抗拒,违逆,你需要感受他的情绪。而犯错误恰恰相反,你要用理性对待,他犯错误,你用负面的情绪反应,你等于犯了第二个错误,你不要用这个错误去针对他前面那个错误,你情绪犯错误,他行为犯错误,最后,后面出现的第三个就是他行为继续犯错误,所以你这个情绪成为它第三个那个行为的一个桥梁。所以美国心理医生在那个建国门饭店给中国的心理医生讲课的时候,他讲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一个美国的家庭在郊区的别墅里度周末,然后去搅果汁,就是水果挤出来果汁,那个果汁机把这个孩子的手给搅伤了。于是他做了简单的包扎之后,就火速的开着车往城里赶,就找医院,当时是下着大雪,路面湿滑,他爸爸又开得飞快,因为他的孩子的伤势紧急,这个时候孩子说了一句话,说,爸爸,我们不要开这么快好吗?我们已经犯了一个错误,我们不要,我们慢一点,已经手受伤了,我们不要再犯第二个错误。他爸爸一听之后,他的孩子只有十几岁,他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他的车速就下来了,他慢慢的安全的拉着她的女儿到医院去做救治。所以这里面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当我们真的包括孩子出现了一个错误,我们用情绪来应对这个错误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在用一个错误去制止另一个错误,那很有可能,就是我们会制造第三个错。
   
    第三,孩子表现与家长本人和社会的期待有差距,家长说,我的孩子多么好。期待一定要考100分,最后考了95,85,一开家长会老师说学校教研组长说,你的孩子真优秀,你的孩子很好,但是他犯错误了,他学习成绩下降了,他出现问题了,父母出情绪了。孩子出问题,是你的事还是他的事?大家一定要理解,不是说这个出问题的原因是你的原因还是他的原因?在我们很多学龄儿童的陪伴过程中,家长分不清,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你的事,你做,你出现问题,我帮你摆平,你没有实现父母的期待,我脸上挂不住。然而家庭之间的角色的边界,和角色的的功能和功能之间的分区,就你家长是家长的功能,孩子是孩子的功能。他有多大的本事,他就做多大的事;他有多大的付出,他就有多少回报,和你无关,他与期待有差距的时候,让他自己去面对。这个时候,你既没有理性,也没有感性,你是局外人,你就想他不是我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
    
    第四,父母自身有心理波动,我们见过很多家长自身就有问题,工作不顺、事业不顺、感情不顺,怎么办?这样的父母很自私,你承受不了,你化解不了,你处理不了这些情绪,你干什么呢?你找出气筒,找各种合理化的理由,你把你的负面情绪给孩子,孩子成为你情绪的承载者垃圾桶。而且夫妻关系的问题,而且是成人都处理不了的问题,你给孩子,这个孩子情绪上就会什么?就会出现压抑,就会出现心理负担,心理包袱,我不认为这样的家长是好的,这是第四。
    
    第五,家长的情绪两极化,对孩子的情绪有什么影响?对孩子的情绪角色混乱,孩子是被你喜欢还是不被你喜欢?你有好情绪的时候,你喜欢的是你的情绪,很多家长在调解自己情绪的时候,他没有一个内在的定海神针,他的眼中只有他的情绪,而不是作为孩子的陪伴对象,这样的家长首先说是不称职的,从心理意义上讲是有问题。
   
    所以,从第四和第五的角度,在此教给所有家长一个很有效的处理方式,你自身心理有波动,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远离你的孩子,你处理不好你的情绪的时候,你可以找心理医生,你找其他资源,孩子不是解决你的情绪问题的工具,也不是你的情绪问题的承载者,你情绪不稳定,你所表达和表现出来的心智的不成熟,只能在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设置障碍,而不是成为推动力。家长自身的心灵成长,对情绪的把控能力,对自我情绪的理解能力和处理能力,是陪伴学龄期儿童家长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和依据。
    
    孩子不是解决你的情绪问题的工具,也不是你的情绪问题的承载者,你情绪不稳定,你所表达和表现出来的心智的不成熟,只能在孩子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设置障碍,而不是成为推动力。
来源:家庭教育小贴士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