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 案例分析 >
现实版“小蝌蚪找妈妈”:社工介入困境儿童服务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1-07-05 10:48
    一、基本资料

    琪琪,男,2012年01月日生,居住在平桂区西湾街道石梯村上寨7号,在校学生,目前就读于石梯小学三级1班。性格十分内向、学习成绩很差,在家里就只和堂姐呆一起,从不出外面和小朋友玩耍,日复一日,伴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他对学习失去了兴趣,都不愿意去学校学习,琪琪经常一个人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我们在走访了解其堂姐学习和生活情况中,特别是帮助到堂姐找到妈妈并相互取得联系,同时也关注琪琪生活和学习情况,在某次活动中他和我们社工说他很想妈妈,为什么不帮他也找到妈妈,所以琪琪恳求我们西湾社工帮找到了妈妈,把琪琪的愿望告知其奶奶,老人也希望可以帮助她的孙子。

    二、背景资料

    琪琪未满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就丢下案主离家出走,十年过去了,都未和家人或小朋友 案主有过联系,可能母亲都改嫁他人妻吧,他从小都未得到过父爱和母爱,也不知道父母长什么样子,跟着奶奶寄住叔叔家中,由于奶奶年岁也高,无法很好的照顾到 案主的学习和生活的重担,所以就由叔叔看管、照看 案主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其叔叔喜欢喝酒,喝酒后喜欢打骂案主,所以案主回到家里都是不敢说话和有多余动作,深怕突如其来遭叔叔一顿打骂,所以琪琪特别想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但是,自从知道自己没有父母亲,加上寄住叔叔家还时常被打骂后,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

    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刚开始还好, 案主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有点懂事开始, 案主就慢慢的开始羡慕其它人、同学有父母亲袒护和疼爱。到现在为止,时而就只能和堂姐说说话,把内心深处的想法埋藏、封闭起来,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三、主要问题

    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很危险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和家人过多的勾通和表达自已的需求。

    四、问题分析

    案主的生活环境已经对案主造成很大的生活心里阴影。尽管有叔叔照顾和奶奶看管,但是除了血缘上的没有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父母亲的身影。奶奶对 案主他其实很疼爱,但是毕竟力不从心了,奶奶并没有要求他有多大的要求只希望他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大人的一片心意。

    就其周围的同学、以往的玩伴等人际环境而言,据其堂姐和邻居们的反映来看,几乎不和其它人交往、玩耍、交流。所以可能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而且在未读书之前, 案主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

    也就是说,在随着长大和学习后,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的交流,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在精神上得不到袒护和疼爱,在行为上有了新的逃避方式。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帮其找到母爱,得到关怀、疼爱,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

    五、介入策略

    1、和琪琪的家人、老师、同学取得联系,纠正好案主叔叔喝酒打骂之事,并和他们一起帮助和开导琪琪的思想和心情,使案主心情开朗起来,重新找到自己的情感和寄托。

    2、招募有专业知识、有爱心、极积向上的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案主提供探访、做思想工作、辅导作业、纠正不良行为等服务。从而增强服务对象的支持系统,从而减轻其孤独感、内向所带来困惑。

    3、帮案主寻找到其妈妈,让案主重新得到母爱,在伟大的母爱关怀中健康快乐成长,并和以前的小伙伴们联系,鼓励她们来找案主玩耍,使得案主不会在孤独寂寞中成长。

    4、根据儿童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辅导方法,对琪琪进行帮助

    我们在入户其堂姐探访工作中,和案主有了第一次的接触,不管我们怎么样和案主说话,他总是一句都不理,也不看我们一下,就是自已在玩自已的东西或是发呆,第一感觉这案主很不同,就向其奶奶和堂姐了解该案主,说他从不出门和其它玩伴玩耍,就只跟堂姐一人在家,或跟奶奶身边,平时都一人发呆。经过首次的沟通我们对案主的基本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依据民政办、学校所掌握的资料、我们站对该案主的介绍和与案主的具体了解,我们初步的对案主进行了一个问题的评估。

    案主未满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就丢下琪琪离家出走,十年过去了,都未和家人或小朋友琪琪有过联系,可能母亲都改嫁他人妻吧,他从小都未得到过父爱和母爱,也不知道父母长什么样子,跟着奶奶寄住叔叔家中,由于奶奶年岁也高,无法很好的照顾到琪琪的学习和生活的重担,所以就由叔叔看管、照看琪琪的生活和学习,而且其叔叔喜欢喝酒,喝酒后喜欢打骂琪琪,所以琪琪回到家里都是不敢说话和有多余动作,深怕突如其来遭叔叔一顿打骂,所以琪琪特别想得到“父母”、“双亲”的宠爱,但是,自从知道自己没有父母亲,加上寄住叔叔家还时常被打骂后,他就开始自卑,开始封闭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形式上的反叛,但是总爱一个人独自呆着。

    刚开始还好,他还会和同学们有彼此的交流串访,但是自从有点懂事开始,他就慢慢的开始羡慕其它人、同学有父母亲袒护和疼爱。到现在为止,时而就只能和堂姐说说话,把内心深处的想法埋藏、封闭起来,但是较好的一点是他没有和家人有太多的对抗,只是不与家人沟通。

    案主的学习、家庭、交际面临困境,案主心理存在一些偏差,外显的安静和无所谓的态度是很危险的表现,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自卑。关键的一点是不敢于和家人过多的勾通和表达自已的需求。案主的生活环境已经对案主造成很大的生活心里阴影。

    最关键的一点是住在叔叔家,经常被打骂,而堂姐找到妈妈后多了许多关怀,疼爱,更是羡慕姐姐经常收到线亲寄来的好东西和问候。面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他的问题特殊性在于以讨厌现实、逃离现实、不愿面对现实为根源,感觉到了自己交际的被冷落,心理上的自卑,一时间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无奈与无助充斥着他的心里世界。

    不敢面对又无法逃避的心理使他倍感孤独、寂寞和困惑,进而表现出了种种的异常行为。就案主个人而言,他自己深感痛苦,他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自己心理世界翻腾蹈海般的拼死挣扎,也无法调整自己斩不断理还乱的心绪。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不愿意这样下去,他希望有人可以帮助他。整个的问题中应该说有叔叔和能否找到母亲。因为事情的直接根源就在于,案主迫切地想找到其妈妈,从中得到关怀,疼爱。所以在我们帮助案主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发动亲人和学校来配合案主,帮助案主解决问题,重新找到母爱,得到母亲的关怀。

    当前而言,案主较为外显性的异常行为出现了,只是不言不语发呆,从内心上排诉人,可能慢慢产生讨厌或恨这个家,所以我们就要齐心合力帮助案主从这方面从出来,重新认识这个家、这个生活团体。从而得到众人的关心、关爱,在这社会大家庭中得幸福感。

    在一次去石梯小学搞活动中,突然案主找到我们社工姐姐,希望我们能帮其找到妈妈,并和社工姐姐说了很多其内心显不为人知的想法,在学校、家里等遇到的困惑,经过我们社工站同事讨论,必须尽快帮案主解决,我们最先到案主家里,找到其叔叔,传递案主给我们的信号,并要求其叔叔少喝酒,更不要暴力向上,恶语相加,多点关爱,希望案主奶奶多关注小孩的内心变化,多此开导。也找到案主的班主任,了解案主情况并希望老师多留意案主,帮助他和其它同学建立好同学之间的友爱、互助关系。

    一方面,我们制定了个案服务计划,之后通过对案主亲属邻居等的走访,了解到更多关于其母亲的信息之后,在征得案主监护人及案主同意的情况下,将此情况反馈至公安部门,需求公安部门的支持。最终在社工的努力下以及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初步确认其母亲的地址。为了更好的将案主的想法及需求反馈给其母亲,我们到达其母亲的生活地,通过当地公安、民政、村委的帮忙,终于在当天晚上见到了其母亲,将案主的情况及想法传达给他的母亲,在与其母亲充分沟通之后,其母亲表示愿意与孩子联系,给予孩子关爱。

    现在案主经常跟母亲联系,感受到了母爱。我们到到他家中进行回访及跟进时,一家人都十分的热情,连声感谢。这个个案的开展,让我们感觉到自身工作的意义所在,社工的力量很小,但社工的工作意义重大。

    经过一段时间案主和家人、学校、身边的同学、特别是母亲互相接触,感觉案变了个人似人,就今天周未我们入户进行跟踪探访,刚进到案主家里,以往那个发呆、不愿意理人的小男孩,很高兴的跑过来,对着我们的女同事就叫姐姐好,而对我就是一句叔叔好,我当时还楞住啦,今天是什么日子呀、但是心里特别的甜,和同事两眼对视了一下,都感 动的大声说:你好,然后就引我们到家里的客厅坐,并和堂姐一同倒茶给我们喝,当时我们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语言表达出我们心中喜悦,感动。

    案主叔叔、奶奶都一同坐下来和我们聊起两案主的娈化过程,并特别感谢我们帮助两姐弟找到母亲,我同事就拉着两案主到了外面,个别的相互的了解案主,并对案主的生活,学习进一步的指导,特别对现在和母亲联系里的勾通是否存在什么困难,和同学交往里发现有什么?案主都表示良好,为此,我们感到很是骄傲,也很兴奋,久久内心都很甜。

    案主的变化,我们更是迫不及待地想去学校向案主的班主任,同学们了解案主的所有,但是今天是周未,只能通过电话向案主的班主任做一步了解,但在案主的老师返馈回来的?就是老师一遍一遍地夸案主,变化超级大,不在是哪个莫不作声,呆呆木木的小男孩了,都极积参加学校的、班集体的所有活动,作业也很认真的完成,学习成绩就得慢慢地进步了。

    当我们要离开案主家里时,案主拉着同事不肯放手,我们也不想那么快地离开案主,但是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走访,在不舍也有分离的时刻,也为下次相见提供更好的情感。案主突然跑到自已的房间里,我们知道案主是真不舍?跑回去哭了,我们千不舍万不舍,也只是回一下头了。在路上我们即开心又兴奋,真的不知道用什么文字能刻画出我们现在的心情。同事和案主聊天时,案主更希望自己拥有母亲、亲人更多地关心自己,同时也希望自己学习进步,也坚定地说他会努力学习,争取在期未考得理想的成绩。

    可以说他是很有理想的人,这是他们这个年龄独有的特征,也是他一直沉醉于青春偶像类动画片的故事情节。我们感觉案主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快被突破,我们也一直让案主感觉自已还算满意的家庭竟然也是这样的好,所以他在自卑的压抑下心理世界有了新的变化。作为社工人员,我们能直接介入他思想价值观的改变中,只能一步一步地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根源所在,并且独立的把它解决好。

    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的调动他周围的有利社会资源来支持案主成长,就社会资源而言,案主最需要的是母亲和亲人的关爱和同学们的理解,需要周围的亲们可以主动的多给案主一点心理上的慰藉。让一颗颗火热的新融化他那颗有几分寒气的心。事实上案主的社会资源中造就潜在的存在着上述几个方面的所需资源,只是两者之间的需求关系和被需求关系没有及时积极的建立好。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突破口,也是案主自身实现问题解决和成长的优势所在。

    在对案主的问题及周围社会资源环境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案主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对案主造成太大的生活压力。尽管父亲去世了,母亲出走,在身边的叔叔、奶奶虽有一点区别之外,丝毫没有一个父母亲的身影。现在有母亲关爱,所有人要求他健康快乐的成长,希望他可以懂得作为亲人的一片心意。所以也就不存在同学、朋友们的排斥和议论。他与周围的同龄孩子相处的还比较融洽,并没有现在这么僵硬。也就是说,他在心理上有了一丝的迷惑和矛盾,所以开始逃避父母的关爱,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便很快的陷入其中。

    在精神上想找到了其它依托,在行为上找到了新的逃避方式。我应该帮助案主认识到现实的真实性、不可更改性,以及现实的实质性一面,协助案主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自己,面对家庭和生活的现实。依据理论分析而言,人是自主、自决的,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主要是由人自己选择的,而并非如环境决定论认为的:人的行为完全受外部环境支配。

    人的内在的“成长动力和“健康动力”导致人产生一种“自我认同的需要”。“自我认同”又可分为“成功的认同和“失败的认同”。“成功的认同”是指人类有得满足、获得成功的需要;“失败的认同”则表现为:逃避现实、不负责任、孤独寂寞、对自己的行为无法有效控制。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面对现实,要从一个事物,一件事情的多个方面来分析看待。

    不能固定思维,更不能封闭自己。要学会在外界的社会资源中吸收可供自己正常成长发展所需的东西。 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现实疗法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我们怕案主无法在缺失父爱母爱思维中重新思考。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是不必要的。

    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现实治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在治疗过程中社工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希望我们的帮助可以尽快让案主恢复,使他自己有一个较好的进步。

    六、服务模式

    考虑到案主的年龄和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现实疗法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潜在能力,通过现实的真实呈现来使其看清问题的实质。如果再在此情形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我们怕案主无法在缺失亲情的思维中重新思考。

    所以还是用事实来说话,让案主自己在现实中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是不必要的,排诉亲人、同学,过渡幻想父爱母爱是不对的。从而在根源上解决问题。现实治疗法认为:自我认同的发展受到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以及与他人交往的影响。它强调人不能靠情绪产生行动,强调我们应该先行动,在行动中改善情绪与观念。

    在治疗过程中社工是一个模范、也是一个教师,他要让案主感受到关怀与体谅,也要对案主进行行为示范、指导和监督。

    七、总结

    儿童个案工作就是儿童社会工作,也就是儿童社会工作者依托儿童服务机构对儿童人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与感情支持与服务,旨在改善儿童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儿童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经过这多次访谈,我了解到,儿童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保障,对她们的感情关怀才是最重要的,儿童渴望被接纳更是需要亲爱,我们应当对儿童有信心,有耐心,并且与儿童有很好的沟通以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作为一个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这次访谈对我也有很大帮助,让我更清楚了正确对待儿童需求的方法。
来源:微信公众号·社工客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