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晚望下的山水襟怀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3-09-01 10:19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其一,是清代诗人谭敬昭的一首七绝,收入其诗集《听云楼诗钞》。2006年被选入高考语文广东卷,遂引起广泛关注。诗曰:“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短短四句,却如小品文一般对生活的某个片刻进行了灵动、审美的表达,充满了禅意和韵味,给人妥帖、舒畅之感,引发无限遐想。

    一、“晚望”与文人情怀

    粤秀峰即越秀山,亦称粤秀山、越王山,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海拔高70米,属白云山之余脉。由主峰越井岗及周围蟠龙岗、桂花岗、木壳岗、长腰岗、鲤鱼头岗等七个山岗和三个湖(东秀湖、南秀湖、北秀湖)组成。越秀山是古代的海上战略要地,山顶上建有镇海楼,现为广州的城市标志之一。

    越秀山上文物古迹众多,消失在历史洪流里的有越王台和老广州们记忆深刻的观音阁等。观音阁原叫作万寿寺,明朝永乐年间,都指挥使花英到越秀山万寿寺处拜佛,彼时万寿寺庙小地窄,且位处山林之中,来往艰难,一般人很难注意到此处有座寺庙。花英扩建此寺,改称其为观音阁。到了清代,观音阁又经过多次整修扩建,规模变得更大。到中华民国成立初期,观音阁已是广州
除六榕寺、光孝寺等寺庙外又一香火鼎盛的庙宇。因山上有观音阁,当时的广州市民称之为观音山。因此,诗最后一句中的钟声首先应为观音山的钟声。

    先看本诗作者,谭敬昭(1794—1851),字子晋,又字康侯,号选楼,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广东阳春人。一生博览群书,勤于文学著作,尤精歌赋,其诗词著称岭南,幼年著《趋庭》《闻韶》诗集。青年著《答客难》《七稽》等堪称于时,乐府尤为出众,与张维屏、黄培芳一起称“粤中三才子”,又与林联桂、黄玉衡、黄培芳、张维屏、吴梯、黄钊等合称“粤东七子”。晚年著有《听云楼诗钞》《词钞》。咸丰元年(1851)卒于任,终年58岁。诗友张维屏为其写《墓志铭》道:“其官弗延,其年弗延,其人则传,其形归于幽阡,其神游于阆风之巅,而比肩乎列仙。”本诗题中有“同黄香石诸子”,表明当时,此次登山远赏,有知己黄培芳,或许还有张维屏等相伴,心境平和舒朗。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晚望”诗,“晚望”自唐以来渐成类型,白居易、戴叔伦、宋之问、曾巩、徐侨等均有此类同题材佳作。“晚”即时间,此类诗中常出现“夕”“暮”“残”“还”等词,白居易《曲江亭晚望》中“水面阴生日脚残”,一阴一残就是极佳的点题。本诗则是以“归艭”“鹤南飞”应题,归是归来,南飞也应为寻地栖息。

    “望”为远看,远观,视野较为开阔,景致小巧而尽收眼底,为一幅物象完整的画图。诗中,“山外江”之浑茫,“远帆点点”之碎屑,“横空”之旷朗,“南飞”之平远,皆在诗人一“望”中。望又与登高关联,登高远眺、赋怀、怀古、伤时等,老杜“百年多病独登台”“花近高楼伤客心”,李煜之“无言独上西楼”皆为登高而伤时伤己之作。本诗丝毫无伤感之态,也不写古,只写偶得的观赏片刻,洁净清爽。而登,则离不开楼、阁、亭、台,自然也就与山紧密联系。本诗中,诗人登粤秀山峰远望风景,本身就是一处美好的景致。山又总与水相连,于是山水诗意便在此远望中滋生流淌。全诗大意为,诗人登上江边的青山远眺,看到沐浴在夕阳之中的片片远帆,天空中的“老鹤”横空向南飞去,将钟声带到了海幢寺。不说钟声远播或观音山与海幢寺的钟声此起彼伏,偏说老鹤带着钟声到海幢,这种大胆的想象和特殊的手法,让读者心中产生许多柔和及闲逸之情,画面也颇具动感,可谓不着一字而风流尽出。

    二、音韵之美与丰厚意蕴

    诗与其他文体不同,其美不在于“写了什么”,而注重“如何写的”,用怎样的音声组织,句式构造等传达了诗意诗情。人们读诗总注重思想、内容、意义而忽略形式要素,而后者恰恰更为重要。本诗用平水韵上平三江韵,与七阳韵类似,声域开阔,宜表现豁达之情,“横空”二字分别为下平八庚韵和上平一东韵,厚重感强,使诗的声音不至于太飘。只是“带得”二字属舌音字,音响上显得滞重沉闷,似乎是老鹤被雾气沾湿了翅膀,将“南飞”的逍遥打了折扣,不过,鹤是老鹤,又是负载了钟声,显得沉重也在情理之中。句法上,首句很有趣,用顶真手法,写出相临的粤秀山与珠江的地理关系,山似在江上,江确在山外,山水相依而相得。次句,用“片片”形容远帆,是相对于前句山水画的大背景,皴染般的几抹几痕。三四句写动物,即广州多有的鹤,其南飞的动态牵走了人的思绪,又似乎把钟声带到了江南岸的海幢寺,海幢寺并未实写,而以钟声为借代,这实是画笔难以描摹的。

    传说珠江南岸从前有座叫做万松岭的山,附近有一座寺庙,南汉时称为“千秋寺”,明末改为寺院,称作“海幢寺”。海幢寺历史上与光孝寺、华林寺、六榕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又以其一千多年历史的高龄,为“四大丛林之冠”。如今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环境清幽、园林优美,寺内曾有“古寺参云、珠江夜月、飞泉卓石、海日吹霞、江城夜雨、石磴丛兰、竹韵幽钟、花田春晓”八大景点。“海幢”一词,源于佛家典故“海幢比丘”,借“海幢比丘潜心修习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成佛”之意。比丘,即佛家的和尚。寺庙命名为“海幢”,借以勉励信众,学习海幢比丘,潜心修习佛经,最后得道成佛。诗里的“带得钟声到海幢”中的海幢,即海幢寺。它描写了老鹤自北向南腾起飞去,方向恰好是海幢寺,而诗人相信它能把观音山上的钟声带往海幢寺去。此处,诗人可能先听到越秀山上的钟声,后听到海幢寺传来的钟声;也可能是看到鹤飞过去后听到海幢寺的钟声。不论怎么样,这钟梵之声,余音绕梁,滋润着一代代后学者的心,此诗也因此成为脍炙人口的岭南传世名作。

    整体上看,全诗结构上由山而江,由江而帆,由幢而鹤,由鹤而寺,粘连穿通,浑涵一体,浩渺之江水,秀美之山峰,徜徉之归舟,仙心之老鹤,彼岸之寺庙,融溶一起。山水的“仁智”之征,鹤寺的佛道情怀,都作为诗性修养和思想底蕴,自然渗透出来。

    三、妙手天成的绝句之转

    一般来说,绝句第三句或第四句要有转笔,转相对于“起”“承”“合”来讲。元人杨载《诗法家数》云:“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这里就谈到“起承转合”和“第三句之转”的问题。当然,起承转合未必是所有绝句的章法,有的诗并无转。律诗的章法也不宜以起承转合作为公式公理来判断。倒是明清八股文,起承转合体现得颇严谨紧密。另,第三句之转,也只是一般性原则。很多诗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如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就是一到三句意义无限上升,最后一句突转,陡然跌落。另,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千树桃花万年药,不知何事忆人间?”明人周启琦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评曰:“抑扬开合,全在尾句。”都堪为例证。本诗第三四句紧密相承,意义浑然,很难分得清是哪一句转。但转换肯定是有的,一是由前两句的静景转为三四句的动景;二是由首句的大镜头,次句的散镜头,转为特写镜头;三是由前三句的实写转为最后一句的虚写,钟声被鹤带去海幢寺;四是由前句的视觉描写转为第四句的听觉书写。全诗意涵为之丰富,情境为之活灵活现。

    在古代,文人往往集诗人、批评家于一身,如谭敬昭在《听云楼诗钞· 自序二》中就曾说:“余自八九岁学声律,日课数诗或数十诗,岁不下千首,不足存也。十二三以诗闻于当道,年二十而诗小成,二十五而诗成。然求合于古人,惟恐不合也。三十前后始能离古人以自立。回念畴昔,倚马得句,对客挥毫,斗酒百篇,扣钵立韵。或奬借巨公传播旗亭见重一时者,及今日自视颜汗而心愧也滋甚。”足见他的诗才,以及其对自己作诗的严格要求,学习古人但不泥古。番禺黄乔松赞其“为诗不烦攻苦,如风水相遭,自然成文”,则是对其诗风的评价。以此诗为例,全诗笔法简练,干净爽朗,风韵天成,虽无盛唐诗的雄豪之气,却也脱离了晚唐诗的字雕句琢和小家碧玉,不言愁绪,不伤时事,饱览山水中内蕴诗心,舒缓优雅间见得意境,端的是一首好诗。(文 / 杨星丽)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