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多彩的人文画卷——东莞(东坑)文学创作与研究基地作品集出版发行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3-02-09 09:37
    最近,东莞(东坑)文学创作与研究基地作品集《鹤州烟霞——东坑的文学记忆》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本书由东坑镇文联指导,由基地负责人曾海津主编,东坑籍学者、天津师范大学李逸津作序,收入基地作家作品66篇(首),分“行旅”“钩沉”“讲述”“塑造”“管窥”“锐评”“吟唱”七辑,体裁涵括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评论、诗歌等。这是一本回归乡土、亲近自然,既具有历史纵深感,又富于现实时代感的文学作品集,酣畅淋漓地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纯净的诗性灵魂,和深刻而悠远的人文记忆。

    东坑古称鹤州,自然风光秀美,文学遗产丰厚,东莞现存第一首诗就是东坑人丁迪隆所创作,其先祖为南雄保昌丁家洞人,宋乾德年间(963—968),领族人迁东莞,为琥珀坑丁氏始迁祖,系五代末宋代初年人。丁迪隆喜欢游山玩水,某次去到罗浮山,作诗一首《游罗浮山》,收录在东坑《丁屋丁氏〔长房〕家谱》中,成为东莞诗歌史上的开山之作。岁月留声,大批文人墨客在这片沃土上成长起来。例如明代诗人丁恒、丁翊、彭世潮、吴而达,清代诗人李文彦、李良翰、谢良翰、谢文琬、谢荩臣、谢纪常、张铭恩,当代作家袁达文、李逸江,李五湖、学者李逸津、谢耀文,外来作家曾海津、万传芳、危莉云、梁竹,著名诗人郑小琼等,不胜枚举。他们思以莞尔、言以风华,他们是东坑历史的风流,他们铸造了地域文化品格,他们以徒步丈量东坑的足迹上下求索,他们播撒汗水耕植风雅之梦,他们撷取散碎在风尘中的吉光片羽,重构东坑多彩的人文画卷,他们传递人生智慧,他们提升小镇内外交互的精神气质……可以说,东坑,以婉约雅致的画意诗情,憨厚朴实的儒雅性情,成就了历代贤才俊彦的文学梦,而他们,也终究影响和成全了这个风情古镇。

    东莞(东坑)文学创作与研究基地的前身为东莞市作家协会东坑分会,成立于2011年,2022年被认定为市重点文艺创作基地。基地成员3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4人,国家级会员3人,省级会员3人,文学博士1人,硕士2人。该创作基地既凝聚本土作家、评论家力量开展创作活动,兼具研究文学作品、地域文化和培养本镇创作人才的职能,同时具有交流、服务等多种功能。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各种研探及雅集活动,团结本镇文学工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有效提高会员水平,积极与兄弟镇街开展交流活动,还与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和各类文学社团著名专家、教授、作家、诗人进行学术交流和互访活动,拓宽视野。多年来,组织举办了文学讲座、作品研讨会、采风、征文评奖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发掘、培养了一批文学创作人才。

    基地成立以来,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表各类文学作品250余篇(首);在全国、省、市、镇等各级征文比赛中获奖120余次;出版文学作品集和专著31部。除了文学创作与研究之外,基地还肩负起地域文化研究和古籍整理的重任。2012年出版东坑题材的报告文学集《南方纪事》(大众文艺出版社),2013年出版记东坑发展历程的长篇报告文学《崛起之路》(大众文艺出版社),2014年出版东坑镇有史以来第一本当代文学作品集《风雅东坑》(团结出版社),2019年出版本土文化题材的散文集《时光隐者》(团结出版社)。为了挖掘东坑的文化内涵,2020年7月,出版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楹联文论专著《寒溪联话》(团结出版社),全书以对联、简介加释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东坑的风土人情。中国作协会员、东莞市文联原党组书记陈玺称赞本书“所涉题材广泛、厚重,涵盖了东坑镇古今文化名人、革命前辈、文物古迹、亭台楼榭、神话传说和当代的行业精英,立体式、全方位地展现了东坑的人文历史,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东坑名副其实的文化地图。”中国作协会员、东莞市文联创作部主任胡磊认为,《寒溪联话》,是其十余年来潜心于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创作和研究的成果。作品以南方小镇东莞东坑的民间故事传说为叙事个案,通过一个个有渊源可考的楹联故事,展现了一个富具人文底蕴和市井百态的世俗风情小镇。作品中的楹联故事传说都弥漫在浓厚民俗文化的氛围中娓娓道来渐次展开,故事中人物事件与地域人文的揭示关系,从某一侧面反映了岭南文化特别是农耕文化的神秘与深邃。“作品涉及的范围广,时间长,内容丰富,笔法灵活,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记载了东坑的民间传说、姓氏源流、民间风俗、古镇风物、历史故事和现代盛景,可谓是一部东坑的民间文化史,指明了一条东坑人精神返乡的人文之路。这对东坑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和抢救,意义深远。”胡磊说。为更好地抢救文化遗产,基地作家全面梳理东坑文脉,2021年出版了古籍整理专辑《东坑历代诗文辑注》,本书为东坑自宋朝至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文学作品以及古文献总集,所收录文字原散落于各朝县志、文集、族谱和家谱中,文体涉及诗词文赋联等,在辑录,还作了重新断句、校勘,并详加注释,考典源流,注中有赏,赏中含评。该书受到东坑籍学者、古代文论研究专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逸津,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论研究专家、博士生导师孙蓉蓉,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原东莞市作协主席詹谷丰,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古文献学者杨洪升博士,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付新营博士等海内著名学者高度评价。其中,孙蓉蓉教授认为:“此书通过对东坑历代诗文的辑注,有助于我们对当地历代文化名人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地方文学史的书写和建构,以及地方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东坑历代名人在诗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道德涵养和人格情操等将激励后人垂范,他们的文学艺术修养和审美生活范式将滋养今人的心灵世界和提升文化品位。目前,从全国来看,哪怕是市、县里,已编出这类汇总式的历代诗文集的都比较少,能加以注释者则少之又少,既详加校注又符合学术规范者更为罕见。何况是一个小镇,非常了不起。所以说,这是一本很有意义和价值的古籍整理著作,无论是对于东坑本地,还是之外的更广阔的的地域,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学价值和历史现实意义。”

    据了解,近年来,东莞(东坑)文学创作与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当地文化优势,积极创新文艺形式,创作文艺精品,以群众喜闻乐见文艺形式,让文学的熏陶和教育深入群众心中,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引领地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文 / 圆玉)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