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彭塘粤韵歌盛世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2-07-05 10:26
  走在东坑的街头,经常见到身边走过的人身上带着一个小小的录播工具,听的都是粤剧,他们可以一路走来一路歌,当您每一次到鹰岭公园游玩,粤曲的管弦丝竹之声就袅袅传来,曾经伴随着一代人成长的粤剧艺术,似乎又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在悄悄地回归。

  在鹰岭公园里唱粤曲的是一个业余粤剧社,不过,听说这并不是东坑唯一的一个粤剧社,若论资历和规模,非数彭屋粤剧社莫属。彭屋粤剧社?那是一个怎样的粤剧社,能够得到人们如此高的评价?在一个茶饱饭足的傍晚时分,笔者走进了这个粤剧社,窥探了个中的究竟。

  彭屋粤剧社的活动地点固定在彭屋大围内一个偌大的礼堂(以前的银都剧院)里面,笔者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的粤剧发烧友在那里忙活着了,有的摆放乐器曲谱,有的在调试着演唱用的麦克风,而有些则在旁边泡已经烧好的茶水,仿佛早已经分工好了似的,一切都显得如此的有条不紊,忙但却不显乱。在摆放乐器的人之中,笔者看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温氏乐队”。

  在镇政府的重视、彭屋村的大力支持下,这个粤剧社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现有成员三十五人,这些成员来自东坑镇的各条村,老中青都有,都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而走在一起的,粤剧社基本上保持每周排练三次(周一、周四和周六),若有参加比赛的任务时就会每周多加练一次。在彭仲和、傅苏权两位社长的带领下,彭屋粤剧社几年来,在传播着传统文化的同时,成员们也取得了不少比赛的奖项。傅苏权于2009年大喉演唱《东莞礼赞》获得东莞市老年人粤曲比赛(二年一届)金奖,2011年大喉演唱《东莞腾飞》获金奖;粤剧社成员温润华2005年获得东莞市第二界老年器乐比赛金奖,2007年获得东莞市第四届老年器乐比赛铜奖,2009年获得东莞市第五届乐器比赛优秀奖,2009年伴奏《东坑礼赞》金奖,2011年伴奏《东坑腾飞》独唱金奖等……

  这些,也许就是上天对他们肩挑传统文化传承的最好嘉奖!

  说话间,笔者发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不全是中老年人,其中不乏十多岁的青少年,这些人大都不是来唱的,而是来听,来看表演的,是这个粤剧社的忠实观众,因而进来后,他(她)们找位置坐好,看到观众来的差不多了。温氏兄弟走到演奏位置上,扬琴、三阮、中胡、洞箫、高胡,他们各司其职地演奏了起来,其他的成员也轮翻地上台,在那幅印着两个广东粤剧名伶、小桥流水意境的背景下尽情的舒展着自己的歌喉和演唱技巧;小生、花旦,武生、武旦,大喉、平喉、子喉,唱的或婉转凄美,或高吭激昂,或情意两缠绵,让人听的如痴如醉,许多懂行的老人还一边听一边用手在大腿上打着板,而有的则跟着和唱,台上台下联动,好一番其乐融融的场面,让身处其中的人不其然地感觉到一种快乐的氛围。每一曲唱罢,观众们都会报以掌声,而演唱者下得台来,一边喝着茶,一边和他成员一起切磋如何咬音吐字才能够做到更加地字正腔圆。卢晓琴正在唱《幸福东坑》,她是女唱男腔,扮男人最拿手的。人家说,看戏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懂戏的人看的是唱者的功架与做手,听的是唱者是否字正腔圆,若是唱者不能驾驭曲目,唱得撞板了,会引来嘘声与倒彩,所以每一个学唱戏的人都会非常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咬字与唱腔的。每当一曲终了,粤剧社的成员在探讨着唱腔咬字,进一步来领悟这一曲的内涵。

  “艳阳照耀满天,东坑如画秀美,往日农田与桑基……东坑变化确神奇,三旧改造非凡气势,转型发展,快步如飞,产业创新高科技,和谐活力创业宜居。文化领域异军突起,‘群星奖’项闪金牌,卖身节,风俗人人赞美,‘木鱼歌’是国家‘非遗’。东坑发展一日千里,园区经济显神威,品牌畅销世界各地!立足四个根本,建设活力幸福东坑,东坑明日更腾飞……。”

  彭屋粤剧社的成员们不仅对经典的曲目唱得传神、贴切,唱起现代的曲目更是精神抖擞。以上《东坑礼赞》就是彭屋粤剧社成员的一致努力的成果。曲中歌唱东坑的文化与经济令每一个东坑人都感觉到欣喜;亦唱出了东坑政府勇于创新,敢于利用少资源作大发展的魄力,唱东坑抒真情,这是彭屋粤剧社成员发自内心对家乡的真情实感。

  《幸福东坑》也是他们的创新之作,同样讴歌了东坑人民的舒心生活。当然,这些舒心的生活是离不开政府领导的正确决策,没有政府一心为民,就没有建设新东坑越来越美的生活环境。

  而《五婆问卦》即承担起了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桥梁作用,又用东坑人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来宣传政策,让宣传工作事半而功倍。从模仿到创新再到自行的创作,彭屋粤剧社的这一班粤剧发烧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人感动。正是他们对传统戏剧的热爱与钟情,带动了许多的人,让大家去听他们唱粤剧,而且是向着年青化发展。

  结束排练时,已经很晚了,粤剧社的成员们结伴而行,看着他们分别离开的背景,笔者有无限的感慨,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他们为的是什么?是那心中对本土家乡的热爱,是一份对粤剧传承并将其发扬的责任!

  粤剧作为广东的地方戏种,谁来保护与传承?除市里组织的各种粤剧比赛外,还有东坑镇政府及彭屋村委会等在场地上的大力支持,以及有这样一群热爱粤剧且有着社会责任感的粤剧发烧友们。这种文化,幸得就这么一群人去传承,并发扬广大,笔者在粤剧社见到一些青少年,这种粤剧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通过观看,影响他们,真是让人欣慰。

  沐浴于和谐盛世的春风中,东坑的经济突飞猛进,公共设施配备齐全,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更令人欣喜的是,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多姿多彩,彭屋粤剧社趁蓬勃发展之势,精彩纷呈,粤剧社乘员们上下同心,用心创作,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他们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用粤剧婉转的唱腔,歌唱这个美好的时代,唱出东坑人生活的甜美、舒心与幸福。
来源:《东坑》报 编辑:阳光东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