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角社暇思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0-07-19 10:45

    从莞城出发,沿着东部快速公路向东,直接到达了东坑入口,先接触到的就是东坑的角社村。在路经两旁的林荫之后,驾驶的人心情一下子就放松了许多,进入了宁静、祥和状态。继续前行,一条宽畅的大路由北而南,路两边是角社村民整齐的民居,幢幢比肩,高低一致,显得整齐而有气派。沿街前行,角社大地由古到今的人文气息和改革风气便越发浓郁。一条河出现了,那是寒溪河,蓝天白云映衬着千年流淌的河水,唱着古老而新鲜的歌;一道桥出现了,四车道的水泥桥,连接了两岸的道路和村庄;一棵高大茁壮的木棉树出现了,叶未生,花欲燃,更令人心旷神怡。每每经过此桥,就止不住多看看几眼这里的风光,看那停泊在河面上的渡船、河畔的沙厂、装沙的机械、劳作的人们。人不禁要追寻暇思:这河、这村有怎样的人文,历史,故事?

    (一)时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角社,你的过去怎样呢?

    带着一次又一次的遐想,带着一次又一次感受到的亲切、安宁、祥和,我终于有机会深入地了解角社了。角社的老前辈帮我找到《角社村史与沧桑》这样的文献,我读了,从文字行间领略了角社,知道了角社的来历,知道了这个村的前贤,感受了角社人自古到今不屈不挠、开创基业的精神。

    先说角社的起源吧。角社最早不叫角社,叫角蛇。资料载,村东门的巡海庙、村尾的北帝庙、下围的南门庙、马岭的马庙有许多香炉与大钟可考,这个地方最早叫恶蛇或角蛇。从上面四间庙堂的香炉与大钟看朝代排列,这个村的村名应先叫恶蛇后叫角蛇。为什么叫这么个怪名而且都有个“蛇”字呢?这就需要联想岭南的开发史了。古人说,岭南没有开发的时候,是蛇蝎出没、瘴疠盛行之地。尽管东坑地面平坦,有山山不高,有水水不恶,但毕竟开发迟。角社的先民到此,一代代地延续,虽然不再怕恶蛇毒蝎,但这地名总给人生畏的感觉,不利后代的发展。于是,到了清代中期,民间团体有“社火驱魔”之风。先人们就想了,“社”与“蛇”音相近、意思又好,何不改名为“角社”呢?这个提议,村民赞成,子孙响应,口耳相传,记于史册,就有了今天的角社。角社的老人说,改名是有学问的。好听、好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要有吉祥、求善、祈福的意义。角社人聪明,有文化,从改地名就能看出一斑。

    次说,角社的姓。还从“社”字说起。这“社”的本意有抱团的意思在内。社,团也。所以有社团之说。一个人不成社、更不能成团。角社的人,开发之前很苦,开发中也很苦。要战胜一切苦难,不抱成团是不行的。双木成林,三木成森。自然物都如此,何况人类。角社人最早有这种意识,团结起来战胜灾难。不来就不来,来就约了许多人来。不是一姓来而是许多姓氏都来。资料记载,这个村最早有九姓。有诗为证:“角社原来九个姓,迁居别地转新遒。”哪九姓?记载不详。但可以考证出来的有三大姓,苏、吴、邓。苏姓最多,清代就有三千之众。以苏姓为主体的角社先民,共同开发了角社,为后代的生存、繁衍、发展、兴旺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在角社,人们最经久不忘的是他们的立村人。一个叫苏可仁的老宗祖。有诗存证:

    立村创始是可仁,
    奉步搭寮牧鸭群。
    选址角社开族史,
    子孙世代永繁荣。

    佐以其它史料,我们大致可以清楚:一位叫可仁的老人从外地迁入角社,起初以养鸭发家,接着,将父母移到角社村。可仁的父亲是个德馨远扬的人,他帮助儿子创业致富,奠定了最初的根基。可仁在此娶妻生子之后,便世世代代在角社村蕃衍生息,以至到今天。昼夜长流的寒溪河见证了他们的创业史,也见证了他们的发展史。角社街道一头的古老木棉树,年年风吹雨打,年年花开花落,也见证了角社的历史,感受了角社的人文,记录着可仁公扎根角社、开创基业、繁衍后代的业绩。

    红木棉是东莞的英雄树。她扎根地下,树荫覆盖面积有多大,树的扎根就有多远,不像相思树一样绵延无力,不像柳树一样飘摇不定,更不像别处移植来的树木适应不了环境,不堪风雨。我每次见角社桥头那古木棉便肃然起敬,是敬重这木棉吗?不,是敬重这古木棉见证过的角社人民的创业历史和人文历史。

    (二)

    未来角社的时候,我便听说,这里的人大多为苏姓,姓苏的又多与瓦窑有联系。难道是张爱玲小说中白流苏家的?我常赋予角社一种高贵的遐想:这里曾是“瓦窑之城”,这里又发生过那些动人故事呢?

    每个人都生活在过去和未来无数的链接点上。角社,也是一个点。这个点,的确可以给我们许多人生的追忆。

    我曾读过《东坑探秘》这篇散文,其中有关对角社瓦窑的描述,印象很深,文中有这么一段:

    说起角社村的瓦窑,角社村的老一辈眼里泛着泪花:那是祖祖辈辈的赚钱窑,也是生儿育女窑。一家老少,几代人都以瓦窑安身立命。没有特殊的事,角社人是不会离开瓦窑的。瓦窑生意,父传子,子传孙,一家传一家,整个村子都是瓦工、瓦匠、瓦商呢。没有瓦的生意,就没有今天啊!

    角社人对瓦窑的深厚感情由此可见。据说,角社人是最有经济头脑的人,角社人的思维最具有现代意义,角社人早就明白,要发展得好,得合股,只有股份制,才能把生意做大做强。他在文章中还写了角社人早在1926年就成立了股份公司经销品牌瓦的事。

    作者的观察是对的。角社村人丁生存赖于烧窑。角社人的兴旺始于烧瓦。可仁公是不是窑匠暂且不论,但仁公看好烧窑这一行却是确确实实的。有水、有河、有好的泥土、有平坦的土地。筑窑容易,烧窑就近取土,烧好了的瓦又容易运出去。择此地而居,又居此地发挥此地优势,太有眼光了!

    苏氏建村400年之际,正因为瓦是泥做火烧,泥土又资源丰富,取之不尽。泥土一旦成瓦就可换钱,而且行业独特、财路广阔、后继有力。因而,百年角社,瓦窑座座,窑烟四季,代代相传,成了岭南烧窑技术最有名的地方。有诗赞曰:

    窑墩原是荒江渚,
    物在人为变家园。
    做瓦历史有多久?
    二百五十春秋年。


    百年风雨,百年人文。寒溪河边,一路上去,十几个窑头墩,现在依然可以考证,那大窑、二窑、下埔角、何屋埔、新窑头、上窑、通心窑、合心窑、下窑、墐尾窑,窑窑都有一段说不尽的人文故事。单就烧窑技术来说,就很有研究的价值。角社当时的烧窑技术不仅高超,而且连窑头墩的设计都很有特点:每个窑墩,四周有泥塘、桶地、瓦场,还有一至两座瓦窑、泥砖小房、瓦窑门口还种上一些石榴树木之类,以便在火热的瓦窑得以乘凉放物。瓦窑墩四边有条小涌,瓦村民可以用瓦艇载泥,运近小涌。瓦是这样做成的?窑头墩是什么样子?有兴趣的读者,不妨去看看,窑头墩的原貌是可以看到一些的。它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祖先们的智慧和勤劳,还可以让我们得到精神的鼓舞。
    追忆先贤,感叹古人的艰辛创业和人文历史,是为了今天的奋进。古人云,知史鉴今。角社后人学习继承、发扬光大了开拓创业的奋斗精神,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创造了新的业绩——经济腾飞,民泰安康,日新月异。角社的今天,不正是昨天的延续和发展吗! 

来源:《东坑》报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