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三古”文化 > 古韵人文 >
神山谒将军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6-03-25 10:51
    今年的春天有如泾渭河之水,分明得很,清明之前是每天都春光明媚,仿是恋爱初期的女子,笑从心里出,但清明节至今,它犹如一个深闺弃妇,泪雨缠人,没完没了的。下雨的天气容易让人困倦,不想动弹,好不容易等到今天里,“弃妇”不哭了,天空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寻思着随便到哪里去走走,活动活动被雨下酸了的筋骨,突然想起前不久听人说起东坑的神山半腰有根将军柱,于是决定在这个难得的久雨初停的日子里去寻访寻访。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位于东坑与横沥交界处的神山是否因为过去有神仙而得名?眼前的神山是那样的普通平凡,半边的山岭显然是因为采石而被炸掉,就连以它名字而命名,昔日承担着主要交通要道使命的神山桥,亦因为如今新路四通八达及年久失修而被遗忘在此,车马稀少。神山寂静,山体流翠,曾经被采石的半边山体也于早年重新复绿,现今树已成林,春雨初停,碧玉般的树梢挂着点点晶莹的水珠,阳光下特别地耀眼,恍惚间神山不再是山,而是一位依梠的慈母得知远行的儿女归来,欣喜若狂下笑中带泪。世间唯野花百草最懂得感恩雨露的滋润,看,神山上下绿草繁茂,长得几乎与人同高,缤纷的野花亦不甘落后般开了个漫山遍野,恰似给春末的神山盖上了一张锦被,景色倒也赏心怡人,耐人留连。拨草寻径,细览而行,总期待着下一个瞬间,传说中的将军柱便可出现于眼前,莫不是,神山将军柱只是一个传说?抑或是将军柱已经毁于现代城建的浪潮中?心自沮丧间,却于无意一回头中看到了一根耸立于路边的红石柱,它是否便是将军柱?压抑着心中的意外惊喜,快步奔至柱前仔细分辨着;完整红石雕凿的六角形柱身,约0.9米的直径、3.5米的柱高,稍大的一米柱头上雕刻着云龙纹,没错,它就是久寻而不得的将军柱!真应了那句俗语:踏破铁鞋无览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将军柱,原是丁屋村武举人丁燫墓前一对华表,如今却只得一根孤身伫立在这寂寂青山之中,观之不禁为文物与现代城建碰撞时的势单力薄而黯然。将军柱在此,前方五十米处应当是被立柱纪念的主人翁——明朝武举人丁燫墓;怀揣虔诚,缓步上前去拜谒将军。十米、五米,到了,三座同样风格的墓穴呈现于眼前,现代人的风格,全然没有古墓葬的遗风,若不是墓碑上镌刻着丁燫之名,几疑自己找错了地方,细看碑文,果然是二零零七年重修的,唉!重修之人不懂修旧复旧,把好好的一座古墓给毁了,实在让人叹息。

    眼前三座墓穴,除丁燫墓外,尚有丁燫之父丁恒及其兄丁灿,按辈分长幼,其父丁恒居中,丁灿居左,丁燫居右。丁恒,字守彞,号菊庄,明朝洪武年间举人,擅长诗词,著有《菊庄集》并得到当时的宰相赏识为其作序,传阅京城,据《东莞邑志》记载,其为东坑琥珀坑八景之诗作者,丁燫之父。“丁燫,字景清,号少庄,明朝景泰四(1453年)癸酉科中四十一名举人,题目《公叔文子》一章,《仲尼祖述》全章,养心莫善三句,论王道以得民为本。”,趟过墓前地堂因久雨而留的积水,近距离地站在丁恒、丁燫父子墓碑前,默读着碑文,不觉疑惑,丁燫不是武举人么?看碑文所述,他应是承乃父之风,凭文章中举才对。“丁少庄从小喜欢习文练武,弱冠之年便练就一身好武艺。他25岁上京赴考,经一番比拼,虎榜题名,高中武进士。恰逢朝中文考场突发大火,许多考生被困火场。危急中,丁少庄奋不顾身跃上墙头,手脚并用,奋力救人。火势越烧越猛,被困者争先恐后,蜂拥而来将他的脚紧紧抱住祈望少庄救其逃出生天。终因精疲力竭,丁少庄被烈火活活烧死。大火熄灭后,有广东同乡将其骨灰中的一颗金牙带回家乡葬于石钟山(今神山)之凹。后人赞颂这位武进士舍已救人的精神,在他的墓穴前约50米处竖立起两根将军柱,谕其精神永存,万古流芳。”手顺着丁燫碑文抚滑而过,曾经看过的关于将军柱的故事亦涌现脑海,依稀似见青年丁燫不顾自身安危,墙头拯救被困火场学子的身影,许是自己不了解明朝时的科举制度,竟然对一个文武兼修的东坑才俊的举人之名疑惑,实属不应当。为减自身的愧疚感,特采来神山娇艳野花,恭敬奉于丁燫墓前,深深鞠躬以表敬意。

    时近中午,阳光已经灼人,放眼神山草木,适才的水珠也被这灼人的阳光蒸发一空,本来就寂静的神山,此刻显得越发的安静,天地间仿似只剩下这一人三墓;是时候告辞了,向着将军墓再鞠一躬,便自转身折返归途,再经将军柱前,还是忍不住再次停留,再次观赏这根代表着东坑善良精神的将军柱,以手抚之,凝神而待,感受着它的历史厚重,感应着它的精神价值;将军柱,念将军,念的更应是那舍己救人的精神,神山作证,愿将军柱不再被人为催毁,永存神山,唯此,才可让将军精神教育东坑后人,唯此,舍己救人之精神才能够真正的万古流芳!

    下得山来,回首翠绿神山,无论将军柱还是丁燫墓,都被春草遮掩,看不到芳踪,唯剩满山碧绿,含笑欢送这个不速而来的寻访者。再见神山!再见丁燫墓!再见,虽不高而自巍然的将军柱! (文 / 卢韵颖)
来源:东坑镇“三古”办 编辑:钟少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