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三古”文化 > 古韵人文 >
贤伯乐慧眼识才 黄氏女忍苦成夫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6-01-26 14:4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这首诗是比喻识人才当于未遇之时也,当声名已经显赫了的时候,谁人不识得去奉承。在几百年前,我镇黄屋村有个商人黄养默,识人于未发迹之前,从而为我们留下一段佳话.
话说明朝嘉靖年间,黄养默在石龙经营一间药材店,因待人诚厚,童叟无欺,生意虽然不算货如轮转,但也颇为顺利。有一日,黄养默回乡祭祖,归店时经过鳌峙塘村,见江边的大榕树下,有几个顽童玩球,玩得欢呼雀跃.那球被踢来滚去,骨碌碌跌入一朽树根形成的洞中.大家围了过去,见那洞深且斜,无法取出球来,众人好不扫兴。

    这时,一个头梳两根“丫树髻”的牧童,约十来岁,正放牛归来。见此情形,便拿木桶到埠头汲水,往洞中灌了几桶,球浮上来了。黄养默见这牧童如此聪明,心生爱意,上前指着牧童的“丫树髻”说:

    “牛头喜得生龙角。”

    牧童应声道:“狗嘴何曾长象牙。”

    黄养默虽然受到一顿抢白,但不气恼,谁叫你先撩人呢?心中叹其才思敏捷,想道:“这孩子长大后定是个人才。”便问牧童:“小孩家居何处?能带我去见见你父亲吗?”牧童以为刚才说话得罪了人,要被投诉父母,开始不肯应承,后来看到黄养默并无恶意,才带他到家中。

    牧童的父母正收工在家,一身汗水泥水的模样。忽然见来了一个衣衫斯文的人,都吃一惊,以为儿子闯了什么祸。黄养默双手一拱,说:“贤兄别慌,我是在此路过,见贵儿聪慧,故登门拜访。”两人见说才放心,忙让进门来,说:“失礼失礼,泥屋狭窄,坐得了主人坐不了客。”一边移过粗木凳让座,一面捧来大碗滚水(开水)。

    交谈中,黄养默知道这家人姓徐,牧童叫徐兆魁。黄养默因见徐家贫穷,提出想带徐兆魁到石龙读书,徐兆魁父亲见他说得诚恳,既有这种好事,怎有不答应之理?马上同意了。这正是:

    闭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从此,徐兆魁跟着黄养默在石龙读书,两家也时有来往。正所谓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一来二往,非常熟络。

    徐兆魁入学虽迟,但人很聪明,又兼勤力,进步很快,深得黄养默的喜欢,待徐兆魁如亲生儿子一般。

    有一日放学后,徐兆魁和一班学童到石龙郊外林屋一带放风筝。这里草地平整,江风强劲,风筝如大鹏展翅,扶摇直上。正得意时,不想线被刮断,风筝在空中翻了几下,吹落到一家花园里。大家赶来一见园门紧闭,屋宇森严,大家胆小,不敢去捡。徐兆魁胆大,叫几个人顶着他的脚,翻墙过去。

    这家员外,正在赏花,突然见墙外跳进一个孩子,吃一惊,喝问道:“你这小孩,不通传一下,就爬进来,想干什么?”

    徐兆魁说:“我一时心急,未经禀报就跳进来捡风筝,请员外见谅。”

    员外看他不像一般顽童,举止也甚斯文。又见墙外有几个孩子往墙眼里探头探脑的,便说:“看你是读过书的,我来出副对子,如果你对得上,就不责罚,还你风筝。”徐兆魁点头同意。员外说:“童子六七人,独汝狡”

    徐兆魁看这员外,似是个任满归乡的官绅,一年俸禄定有二百多担米粮。就答道:“员外两百担,惟公……”

    他故意不把最后一个字说出来,只是“惟公……惟公……”员外以为他对不上来,得意地笑了,说:“惟公什么?”徐兆魁说:“这最后一个字,我已有了。如果你还我风筝,就‘惟公廉’,如果不还我,就是‘惟公贪’。”

    这员外听了,怎肯为这件事给自己背上一个“贪”名,忙把风筝还给了他们。

    光阴冉冉,不觉又过了几年时间.黄养默有一女儿,以前都有和徐兆魁一起观书写字。现在长大了,一般都在内间“补拆浆洗,绣凤描凰”,学习女儿家的功夫。一日,徐兆魁在帘外经过,见黄姑娘在帘下绣花,真是女大十八变,生得容貌娇美,突然感触良多,回住处后,情不自禁地题了首诗:

    目似秋波鬓似云,绣帘深处见红裙。

    东风袅袅吹香气,梦里犹闻百和薰。

    后来,黄养默看到了这首诗,明白了徐兆魁的心事,便把女儿许配给徐兆魁。众人见得,都笑黄养默痴呆,把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当地有那么多富商大贾都不选择。黄养默知道后,不以为然。

    由于徐家贫寒,黄氏女嫁到鳌峙塘后,便脱掉绮罗,换上粗布衣衫,卸去钗钏,挽了个简单的高髻,纺丝织麻,干各种粗重活。一年四季,勤勤恳恳,“收拾物件,照料田场,耕耘盍饷,谋储稻粱。”徐兆魁为养家庭,也时常出去摆个小摊,给人家写对抄书,换几个小钱度日。这真是:

    韩侯曾寄食,宣尼亦厄陈。

    黄氏女见徐兆魁放弃书本,干这些营生,便对徐兆魁说:“当初,我父见你气宇不凡,认准你是个有志之人,说君子岂常贫?不顾别人反对,把我许配于你,现在你只满足于市上卖笔墨,不肯发愤。岂不是有负我父期望?”响鼓不用重锤,徐兆魁听了,说:“贤妻说得是,古人也云: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男儿一世穷。我当发愤努力。只是难为你了。”当下潜心苦读,不管寒暑。有诗说:

    漏尽金风冷,堂虚玉露清。

    穷经谁氏子?独坐对寒檠。
    黄氏女见丈夫发奋读书,自己耕田纺织,起早眠迟。没有粮食,饭不够吃,为使丈夫吃饱,自己装饭时,每餐都用小茶杯覆在碗里,再在上面装饭。而给丈夫装饭时,都装满一碗,像汉朝的孟光,双手恭敬地送到丈夫面前,这样日以为常。到得青黄不接,缺粮断炊,煮下些瓜花米糊,也尽量让丈夫吃饱。

    一日,黄氏女因劳累饥饿,昏倒在织麻凳上。徐兆魁在隔壁看书,忽听声响,过来看见,慌了手脚,急忙搬起,呼来邻居众人,内中有人识看,见黄氏女满面菜色,说:“这是饥饿所致。如有些粥水喝下,再好好休息,当可恢复。”徐兆魁惊讶了:“今早还有得吃嘛,怎么会这样?”徐兆魁走去厨中,揭开锅盖,只见一锅野菜,汤水乌黑,不见一点油星,散发着一股涩味。徐兆魁呆了,这才知道妻子为他吃饱,自己长期挨饿,大为感动。这时邻人送来一点吃食,喂黄氏女吃下,才缓和过来。

    众人散后,徐兆魁对妻子说:“贤妻情义,怎能回报?此番如不博得冠带,枉负贤妻相随吃苦这些年。”

    万历14年(1586年),朝廷开科大比,徐兆魁踌躇满志,岳父黄养默又给他筹了些盘缠,便择了个吉日上京了。

    徐兆魁晓行夜宿,说不尽沿路艰辛。几个月后,到了京城。只见“宫殿岧峣耸,街衢竞物华”,果然不同气象。徐兆魁心无旁骛,进了场中,施展胸中学问,认真做了几篇文章。果然是“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高中丙戌科进士。

    徐兆魁衣锦还乡,黄氏女凤冠霞帔,真所谓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连日朝亲拜祖,直令旁人羡慕不已,都称黄养默够眼力。后来,徐兆魁做官直到刑部尚书。

    徐兆魁翻身不忘本,想到自己贫穷时,黄氏女对自己尽心照顾,才有今日荣华富贵,嘱子孙世代都要称黄屋村人为老表,有事当鼎力相助。后来还把自己放木鹅圈地时圈中的东坑一条巷送给黄屋,称为“黄屋巷”,至今遗址还在。(作者:苏广明)
来源:东坑镇“三古”办 编辑:钟少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