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今日看点 > 公益宣传 >
推动产业调整“三落实”之总纲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08-12-12 12:02

    化 危 为 机      开 创 新 局 

——在东坑镇产业调整“三落实”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黄为国
(2008年12月1日)

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 黄为国

 

    危机带给我们的是困难,更是机遇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失去过升级发展的机遇,当前金融海啸的侵袭,又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形势倒逼,让广东、让东莞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当前这场危机,范围之大、影响之深、力度之强,是八十年来罕见的,即便是快速发展的广东、站在广东前沿的东莞,也深感寒意,事实已充分说明:不转型就是死路,只有加快转型才有出路,产业调整已经刻不容缓,转型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面对危机,企业家讲“影响了企业扩张”,经济学家讲“放缓了经济增速”,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特别对我们东坑来讲,是推动产业低成本升级的曙光。危机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困难,更有机遇。在金融海啸的侵袭下,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全球企业加速重组、加速转移。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企业正用世界眼光,扫视全球,寻找适合生存、适合扩张的“避风港”:哪里的条件更优,就迁到哪里;哪里的成本更低,就泊在哪里;哪里的利润更高,就落在哪里。所以,我们要善于从转移中找规律、抓机遇,善于从困难中看希望、寻转机,紧抓历史给予的又一次良机,主动出击,实现产业“低成本转型”。

    要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落实“产业创新、农村建设、统筹管理”三项核心工作,推动转型发展,基本完成“产业倍增计划”,使我镇工业总产值、GDP和财税收入在今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使产业更优、环境更美、群众更富、活力更强,全面建设“IT特色、宜居创业、和谐活力”的新东坑。

    当前的形势是严峻的,发展的需求是强烈的,为更好地推动转型,前段时间,镇委镇政府组织了大家,分批远赴“三省八市”,就产业转型经验,进行了专题学习和考察。这些城市成功的转型经验,启示我们:只要认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善于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全面落实“产业创新、农村建设、统筹管理”三项核心工作,我们的转型发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效;产业调整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实现。



    转型发展,必须把握形势

    纵观国内外发展大势、全市发展进程,我们已经站在新一轮发展的起点,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转型时期。

    严峻的宏观形势,要求我们转型。从国际形势看,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世界经济明显放缓,宏观环境中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初级产品价格不断暴涨,市场需求急剧下降;从国内形势看,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下降,资本市场持续低迷;从我镇情况看,企业中不稳定因素增加,政府压力加大,以厂租和管理费为主的集体经济收入减少。受此影响,东坑粗放式的产业经济,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激烈的区域竞争,要求我们转型。当今世界,竞争无所不在。从大范围看,国与国的竞争,此起彼伏;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大西南的区域发展,你追我赶。从小范围来看,我市各镇之间“经济比拼、发展竞赛”同样激烈。产业的发展规律,要求我们转型。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产业调整,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发达地区出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将部分低端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欠发达地区则在承接转移中,实现快速发展,但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后,又面临着产业的再次转移,以及自身升级的问题。这种规律是由资本的逐利性决定的。东坑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也逐步进入产业调整的新循环。

    沉重的东坑现实,要求我们转型。人多地少压力大,是我们的基本镇情,27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18万人口的“衣食住行”;220多间外资企业和几百间民营企业,养活13万员工;全镇相当部分企业技术低、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差,还停留在简单的“三来一补”阶段;多年来,低效用地的粗放式发展和扩张,使我镇土地严重消耗,经济发展提前进入瓶颈阶段;当前,受金融海啸影响,企业订单减少,市场萎缩,生产成本增加。尽管我镇经济增速并未明显放缓,但我镇原有的比较优势明显减弱,已清晰地反映出低端产业转移的趋势、现有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如果我们还不主动转型,必将错过下一轮发展机遇。

 

    转型发展,必须突出主题

    今后3到5年,全镇产业调整,要围绕奋斗前景,突出落实“产业创新、农村建设、统筹管理”三项核心工作,坚持以产业创新为手段和途径、以农村建设为空间和载体、以统筹管理为基础和保障,在全面推进、深化落实上下功夫,以产业升级带动产业转型,以产业发展支撑城市发展,通过“先升级、后转型”,推动我镇转型发展: 

  以“产业创新”为手段和途径,落实转型。要立足“IT特色”战略定位,重点扶持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重点推动“三来一补”升级转型、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等四大产业,落实转型:重点扶持富港、歌乐、洋湖等10家龙头企业和50家规模企业,要继续坚持“支持态度不变、支持政策不变、协调责任不变”,发展“两自”产业、优势传统产业项目,以大企业推动新产业,以新技术促进新项目,对于规划项目之外、发展前景广阔、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要根据动态调整的原则,及时补充,及时扶持,充分发挥龙头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镇产业升级;重点推动“三来一补”企业,经营业务从“劳动或资源密集型”向“资金或技术密集型”转型、经营方式从“贴牌加工”向“委托设计或自有品牌营销”转型、经营路径从“加工制造环节”向“营销服务环节”转型,推动企业技术、产品、设备、市场、环境五升级;重点发展四大新兴产业,紧抓国际高端产业第三次转移机遇,创新招商方法,提升引资能力,着力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积极拓展“汽车电子、LED照明、平板技术和信息服务业”四大新兴产业,逐渐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实现新兴产业发展新突破。

  以“农村建设”为空间和载体,推动转型。要坚持统筹发展,以旧村改造、盘活土地、农民增收、拓宽就业、改善环境为抓手,不断增强农村自我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保障能力,努力促进城乡一体,加快农村发展步伐,推动转型:要以旧村改造为抓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将“产业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逐步完善农村城镇化功能,着力解决村组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升农村承载能力;要以盘活土地为抓手,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土地统筹,提升土地价值,既为农村建设筹措资金,又为产业升级提供保障;要以农民增收为抓手,力争实现“二房一店”,做活物业经济,切实提高群众收入,使广大群众更多地分享城镇建设的成果;要以拓宽就业为抓手,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对解决就业问题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在新增就业中的主渠道作用”,着重开拓以“家庭服务”为重点的便民利民型、公益型和福利型服务,着重发展以“商贸餐饮、通讯信息、金融保险、创意文化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服务产业,着重培育以“创新创业”为主导的劳动力市场;要以改善环境为抓手,按照“产业进园、住宅进区、商业进场”三进原则,重点抓好农民公寓建设,努力建设集约型、都市型、清洁型的新型园区,促进农村产居和谐。

  以“统筹管理”为基础和保障,加快转型。要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为目标,全面优化政务、服务、创业环境,形成产业升级合力,提供产业转型保障:要推进体制改革,改变一直以来“属地为主”的惯性管理体制,深化调整利益格局,落实“以镇为主、镇村统筹、分级负担”的管理体制,切实减轻村级负担。要坚持集中管理,建立完善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推行综合治理,成立由综治、出租屋、计生、消防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把城市管理、消防安全、计生工作等管理工作纳入全镇管理范畴,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长效管理代替专项整治。要提高管理效率,坚持总体部署,统一行动,交叉督查,全面落实,明确管理责任,确保管理效果。要强化集中服务,坚持由“镇村分散管理”向“社会统筹管理”转变,落实“人员、资金、管理”三集中,使村一级有更多精力、更多财力,用在解决民生问题,用在支持产业转型,形成“镇村统筹管理、共同推进升级、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转型发展,必须注重协调

    产业调整必须正确处理和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产业调整与资源保护”的关系。东坑的产业调整、转型发展,不能再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三零一创”理念,坚持“节能降耗”和“节约用地”并重原则,走一条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的新路。要把“节约能源和节约用地”,落实到产业创新、农村建设、统筹管理的各个环节,要根据人口、资源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园区性质、重新界定园区功能,科学有序推进旧村改造、农民公寓建设。首先,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节约用地”的关系,立足保护土地、节约用地、集约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在土地高效利用中,积极谋求“产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节能降耗”的关系,在产业布局上,既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选择项目,杜绝档次低、污染重的项目,进入东坑;又要鼓励入园企业,大力开展环保生产,组织好企业的循环共存,力争实现能源“低消耗”,建设新型工业园区。

  要正确处理好“近期规划与远景发展”关系。产业调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论是产业规划,还是旧村修复性规划,都必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要制定好当前规划。用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精心编制产业整体布局,搞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的衔接,统筹谋划好“以产业集群为框架”的产业布局规划,以及为产业集群配套服务的专项规划。各村(社区)要根据全镇规划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按照错位发展要求,推动本村特色产业集群发展。要科学制定远景目标。要跳出东坑看东坑,在“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总体框架下,统筹考虑,分步实施;要在“主导产业明确、关联企业集聚、综合配套功能完备”的体系中,积极探索“创新型工业园区、多功能产业园区”配套互动、资源共享、高效发展之路。

  要正确处理好“原有基础与新建区域”的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原有优势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在产业发展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原有优势产业、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配套能力业。其次要处理好新建区域与旧村区旧园区的关系。在农村建设中,要按照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特别是起步阶段,要突出经济辐射功能,凝聚产业优质要素,降低运行成本,使旧村区旧园区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互动共赢。再次要处理好园区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关系。规划好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配套区、外围区,统一规划产业区、商贸区、生活区、文化区等区域,使各区域之间功能配套、资源共享。第四,要正确处理好“政府角色和企业角色”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引导资金、技术、资源在产业园区聚集、发展和壮大。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用,切实提高宏观调控能力,强化规划引导、宏观调控和协调服务功能,把群众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解决。还要处理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要按照利益导向原则,适当调整政府、集体、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格局,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产业要素在我镇不断集聚,产业资源在园区优化配置。



    转型发展,必须更新观念

    纵观环渤海、深圳等地经济的迅速发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解放思想的程度很深、力度很大、范围很广。对比之下,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当前要重点解决好四个问题:

  首先,要切实解决好转型的思想观念问题。当前,我们又在发展的关键时刻,高端产业出现第三次转移,并呈现出:转移速度加快、转移技术加深、转移规模加大的特点和趋势,机遇之门再次向我们敞开,但我们一些同志的头脑中,旧习惯、旧思维还在延续,依然抱着“卖地收租”的老观念不放,转不过弯,我们不得不担心,机遇将擦肩而过。所以,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要用新眼光看新问题,用新观念促新思维,切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作为,努力解决好转型需要的思想观念问题。

  其次,要切实解决好转型的精神状态问题。在我们有些同志中,还存在“老好人心态、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不想抓、不敢抓,怕得罪人,八面玲珑,这不仅是为政之德的大问题,也是“公心、私心不分”的原则性问题。如果我们的同志都怕得罪人,都去卖人情,就根本无法升级、无法转型。产业调整“三落实”,会涉及到多方面关系、会触动多方面利益,要推动这项工作,肯定会得罪人,就要有“不怕得罪人”这个心理准备。在这里,我要求:大家必须要尽快进入状态,用饱满的精神,积极应对产业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对群众有感情,对工作有激情,对事业有热情”。

  再者,要切实解决好转型的责任意识问题。产业调整“三落实”,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面对使命,我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尽心尽责,如果“家宅将倾,视若观戏”、“马棚失火,处若旁人”,那就是历史的罪人。当前,我们有些同志安于现状,只守摊,不创业,怕担责任,怕冒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同志,虽然致富能力强,但精力用在个人致富上多,考虑集体发展问题少,满足于得过且过多,主动推动工作少,使集体经济发展停止不前。如果用这种责任心,抓落实、抓调整,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这里,我要强调:大家务必强化责任意识,把心思用在干事上,把精力放在落实上,对定下来的产业调整工作,就是“板上钉钉”,要雷厉风行,要一抓到底,在重要事项和关键环节上,一定要“盯紧靠上”、亲力亲为。

  另外,要切实解决好转型的工作能力问题。当前的产业调整“三落实”工作,是一项开拓性工作,要做的事情很多,对大家的能力和水平,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能力问题不解决,工作就无法推动、无法落实!在这里,我再次强调:大家务必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多翻一翻经济书籍,多学一学产业知识,不断提高本领。

  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志气;一项工作的落实,需要勇气。对于东坑来讲,今日的产业调整“三落实”工作,就是一项“既需要志气,又需要勇气”的工作,是一项“关系东坑人民长远福祉、关系东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和全局性工作。我们必须要站在政治的、战略的、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化被动为主动,化危机为转机,全力以赴,积极作为,形成强大合力;必须要搞好全员发动,切实把党委政府的战略意图传达好、落实好,积极营造“全民参与、全民落实”的强大氛围;必须要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增强本领,切实担负起历史重任;必须要继续发扬事必躬亲的优良作风,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必须要始终保持创新创业激情,用一马当先的精神,推动转型发展。

来源:东坑融媒体中心 编辑:东坑广电站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