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停用]教育之窗 > 习作欣赏 >
守住自己心灵的净土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3-09-23 11:25
    ——读刘枫的散文

    我们所置身的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是一个喧嚣的后工业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钟情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而冒险的行为。从事写作这一行你将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你采取一种投机取巧的方式,通过一种自我的炒作或者是低俗的乃至下半身写作,来获得一定的声名;另一种方式则是,平心静气,不再关心和留意别人的对你的评头论足,守住自己那一片心灵净土和人文理想,而将自己的心灵直接去面对艺术欣赏者。刘枫应该属于后者。

    我是在去年初才读到刘枫的散文,最先读到的是他的散文集《身边的风景》,语言凝练而富于诗意,给我深刻的印象。刘枫是一个勤奋而高产的散文作者,仅一年多时间,他的另外一部散文集《行走的风景》又将结集出版,且被列为东莞市2011年文学艺术工作者个人出书扶持项目,可见其用功。在刘枫的文字中,我读到了一个具象的有质感的江南和有现场感的民间东莞。刘枫祖籍湖北大冶,出生于江西九江,那是一个美丽的江南水乡。读刘枫的散文,物象、场景,就如散落民间的遗珠,它嵌进山崖的璞石,滚进溪流深处,粗粝而又精到;有时又如朵朵五彩缤纷的小花,在春雨迷蒙的夜里,能听到它们轻轻飘舞的声音。

    一、永远的故乡情结

    从《身边的风景》到《行走的风景》,我从中看到一种语言的意志贯穿其中。这意志来自他对事物的专注以及对文字的执着。思乡一直是文学中的永恒主题,故乡当它进入到艺术作品中,在作家笔下会显得别样动人。远出漂泊的人,身在异乡的人,无论远古还是当今,在思乡情结上是一致的。我一直觉得书写故乡是一种难度极大的磨练,原因在于故乡最熟悉最容易写几乎被写滥了,因此也最不容易写好,往往被写死。但是,我在刘枫散文里找到了一种活生生的感觉。我这个阅读过程就好象行走在乡村中,我的膝盖碰到了刘枫,当然是碰到了刘枫所写下的一系列的故乡风物,《双墩》、《枣树墩》、《牛矶》、《娘娘庙》、《海螺形》、《八亩田》、《白果树》等。刘枫的散文把动与静处理得很好,动与静往往是相对的,刘枫最大的亮点是对动态情感流程把握得很好,有种灵动之美,也许这也是他这部散文集之所以取名《行走的风景》的原因。

    在刘枫的散文中,我看到了江南的落日和黄昏,那些乡村的事物在他的文字肌理里闪亮,这是刘枫心中的景物。在他的这些事物中,我们还能看到他的心灵投影,这投影,不是以前所说的一种抽象的概念化的东西,而是有意无意之间在笔下涌动的一种生命意识。我可以从文中看到这些事物仿佛也有灵性,那是刘枫的心中的故乡,自然的意志与他的文字的意志互相厮磨,这也是他的文字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刘枫的文字的意志,引领着这些故乡风物楚楚动人地展开,这种路径是曲折幽深的,有时也是柔软忧伤的。当这些事物徐徐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会有种从内心涌起来亲切的感觉,仿佛他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故乡,随着思乡的甜蜜与疼痛一起走回从前。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