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三宝” 是大家熟知的,听说波叔懂得“三宝”相关的祖传种植技巧,并有六十七年的种植和制作经验。并清楚它的食用疗法等,一个上午,我们慕名登门拜访东坑村的一位老人波叔。他一边带我们走一边介绍。
“东坑有三宝”波叔如小孩般得意地举起三个小指头。据介绍,菜干、阴菜、萝卜片统称“东坑三宝”。 虽然“东坑三宝”不是什么驰名中外的食品,但也算是东坑土特产,是东坑自产的绿色食品。

“东坑三宝”
阴 菜
有“东坑人参”之称的阴菜,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波叔自豪地边说边拿出自己珍藏的极品阴菜与我们共分享。阴菜被民间普遍认为具有较高的药用功效,特别是远近驰名的“阴菜牛展汤”具有滋阴补肾、清肝火、健脾消积的作用;而在医药上,老中医常用阴菜来医治小孩的百日咳病,效果显著。“这些阴菜、菜干都是自家自产的,所以味道很正!”波叔眼睛眯成一条线,并把阴菜如宝贝似的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深怕弄坏似的。“阴菜”是由耙齿菜采用风干的方法制成的。耙齿菜其实是一种长不大的萝卜,体形细长,约拇指般粗,长十几厘米,全身白色,形状像农耕的耙齿。它所含糖分、膳食纤维、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比一般的萝卜品种要高。种植耙齿菜一般是在八月中旬,十月收获,这个时候的天气最为适合,干燥、微冷、晴朗,是风干耙齿菜的最好时机。挑8寸左右的耙齿萝卜先去叶再洗净,用“包针”带竹篾穿过颈部,再绑成一圈,用竹篙晾在天台下,被北风风干就好。“好宝贝!好宝贝!”连波叔都忍不住要称赞一番阴菜。在座的大家都被波叔这幽默逗笑了。
白菜干
“白菜干是用大白菜在8、9、10月份生晒而成的。”波叔介绍道,“想晒好菜干必定得挑又粗又大的白茎大白菜,先把大白菜洗干净,再放进锅里煮,大概煮5成熟,白茎变成半透明就刚好。把煮好的大白菜晾在竹子上,放在阳台晒。”波叔一边说着,一边从厨房拿着两扎刚晒好的菜干出来,还没见菜干的影子就先闻到菜干的味道。“看,好的天气晒出来的菜干色泽都是黄褐色,而且很容易折碎,拿起来闻一闻,大白菜的香味浓缩在里面。”好浓郁的菜干味一下子充满了整间屋子,占据了空气,我把鼻子凑前去嗅嗅,果然是好菜干,都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称赞一下。要是遇到好天气,大概入冬就可以收菜干了。菜干的吃法有很多,最适合现在时节喝的汤是红萝卜杏仁菜干汤。这是一款有去热气、润肤养颜功效的汤水,而且效果非常显著,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无一不晓。
萝卜片
东坑萝卜片也是街知巷闻的食品之一,广泛销售于常平、大朗、寮步、茶山等镇。为什么东坑的萝卜片如此出名?波叔说道,把东坑产的萝卜片切成片块打在墙上,不会掉的。这可神奇了,怎么会不掉的呢?原来东坑出产的萝卜片有充足的糖分和水分,从而粘性很强,不易掉。波叔左手拿着萝卜,右手拿着刀,边削就边说身形大、白净、嫩滑的萝卜好,每逢有喜事要办或在喜庆的日子,东坑萝卜片便是盛宴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最著名的菜式要数:萝卜焖鹅。
“东坑三宝”之所以有名,源于这里有特别适合的土壤,当地农民称这样的地为“龙气地”。在“龙气地”种的都堪称上品。据说,东坑有一种“龙气朱砂管”的土壤,这种土质是红黄色的,质地比较松软,能耐热耐冷,称得上是“宝中之宝”。只要土地选对了,种什么都行。
夕阳西下,我们才离开东坑村,波叔亲自送我们到屋外,夕阳刚好斜射过来,地面笼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