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联话东坑民俗非遗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20-07-31 09:34
木 鱼 歌

    [联语]

    草木许知音,百载曾歌,才情最盛花笺记;
    虫鱼能和乐,三弦协奏,曲调长留市井风。

    [说明]

    木鱼歌又称“摸鱼歌”“沐浴歌”, 属弹词类曲种,唱时多用三弦伴奏, 旧时木鱼歌多由盲人所唱,故民间又俗称“盲佬歌”。是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尤其在东坑及东莞地区的曲艺曲种。成书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的《广东新语》载:“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其歌之长调者,如唐人《连昌宮词》、《琵琶行》等,至数百千言。以三弦合之,每中空中弦以起止。盖太簇调也。名曰‘摸鱼歌’。(卷十二《诗语•粤歌》)”可见,木鱼歌在莞邑流行历史可溯达340多年。1938年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上提到“广东最流行的木鱼书,其中最负盛名的有《花笺记》和《二荷花史》,其中《花笺记》被称为第八才子书……”不仅在国内文坛享获盛誉,也深受国际文坛的重视。早在1824年和1836年,先后由英国学者汤姆斯、德国学者幸辜尓慈分別译成英文和德文本,在西方国家出版发行,受到德国的歌德高度赞誉。东莞民谣有云:“要想癫,唱《花笺》;要想傻,唱《二荷》;要想哭,唱《金叶菊》。”由此足见木鱼歌在当时社会、市井的盛行和影响。2007年,木鱼歌被列入东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名录;2009年,木鱼歌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名录;2011年5月,木鱼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李仲球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木鱼歌”,并嵌词嵌入最具代表性的木鱼歌作品《花笺记》。上联讲在大鱼歌里,草木都是有情有意的;下联则述木鱼歌是莞邑流行的风俗,赞其在历史上的地位。


二月初二“卖身节”


    [联语]

    节出农耕,寒苦人墟市卖身,口得三餐家得养;
    乡留风俗,东坑镇非遗传古,时当二月客当欢。

    [说明]

    东莞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源于明末清初。“卖身节”的起源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息息相关。崇祯、康熙、民国《东莞县志》都载东坑有“塔江墟”,附近有“田尾墟、铁冈墟、寮步墟、板石墟”,宣统三年陈伯陶修纂《东莞县志》卷二十一“墟市”补入“东坑市”。东坑镇区内没有固定的墟期、集市,但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却有个人山人海的卖身节,市上摆满农具摊、小食摊、工艺百货摊。人们都在市上来来回回,然后吃些东西,买些东西回家。这风俗,近百年来东莞不少报刊登载。解放前的东莞《平报》也刊登过。1928年《民俗》第十五、十六期载李建青《东莞风俗的一斑》说“卖身节”,“各乡贫苦的人家,都携着儿子来这里找寻雇主了,而各处的雇主,也就来这里找寻雇童了。如果大家讲得允肯,那雇童就跟那雇主回家去做工,那些雇童的工作,总离不了耕田看牛这几种,除了赚得饭吃之外,完全没有工钱,只是到了年尾的时候,由雇主给他一套新衣服和一双鞋,就算报酬了,所以叫做“卖身”。雇农“卖”了身,得了定金,当年工作有着落、生活有着落,也就在墟上买些家庭必需品和东西回家庆祝。同样地主、富农也纷纷来东坑,挑选合意的雇工。他们身上有钱,也愿意在集市上吃吃喝喝,并购回一些农具、日常用品。这就是“卖身节”的来历。“卖身节” 在嬗变过程中,经历了由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由于名字稍嫌不雅,所以这个节日的命名历经沧桑,除了“卖身节”“遇仙节”之外,解放初期因政治需要,一度改名为“翻身节”。改革开放以来,“卖身节”一直体现着人们从物质生活需求到精神生活需求的演变。由于该节一直与“雨水”有关,历年来节日当天必定“半晴半雨”。水者财也,人皆向往之,故近十年来,每逢“卖身节”那天,游人中的年轻男女,总爱在大街小巷用玩具水枪互相“洒吉祥之水”,寄寓出门遇贵人之意。可以说射水狂欢是“卖身节”的主轴戏,各地的游客大部分都是为射水活动而来,故此节被游人冠以“射水节”“欢乐节”等美名。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春耕芒种伊始之际,崇尚勤劳致富的人们,无论如何都要来东坑“卖身”祈福、“遇仙”趁乐,动辄数十万人,他们都希望在这一天,“卖掉衰身,买回好运”,“射一身吉祥水,祈祷一年好运”。2007年11月,“卖身节”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二月卖身节”等字,古四声,音步位置“出、得、俗”,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概述东坑卖身节的来源和内容,下联述说卖身节如今已成乡风乡俗,列入非遗。


阴 菜


    [联语]
  
    风味擅阴干,以萝卜做文章,誉比参茸夸特产;
    情怀犹赤子,得菜蔬成美食,雅称文化俏东坑。

    [说明]

    东坑史上素有种植耙齿萝卜阴干成菜的习俗,其产品俗称“阴菜”,有着悠久的历史,远近闻名。阴莱是用一种被当地人称为“耙齿菜”的萝卜,采用阴干的方法制成的一种驰名特产,是极补之物。人曰:“阴菜此物,珍贵无比,参茸不易也”,故素有“东坑人参”的美誉。东坑阴菜,风味独特且具药膳功效。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咽喉肿痛、肥胖症,利尿清肝火、润肺止咳等效能。东坑的老中医常用阴菜来医治小孩的百日咳。其方用阴菜二根(陈年有虫粉的更好)、瘦肉二两和水煎服二次,汤到病除。尤其是以西餐为主食的人,常食用阴菜汤,可以解燥热、清湿毒、益气和中、滋阴补肾,去肝火、益肺养颜。以阴菜为主题的阴菜牛汤、阴菜花妖汤、阴菜白菓牛肉汤、阴菜老鸭陈皮玉竹汤、阴菜蚝豉鸡汤、阴菜铁板骨、阴菜蒸排骨、阴菜蒸肉饼、阴菜瑶柱粥、阴菜萝卜柴鱼花生粥等,形成餐桌上阴菜的系列特色美食,是东坑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2012年,阴菜制作技艺被列入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释联]

    联以碎锦格嵌入“阴菜”;古四声,音步位置“食”今平古入,仄声。上联写阴菜的工艺、美誉;下联写人们喜爱阴菜,将之视为东坑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


糖不甩


    [联语]

    故事本传奇,吕洞宾糖丸刹毒,
    相亲人喜缔良缘,时光不老凝民俗;
    街墟曾甩卖,经百代工艺传承,
    成莞市非遗项目,风味长新扬远名。

    [说明]

    “糖不甩”是东莞市“非遗”项目。东莞传统风味小食“糖不甩”与元宵节汤圆相似,古已有之,尤以东坑“糖不甩”更为有名,其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糖不甩”的传统制作经舂米、筛粉、揉粉、搓丸、水煮、过冷、熬糖、挂浆等工序制作而成。其传承历史与八仙中的吕洞宾有关。传说清朝道光年间,东坑一带吸食鸦片之人甚多。初春二月二,由于流毒泛滥,民不聊生,赶往东坑过“卖身节”受财主雇佣的男丁精壮无几,大都是面黄肌瘦,劳力退减。八洞神仙吕洞宾闻说后连忙打制肃毒治瘾仙丹,普度众生。但良药苦口,再者私自下凡,乃冒犯天条。于是吕仙人把仙丹藏于熟糯粉丸内,配以糖浆煮成甜滑、可口的“糖不甩”(取之“糖粉粘丹不分离”之意),摇身变成一个挑担叫卖的老翁,从街头到墟尾半卖半送赠予众人吃之后,果真刹住了鸦片流毒,人们恢复精壮力健。东坑“糖不甩”因此而名扬远近,现更成了每年“卖身节”期间东坑各大酒店、食肆必备的风味小吃。“糖不甩”还跟男女姻缘相关。地处“埔田片”一带的东坑、茶山、横沥各镇,旧时男婚女嫁还比较保守,男女婚姻全凭父母之命、媒灼之言,更谈不上如今的自由恋爱了。每当媒婆带后生仔到女家相亲时,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煮“糖不甩”招呼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的是“糖不甩”,就知道这门亲事靠谱,是“甩”也“甩”不了的了,于是大功告成,大碗“糖不甩”越吃越香,吃完一碗再添一碗,表明愿意好事成双;如果女方不同意这门亲事,则煮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招待男方,男方看到端上桌的是打散鸡蛋的腐竹糖水,便知道这门亲事“散”了,这时吃着“腐竹糖水”虽甜在嘴上,却苦在心头,匆匆喝上一口,便告辞而去。

    2010年,东坑“糖不甩”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糖不甩”。古四声,音步位置“毒、俗”今平古入,仄声。上联由“糖不甩”相关的两个民间传说,指出它承载的民俗意义;下联概述“糖不甩”制作历史,特别点出它是东莞市非遗项目,新时代,又有新风采。

“喊同年”


    [联语]

    喊声哀比邻,愿悸悚同年,惊魂摆脱病魔累;
    程式同巫卜,是开明时代,异俗列为遗产传。

    [说明]

    “喊惊”,又称“喊同年”。这里所指的“同年”,是指人的三魂七魄。在北方普遍称为“喊魂”,是一种古老的精神治疗方法。在东坑,如遇孩子受惊吓或者精神不振、寝食难安时,家长通常给孩子在门前村口喊一喊,以此驱散各种病魔,求保孩子平安。这一风俗,已经沿袭数百年。如果细分,东坑“喊同年”还有四种喊法,天亮前叫寅时惊,晏昼(十二点)叫午时惊,天快黑叫酉时惊,煮饭时叫打饭盖惊。在东莞“喊同年”有着悠久的历史,明朝、清朝以至民国,都有文字记载。清朝同治年间,东坑井美村举人谢荩臣在《生春草堂吟草•万顷沙竹枝词》里有这样的诗句:“疍民愚昧实堪嗤,只信南巫不信医。麦饭纸钱专送鬼,更无妇女拜神祠。”谢荩臣诗里称疍民愚昧,有病不就医而问诸南巫,信鬼神。民国初东莞著名学者、诗人、篆刻家、书法家邓尔雅在《绿绮园诗集•东莞竹枝词》里的描写则更加详细生动:“糖饼油堆饤饾陈,谁家巫妪惯祈神。锵锵刀剪招魂祭,千些声哀怯比邻。”邓尔雅诗及注写莞俗的“喊同年”,其文字较谢荩臣的描写生动传神,心态也显得更加开放,招魂之时,老妪焚纸钱香烛,扬衣高呼,和以刀剪等诸情状,如在眼前,如听耳边,生动可感。2010年,东坑镇将“喊同年”成功申请成为东莞市级“非遗”项目。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喊同年”“喊惊”“喊魂”等字。古四声,音步位置“脱、俗”今平古入,仄声。上联从描述“喊同声”的情状入手,表述民间对其存在的寄望;下联认为其虽有些类似迷信成分,但毕竟是奇异乡俗,也是时代开明,方能被列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卖 懒


    [联语]
   
    懒岂能留?名卖实抛,须凭勤快开新景;
    歌当共唱,声清词趣,恰是非遗属岭南。

    [说明]

    除夕“卖懒”是岭南一带的习俗,“卖懒”属于岭南文化中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在于让尚未成年的孩子通过既定的仪式来“卖”走身上的陋习——懒惰,期望来年去掉懒惰,勤勤快快,振奋精神。有趣的是《卖懒歌》各地有各地的版本,可谓千差万别,无所谓统一版本,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都是激励大家去掉懒惰,寄望来年勤勤快快。作为岭南古镇的东坑,也有自己的“唱本”:“卖懒堆,等齐来,眉豆盖,菊花开。今晚齐全来卖懒,明朝清早拜新年。//拜了新年赏大桔,赏了大桔赏银钱。油煮碌堆摆正面,寸早糖环摆两边。//正是有盘金桔仔,摆响抬头熠熠鲜。打火拦门烧炮仗,新年胜过旧年长……”东坑村和塔岗村相隔不远,也有细微的差别,“摆响抬头熠熠鲜”一句塔岗村唱法为“龙眼荔枝蔗果甜”,也有一些村这句为“油炸荔枝蔗果甜”,此外也还有另外几种不同的版本,不一而足。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卖懒”。上联讲述“卖懒”习俗的实质,是“卖”走身上的懒惰陋习,用勤快迎来新年的新景。下联从“卖懒歌”引出它是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点赞此习俗传承的意义。


七姐诞


    [联语]
 
    七夕亦佳期,姐妹求缘,惟乞上天多赐巧;
    诸乡祀庆诞,愿心祈福,都传古庙最通灵。

    [说明]

    农历七月初七为七姐诞,又称“乞巧节”,中国民间民俗传统节日之一,现代民间亦称之为中国情人节。传说这天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佳期。据说东坑亭岗古庙(俗称“七姐庙”)求姻缘很灵验。清陈伯陶著《东莞县志》卷九十八载:“亭岗:在城东南三十里,旧有瑞石庵明,邑人黄天胤建今圮,别有七娘庙(注:亭岗古庙),香火颇盛,秋节诸乡往祀,士女如云。”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参与,祈求姻缘以及好运,一度成为了该村乃至全镇的习俗。每年七夕来临之际,人们纷纷自发组织,带上礼品(其中花卉、七种生果),初六晚上亭岗拜七姐,许愿祈福,期盼在“七姐”庇佑下,家庭更加和谐,婚姻美满、幸福。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七姐诞”“乞巧”等字。古四声,音步位置“夕、福”今平古入,仄声。上联描述“乞巧”节的内容;下联讲述“七姐诞”在当地的影响。


大金钟戏会



    [联语]

    依山起大棚,好戏连台,玉振金声钟鼓乐;
    翘首观名角,艺班相会,千帆万橹浪潮来。

    [说明]

    八月十五为东坑古代亭岗一年一度的“大金钟戏会”,据说鼎盛时期,此节热闹非凡,在山脚搭起大棚聘请粤剧名班,演唱九本,唱戏从八月十五这天开始,唱四日五夜,轰动四方。香港粤剧艺人麦炳荣也曾到此演出,省港、莞城、增城、惠州等地,富商、游客、官员从水路纷纷而至,千帆万橹,人如潮涌,声闻数里,当时之盛,难言其状。此节解放后已失传。

    [释联]

    联用碎锦格嵌入“大金钟戏会”五个字。上联描述此戏会的热闹非凡;下联从观众对名角的追捧,讲述皮戏会的盛况。(文 / 曾海津  刘枫)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