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清凉净土觉缘庵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9-12-11 11:11
    谁说,人死如灯灭?弯曲的山道,仿佛一支歌,洞穿时空而来。以一种独特的精神存在,与岁月相伴而行。荒草丛中,灌木林边,栖身的庵堂,似乎都在诉说着已经飘远的故事。

    山坡上,有金黄色的野菊静静开放,穿越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隧道,那柱传递着信仰的香火,依旧在民间百姓的心头燃烧。

    觉缘庵位于东坑镇彭屋村亭岗岭下,历史悠久。始建于清朝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兴盛于清代民国,在清末及民国时期,觉缘庵寺与瑞石寺、七娘庙并称亭岗三大古刹。据说,以前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各处红男绿女,络绎不绝,都来浴佛参禅。

    庵门有一对联:“觉从静处须求静;缘了尘中不染尘。”庵墙角以红石为底。正中供有佛祖、观音诸神像。

    走进庵内,是一个大厅,虽不大,但有供案、香炉、佛像、供佛器具和蒲团等,“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堂内香烟袅袅,给人一种温馨与静谧的感觉。对着正厅的,还有一个小小的供台,上又有另一尊神像,与正堂的佛遥相对应。堂内构造与摆放齐整,让人心境畅快,通明。堂内左右墙脊有一副对联,左边墙脊为“色相本空幻念忘来浑是佛”,右边墙梁为“菩提无树善根培处即为因”。能让人在虔诚拜佛之余,领悟到一种禅意。

    觉缘庵的庵主俗名尹旭明,在这里守了一辈子,终身未嫁。记得多年前,我初次去参访时,她已经九十多岁,虽然老态龙钟,仍然精进念佛,令人肃然起敬。

    在正堂上挂着一幅铅笔素描画像,画里有一位尼姑,那是法师的师父。法师一生吃斋,行善积德,曾收养过一弃婴,当年的弃婴如今已成家立室,现为四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也住在庵堂附近。

    最近一次拜访觉缘庵,得知老法师已经于2012年圆寂,由法师养女桂姨料理庵堂。据桂姨介绍,她妈妈五十来岁就收养了她,那时她才八岁,从小就跟她学习打理庵堂的事,庵堂自那时起就由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管理,直到她嫁人时,庵堂才重新由妈妈一人打理。桂姨又说:“妈妈一生吃斋,积善积德,身体好的时候,每天早上六时起床,用两个小时诵读经书。”桂姨从抽屉里拿出其母亲平日里诵读的经书让我们看,主要是《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繁体字经典,岁月洗礼,书的每一页都泛着淡黄,书籍到处都是磨损的痕迹,让人感叹生命无常和岁月沧桑。供桌上放着一个木鱼和一个铜钵盂,桂姨说:“这是母亲生前用了一辈子的东西。这木鱼很重,是红木的,还有锤子,也是很结实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只见铜钵盂磨用得闪闪发光。我好奇下面为什么垫着布包,桂姨突然眼睛一亮,说:“这两个物品下面都垫着红色的布包,是妈妈亲手制作的,将木鱼和铜钵盂垫高,声音可以更加响亮。”

    当问到这个一生忠于自己信仰的老庵主的身世时,桂姨回忆道:“我八岁才有缘与妈妈相识,母女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妈妈对自己的身世很少提及。”我想也许是庵主不愿将自己苦难的身世告诉自己单纯的孩子,让她始终对这个世界留下美好的印象吧!假如将其身世之谜揭开,必定是一部凄美的长篇小说。

    走近古朴的觉缘庵,心里只有向善。尽管这里没有智者、高僧大德的讲经说法,也许也因此未成大器。但是寂静的空间里,庵堂每一个善良的细节还是都让人眼睛湿润。也许每一个来参访古迹的人,都会生起远离尘嚣的想法,毫无杂念的与落叶共舞,与自然的唯美厮守,这佛国净土让人感觉到如此友善,如此清凉,充满梦幻色彩。(文/曾海津)
来源:《东坑》报 编辑:钟少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