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本土人文 >
唤醒沉睡在历史陈迹中的民间记忆——曾海津散文集《时光隐者》序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8-10-31 11:05
    我从学生时代起履历表上填写的籍贯就是“广东东莞东坑”,但说来惭愧,那只是我父亲的故乡,由于父亲早逝,直到将近而立之年,我还没见过故乡是什么样子。1977年冬,我借到广州出差的机会,顺访东莞,第一次邂逅故乡。此后基本每隔四五年,或趁公务之便,或专程探亲,回故乡小住几日。直到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退休还乡的老哥李逸江罹患痼疾,我几乎每年都要趁寒暑假,或清明、重阳等节日回乡探望,到故乡的次数多了起来。但即便这样,我在老家呆的日子,加起来也不到两个月。而且每次都是来去匆匆,除了陪卧床的老哥和访亲会友等人际往来,对家乡的历史遗迹、风景名胜,从未做过细致的观察。以至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故乡——东莞东坑塔岗村,就是一个现代化厂房林立,现代化道路纵横,河流基本污染,农田基本废弃的工业生产基地。至于故乡的文化底蕴,在我这个徒有“广东人”之名,骨子里实为外乡人的“北方籍广东人”眼中,实在看不出什么。

    还是到了退休之后,时间略有闲暇,同时或许是人上了年纪,自然会产生寻根、归根的意识,我逐渐有了研究故乡历史文化的念头。大约五年前,我在网上搜寻有关故乡的资料,发现一篇描写塔岗风物的博文《心灵乡土的清新与荒凉——塔岗四记》,文章考据翔实、语言优美,作者曾海津,于是就给他点了赞,加为好友。此后我回乡参加侄外孙的婚礼,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院刊写了一篇介绍中国乡土民俗的散文《亲历广东民间婚礼》,并贴在我自己的博客上,又获得曾海津的点赞,还被编入他当时主编的《寒溪潮》杂志中。就这样,我俩以文结缘,成为网上结识的忘年交。此后我再回乡,得到海津亲切接待,并承他所供职的东坑镇文联之邀,为家乡文人学子举办过文学讲座。还承蒙海津盛意,为他的两本文集写过序。但直到此时,我还认为曾海津只是一位出色的青年作家、文学评论家,并不知道他对我故乡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竟有如此广泛的涉猎和如此深入细致的考证与解读。

    捧读手中这本曾海津新著《时光隐者》,我仿佛看到了一张介绍家乡风物的导游图,一本爱国爱乡教育的教科书,一部详细记述家乡历史遗迹前世今生的档案册,一幅涵盖家乡所有村庄的文化地图,一首浸透了作者对我的家乡浓郁情感的抒情诗。面对这样一部思想深刻、文笔优美、清新脱俗的散文特写集,我想,即便是与我的故乡毫无瓜葛的外乡人,也会对东莞东坑这个在祖国大地上不算出名的南粤小镇,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爱之情。更何况我这个祖先生于斯、长于斯,自己的父母兄长也都葬于斯的本土嫡传子孙呢?曾海津笔下我的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的乡亲中的英雄烈士、贤达才子,都栩栩如生、历历在目,令我仰慕,令我神往,令我在人前感到骄傲,也令我“老夫聊发少年狂”,感到一阵阵豪情血气萦绕胸怀!

    海津这本《时光隐者》,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东坑文化遗产的描述,其中又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诸如古村、古庙、古树、古祠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木鱼歌、“卖身节”、“喊惊”、阴菜、“糖不甩”、“卖懒”等等;二是记述出身于本镇的杰出名人的事迹,如中国当代放射学奠基人谢志光,享誉莞邑的中医世家传人谢景丸、谢其彦父子,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传承人称号的木鱼书演唱及创作者李仲球等。这第二部分内容,按过去传统史书编纂的体例,属于“列传”或“人物志”,可以另列专题来评论。这里我想结合当前社会热议的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重点谈谈对海津书中这一部分内容的读后感。

    海津在他自己的书中写道:“民俗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在人类历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它是一条精神的纽带,攒掇起民族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最终归依。”(《农耕文明的背影》)民族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的现实载体,是民族认同、民族归属的有形标识。在全球化、现代化大潮中,如何保存、维护和延续民族文化遗产,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时代课题。那些从我们孩提时代就默默地守护在我们身边,静观我们成长的古树、古祠、古庙、古屋,可能于我们已是熟视无睹,不思珍惜。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古老的东西越发显得残破、寒碜,甚至丑陋碍事,有污观瞻,形同鸡肋,于是就有了拆迁改造,甚至大规模的清理铲除。而这些文化遗迹,一旦失去便无法复制,如同孩子失去了父母,“子欲孝而亲不在”,此时再感到可惜、彷徨,却悔之晚矣!我在几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活在“旧”的世界》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毁掉了那些凝聚了几代人记忆的城市标志性建筑、代表性街区里巷,也就毁掉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血脉,毁掉了市民对自己故乡城市的依恋和认同。” 这里说的是城市,对于农村来说,这个问题恐怕更尖锐、更迫切。试想,没有了荫蔽我们祖祖辈辈的大榕树、老槐树,没有了故乡代表性的古庙祠堂、老屋旧巷,我们到哪里去找寻自己的生命之根,找回自己对故乡的记忆和依恋?

    保存历史文化遗迹,当然首先是物质上的保护。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反之,物质力量也只能用物质力量来维护。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东坑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今天如曾海津这样的基层文化工作者能实地考察、研究,描述如此之多的东坑文化古迹,就是明证。此外,像木鱼歌、“卖身节”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与保护,东坑镇也做了许多实际有效的工作。但是,单纯物质上的保护恐怕还不够,向民众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的知识,唤醒沉睡在以往司空见惯的历史文化遗迹中的民间记忆,才是更为重要,更有长期性、可持续性的一项工作。这里又用得着马克思下面说的一句话:“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曾海津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变成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变成全民共同践行的一种理性化、常态化、能够持之以恒的强大物质力量。

    美在于发现,也在于阐释,在于培育和提升审美受众的审美感受力。同样,对于我们身边的历史文化遗产,也需要有人发掘、有人解说,有人做索隐钩沉的调查研究和阐释普及工作,更需要有文人墨客以文学创作的方式来记录和传播。笔者所在的天津师范大学不久前曾组织退休教师参观天津市著名的“五大道”和解放北路金融街,由我校历史学院专门研究“五大道”历史的尚克强教授做讲解。尽管许多老师像我一样,都在天津生活了几十年,对这些楼宇街道可以说熟得不能再熟,但听了专家的解说,仍然有恍然大悟、如饮醍醐的感觉,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惊奇感,深深感受到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萌生了对自己城市更加自豪、更加热爱的乡土之情。我想,曾海津这本描述东坑历史文化遗产的“非虚构”作品集,也会具有同样的作用。它一定会激发和增添东坑乡人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也会引起更多的外乡人对东坑这片热土的认知和向往,从而提升东坑在全省、全国以至全世界的知名度。附带说一句,曾海津本人就是这样一位来自广东其他地区的外乡人。是他的工作及其敬业精神,引领他系统梳理东坑的历史文化;又是东坑的历史文化,使他深深地被这块土地所感染,产生了对这块土地的深切依恋和热爱。这是他写作这本书的动力,也是他这本书能够打动每一位读者的秘诀。最可贵的是,曾海津承担起向世人宣传东坑的重任,收入本书的不少作品曾发表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院刊、《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环球人文地理》、《粤海风》等国际、国内有名的报刊中,曾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对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曾海津用他优美的笔触,激活了隐藏在历史遗迹、民间文艺背后的文化内涵,他写东坑又不局限于东坑,无论是写古村、写人物还是考察岭南民俗,都具有开阔文化的视野、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生命体悟。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这本介绍东坑历史文化的著作,既是一部优美的散文特写集,也可以看做是一本纪实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民间文艺作品集,本书的出版对东莞乃至国内其他地区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无疑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谨以此文,向读者郑重推介曾海津的《时光隐者》,同时也表达我这个名义上的东坑人对作者的敬意和谢忱。(作者:李逸津,祖籍广东东莞,文艺理论及中俄文学比较研究学者。天津师范大学教授、文艺理论教研室主任、国际中国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俄罗斯联邦作家协会海外会员。)
来源:《东坑》报 编辑:钟少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