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三古”文化 > 古韵人文 >
彭屋村诗礼传家与璀璨的“三古”文化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7-07-19 10:49
    山明水秀,处处鸟语花香,静穆的亭岗岭下,风景秀丽的彭屋古村,尽显岭南古镇的美丽风华,它曾吸引国内著名媒体的目光,引来了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名导演、名记者的驻足。透过氤氲弥漫的古风遗韵,彭屋古村的诗礼传家打开了我们的心窗。

    彭屋村位于位于东坑镇西北部,始建于宋朝。据《东坑镇志》记载,彭屋彭氏均为彭应春的后裔,宋朝度宗年间迁居于此, 因村向马坑山而名马坑村, 后彭姓多聚居于此, 以姓氏命名, 得今彭屋村名。彭应春,号云溪,南宋宁宗开禧年(1201年)中举,被授广东南雄教谕。嘉定十三年(1220年)彭应春致仕珠玑巷,嘉定十六年(1223年)从珠玑巷迁往宝安彭屋基,约在理宗绍定年(1228年),从宝安彭屋基迁到琥珀坑(又名马坑),即现在的彭屋村,彭应春就是彭屋彭氏的一世祖。

    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笔者来彭屋村漫游“三古”,亲临其境体会了一番这座古老村庄昔日望族世家的繁荣。彭屋村的庙宇等古建筑特别多,有觉缘庵、富贵宫、瑞石寺、塔头庙、北帝庙等,可谓释道儒俱全。其中最有名的是村后那座高高耸立的亭岗古庙。莞邑文化名人、清探花陈伯陶编《东莞县志》卷九十八有记载:“亭岗:在城东南三十里,旧有瑞石庵,明邑人黄天胤建,今圮,另有七娘庙,香火颇盛,秋节诸乡往祀,士女如云”。陈探花寥寥数语,却真实地记录了亭岗岭昔日的辉煌。据陪同友人介绍,该村亭岗古庙很特别,至少为东莞地区所罕有。东莞地区的庙宇,大多都是拜观音、拜弥勒佛,道观则拜道家三圣人等,而亭岗古庙拜的则是“七仙娘娘”,俗称七姐。据考证,古庙始建于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庙共两层,上层正殿供奉七圣仙娘,左右偏殿供奉金花夫人、观音大士等。下层三间,中央祈神之用,两边为酣息之厅。相传亭岗岭古庙“照远不照近”,凡来朝拜的远方客人有求必应,故一年四季香火不断。

    亭岗古庙牌坊前有一棵360多年树龄的枫香树,为国家二级古树。相传很久以前,亭岗岭漫山遍野都是枫香树,每逢秋冬季节,整座山都一片火红,非常惹人喜爱。可惜,在大炼钢铁的年代,村民们纷纷上山砍伐枫树。据说,当时其他枫树都砍光了,唯独这棵枫树被三五个村民同时砍伐,却毫发未损,大家十分吃惊,认为这是七姐的“神谕”,便不敢再砍伐,还对它加以保护,因此便保存了下来。

    古代亭岗,每年有两大节日:七月初七“七姐诞”,八月十五“大金钟戏会”。据说鼎盛时期,“七姐诞”每年吸引上万人前来参与,祈求姻缘以及好运,一度成为了该村以及全东坑镇的习俗;“大金钟戏会” 更热闹非凡,在山脚搭起大棚聘请粤剧名班,演唱九本,唱戏从八月十五这天开始,唱四日五夜,寓意是家庭团团圆圆,生活红红火火。

    “危急相济,善恶相正。为父者当慈,为子者当孝,为兄者宜爱其弟,为弟者宜敬其兄,士农工商,各勤其事,冠婚丧祭,必循乎礼,乐士敬贤,隆师教子,守份奉公,及人推己,闺门有法,亲朋有义,立行必诚而无伪,御下必恩而有礼,务勤俭而兴家庭,务谦厚而处乡里。”这是彭氏祖训,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族繁衍的重要基石,对个人的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家教森严,彭屋村人才辈出。

    “乐士敬贤,隆师教子”,彭屋人素有尊师重教的传统,据《彭屋村志》记载,这个现在有1900多人的乡村,在宋元明清以来近800年间,竟然孕育了10多位官宦,其中科举时代有文举人3人、武举1人,秀才10余人,当代有中国著名甘蔗育种专家彭绍光教授、高等教育专家彭民璋教授等,可谓“文武双辉,公侯一门”,这对东莞一般村庄来说实属不多见。

    在封建社会,宗祠由于它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因而成为宗族的物质标志和聚宗合族的象征,是形成家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通史?邑里》中说“世重高门,人轻寒族,竟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封建社会门弟风气盛行,以宗祠展示宗族血脉的高贵与名望,祠堂的营建召示着家族美德和功业,体现着家族先人的道德境界或丰功伟绩,同时鞭策后人光宗耀祖,通过各种宗族活动产生宗族的凝聚力。彭屋村的宗祠文化非常发达,祠堂有石松公祠、四明公祠、野夫公祠、处静公祠、得月公祠、南圃公祠、逸闲公祠等11座,均为明清建筑,其中最著名、保存也最完好的是彭氏大宗祠。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典范之作,彭氏大宗祠曾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和广东电视台来拍摄,并向全世界华人播放,传诵一时。

    彭氏大宗祠,坐落于彭屋村的村头,为一座三进五开间硬山顶、四合院布局的大祠堂。大门前是一级级石砌的台阶,尚未登临,让人先有仰之弥高的感觉。记者在此间采访得知,宗祠建于明代嘉靖(1547——1563年)年间,为本村彭氏十一世祖彭世潮所建,他任陕西御史后,秉承彭礼叔父所建彭氏大宗祠的规模而集资兴建,经历十年而建成。宗祠共分三进,由三十六支石头柱、木柱支撑而成。彭世潮,号龙溪,生于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年)。他18岁那年(正德戊寅1518年)为邑增生(秀才)。嘉靖(1525年)膺领乙酉科乡荐中举,敕受文林郎。初任广西古田教谕,二任国子监学录。因讲《虞氏春秋》得世宗皇帝赏识,敕赐进士,官拜陕西道监察御史,巡视光录。彭世潮以刚直清白于世,前后条奏痛陈时弊,为权贵者所忌,后因讨厌官场黑暗,无意官场,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辞官归里,以诗为乐,抒发胸中情感,著有《龙溪漫兴》一集。回故里后,他秉承叔父彭礼筹建彭氏大宗祠的遗愿,主建了彭氏大宗祠和大学堂。彭氏大宗祠在建过程中,因诸多事情所累,历16年才建成,即从1547年开始动工兴建,1563年落成。

    彭氏大宗祠坐东北向西南,大门上方挂一方“彭氏大宗祠”的横匾,门口有一对联:“右拱天马右带龙江堂构擅一方之形胜,远祖彭城近宗琥珀螽斯衍百代之云礽。”祠堂在结构上与东莞其他地方的祠堂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唯该祠前面一个约100平方米的围栏与众不同。围栏的四周和地面都用红粉石铺砌。围栏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分是密封的砌墙式,墙壁表面刻满花卉图案;上半部分为通透式的红粉石栏杆,造型各异。于东西两角,各置一只满头卷发的狮子,威武雄壮,形态逼真。走进祠堂,该村九旬老人彭灿晃介绍,祠堂两廊是乐亭,中央为觐亭,为谒祖行礼之用。但凡彭氏族人入祠堂谒祖,必定要在觐亭先行礼,礼毕才可入寝室上香拜祭祖先。故觐亭前有一对联:“进一步趋跄凛肃,历三级揖让雍容。”觐亭的两旁又是红粉石雕刻的围杆,花卉良禽、祥兽等栩栩如生。

    彭灿晃老人介绍,祠堂有“三宝”,一是祠堂大门两旁那对珍稀门枕石,顺着他的手势,记者看到枕石乌黑润滑,各式图案镌工精巧、麟吐玉书,栩栩如生。据介绍,两块门枕的石材很稀有,就是在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的暑天,这对门枕也清凉无比。在没有风扇、空调的年代,酷热的夏天,村民都争着坐在或躺在门枕上纳凉,抢不到门枕的就干脆坐在门枕旁,有事没事来聊天、听讲古,因此祠堂成了昔日全村名副其实的“新闻发布中心”和“休闲娱乐基地”。二是明代彭世潮画像。彭世潮解印归田后,建祠置产,造福桑梓,为族人爱戴。为遗后人纪念,他曾聘丹青妙手,著名画师曾子美先生为其绘像。此像画工精美,远观之,栩栩如生,双目存神,不威自畏;近视之,玲珑剔透,线条流畅,工笔精巧细腻,虽历四百余年,其色不变,可谓巧夺天工,不愧名师妙笔。三是“龙凤柱”,因天然木纹如龙似凤而得名。步入寝室,笔者终于看到了如雷贯耳的“龙凤柱”,柱子透着光亮,我以为是用光漆涂在柱上的。彭灿晃老人纠正说:“不是光漆涂的,光泽是天然的。”我好奇地用手摸了摸,感觉光滑无比,果然秀润天成。彭灿晃老人说:“龙柱有隐隐龙形,凤柱有天生凤羽之纹。”仔细看此柱,果然发现龙柱上的纹路犹如一条金龙隐于霭霭祥云之间,透出一缕淡淡的祥光;凤柱有明显的凤纹,从柱的下方向柱顶伸延缠绕,就如凤凰遨游于茫茫天际。据说曾有考古学者来考察后认为,“龙凤柱”材质非常好,是名贵之木,除皇宫外,民间一般很罕见。彭灿晃老人一再强调“龙凤柱”材质坚硬异常,孩提时由于他听长辈讲过这对“龙凤柱”坚硬如石,五金不入,心存狐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四下无人的时刻,从家里拿了一口铁钉,捡了一块大石头蹑手蹑脚进入祠堂,悄悄摸进寝室,想将铁钉钉进木柱里,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钉断石碎,却无法把铁钉钉入柱身上。他指着木柱上的几个铁钉口子说,这些口都是被人用铁钉钉过之后留下的痕迹,其中一个很小的口子,就是他90年前那次失败的尝试所留下的印痕。

    如今,彭灿晃老人年已98高龄,名副其实为彭屋村一部鲜活的历史。值得称道的是,德高望重的他老有所乐,每天仍然坚持读书写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了无数的年轻人奋发向上。

    光阴易逝,时光流转,古村的繁华虽然早已不在。但是彭屋村丰富的“三古”文化以及崇文重教的精神却不曾消失。数百年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着这片土地,滋养着一代代的彭屋人诗礼传家。
来源:《东坑》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