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精品文化 > “三古”文化 > 古韵人文 >
文昌魁首乡情浓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6-03-25 11:49
    它伫立于繁华的商业街之畔,24米的挺拨身姿令它即使和现代楼房毗邻而立亦毫不逊色;它根基稳重,大红石块作为基础,水磨青砖砌成二尺有余的墙体,下大上小的结构保障了它一百五十余年仍然屹立不倒;它是一座六角结构的三层楼阁,推开装于红石包砌门框上的红色木板门,沿着那条被岁月磨砺的光滑退色的木梯而上,可以从每层不规则留着的瞭望口中俯瞰东坑这片土地的现代繁荣;它是东坑镇井美村人的风水宝塔,每层均有塔檐,塔檐上下墙身上皆有精美壁画,每层塔檐上都饰有朱砂所造的装饰,一层为变化了的祥云,二层是六条鳌鱼头状的小龙,三层乃小铃铛;它是神的祗宅,塔笔凌云高峙楼合横北极;文峰倚斗辉联奎壁耀南天。第一层红石门框上镌刻的这副对联告诉人们,里面供奉的乃主管着官途命运的文昌帝君。义胆忠肝扶汉室;仁心德范释曹丞。第二层小门红石镌刻的对联显示着,里面住着的,便是三国时期那位身在曹营心在汉、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关羽关云长。文昌留古迹;魁斗复先声。三层之上小门红石上刻印之对联,一看而便知,顶层之上供人礼拜者,乃古往今来多少莘莘学子皆想得他庇佑,从而令自己文章显圣,金榜题名的魁斗星君是也;塔尖之上,一朵清洁白莲托着一只紫红色的葫芦,葫芦之上插着一支笔,那是此座宝塔倡议建造者——清朝举人谢荩臣对乡梓后辈的寄望与祝愿,期待乡梓多出才俊,后辈皆可文章留后世,金榜题名时;宝塔名叫文阁,因它的存在,这条坡陡却繁华的商业街亦被命名为文阁路。

    文阁全称应为文昌星君阁,但凡文人士子俱信奉文昌星君,因其主管着文人士子之仕途命运,那么,这个文昌星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神?查阅古籍资料后笔者得知,原来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东晋宁康二年(374),蜀人张育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英勇战死,人们在梓潼郡七曲山为之建张育祠,并尊奉他为雷泽龙神。其时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亚子祠,因两祠相邻,后人将两祠神名合称张亚子,并称张亚子仕晋战殁。实为《晋书》所载张育之事。 有说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总称,即文昌宫。一说在北斗魁前,一说在北斗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称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等。文昌封为帝君,并且又称梓潼帝君,当是元仁宗时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为一神。《明史》的《礼志》称,“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居蜀七曲山,仕晋战殁,人为立庙祀之”。张亚子即蜀人张育,东晋宁康二年(374年)自称蜀王,起义抗击前秦苻坚时战死。后人为纪念张育,即于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为雷泽龙王。后张育祠与同山之梓潼神亚子祠合称,张育即传称张亚子。唐玄宗入蜀时,途经七曲山,有感于张亚子英烈,遂追封其为左丞相,并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乱入蜀时,经七曲山又亲祀梓潼神,封张亚子为济顺王,并亲解佩剑献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亚子为英显武烈王,宋光宗时封为忠文仁武孝德圣烈王,宋理宗时封为神文圣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敕封张亚子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于是梓潼神张亚子遂被称为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除有抗击战死、忠主救民之功绩外,《梓潼帝君化书》称,张亚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为吮之,并于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后值瘟疫流行,梦神授以《大洞仙经》并法箓,谓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验”。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亲的楷模。成书于宋元时的《文昌帝君阴骘文》列举古代士人行善得福的事例,说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的因果报应,劝人行善积德。据此看来,这个文昌帝不仅是掌管着仕途命运之神,亦是忠诚仁孝之化身。

    在中国民众心中,文昌帝亦即文曲星,自古至今关于文曲星转世下凡申张正义,救黎民于水火的民间故事不少,于东坑人心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戏曲艺术中所塑造的那一位额顶一弯弦月,身材魁武,脸如黑炭,夜审阴间日审阳的宋代开封府尹、龙图阁大学士——包拯包龙图。既是文昌星君阁,何以供奉的不仅是文昌帝君,还供奉着魁斗星君甚至是与文人士子无甚关系的关公关云长?跨进红石包砌的门槛,于香火缭绕中顺着木梯拾级而上,笔者试图着从宝塔中寻找着答案。木梯早于岁月磨砺中褪去了原来的色泽,却因无数双前来谟拜士子之手扶摸下而光滑凝重,愰惚间,木梯变作了一条通往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桥梁,随着步步拾级而上,带领着笔者走向了文阁的倡议建造者——谢荩臣。世人误解,文昌帝君未非万能,文昌虽管仕途命运,却不管文章显达,若想文章显圣,非得求助于魁斗星君之庇护,若文章不能显圣,如何可以金榜题名?不能金榜题名,文昌帝君想要帮助于你也是爱莫能助啊!谢荩臣抚须带笑道出天机;何以又供奉关帝像?哈哈哈,阁下放眼天下,多少人功成名就之时便背祖忘宗,一失足成千古恨,立世为人,重中之重乃忠君爱国,仁人而孝亲,关云长义薄云天,至忠至诚,堪与忠诚仁孝之文昌星君同居一阁,受学子香火,吾希望乡梓之学子牢记忠诚仁孝之道,令东坑故土善良淳朴之风万世长存!

    掷地之声仍萦绕于耳际,可眼前哪有谢荩臣举人的身影,呈现于眼前的,是记忆中一直与文阁相邻的多凤学校那新改造的优美园林环境及井美村的五有文化设施。走出文阁,静坐于文阁前去年新建凉亭前,再次仰视塔尖白莲、紫红葫芦及那支文魁笔尖,笔者仿佛看见谢荩臣亦伫立于文阁之前拈须微笑;科举制度早随历史淹没于滚滚红尘中,然,谢荩臣倡议建造文阁时所寄望的诚信仁孝之风尚却仍然为东坑一代一代的传承着,并且会一直千代万代传承下去,作为当年倡议建造者,谢荩臣举人应当老怀安慰了。正是:

    文昌魁首乡情浓,谢老精神传世中;科举早消红尘外,文阁依旧笑春风。   (文 / 梅香凝)
来源:东坑镇“三古”办 编辑:钟少珍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