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 流动儿童 >
《流动儿童少年赏识教育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3-07-10 12:00
    一、 课题研究背景

    我们学校的生源以流动儿童少年为主。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优点,比如:爱劳动,不怕苦,有礼貌等,但由于家庭贫困,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身上有“野”气,基础参差不齐,又在异乡求学,导致他们自卑,缺乏自信,各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也常常遭到老师、家长的指责和批评,求全责备多,表扬鼓励少,学生进步不大。

    在学校、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家长恨铁不成钢,对孩子一味地批评或给予一些消极的评价,例如“你真笨!”“你对班级工作不积极!”“你学习不努力,成绩很差!”“这么简单的题目都要做错,真拿你没办法。”“讲了几遍的题还不会,真是对牛弹琴。”“看人家学生多好,你们以后怎么办?”“以你的成绩表现,将来多半是下岗工人的料,迟早会被社会淘汰。”“跟你讲了多少遍,还改不了这个毛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评价,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变得没有主见,干什么事总认为他们不行,无法接受生活的挑战。因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来教育学生,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学校试图通过赏识教育的应用研究,在学校与家庭两个方面,探索“流动儿童少年在赏识中找到自信,走向成功”之路。

    二、课题总体设计

    (一)概念界定

    1、流动儿童少年

    本课题中的流动儿童少年指的是城市流动人口的一个特殊部分,指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

    2、赏识

    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是给人表扬或赞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它使作用对象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快感,做起事来心情愉快。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

    3、应用性

    应用性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应用性研究是运用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探索、开辟应用的新途径。它着重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同实际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具体和预定的实际目标。

    (二)理论思考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赏识紧紧抓住了人的情感因素,把人带入兴奋的状态之中,使大脑产生类似吗啡的因素,刺激神经细胞的活跃,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使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

    赏识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孩子是环境之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可以满足孩子内在无形生命的需求。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之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

    孩子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最大变化、最不稳定的时期,此时尚未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的看法。因此,由外到内的正向激励能满足孩子内心的积极因素,形成肯定的自我意识。这种肯定自我多次沉淀,就会积累孩子的成功感,就会种下自信的基础,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这种由外到内——“你能行”的环境就能内化为“我能行”的积极行为。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过赏识,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建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使之不断完善。赏识教育涉及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行为、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对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具有积极意义。
   
    (三)研究目标

    确立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探索流动儿童少年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建构以培养流动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体系,培养自尊、自信的流动儿童少年。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将根据研究阶段、研究内容的不同,确立具体的研究方法。在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文献法了解与该课题有关的现有研究成果,充分占有资料;通过调查法了解我校教师和学生自我欣赏、赏识他人的实际情况,在课题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既做到较严格地按步实施,又做到随时修改方案。总之,本课题将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保质保量地完成研究任务。

    (五)课题实施步骤

    2004.9-2004.10  准备阶段(资料搜集、归纳整理、学术沙龙、调查学生需求)

    2004.11-2007.5  实施阶段(进行教育教学实验,开展各种研讨活动,不断反思改进)

    2007.6-2007.9   总结反思阶段(进行全面总结,汇报成果)

    三、课题实施情况

    (一)学习理论

    我们主要通过文献法了解与该课题有关的现有研究成果,充分占有资料。我们阅读了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孟繁华的《赏识你的学生》等著作,从报刊杂志上和网上寻找有关赏识教育的论文进行阅读。同时,我们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了解赏识对人的激励作用。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开展了学习心得的交流,进行沙龙式的对话,在共享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理清思路,使得观念逐渐清晰。

    (二)调查研究

    在实验之初,我们通过调查法了解我校教师和学生自我欣赏、赏识他人的实际情况。当时,我们发现教师对赏识教育的价值的认识比较肤浅,对赏识教育的内涵不够了解,对赏识教育的应用处在无意识的状态,没有丰富的教育方法,也没有充实的教育内容,教育的效果也不够明显。从学生的角度看,孩子们非常渴望老师的肯定与激励,尤其是流动儿童,他们的生活环境很差,处在社会的底层,平时受惯了人们的歧视,老师对他们的表扬与肯定,能极大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家长的角度分析。我们发现我们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由于生活状态的压抑,他们本身的心理就存在着自卑或偏激,很少能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对待孩子大多采取溺爱、打骂、不闻不问的极端措施,所以也亟需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而赏识教育是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又能很快学会运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调查了解流动儿童的生存状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实践

    为了具体落实课题研究目标,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们通过子课题申报,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在赏识中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研究

    2、运用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

    3、通过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4、在赏识中培养学生学会自赏、互赏的研究

    5、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我们认真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分期实施计划,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班队活动、家庭教育四个纬度探索和赏识教育的方法,实践赏识教育思想。

    (四)反思研究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学习,边反思边改进,在研究中学习研究,在实践中探索恰当的方法,在探索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我们逐步建立了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活动制度,使得课题研究有规可依,按规可查,促使活动的正常化和经常化。通过实验,我们不断积累着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检验这些方法,并及时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提升了赏识教育理念。我们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研究课、研讨会、学术报告、学习交流……参与研究的老师们坚持撰写实验日记、教育教学论文,进行案例研究、个案分析,及时调整策略。课题组定期进行案例交流活动,发挥同伴互助在课题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使研究向纵深发展。利用学校网站建立课题研究平台,发布信息,交流心得,组织对话,积累资料,营造了浓郁的研究氛围。为了激发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定期组织成果交流和展示,一方面开展教科研先进的评选,形成激励机制,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四、课题研究成果

    通过三年的研究,我们确立了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积累了多方面的赏识教育实践方法,激发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生命状态,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共同进步。

    (一)转变观念,确立以赏识为核心的教育思想。

    1、赏识教育要立足于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

    赏识学生,归根结底是爱学生。学会赏识,归根结底是要学会爱,学会尊重和关爱每一个生命个体。尊重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的需要,而获得认可和欣赏,是具有健全心灵的人都具有的心理需要。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识,不是简单的认可欣赏孩子的行为。它包含对孩子被认可和欣赏的需要的尊重、提升、满足;也包括对孩子探究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等多方面需要的尊重、提升、满足。建立在对生命个体的关爱和尊重基础上的赏识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持久而有效。

    2、赏识教育要确认儿童发展的内在性。

    人的发展,靠人自我的觉醒和努力。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内在发展的采纳,“发展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唤醒的过程。”由此可见,对每个生命的尊重与赏识是这个过程得以产生的前提和条件。针对孩子个体来说,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更重要的是鼓舞、激励和唤醒。因此,赏识教育倡导的让孩子自己领悟人生的智慧,体验成长的快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和方法。

    3、赏识教育要走近生命,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赏识教育在价值观上集中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和个性化特点,尊重和保护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必然差异,承认每一个人在价值、才能、情意和行为方式上都是极富“个性”的个体,给予每一个人充分发展其自身,激发其内在潜能的平等机会。赏识教育对孩子的“赏”是建立在对孩子的“识”的基础上的。“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积累经验,探索流动儿童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

    1、实施赏识教育的原则:尊重、信任、理解、激励、宽容、提醒

    (1)赏识以“尊重、信任”为基础。

    “尊重”就是民主、平等,就是爱。我们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而非上下级的主宰!我们蹲下身来平视孩子,倾听孩子说话,会让孩子立刻感到被尊重。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的生命体,是具有生命尊严的人,我们应该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尊重每一个学生。虚心向孩子学习、请教,不仅是对孩子生命价值的承认与尊重,而且是教师成长的良好方法。

    “信任”就是张扬,就是源泉。教师要始终相信生命蕴涵着潜能,并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有道是“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不能给学生太多的限制,不能因为驱除“傲气”而失去了“傲骨”。我们留给学生除了微笑、大拇指之外,还应有赏识的目光、信任的目光,不光是让学生空喊口号“我相信,我能行!”,而是真诚地告诉学生——“我相信,你能行!”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许多学生转入,其中不乏基础和习惯都较差的孩子,我们从没有嫌弃和厌恶,因为,赏识教育的研究教会了我们尊重和信任孩子。曾经有个从市内公办学校转来的本地学生,因为理解等能力低于同龄的孩子,所以学习比较吃力,在原来的学校受到歧视和排挤,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成长。不得已,转入了我们学校。我们的老师没有对他另眼相待,尊重他、信任他、帮助他,现在,他的成绩不断进步,在班级里虽然还比较落后,但他的心态是轻松健康的,态度是端正积极的,他的成长是令人欣慰的。

    (2)赏识以“理解、激励”为契机。

    赏识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心理、言行。理解流动儿童在特定的生存状态下求学的困难,理解教育对流动儿童未来幸福生活的奠基的作用。教育要触摸孩子的心灵,赏识是因为理解而产生的。

    激励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它含有表扬但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扬。失败和困难时候的鼓励,成功时候的赞扬,甚至特意给予的机会和锻炼,都是激励。激励关键是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其实一个人在看到自己缺点的同时,还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反之也一样。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那他就缺乏起码的自信。 激励对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尤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当然也都有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性的评价。其次,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才能,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每个孩子都能获得不同的成功。第三,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不用相同的标准要求每个孩子,能动态地及时地发现他们的努力与进步,激励他们鼓足勇气积极进取。

    五(1)班有个有名的小霸王,学习不积极,作业不肯做,还经常惹事生非,顶撞老师,欺负同学,出了名的难教育。科任老师把他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发现了他作为一个新疆孩子的个性特点,理解他产生种种行为结果的深层次的原因,了解到他渴望肯定和表扬的心理需求,避其所短,投其所好,明确目标,降低要求,各个学科联手,充分运用激励的手段,加强督促,使他改正了许多不良习惯,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3)赏识以“宽容、提醒”作保障。

    赏识教育首先要解决“不赏识”问题,改变指责、抱怨的习惯心态。在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抱着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不要纠缠缺点,要学会等待。没有宽容之心是不能实现赏识的。赏识教育还要解决“假赏识”问题,改变一味地溺爱、一味地表扬、奖励的错误倾向。批评和赏识不是矛盾的对立面,必要的批评也是需要的。教师要善于在学生遇到困难和出现错误的情况下及时给予提醒。但是,即使进行严厉的批评的时候也不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做好引导、帮助的工作。

    以前的三(1)班有个出名的小人精,非常聪明同时又十分令老师头疼。他的父母不在身边,他又极其贪玩,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为了改变他,老师尝试了各种方法,但他往往只有两三天的热度。后来,老师对他转变了态度,面对他的“老毛病”不再急躁,不再大动肝火,而是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宽容心,悄悄把他拉到身边,让他补做、订正。每当他完成老师的要求,就及时给予鼓励。但对他的错误也从不放任,而是用细磨轻敲的办法,带着他,拉着他,不让他越走越远。少了指责、少了怒气,教师的心态变好了,孩子的情感和行为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习成绩也逐步好转。老师们得出一个结论:孩子,需要宽容和等待。

    2、实施赏识教育的四个纬度:班级建设、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

    (1)营造赏识的氛围使班集体充满成长的气息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在班集体中营造赏识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形成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从而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和运用了许多方法营造赏识的氛围。

    班级布置体现赏识。开辟各种园地展示学生的各种作品,提供给学生获得赏识的舞台。同时,用生动形象的布置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如,有的班级布置了“小鱼小鱼往上游”的栏目,只要取得进步,代表某位学生的小鱼就能向上游一些,有的班级设置了“花儿朵朵开”专栏,每一朵花代表一个进步的同学;还有“闪闪的红星”“小荷才露尖尖角”“瞧!我真棒”等等。
设置岗位成就赏识。在班集体中设置各种小岗位,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能力为班集体贡献力量,在体验自我成就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获得别人的赏识和学会赏识别人。班级岗位定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加强了工作指导的同时也激励了工作的信心。

    建立机制推进赏识。班集体建立送喜讯的机制。向老师送喜讯,把同学中的好人好事、自己的点点进步汇报给老师知道;向家长送喜讯,把学生在校的好表现、好成绩汇报给家长;向同学传达赞美之情,形成互相谅解、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人际关系。

    (2)运用赏识性评价使课堂充满进取的活力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做到正确地认识学生、评价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实行多元评价。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

    把微笑带进课堂。孩子在课堂上或因自卑、或因害怕、或因懒惰、或因等待,或因从众心理等诸多因素,在课堂中不敢发言,不敢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使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低,更谈不上快乐中求知。因此,我们改变以往的教学态度,把微笑带进课堂,以微笑服务于学生,在老师的眼睛里没有差生,只有一个个有待进步、有潜力的学生。为课堂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热情肯定每一份努力。在课堂上经常鼓励、赏识孩子们在课堂中的表现,表扬的话语无处不在。“你很善于倾听”“你的发言很精彩”“你很会仔细读书”“你真专心”……表扬是真诚的,是符合实际的,是有针对性的。教师要肯定孩子的每一份努力,理解、包容学生独特的体验与见解,鼓励学生另辟蹊径,培养创造精神。“你的想法很独特”“你真聪明”“这样的思路老师都没想到” ……引导学生互相赏识,使学生在老师及同学们的赏识中,看到自己的力量,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真诚等待点滴的进步。课堂教学中要承认孩子的差异,甚至欣赏差异,允许失败,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坚信孩子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在学生失败时热情地鼓励:“继续努力,相信你能行!”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地帮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好吗?”看到学生犯错时真诚地提醒:“如果你能这样做会更出色!”……

    (3)开展赏识性活动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班集体的活动是班级的生命。在活动中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利于集体观念的形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我校开展赏识活动以来,十分重视抓少先队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每次少先队活动为契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心。

    举行各类比赛。为了让学生树立“我能行”的信念,我们每学年组织开展手抄报、写字、讲故事、作文、数学等比赛,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作品展出后,每个孩子在看到自己的长处,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他人的非凡手笔,形成了一次很好的互赏的契机。我们曾设置了“我是今天小擂主”的体育锻炼擂台,有仰卧起坐、踢毽、跳绳等学生喜欢的各种项目,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创设了展示自己,体验成功的平台。我们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获得不同的激励与肯定,开展了多项小标兵的评比,班级每月之星的评比,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进步。

    设立主题活动节 。孩子是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发展的,学校为了给孩子的成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平台,逐步建立了全校性的活动机制,创设了一些传统性的主题活动节,给孩子展现能力的机会与释放热情的条件,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为此,我们每年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 设立“冬季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 举办“六一”文艺演出,开展春游、秋游等综合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明星。老师们还根据不同的孩子为他们“量身定做”不同的实践活动,提供体验机会,使得孩子们都能在活动中获得自信和锻炼。

    开展班队活动。我们还组织一些融思想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班队活动。如“你是我的好朋友”、“学会赏识”“我能行”等活动,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在活动中渗透赏识的理念,体验被赏识的快乐,学会赏识别人的方法,使学生得到感情的体验,并懂得了人生的价值。老师们为了流动儿童能了解常州,融入常州,开展了“我们也是常州人”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游览、品尝特产,为流动儿童寻找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供了帮助,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了有益的探索。

    (4)引导家长运用赏识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的教育同样至关重要。不可否认,在我们这个流动儿童专门学校里,家庭教育这一块是严重缺失的,许多家长无暇也无能力科学地教育孩子,不是放任自流就是动辙得咎,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所以,我们把赏识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渠道,开发各种资源,想方设法引导家长学习赏识的理念,运用赏识的方法教育孩子,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营造健康向上的教育氛围。

    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活动。学校在全校家长中整体推广赏识教育。利用家长学校活动举办赏识教育专题讲座,让家长了解什么是赏识教育,为什么要实施赏识教育,如何对孩子实施赏识教育。定期编撰《家长之友》小报,给家长介绍赏识教育的知识和方法。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家长如何赏识自己的孩子,一方面要注重运用激励的方法,一方面也要防止护短、纵容和溺爱。老师、家长及时交流沟通实施赏识教育的情况、效果。学生交流心得体会:爸爸妈妈在教育自己时有什么变化。以上一系列活动对指导家长应用赏识教育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赏识家长。流动儿童的家长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艰苦,他们在社会上经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自身的尊严感受到了压抑,不乏各种心理问题。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出现偏激。所以,引导家长赏识孩子,学校和教师先要赏识家长,让家长切身感受赏识的愉悦,体会赏识的作用,才能真心实意地接受赏识理念,实践赏识的理念。我们在研究中发现,赏识流动儿童家长首先要尊重和了解外来务工人员,要和他们平等相待,将心比心,理解他们的苦与乐,发现他们的可贵之处。然后有意识地真诚地和他们交流,对他们背井离乡闯天下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想用知识改变命运的觉悟、为子女任劳任怨的付出表示真诚的赏识。研究证明,人往往是在感受赏识的过程中学会赏识的。

    促进亲子交流。学校利用课堂开放活动、班队活动、主题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听课、观摩、参与亲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家长能亲眼目睹孩子的成长,感受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由此发现孩子在家中不明显展示的另一面。我们学校受赏识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重视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如艺术节的汇报活动、听课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家长也在学习着教师对孩子的赏识方法,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把它迁移到家庭教育中来。另一方面,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也适时地引导家长在平时也能多和孩子交流,共同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3、实施赏识教育的策略:确立目标、把握好度、抓住契机、真心真意、创新方法。

    (1)赏识要确立目标

    赏识不能盲目。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赏识的教育功能,教师实施各种赏识方法时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有短期、长期之分,有个别、集体的区别。例如,对于一些需要重点帮助的学生,要针对性地实施赏识教育,持之以恒地创新性运用赏识方法,必须制定阶段性的目标,采用恰当的方法,及时反思总结目标的达成。又如,有时的赏识活动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为了活动的实效性,也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这样实施赏识才能不流于形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把握好赏识的度

    对学生的赏识不能一味滥用,免得失去赏识的功效。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赏识方法。有的学生各方面表现较好,平时受到的赏识很多,难免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的赏识就需要吝啬一点,在他取得较大进步的时候才热情赏识;有的学生各方面比较落后,自信心不足,教师就要寻找和挖掘他的闪光点,发现他点滴的进步就及时肯定,激发他的进取心。赏识就像阳光和雨露,哪种植物都不能缺少,但不同的植物需要的光照和雨量却是不同的。施与太多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教育学生也是相同的道理。同时,赏识教育也要和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

    (3)赏识要抓住契机。

    首先,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赏识资源常常是不可预知的。教师要有一颗敏感智慧的心,及时捕捉动态生成的契机,实施赏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学生,在学生心理需要时把赏识及时送给他。比如,在学生脆弱的时候,在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在感到委屈的时候……这些都是实施赏识教育的最好的契机。

    (4)赏识要真心真意

    在课堂上,在活动中,有的老师会把赏识仅仅作为一种手段,纯习惯性地、技术性地操作它,致使赏识限于肤浅的形式主义的层次,走入虚假、冷漠的境地,无法激起学生内心的愉悦和成就感,无法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所以,赏识一定要真心实意,要用心灵唤醒心灵,用热情激发热情。因为作为一种情感的赏识是无法欺骗的,学生敏感的心灵能准确地感受到情感的真伪。赏识的语言要朴实,不必花哨;赏识的眼光要真挚,充满鼓励;有时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次轻柔的抚慰、一个热情的拥抱能激起学生内心激动的情感,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师生和谐友好的关系为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创新赏识的方法

    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发现,一成不变的方法会消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产生不竭的动力。所以我们提倡不断地创新各种教育策略。各子课题组在各个研究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和方法。《运用赏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探索出了这些方法:建立积分制;开辟赏识园地,如“有事大家说”“群星璀璨”“听师一席话”等;开展“每日一星”评比等。《在赏识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研究》探索出了利用赏识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各种表扬方法:以“口”为主的表扬:以“笔”为主的表扬;以“笑”为主的表扬;以“评”为主的表扬;以“展”为主的表扬;以“奖”为主的表扬。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赏识的方式也要有所变化,要适合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如低年级用笑脸、五角星、小红花等作为激励的手段,中年级可以进行小组竞赛,高年级就讲究自我实现,用争做升旗手,领读员、收发员等措施实施激励。

    (三)注重发展,学生和教师在研究中成长。

    自开展赏识教育研究以来,学生正悄悄地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我们流动儿童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正逐步得到满足,所谓“给点阳光就灿烂”,孩子们充满阳光般的笑脸说明了一切。来到学校,你会被他们的热情和礼貌所感染;走进课堂,你会被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所感动;参加活动,你会发现他们自信而勇敢……如果关注个案的话,我们能找到许多因赏识教育而改变的学生,尤其是曾存在许多问题的学生。就拿四(1)班上的一个小男生来说吧,他性格有些孤僻,不爱说话。据说在以前的学校,他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后进生,差一点就被老师赶出了学校。来到我们学校之后,老师发现他看书特别认真,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给予了肯定,并要求同学们都向他学习。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他总是那么积极,学习非常主动,似乎找到了“我是好学生”的感觉。到了期末他都被评上了“品学兼优”的学生!去年一年级有个小女孩,刚入学的时候具有自闭症的倾向。上课时不肯说话,和老师、同学交流也存在困难。老师尊重和鼓励她,想方设法让她展示自己的长处,创设条件引导她参与伙伴活动,抓住机会肯定她的优点和进步。现在,她完全融入了集体,变得活泼又大方。现在的五年级有位同学,以前学习习惯很差,经常不做作业,因为脾气很暴躁,对老师的批评总有很强的逆反心理。任课老师改变方法,赏识他的优点,让他担任班级岗位工作,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同时用交朋友的方式改善师生关系,尊重和信任他,渐渐地,他的学习习惯改善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从天壤之别的前后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到,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除了这样的孩子,其他的孩子也在赏识教育的作用下,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改善了行为习惯,增强了自信心,学会赏识自己和同伴,改善了心态,提升了生命状态。
   
    我们的教师也在研究中发展着自己的专业能力。大部分教师之前从没有进行过课题研究,不懂得课题研究的方法,以为课题研究是什么多么高不可攀的事情,一直抱有畏惧和观望的态度。通过亲自实践,大家发现课题研究并不神秘,并不高深,和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密切相关的。同时,在研究实践中还学到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效,老师们尝到了课题研究的甜头。许多老师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良好习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反思,学会了重建。有的老师通过研究积累了经验,撰写了案例分析和研究论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这一切,都在促进我们的研究继续深入开展。

    五、反思与生成

    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收获着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赏识教育无疑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操作过程中如何掌握赏识的度,如何兼用批评的教育方法,如何更理性地来看待赏识教育,让它发挥更大的效能,这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赏识还需要有一种长效性,需要注意差异性,需要不断地改进教育的策略。因为学生是不断发展的生命体,运用单一的赏识激励方法,对有些学生不能产生长久的效应。学生会不断地反复以前的不良状态,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创新策略,激发后续的发展动力,直至进入稳定的状态,形成良好的品质或习惯。同时,不能用相同的方法赏识每一个学生,要针对性地运用这一教育的方法,这就给教师实施赏识教育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我们要针对这些难题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积累更多的经验,为流动儿童未来幸福生活奠基。   (常州市蓝天实验学校课题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