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 流动儿童 >
流动儿童归属感的缺失与重构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3-05-22 15:5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的产生给经济发展带来一股新动力,促进了流入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流出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2000 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1.2l 亿人,2003 年则增加到1.4 亿人。随着流动“家庭化”趋势的加剧,流动人口中16 岁以下儿童的规模越来越大,比例也越来越高。根据1998 年国家教委、公安部发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所谓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 至14 岁(或7 至15 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儿童少年,或称作“流动人口子女”。根据“五普”资料显示,全国流动儿童已有1 982 万人[1]。

    流动儿童随父母和家庭流入城市,要面对和接受的是与家乡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城市语言,不同的生活习俗,不同的学校生活和不同的社区生活等等,必然面临着一个归属感建构问题。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般来说,归属感属文化心理的概念。它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并对这件事物或现象发生关联的密切程度。流动儿童的归属感主要是在其流入的城市社区环境和就读的学校与同辈群体交往、学校集体活动以及对城市的感受中形成和发展的。对社会关系和环境的感受、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程度、参与集体活动的程度都影响着流动儿童归属感的强弱。

    为了考察流动儿童的归属感缺失状况,笔者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咸阳市市区二印子校、古渡中学、古渡小学、双泉学校、塔尔坡学校这些流动儿童少年较为集中的学校,各抽取四、五、六、七、八、九年级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共454 名作为研究对象。从自我身份认同、交往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四个维度,分别设置了对应的四个方面的问卷。本次调查研究一共发放908 份问卷,共收到871份问卷,回收率95.9%,有效率90.4%。走访所选5所学校的流动儿童本人及其同学、父母、所在学校老师、所处社区相关人员约230余人次。
 
    3 流动儿童归属感缺失的现实表现与分析

    3.1 身份边缘

    流动人口是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是“户籍”在农村的农民, 又是生活在所在城市的“编外”市民。作为他们的孩子,同样也有着与父母相同的双重身份,他们生活在城市里,虽然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地经历了“城市生活”但又绝不等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

    在回答“你认为你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的问题时,72.4%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既不是城市人,也好象不属于老家农村人,像城市“边缘人”。甚至他们还感到自己纯属城市“隐形人”,有点与城市不相容的感觉。其中83.4%的流动儿童回答说“自己根本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

    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 使流动儿童在心理上经历着其他同辈群体成员不曾经历过的压力和挣扎。由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所衍生出来的城乡人口在社会与经济地位、自我定位上的差别, 使得他们很难没有痛苦地、不费艰辛地、顺利地融入进城市之中, 自卑与自尊的交织、差别与认同的困扰、期待与迷茫的并存,深深地根植在他们的心里,自然就会产生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感。情无所属,心无所归就成了他们共有的一种边缘化心态。

    3.2 遭遇拒斥
 
    在目前尚未消除城乡壁垒的现代化城市里, 流动人口子女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喧嚣城市的角落和边缘,亲眼目睹着自己的父母在从事着城里人不愿干的各种又脏又苦又累的工作, 遭遇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冷眼和下观,体会来自各个方面的各种方式的冷落和拒斥。
 
    在对流动儿童的交往方式的研究中,我们主要是研究了同伴关系。所谓同伴关系指的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流动儿童的一种交往活动。该关系是基于一定的共同爱好和共同生活经历等建立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调查表明,流动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冲突性较高,亲密性和满意度明显比城市儿童低,在同伴交往的支持性方面差异无几。[2]

    流动儿童中有72%的“感觉城市人比较孤立我们”,有90%以上的流动儿童“感觉自己会因此而苦闷”。在问卷中的“你愿意主动去融入到城市吗?”问题,76%流动儿童回答说害怕。问卷中的“你喜欢城市的同学吗?”问题,82%的流动儿童回答说不喜欢。 

    现行的户籍制度导致城市对流动儿童的排斥,由于受“户籍”所限, 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一般都要承担每年二三千元的借读费、赞助费等高额费用。而且,很难进入条件优越的学校,绝大部分流动儿童只能在生源质量差、师资力量薄弱的城乡交界的学校就读。他们来往和交流的对象是和他们一样的农村孩子,他们根本无法完全融入城市孩子的生活和群体中, 他们从小在幼小的心灵中就深刻地感受着社会的绝情排斥与“二等公民”的不公待遇。

    来到城市后,流动儿童在老家那种人际关系的中心地位已经失去,加上远离家乡,感到陌生和孤单,因而交往的需要突然变得强烈起来,但新的集体交往秩序的确立尚需时日,又遭到来自学校、社区人们的嫌弃、拒斥,特别是那些交往经验欠缺、交往技巧疏拙的流动儿童,往往难于与同学建立起恰当交往关系,从而导致较大的离群孤独感。这一方面导致流动儿童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流动儿童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其他心理疾病的滋生。
 
    3.3 教育不公
 
    在咸阳市市区的65 所初中、小学中,流动儿童大部分集中在城区周边的城乡交界的,条件相对较差的几所学校里,而位于市区以内的教育资源优质的学校,大多数流动儿童都会因种种条件所限而无缘问津。即使在这些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较弱的城乡结合部的公立学校里,流动儿童由于没有当地的户口,进入这些学校还要缴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等,这就提高了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就学的门槛, 客观上制造了城市孩子和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不平等。

    即便是那些能有幸进入城市公立学校上学的流动儿童, 由于“户籍”不在当地, 按现行规定,他们也不具备在城市参加升学考试的资格,每遇升学之际,流动儿童必须返回原籍所在地参加考试。然而,在他们家乡学校里所使用的教材,又常常存在与城市使用的教材在内容上不能衔接的问题。这就给流动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也给他们的升学带来极大障碍。[3]

    在所调查的学校中, 作为借读生的流动儿童常常因为成绩较差,为了不影响教师的考评成绩、不拉低全班学生的总评成绩,教师常常把这一部分学生的考试成绩单独计入,力求使其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使有的老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 对其学习少有关注,甚至放任不管。甚至每到初三毕业前,有些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必须清理一批成绩较差的学生,而作为借读生的流动儿童,常常就成为首批被“劝退”回家的对象。

    3.4 备受歧视

    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遭遇种种歧视。流动儿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他们耳濡目染了父母在城市受到的诸多不公平的待遇, 这些都深深的刻在他们幼稚的心灵里, 由此而产生了更多的被歧视感、被剥夺感、被冷落感和对城市的敌视态度。[4]

    调查中,他们在回答“你对城里人的印象是什么?”的问题时,43.2%人认为城里到处是“要钱、赶人、查证”的,38.3%的认为“城里人很刻薄”,36.2%的人回答“城里人看不起人”。处于这样一种生存环境中的流动儿童,自小就形成了对社会的独特认知。许多流动儿童在写给心理咨询老师的悄悄话中就发出这样的呼喊:“为什么社会这样的不公平?为什么我们总是受到伤害?为什么我们不能和城里人一样生活?”这种萌芽状态的批判意识直接出自于孩子们所实际感受的社会生活。

    在他们就读的校园里,流动儿童面对的是城市儿童对他们的漠视和不理解, 甚至还有歧视和欺侮,这些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巨大的心理创伤。调查中,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在说起城里同学对他的排斥和歧视, 就忍不住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我没有城里孩子那么多的零花钱, 我也没有新衣服、新文具。城里的同学就讥笑我寒碜, 还骂一些难以入耳的话, 我心里难过极了, 可是我还不敢把实情告诉爸爸妈妈,我不想让他们为我伤心。”

    流动儿童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等方面处于弱势,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让他们退缩, 可面对来自城市孩子的种种不理解及老师的另眼看待, 这一切给他们带来的则是心灵深处的伤痛。

    3.5 适应困难

    在流动儿童生活习惯的问卷调查中,就流动儿童自我感觉对周围环境的融入程度、对现实生活现状的适应情况、个人是否接受生活现状、个人是否平时注重个人卫生习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表明,有83.3%的流动儿童感觉自己不能融入周围的社会环境,仅有20.1%的流动儿童能接受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甚至有41.6%的流动儿童回答从来没有注重自己的卫生习惯。通过对流动儿童的教师、同学的走访表明,有许多流动儿童还保留着他们在农村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骂人、爱讲污言秽语,不注重个人卫生等等。这些都体现出他们对城市的主流文化认同度低,主观上很难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带着在家乡形成的文化心理内容到另一地区生活学习时,有可能发生某种程度的心理不适应,甚至会互相看不惯,这必然影响彼此间的理解和交往,个别学生还会出现比较严重和持久的文化心理适应困难,从而导致归属感缺失。[5]

    3.6 文化混血

    因为城乡社会化环境的巨大差别, 使流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既不同于城市儿童, 也不同于农村的孩子,他们正在逐步被沦为文化上的混血儿。他们寄托在两个不同的文化群体之中,但又不完全属于其中任何一方, 他们处于被抛弃、被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之中, 他们的自我概念是矛盾的、不协调的, 在他们的心中痛苦和憧憬交织、自卑和自强并存。

    通过调查,并结合个例访谈,我们可以看出流动儿童价值观的状况。其中有自己理想的13.6%;认同城市生活环境的10.3%;感觉城市难于生活的69.3%;感觉很了解自己的22.1%;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14.8%;觉得城市儿童很自大的87.9%;对学校生活满意的2.8%;爱护城市学生的19.5%;比较喜欢现有生活的占12.9%;感觉城市和农村生活相差悬殊的61.9%;感觉自己没有前途的占31.8%;感觉自己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占24.8%。可以看出,流动儿童中大部分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比较模糊,处于未定型的状态。
 
    4 流动儿童归属感的重构
 
    在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下, 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流动人口, 作为城乡边缘的生存群体,时时在体味着种种来自城市社会的漠视和排斥。对此,成人可以选择最大程度的忍耐和拼搏,可对流动儿童来说,亟待摆脱的是被歧视感和漂泊感,因为这一群体独特的成长性, 使他们在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追求上都已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二元体制, 他们内心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憧憬与冲动, 他们所期待的绝不仅仅是周围人简单施予的同情和怜悯,他们的命运已包含在我们整个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之中。对城市流动人口的漠视、社会排斥和边缘化, 尤其是对流动儿童的漠视和边缘化问题, 必然会引发甚至加剧新的社会抗拒形式, 导致巨大的社会风险。

    深入研究和解决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重构流动儿童归属感是一个事关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大社会命题。

    4.1 关注弱势群体,正视边缘群体。
 
    在实现社区服务多样化和针对性时,不能忽视弱势群体、边缘群体需求。这些群体成员的心理归属感、安全感薄弱,许多人处于心理与经济双重压力之下,被孤独、悲伤、对未来生活的迷茫、绝望等情感所笼罩,急需社会支持与帮助。提升对他们的关注度,为他们的生存提供一定的社会支持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4.2 拆除制度壁垒,打破城乡界限。

    逐步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实行适应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户籍制度。以公民的待遇对待本市的每一个儿童, 不管是户籍儿童还是流动儿童。
 
    解决流动儿童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根本在于打破教育二元结构,实行统一标准,实现儿童受教育权的平等。在教育政策导向上,要彻底纠正“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教育投资逐步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倾斜;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应去掉“流动儿童借读”、“原籍有监护条件的应在原籍就读”等条目;在入学和升学制度方面,取消各种身份的限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学制方面,取消各种身份的限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学制方面要大致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适应能力,为学生的转学和学业成功创造条件;应提高流动儿童在公立学校就读的比例, 争取做到与本地儿童同校、同班。
 
    4.3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孤独远离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的社会群体稳定性差,他们对于家庭的依恋性更显突出。对于缺乏社会归属,孤独、敏感的他们来说,家庭中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动都会触动他们敏感心理。同时家庭又是儿童学习的第一场所,直接影响着儿童对待学习的态度以及人际交往的方式,因此一个温暖的、和睦的、有合理教育方式的家庭对于流动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为儿童创建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家长之间要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让孩子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及时表达、宣泄;亲友之间要经常联系、交往,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交往群体。其次,家长要学会做父母,家长自身必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断激励子女。利用尽量多的时间和儿童交流沟通,经常性地与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心理动态,以避免孩子在复杂多变的城市生活中产生迷惑疑问。再次,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教育素质。克服拔苗助长的心理,让孩子在应有的认知空间内得到自由的发展。
 
    4.4 学校积极有效作为,缩短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期。

    学校在制定教育教学规划时,必须有相应的针对性方式。首先,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及心理教育实践基地,聘请专业辅导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与社会心理机构联合建立实践基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促进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其次,构建一个无偏见的学校环境。教师以身作则,消除城乡歧视,同时利用榜样示范法、讲座辅导法等不断向所有学生传输平等友爱,优势互补的观念,发掘流动儿童长处闪光点,让他们得到真挚的友谊,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城乡儿童的融合。再次,学校开设特色的人际交往课,交给儿童一些合理的、恰当的交往技巧和方法,避免一些过激行为的发生,通过交往增强学生自信心,以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最后,加强与家长的合作。通过适时召开家长会、请专家及资深人士对家长进行指导,让家长交流和了解正确有效的教育经验,以便对症下药。进行经常性的家访或电话联系,及时掌握儿童心理动向,与家长共同探究最合理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

    4.5 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增强流动儿童的社区融入度。

    城市对流动儿童的接纳,绝不仅仅是个户口问题, 来自文化心理上的因素其实更为复杂。流动儿童的归属感除了在其就读学校与同辈群体交往、学校集体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外,社区也是他们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对社区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文化氛围、物质环境的感受都影响着其归属感的强弱。社区文化教育服务具有消除社区贫困亚文化的重要使命,通过社区教育,有助于改变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在整个社会分配体系中的不利地位,摆脱由于长期无权、失语、受歧视与排斥所形成的“失能”状态,切断贫困恶性循环,从而树立对未来生活的信心。对于流动人口和流动儿童而言,社区文化教育为他们这些弱势群体与边缘群体提供向上流动的机会,通过提供交流场所和机会改变现代社区普遍存在的冷漠疏离状态,重新构建社区成员心理安全空间。社区教育也为他们提供自我发展、扩宽人际交往网络、完善社会支持体系的机会,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区归属感。

    参考文献:
 
    [1]张彦.全国流动儿童共有1982 万人教育状况令人揪心[EB/OL].(2005-01-05)

    [2]陈怀川.农民工子女城市生活不良适应的社会学分析[J].兰州学刊,2006(5):163-164.

    [3]韩嘉玲《. 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流动儿童教育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出的新问题》简介[EB/OL].(2007-03-07)

    [4]郭良春,姚远.公立学校流动儿童少年城市适应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 (9):22-31.

    [5]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 人口与经济, 2006(1):48-54.
来源:《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