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首页 | 宜居生态 | 精品文化 | 投资创业 | 影像东坑 | 阳光热线 | 东坑发布
微博 | 今日看点 | 视频新闻 | 东坑周报 | 专题报道 | 文明东坑 | 生活资讯
您的位置:阳光东坑 > 白玉兰家庭服务中心 > 案例分析 >
年轻妈妈生命的道别
阳光东坑  http://dk.sun0769.com/   2017-11-09 10:43
    一、基本资料

    姓名:朱X

    性别:女   

    年龄:34岁

    介入时间:2017年4月2日-2017年4月17日

    二、背景资料

    (一)个案来源
   
    服务对象因癌症病情恶化住院,无专人陪护,在医务社工探访及护士长的关注下介入。

    (二)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朱X,广东汕尾人,病前是某幼儿园保育员。丈夫郭XX,河南洛阳人,公交司机。大儿子(继子)已参加工作,小儿子就读于玉律小学三年级,一家人租住在玉律社区。2015年6月,服务对象被确诊结肠癌,2017年3月30日,因病情恶化住进了光明新区中心医院,高额的医疗费用让其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为了维持治疗和生活,丈夫坚持工作没有时间专人陪护。

    (三)身体状况
   
    服务对象于2015年6月被确诊结肠癌,先后在深圳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中山医院、深圳北大医院做过三次手术,以及多次常规化疗,病情曾一度好转。在与病魔抗争一年有余后,因病情恶化住进了光明新区中心医院普外科。服务对象腹部和腿部等身体部位因癌变肿胀严重,全身多处插管,完全卧床。医生表示,服务对象已经处于没有治愈希望仅维持生命的状态,随时有生命危险。

    (四)精神状态
   
    服务对象承受着难以想象的病痛折磨和心理压力,但她没有明显表现出悲伤、恐惧等情绪,即使在其他人都伤感流泪的时候,也是非常坚强,表现得很平静。服务对象极少谈论自己的病情,有时会叹气,但很乐观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表示希望快些好起来可以陪伴儿子成长。

    三、问题分析
   
    结合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工作员运用“生物-心理-社会”理论进行分析。
   
    “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改变了人们仅从生物角度研究疾病的观念,由“以疾病为中心”转为“以患者为中心”,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从生理、心理、社会全面认识人的健康和疾病。“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医疗及其相关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生理需求,而且要关心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从患者的社会关系出发,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一)生理层面问题分析:服务对象癌症病情恶化,医生表示其大概只能维持一个月的生命,身体多处肿涨发热并渗液;进食、睡眠状况不佳,虽然其没有明显表现出恐惧、悲伤的情绪,但疾病给身体带来的巨大疼痛是难以想象的。

    (二)心理层面问题分析:服务对象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当走到生命的尽头,最不舍和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幼的儿子,做为妈妈最遗憾的就是不能陪伴和看着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做为妻子、女儿,原本幸福的家庭突遭变故,对丈夫和父母等亲人的不舍,心理上必然承受着沉重的压力。服务对象的丈夫、孩子,也面临着即将失去家人的痛苦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需要给予支持。

    (三)社会层面问题分析:服务对象高额的医疗费用有医保、大病医疗及社会捐助解决了一部分,但还是给并不算富裕的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丈夫为维持工作收入,只有下班时间来院照顾。九岁的儿子因年龄小,还不能很好地理解死亡,完全没有意识到妈妈即将永远离开他而给予更多的关心,其他亲人不在深圳不便提供照顾,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系统薄弱,迫切需要关怀服务。

    四、服务计划
   
    通过工作员的分析,同时结合服务对象和家属的需求,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及家属共同制定了以下服务目标和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对服务对象予以关爱和舒缓疗护,转移注意力,缓解其疾病给身体带来的疼痛,让其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的路程。

    2、通过生命回顾,增强服务对象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让其安心、没有遗憾的离开。

    3、整合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陪护照顾,协助案主完成最后的心愿。

    4、对服务对象家属予以哀伤辅导服务,促使孩子对死亡的理解,平复家属悲伤的情绪,协助安排服务对象离世的相关事宜,能更好的面对未来的生活。

    (二)服务计划

    1、关注服务对象病情, 整合义工等资源,进行陪伴照顾,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舒缓疗护,缓解病痛的折磨。

    2、在病房以生日会的形式为服务对象举行道别仪式,布置病房,准备鲜花、蛋糕、礼物等,联系亲人参加。回顾生命历程,肯定生命意义,让其跟家人度过生命的最后一程。

    3、为服务对象提供悉心照顾及情感支持,尽可能满足需求。了解服务对象的临终心愿,整合协调资源,协助其达成心愿。

    4、协助准备后事,包括墓地选择、仪表设计、葬礼形式等。鼓励丈夫和儿子与服务对象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沟通,彼此感受到爱的回应,调整丧亲的情绪和适应丧亲后的生活。

    五、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

    目标:建议良好的专业关系,收集资料,分析需求,一起制定服务目标。

    主要内容:通过面谈,收集服务对象的详细资料,同时就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协商,一起制定符合其现状的服务计划。

    (二)第二阶段

    目标:对服务对象予以关爱和舒缓疗护,缓解疾病给其身体带来的疼痛,让其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的路程。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每天需打止痛针来缓解身体的巨大疼痛,腿部因肿涨发热异常难受,希望不断有冰凉物抚摸来减轻痛苦。工作员与护士长沟通决定尽量满足其需求,工作员、义工、医务人员常到病房探望,大家用手或衣物包裹较凉的物品小心抚摸,在其疼痛而焦虑的时候,陪其聊天、倾听,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此服务维持到服务对象离世。

    (三)第三阶段

    目标:整合资源,举行告别会,帮助服务对象回顾生命历程 ,肯定其生命意义,让其安心、没有遗憾的离开。

    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不仅承受疾病带来的剧痛,还承受着对生活的留恋、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牵挂而带来的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工作员在询问服务对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时,其先是摇头然后思索片刻说“我就想陪儿子开开心心的玩一天”,服务对象最牵挂和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幼的儿子,工作员计划在病房以“生日会”的形式为服务对象和亲人举行道别会。
   
    4月15日,在工作员的协调安排下,为服务对象准备了鲜花、生日蛋糕、礼物等,医护人员、义工、家属一起布置病房,帮助服务对象换洗衣物、洗头、刷牙等,让其整洁有尊严的参加特别的“生日会”。服务对象丈夫联系了其想见的亲人(哥嫂、妹妹和妹夫、堂姐堂弟),通知他们前来参加。道别会上,通过工作员的引导,服务对象儿子知道妈妈病重,知道关心妈妈,拉着妈妈的手聊天、教妈妈做拉花哄妈妈开心。服务对象搂着儿子嘱咐道“儿子,你要做一个棒棒的男孩,做一个有用的小青年,妈妈没有遗憾了,妈妈把你托负给你爸爸,相信你爸爸一定会完成我的心愿……”服务对象完成对丈夫和儿子的嘱托,在亲人的陪伴下,回顾生命历程,肯定生命的价值,并和亲人拍照纪念做最后的道别。

    (四)第四阶段

    目标:整合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陪护照顾,协助服务对象完成眼角膜捐赠,帮助服务对象达成心愿,实现生命的延续。

    主要内容:在工作员的协调下,医院U站义工轮流到病房陪护照顾,为服务对象洗脸漱口、倒水等;医护人员对服务对象也格外关心照顾,有护士特意跑了几个地方才买到其想吃的山竹,想喝牛奶,义工、护士都想着给其买牛奶,护士长还跟医院食堂沟通,食堂经理安排免费为其专门煲汤,大家都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对大家给予的关怀,服务对象一再感恩的表示“我都不知道要怎么来回报社会”,在听说可以捐献眼角膜时,说服家人,“捐献眼角膜能让他人重见光明,我也很高兴,有缘的话还能看着儿子长大呢。”最终在家人的支持下,服务对象通过红十字会顺利完成了眼角膜捐赠,成为光明新区中心医院首例角膜捐献者。

    (五)第五阶段

    目标:协助服务对象家属办理后事,哀伤辅导服务,做好结案工作。

    主要内容:协助家属为服务对象准备衣物、选择葬礼形式等。服务对象离世后,因捐献眼角膜其骨灰可免费寄存殡仪馆十年,家人表示稳定后接回家安葬。工作员安抚家属并表示如有困难可继续寻求帮助,服务对象丈夫表示会带着儿子好好生活下去,情绪稳定,并一再感谢这段时间所有人的帮助和所做的一切努力。服务对象家人生活正慢慢步入正轨,丈夫继续工作,儿子已经正常上课。

    六、评估

    (一)评估方法
   
    在本案结束阶段,工作员主要采用了《个案结束评量表意见反馈表》和个案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评估。

    (二)评估内容
   
    根据服务之初工作员与家属制定的服务计划,工作员为服务对象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给予舒缓疗护,缓解极端的病痛;为服务对象和亲人举行告别会;提供陪护照顾,协助完成心愿;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得到真诚的照顾和关怀,不带遗憾的离开人世。促使服务对象完成器官捐赠,通过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成效。

    七、结案
   
    服务对象离开人世,家属妥善处理其后事,家人也慢慢回归正常的生活,工作员给予结案处理,但继续保持联系和关注。

    八、专业反思
   
    在本案例中,工作员发挥协调者和联系者角色,整合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达成临终心愿,为服务对象提供关怀服务。服务对象在生理上得到舒缓疗护,减轻了病痛;告别会上亲人的陪伴和道别,缓解了服务对象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同时肯定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遗憾的离开;服务对象说服家人选择捐献眼角膜来回报社会的支持,实现生命另一种方式的延续。
   
    在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兄妹等亲人在得知其要捐献眼角膜时,表示不能接受,并对工作员提供的关怀服务产生了质疑,最后在服务对象的劝说和坚持下,最终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顺利完成眼角膜捐献的遗愿。在当前社会,器官捐献还没有得到普遍人的认可,很多人会介意器官捐献后身体的不完整等问题。器官捐献是基于个人生前意愿、有家属的同意,以无偿捐赠的形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赠给濒临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这种延续他人生命的善举应该得到更多的倡导和传递。
   
    当一个人经历了长期疾病折磨,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应该有权利选择安宁而舒适的离去,抢救并不是人们面对死亡唯一的选择,临终关怀就是另一种选择。在我国,死亡教育还是一片空白,很多人忌讳谈论死亡的话题,更不愿思考死亡的方式,因此就无法对临终患者做出理性选择。社工在服务中应对临终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防止自杀自残、缓解焦虑、悲伤、恐惧等负面情绪,宣传和倡导临终患者接受和选择临终关怀服务。
来源:微信公众号•社工观察 编辑:李晓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为“东坑融媒体中心”、“阳光东坑网”、“东坑发布”、“东坑报”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阳光东坑网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所有。如需转载或建立镜像的,须经本网授权或注明来源,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同心战“疫” 东坑在行动
常用电话 部门电话
公交线路 天气预报
列车时刻 东莞美食
电话:0769-83865507